Redian新闻
>
美式精英教育真的很好吗?
avatar
美式精英教育真的很好吗?#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d*7
1
美式教育问题在哪儿?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今天,咱们回到“教育”本身,谈谈这个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
1. 首先告诉你一个事实:美国的常春藤名校,并不搞素质教育。一直以来,常春藤就
是美国上层社会子弟上大学的地方。所谓全面发展,不是为了培养品格,而是为了确保
精英子弟的录取比例。能取得加分的“素质”,多是有贵族气质的、美式传统精英阶层
的素质,比如大提琴、击剑,工薪阶层的孩子很难做到。
2. 如果想让孩子去美国留学,那你有必要重新审视美式教育了。和中国高校类似,美
国名校陷入了死循环:新闻机构做高校排名;家长和学生关注排名,按排名选学校;学
校为了迎合家长,按排名的指标去调整;于是学校的教育越来越大同小异,培养出来的
孩子也越来越相似,缺乏独立人格。
3. 名校大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呢?从高中就被逼着上各种选修课、参加各种课外活动
、找老师写推荐信……他们几乎一模一样:拿各种奖项、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精通各项
技能,全A的考试成绩。看起来光鲜,但并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内心充满焦虑。这就
是书名说的“优秀的绵羊”——看似优秀,实则懦弱、懵懂、盲目追随。
4. 与现行的教育体制相反的,是博雅教育(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和我们现行的教育
相反,不重法律、金融等热门专业,更多是研究看起来很虚的东西,比如文学、艺术、
哲学。可能你会担心:这样能找到工作吗?但数据统计显示——与工科、商科的孩子相
比,这些孩子的职业成就并不差。在需要创意、合作的工作岗位上, 表现可能更好。
这很值得逼着孩子选热门专业的家长反思。
5. 在孩子成长中,家长能做什么呢?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教育不是计划经济,不是
制定一个完美计划,就能控制产出。心理学界传奇人物——茱蒂·哈里斯甚至提出:父
母的后天教育,对孩子影响很小。回想一下,家长每天和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有多少呢
?更多的,是同龄人在塑造孩子的行为。
6. 现实中,常见两种父母:第一种是“直升机型”,时刻督促孩子;另一种是“溺爱
型”,尊重孩子意愿,基本不管不顾。事实上这两种都不好。父母要做的,不是放任自
流,也不是严格控制。而是做个“麦田守望者”——为孩子提供适宜成长的环境,忠实
地守在那里,确保孩子不掉下悬崖。
7. 教育的真正价值,和成绩、学位完全无关,而只与生命的觉醒与关。对个人而言,
为了迎合父母而建立的自我,是一种“伪自我”。孩子必须学会独立思考,知道什么是
对自己最真实、最重要的。当进入星巴克,除了选择各种口味的咖啡外,我们还有一种
选择:如果都不喜欢,就直接走掉。
8. 学习不是为了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而是要完善自己的思维,因此不要“我注六经
”,而要“六经注我”。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平视课本上的知识,有勇气和任何一
位思想大师“平起平坐”。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