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陈一新:创新完善育人选人用人“七大机制”
avatar
陈一新:创新完善育人选人用人“七大机制”#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m*0
1
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16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法委机关学习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具体意见。
陈一新强调,要以创新完善导向机制、培养机制、考核机制、选任机制、监管机制、激
励机制、领导机制等“七大机制”为抓手,努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政法干部队
伍。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要在七个方面下工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创造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深刻回答了事关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指
引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一要正确把握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
导,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二要正确把握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将其贯彻到全面从严治
党的实践之中,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三要正确把握加强组织体系建设的根本要求,把各级党委(党组)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把广大基层党组织建得更加坚实稳固。
四要正确把握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作用,加快建立素质培养、知
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五大体系”。
五要正确把握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的发展要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
人才活力。
六要正确把握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战略任务,努力培养堪当发展重任的优秀年
轻干部队伍。
七要正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真正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把党建
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
建设高素质政法干部队伍
要创新完善“七大机制”
一是突出忠诚、突出干净、突出担当的导向机制
忠诚干净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素质干部的内涵和要求的凝练概括。我们要把握忠
诚干净担当的核心要求,并作为导向机制长期坚持。
——突出忠诚导向。忠诚是干部为政之魂。对党忠诚,要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
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体现
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不折不扣
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
——突出干净导向。干净是干部立身之本,是共产党人的从政底线。要把廉洁自律、干
净干事作为基本要求,要让遵规守纪成为干部自觉,让严以用权成为干部习惯,教育引
导每个党员干部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凡是不能做到干净干
事的一律不能提拔使用。
——突出担当导向。担当是干部干事之要。要突出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把
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
,对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要及时大胆用起来,对不作为
的干部,要坚决果断调下去,激励广大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
二是政治历练、业务训练、实践磨炼的培养机制
成为党的好干部,一靠自己努力,二靠组织培养。要把干部素质培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
来抓,形成长效培养机制。
——加强政治历练。要在加强理论学习中提高政治觉悟,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带头做到“两个
坚决维护”和争做“三个表率”。要在打赢意识形态斗争中增强政治定力,提高政治敏
锐性和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敢于斗争。要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提升政治能
力,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命、自我提高。
——加强业务训练。要建立完善“教、学、练、战”一体化教育培训机制,着力促进政
法队伍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法律政策把握能力、新媒体运用能力、科技运用能力,不断
增强业务实战能力。要实行分类施教、分类培养,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
——加强实践磨炼。要选派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
、服务群众最前沿磨砺,到基层和艰苦地方、矛盾问题多的单位去锻炼,让干部认识国
情,提高攻坚克难能力和做群众工作能力。尤其是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要让他们
在艰苦岗位上经受历练,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提升能力。
三是日常考评、分类考绩、年终考核的考核机制
考核是客观反映干部担当作为的一面镜子。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努力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考核机制。
——优化日常考评。要探索建立干部日常考评制度,近距离考实考准干部日常德能勤绩
表现。要实行目标化、项目化、责任制管理,搞好每个阶段的工作进展和成效考评。要
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对日常工作进行全程管理考评。
——优化分类考绩。要根据机关各单位的职责、岗位、业务的差异性,建立健全多维度
、多元化的考绩体系,探索建立干部履职能力分类分层评定标准。要根据不同岗位职责
分别提出考核要求,体现考绩的精准性、科学性。
——优化年终考核。要拿出评价干部“干得好”的硬碰硬的制度,强化年度考核结果运
用,对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优秀的,要优先提拔使用;对三年内年度考核两次评为优秀的
,可考虑提拔使用。
四是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任机制
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
上、以事择人、人事相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坚持以德为先。坚持以德为先,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讲政治这个大德,重点看政治忠
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要把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处理问题、政
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强的干部选出来,对政治上有硬伤的干部一律“一票否决”。考
察干部之“德”,关键要从履行岗位职责中考察,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从关键
时刻表现中考察,从对待个人名利的态度中考察,切实把无形之德考实考准。
——坚持任人唯贤。要搞五湖四海,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不能任人唯亲,搞小圈子。要
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不唯年龄、不唯资历、不唯学历,好中选优,做到看票不唯
票、兼听不偏听、选优不降格,真正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以好作风选好干部,
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凡是找人打招呼说情
的一律不得提拔,而且要严肃批评。
——坚持人事相宜。选人用人,要把最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岗位,而不能论资排辈、
平衡照顾。要坚持事业为上,把工作实绩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虚位以待”干出
实绩的干部,让想干事的有机会、敢干事的有舞台、会干事的有作为、不干事的撤下来
,真正把“官帽”用在激励干部干事创业上。
五是从严管理、从严监督的监管机制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严管就是厚爱,是对干部真正负责。要严字当头,
抓好班子、带好队伍。
——从严管理。从严管理,关键要严在平时、严在细节,真抓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
严。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干部队伍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
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要对干部身上刚显露的小问题“猛扯袖子”,对习以为常的
小毛病“小题大作”,对危害性强的“四风”问题“早打预防针”,防止小毛病演化成
大问题。要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努力营造新时代机关新风尚。
——从严监督。要把从严监督作为一种常态,习惯在监督下学习、工作、生活。要加强
对干部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令行禁止
。要彻底肃清周永康、周本顺流毒影响。要探索抓好干部八小时外的行为规范,让干部
时刻感受到组织就在身边、监督就在眼前。
六是崇尚实干、崇尚创新、崇尚奉献的激励机制
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必须靠实干、靠创新、靠奉献。用干部就是为了干事业,这是组
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的具体体现。
——崇尚实干。要激励干部把干事作为第一职责,倡导重实干、重实绩,以实劲、狠劲
、巧劲、韧劲,狠抓落实,精准发力、不放空炮,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见效。要敢于为干
部主持公道,保护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崇尚创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冲破陈旧观念的束缚,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与
时俱进推动理念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创新。要善于总结推广实践中的创新经验,更好
指导推进面上工作。善于用改革的思路破解难题,用创新的举措推动落实,努力把难点
变亮点、把问题变成效。
——崇尚奉献。要有为党、为国、为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的境界、情怀和作为。要以身许
党,履行好政法工作职责,为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站岗放哨;要以身许国,积极探索推
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又充满发展活力;要以身许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恨最怨最烦的突出问题,增强人
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七是统筹谋划、系统集成、攻克难点的领导机制
要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健
全完善干部工作领导机制,切实为高素质政法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统筹谋划。要以新时代的眼光审视干部工作,做好统筹规划,创新工作思路,
完善政策举措,及时研究政法干部队伍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坚持以党建促队
建,抓班子带队伍,不断提升政法队伍战斗力。
——加强系统集成。要积极鼓励从实际出发进行创新性探索,重视对干部工作实践中的
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举措进行系统集成,并上升为制度规范,努力提升政法队伍建设科
学化水平。
——加强攻克难点。要强化问题导向,抓住事关高素质政法干部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抓住影响和制约干部工作科学化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抓住各方面关注的政法干部工作热
点难点问题,抓住干部队伍自身存在薄弱点问题,采取有力有效举措,推动问题解决,
提升工作水平。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