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请问大家怎么学SAS的&兼求推荐自学教材?包子答谢!
avatar
请问大家怎么学SAS的&兼求推荐自学教材?包子答谢!# Actuary - 精算
wh
1
昨天听了牛牛的钢琴独奏会,我们州友写了个业余爱好者感想,我写了个外行八卦者感
想,一并转贴过来。有人听过他吗?
发信人: tomrotc (琴心), 信区: Connecticut
标 题: 昨天去了牛牛的音乐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24 07:08:14 2012, 美东)
暑假回国的时候错过了他在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会。这次算是补了。乱砍几点感受哈。
1. 手指技巧卓越。这是意料之中的。强到什么程度,看他弹完Liszt的Mephisto马不停
蹄的上La Campanella就知道不是一般人。
2. Scarlatti的两首奏鸣曲异常惊艳。触键的敏感和音色的变化让人想到Martha
Argerich刚出道那会。
3. 最让我吃惊的还不是他的技巧,而是那种与他年龄不相称的对结构的把握。在热情
奏鸣曲中,他过度段落的控制显示出对上下文的充分理解。贝多芬奏鸣曲中那种呐喊而
不嘶喊的度掌握的很好。相比郎朗早年弹的热情中随意的处理,我只能说牛牛的版本更
加成熟。
4. 个人觉得李斯特的曲目比热情准备的更加充分,但是Isoldens Leibestod和La
Campanella中有一些需要更松弛的地方感觉有些赶。热情当中有几个重音的处理觉得略
显突兀,听不太懂。
5. 牛牛的发力的动作幅度看上去比较的小(不知道是不是我坐在二楼的缘故),而且
基本山是靠指力和上身前倾压下去的力量。虽然技术上已经很牛了,但总觉得他在力量
和煽动力上的小欠缺似乎和他的发力方法有关系。是不是在利用重力和全身发力上再努
力一下?
其实还有一些比较八卦的方面想评论一下,比如体型,台风什么的。要赶着上班去了,
Merritt星期一早上太恐怖了。
我就一业余爱好者吐槽一下。各位同去的也发表下观感?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onnecticut
标 题: 也来八卦一下牛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24 12:40:31 2012, 美东)
昨天有多少人去听牛牛了?我看到sherrynm,似乎看到pnh689?还看到好些非网络朋友
。很多是带着孩子去听这位中国(福建)钢琴神童的,一边欣赏一边让孩子受熏陶。虽
然孩子们大多七歪八扭坐不住,有一个索性放声大哭,让爸妈们紧张尴尬内疚抱歉,辛
苦了。
钢琴在福建如此之盛,从殷承宗、林海到牛牛,一个比一个早慧:殷承宗七岁学琴,林
海四岁,牛牛三岁。牛牛六岁就开个人独奏音乐会,八岁被上海音乐学院录取,是该校
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学生。十岁与EMI签约,是最年轻的国际古典品牌签约人。现在波士
顿Walnut Hill音乐学校读书。昨天下午在耶鲁音乐学院的演奏厅应邀表演,和蔼可亲
的院长身先士卒挡住一轮手机铃声的进攻,请大家屏息静听prodigy;接着致辞的
foundation女主席把我镇住了,说话没有一丝杂音和气息,纯粹、集中、圆润、坚定
。她说好的演奏家用音乐道出听众的心声(music speaks for you),请大家肃静,
让音乐家充分发挥修炼的功力。不知道她是不是搞声乐,我简直觉得被这个声音逼迫着
接受她的意志,如此内功深湛的高手平生罕见。等牛牛出场,演奏之前也是好一阵凝神
聚气。音乐真是修行啊。
15岁的孩子长得意想不到的高,还吹了个更高的往上直竖的头发,整个人像哥特建筑一
样直指天界。不过还没发育开来,细瘦个,脸上稚气犹存,不断点头向楼上楼下的观众
席致意时既老练又笑得腼腆。听演奏的整体感觉是柔——tomrotc说力量小欠缺,我外
行不敢说欠缺,只觉得是二八少年的清柔。Scarlatti的两首奏鸣曲先声夺人,细腻敏
感,几处顿慢的音键尤触人心。到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时换成激烈风格,高潮处如
波涛汹涌。我听古典音乐少,此时觉得流行音乐与之相比,感情的强烈和深厚差远了,
显得浮泛。再听到李斯特改编自瓦格纳的《伊索德的爱之死》时激烈犹有过之,更近现
代人的表达方式。心里有怨气怒火的人应该听听,听完什么火都泄了,该干啥干啥。
最喜欢的是李斯特的《爱之梦》,一听曲子无比熟悉,第一个念头是去看节目单上的曲
目;但弹得那么美,竟舍不得分心干别的,直盯着台上,一曲结束才松口气找曲目。魅
力如此之大。可惜网上找不到这首视频,只找到前面说的贝多芬《热情》奏鸣曲,和加
演的两曲之一——李斯特的《钟》(La Campanella),贴在下面。《钟》从叮咚清脆
到激情迸射,小型而完美;加演的第二首不知道是肖邦的哪支夜曲,牛牛说献给他的老
师,我也没听清姓名,是节目单上说的Hung-Kuan Chen吗?开头几个单键慢而悲,让我
觉得这位老师已不在世……要是说错了很抱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fDo8Qx5n0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nk2CQlchyg
avatar
d*0
2
18导演手记(八)
关于“烧刀子”:
烧刀子以前不叫烧刀子,叫“北大荒”,我们县那白酒厂便是“北大荒”酒厂。它
是当地产白酒,六十度。什么意思?就是你喝一斤下去,其实有六两是乙醇,百分之百
纯酒精。江对岸的老毛子却很喜欢,因为论度数它和伏特加倒真有得一拼。可问题在于
它时常把县里的老少爷们儿直接喝住了院。论责任也不在酒,还是在人。我们县喝白酒
是以烟盒儿为单位的:如果杯里白酒高度与横躺的烟盒持平,一口干了,这叫“躺着喝
”;白酒高度与侧立的烟盒相持,这叫“侧着喝”;如果与直立的烟盒相持,便是“立
着喝”。所以六十度的烈酒,这么个喝法,不住院是对不起天地鬼神的。
关于“北大荒”,我在中学地理课本里曾读到这样一句: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
到饭锅里。狍子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一无所知。野鸡到是在县里的集市见过,三三俩
俩,五颜六色,垂头丧气地被倒挂在杆子上。价格当然要高过家鸡很多。但母亲总是疑
心那不过是家养的野鸡罢了。说到底还是家鸡。所以我也根本想象不出野鸡一旦进了饭
锅到底是何等光景。
至于开荒知青什么的,也只是通过梁晓声的文章略知一二。若论我们县的人,基本
都是土生土长。是故读起梁先生笔下的知青,总是感觉影影绰绰,跟读武侠小说差不多。
我们县原来倒是有一大块荒的湿地,涝时是沼泽,旱时则是草甸子。夏日里栖息着
丹顶鹤,冬野上飞窜着野狐狸。本来生生不息万物齐偕,可有一年县政府抽风,嚷嚷着
要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非要把湿地排干,一把火烧了野草,硬生生变出一块
旱田,低价转包给了某个产粮大户,据说小麦的亩产量破了县纪录,只是还没等变成“
北大仓”,产粮大户却先犯了事,那片地又被收缴上去。县政府也变了口风:要不开咱
开发一下旅游景点?便又放了一把火,烧掉麦田,买了几头野狗野猫野猪放进去,改成
“自然保护区”了。可是去旅游的人终究是寥寥,那片地依旧荒着,看起来却已不伦不
类。至于鹤和狐狸,都消失了——其实也不能说消失:它们和“狍子”“野鸡”之类都
存在于县志里,存在于课本上,以白纸黑字的形式永垂不朽。
丹顶鹤我从未见过,野狐倒有那么一次,雪后初霁,我们一大群孩子跑到那荒地上
打雪仗,浑身正闹得粉白粉白,突然见到一只狐狸立在不远处,比猫大,比狗小,长尾
,立耳,浑身火红火红。我们在雪地上都愣住了,那狐狸也只是打量着我们。等我们反
应过来,它也动了,一团火红在白雪上掠过,我们哪里追得上。我们叫叫嚷嚷,追追停
停,那狐狸气定神闲,好像冬日闲来无事出来闲耍一般。不一时都追累了,只剩下三三
两两的雪球丢它。哪里丢得着。它在不远不近处看了我们一会儿,那团红色便在白雪中
消失了。
总之,无论从哪一角度,“北大荒”这概念在我们县是彻底沦为了过去。就连那“
北大荒”酒厂,也完蛋了,白酒停产,工人下岗,和造纸厂、水泥厂还有减速机厂之类
的厂子都黄了,然后被包给了个人。所以方子还是那个方子,粮食还是那个粮食,但酒
已经从“北大荒”变成了地产“烧刀子”。拍这片子本以为可以顺便缅怀一下“北大荒
”,可惜遍寻全县而不见,只能退而求其次,用烧刀子充数。
还记得北大荒那酒瓶是透明的,瓶身中间贴一张以丹顶鹤为标志的商标纸签。我上
小学时学校经常组织所谓征收废品,其实就是让同学们把家里的酒瓶罐头瓶交给学校,
学校转卖给废品收购站挣钱,同学们的回报则是墙上印的一朵朵小红花。我那时对小红
花不感冒,再加上家里没人喝酒,便拿不出什么酒瓶。倒是很喜欢那商标上的“丹顶鹤
”,便用小刀从别人拿的“北大荒”酒瓶上刮了不少鹤下来,一只一只地放在铅笔盒里
。后来被人发现了,嚷嚷道千纸鹤啊,你他妈是一女的么?说得我急了,一股脑儿把鹤
都扔了。
父亲不擅喝酒,我更是没那基因。我平生只碰过一次北大荒,那是在姥姥家,夏天
,后院子豆角架里玩儿得口渴,回屋一看有杯透明晶莹的液体,想都没想就一口灌下去
,谁知道那是一杯隔夜的“北大荒”呢,当下被呛出了眼泪。小舅在一旁看见,摇摇头
说,这小子完蛋,将来没量。只有一支胳膊的姥姥,给了小舅一巴掌,抚摸着我后背一
遍一遍地说:猫呛,狗呛,孩儿不呛。
关于同学聚会:
同学聚会究竟是缅怀还是埋葬青春?
恐无定论。底线在于:青春是确乎一去不复返了。
唯一一次参加这种聚会是高中同学聚会。 班主任没请,在聚会上我忍住没问。回
头一问家里,才知原来是没有班主任可请了:这位当年以漂亮、精干而著称的数学老师
用煤气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次聚会,同一张酒桌上 ,十年不见,有人说我吃胖了,有人说我吃瘦了。我说
,那我就继续吃好了。可是他们说:不能吃,十年不见,你得喝。
只有一个人不起哄灌我酒。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家伙,一大桌子里属他最瘦。当年
他就很瘦,像一根筷子。我记得他有哮喘,每次跑操过后都要靠着旗杆大口大口喘气。
我们远远地望着他和旗杆,好像一长一短两根筷子。后来他和一个低年级的女生好上了
,结果被那姑娘父母发现,当着全班的面骂了出来。那姑娘也有脾气,直接和他消失了
两天两夜。回家后被父母锁在单元楼里,什么难听骂什么。姑娘直接从三楼跳下去,不
偏不倚坐在水泥花坛上,脊椎粉碎性骨折,下半身终生瘫痪,轰动了全县。这位哮喘的
同学,这个沉默削瘦像根筷子的家伙辍学赚钱去了,为了把他残废的女朋友娶过门。这
又轰动了全县。他们的婚礼是我上大学时办的。据说新郎一身西服,可惜太瘦,如何也
挺不起来,而且一说话就喘气。新娘穿着白裙,笑眯眯坐在轮椅上。
多年后这高中聚会的酒桌上,有好几个参加过他的婚礼,喝过他的喜酒。如今大家
都胖了圆了,像被酒肉发起的馒头。只有当年这位新郎还是那般削瘦,配上一身黑皮茄
克,相当帅气。哮喘也还没变:每喝一杯啤酒,就要喘上几口。
我饶有兴致地看着他,很想知道他当年那段轰动全县的婚姻如今怎样。我虽不大和
同学联系,但据说眼前这桌男女,离过婚的至少一半,荤的素的张口就来。他不大出声
,只是默默地喝着啤酒 ,时不时喘几下,也许是啤酒,也许是被烟呛的。他提前离席
,说女儿英语班下课,得去接了。原来有了女儿,到了可以学英语的年龄。他看起来不
像是在县里混得风生水起,又沉默寡言,所以桌上也没人劝他喝酒。可是人一走,大家
就把话题往他身上聊。说他这些年折腾不容易,干啥赔啥。说他老婆倒混得不错,教小
孩画画,别看整天坐着轮椅,钱可是不少挣。
女同学Z噗嗤笑了出来。众人问:你喝多了,傻笑个啥?
Z说:谁傻笑了,我在想他家那姑娘是咋生出来的。
当下就有男同学接过话:我还想知道他那姑娘是咋种进去的呢。说完还坐那里夸张
地大口大口喘气:看见没有,就这样,边喘气边种进去的。
满桌大笑,我借口上厕所溜掉了。
关于“赵老师”:
“赵老师”这人物在我心中一直不够明晰。她的一个原型人物便是在我们同学聚会
上开下流玩笑的Z。我和她当年初中高中都是同班。初中时,男生间已开始乱开女生身
体的玩笑了。却没有人开过Z的。
当时班里四十八人,两人一桌,二十四张桌子被分成四列。列与列每周串换一次。
Z坐在她那列的中间。她串到哪一列,哪一列的男生便收敛起嬉皮笑脸。
有的女生越漂亮,便越能激起男生的下流念头和玩笑。而Z却恰恰相反,她对我们
来说是一种震慑,比班主任的教鞭还管用。
初中这位班主任,以言辞刻薄而闻名全校。我们班里的那些青春期少女,越是漂亮
,就被班主任骂得越狠。
班主任骂Z,虽然未必最狠,但绝对最阴。要说Z功课并不坏,上课遵守纪律,从不
跟周围人讲话,课下亦独来独往,本来没什么把柄,但班主任总能以“姑娘大了,心事
多了”为由阴损几句。殊不知,如果Z转走,我们二年五班的纪律肯定还要糟糕十倍。
我们私下里替Z鸣不平:班主任这么“变态”,一定是因为她家姑娘长得太丑。
班主任的女儿跟我们同年不同班,长了一双兔子牙;其实并不难看,但因为成绩厉
害,又受老师欢迎,又没法像别的女生那般穿戴,便在我们眼中愈发丑了起来。这女孩
是校门口自行车修理铺的常客,因为她的车胎被我们用甩刀划开过无数次。可我们当中
谁都不敢告诉Z:喂,我们这是在帮你报仇呢。
我每天都会偷看Z。我和她的座位同排不同列。我只能偷偷看到她的侧脸。因为列
与列每周串换,我有时坐得离她近,近到滑落到她前额的头发都能看见。有时又距离很
远,远到那一个星期漫长无比。
偶尔,我看Z时,发现她也在看我。我既害怕,又高兴,两种情绪像是交流电压一
般叠加,一颗心便怦怦跳了起来。
我那时喜欢接老师话把,逗班里的女同学笑,不惜被老师训斥。每次逗完我都偷偷
看一眼Z,看她有没有笑。她也不是不笑,只是笑的次数太少,让我都能记得起来。
Z的家住在学校与我家之间。每次放学我都远远跟在Z后面,既不让她看见,又希望
她能看见。早晨上学,我也会挑Z上学的那条小路去走。我倒是更不愿在路上碰见Z:那
样我就没法结结实实走在Z走过的这条路上了。
有一次,我路过Z家,一个中年女人在矮墙后晾晒衣服,里面就有我们学校的校服
,粉红色,女式的。那女人扫过来一眼,我赶紧低头匆匆而过。后来在高中见到那女人
,才知她果然是Z的母亲。可彼时的我不知道的是:Z的母亲离婚多年了。
初三那年,校门口的那几个流氓无赖,开始注意到了Z。他们先是嬉皮笑脸,然后
出言不逊,直到开始“送”她回家。于是,Z走过的那条小路,我只能等上半个小时,
才敢走过去。
可很快我连这路都没法走下去了。因为我实在不敢想象,在这条路上,他们对她说
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他们会把烟头弹到她的校服上么?
中考临近,Z却没来上课。她所在的那一列,那一排,那一座,空了两个星期。校
门口那几个混混也不见了。警区的人找到我们班里。没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班主任
敲着黑板训斥班里女生:引以为戒!
再过两个星期,我进了中考的考场,也没有看见Z。我发挥的不错,顺利考进县高
中的重点班。飞奔在高中的塑胶球场上,猛然会想起通往Z家的那条小路。
开学第二个月,Z出现在我们重点班的门口。她还是初中时的模样,可不知为何却
再也没有了原先的震慑。这班里不少人是从别的初中考上来的,对Z全无敬畏。于是关
于之前Z消失两个星期,也有了各种传闻。有人说:Z是被他们薅着头发拽进了公厕。有
人说:哪里是在公厕,是在土炕上,满炕全是血。更有人说:公厕还是土炕,又什么区
别?反正烂货一个,大伙随便上。
于是有人给L写所谓情书了,有人在校门口等她。他们一边吹着口哨,一边传播着
关于Z的流言蜚语。我很想挨个揍他们一遍,可是我初中最要好的两个兄弟,都没考上
高中。
在这重点班,Z的功课很吃力,尤其是数学。班主任姓任,教数学的,她对Z很是上
心,经常单独吃小灶到很晚,在校门口苦等的家伙们便痛恨极了这位任老师。
我是数学课代表,任老师特地把我和Z分在一桌。可是Z却没有问过我一道题,我也
不跟她说话。初中时我曾多少次幻想和她同桌。可真成了同桌,那张侧脸不再忽远忽近
,滑落到额头上的头发想必也无比清晰,我却没法再看她了。
我时不时瞥见他们送给Z的所谓情书,那种冒着刺鼻香气的贺卡,那些花言巧语包
裹起来的下流念头,都被她放在书桌膛里,压在书包底下。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要留下来
,我更不明白她为什么真的坐上了他们的自行车。
我曾动过这样的念头:去新华书店买一张冒着刺鼻香气的卡片,上面印着四大天王
或圣诞老头什么都行,不写什么狗屁情书,我就想问问Z:中考前那两个星期到底发生
了什么?
从头到尾,Z只跟我说过一句话:你知道么,我妈和我搬家了。
我没有理她。那帮送情书的家伙曾告诉我:Z上课偷偷瞄你,对你有意思哦。我大
怒:去你妈的滚远点。
有一天,Z没来上课,书包还在桌膛里。第二天,她也没来。她以后再也不来了。Z
的母亲——那个中年女人——来取她的书包,还说谢谢任老师一直这么照顾。
任老师叹道:你家小Z,真不单单是成绩的问题,有些男同学太不要脸了。
Z的书桌膛被那女人清理一空,只除了那些情书,那些卡片。我把它们装进书包里
,放学回家的路上,一张一张丢进了下水道。
后来再听说Z,便是她结婚的消息,据说对象是个跑长途运输。那时我正被高考折
磨得焦头烂额。听了这消息,我从试卷堆里抬起头来,半天也琢磨不出它的含义。
可是班里那些曾给Z写过情书的家伙却说:这种烂货谁要?只能批发给个体户了。
听得我在心里连发毒誓:报志愿一定要报个远方的大学,离这小县城越远越好!
再联系上Z,是在微信群里。我已经出国了,离县城倒是够远,可手机里居然也有
初中和高中两个同学群,还居然都邀请了Z。她在两个群都很活跃,晒她和她女儿的照
片。我很快就猜到了:她一定是离婚了。
Z主动加的我好友,问我在国外怎么样。她说她想把女儿送出去读书,从高中读起
。我说国外不怎么样,学费贵不说,毕业出来很难找到工作,还是国内有发展。
她在微信上输入了半天,却只敲出这几个字:钱不是问题。
我就没再说什么。
这两个同学群聊得很热闹。很快我又知道Z在县里经营一家时装店,生意很火,她
一个人在省城和县城之间跑来跑去,进货,卖货,再进货。
Z和群里的男同学经常互开半荤不素的玩笑,还上传她时装店里新来的导购小姐的
照片,逢年过节既发红包,也抢红包。他们聊得热闹的时候,我这边正夜深人静。两个
群都给我给静音了。
后来,Z私信问我:你知道咱班任老师自杀了么?
我说,听说了。
Z说,她是个好老师。
我说,是。
再后来便是那个高中同学聚会。Z穿得很入时,看起来不是县里人,反倒更像省城
的。她虽当了多年的单身母亲,但用漂亮来形容毫不为过。酒桌上的女同学都说Z是她
们的偶像,有事业有脸蛋有身材。男生们就笑,指着我,说我是他们的偶像,有事业没
老婆没孩子。
来,偶像和偶像走一个。他们给我和Z斟满了酒。
Z站起来,大大方方和我干了这交杯酒。
那次聚会后我好久没在群里说话,也不和Z说话。直到有天中午,国内的后半夜,
我开车去学校的路上,她又给我发了信息。
在么?
在。
昨天有个男同学去我家店里,喝多了。
然后呢?
他问我:你还有啥好寻思的?你还等啥呢?
什么意思?
他总是给我打电话。他都结第二次婚了。你明白么?
明白了,退群吧。
Z没再回我,也没有退群,两个同学群哪个都没退。她继续跟男同学们开着玩笑,
晒着照片。我也继续静默着两个群。至于那个酒后问Z“你还等啥呢”的男同学,也许
是当年给她写过情书的某个家伙,也许不是,反正都无所谓,反正一切照旧。
avatar
v*m
3
先培训,再为他们在美国各地工作两年。
avatar
D*0
4
最近office 装了SAS,但是工作里用的不多,想自己多学一点,请教分享经验,有包子
答谢!
avatar
wh
5
昨天听了牛牛的钢琴独奏会,我们州友写了个业余爱好者感想,我写了个外行八卦者感
想,一并转贴过来。有人听过他吗?
发信人: tomrotc (琴心), 信区: Connecticut
标 题: 昨天去了牛牛的音乐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24 07:08:14 2012, 美东)
暑假回国的时候错过了他在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会。这次算是补了。乱砍几点感受哈。
1. 手指技巧卓越。这是意料之中的。强到什么程度,看他弹完Liszt的Mephisto马不停
蹄的上La Campanella就知道不是一般人。
2. Scarlatti的两首奏鸣曲异常惊艳。触键的敏感和音色的变化让人想到Martha
Argerich刚出道那会。
3. 最让我吃惊的还不是他的技巧,而是那种与他年龄不相称的对结构的把握。在热情
奏鸣曲中,他过度段落的控制显示出对上下文的充分理解。贝多芬奏鸣曲中那种呐喊而
不嘶喊的度掌握的很好。相比郎朗早年弹的热情中随意的处理,我只能说牛牛的版本更
加成熟。
4. 个人觉得李斯特的曲目比热情准备的更加充分,但是Isoldens Leibestod和La
Campanella中有一些需要更松弛的地方感觉有些赶。热情当中有几个重音的处理觉得略
显突兀,听不太懂。
5. 牛牛的发力的动作幅度看上去比较的小(不知道是不是我坐在二楼的缘故),而且
基本山是靠指力和上身前倾压下去的力量。虽然技术上已经很牛了,但总觉得他在力量
和煽动力上的小欠缺似乎和他的发力方法有关系。是不是在利用重力和全身发力上再努
力一下?
其实还有一些比较八卦的方面想评论一下,比如体型,台风什么的。要赶着上班去了,
Merritt星期一早上太恐怖了。
我就一业余爱好者吐槽一下。各位同去的也发表下观感?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onnecticut
标 题: 也来八卦一下牛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24 12:40:31 2012, 美东)
昨天有多少人去听牛牛了?我看到sherrynm,似乎看到pnh689?还看到好些非网络朋友
。很多是带着孩子去听这位中国(福建)钢琴神童的,一边欣赏一边让孩子受熏陶。虽
然孩子们大多七歪八扭坐不住,有一个索性放声大哭,让爸妈们紧张尴尬内疚抱歉,辛
苦了。
钢琴在福建如此之盛,从殷承宗、林海到牛牛,一个比一个早慧:殷承宗七岁学琴,林
海四岁,牛牛三岁。牛牛六岁就开个人独奏音乐会,八岁被上海音乐学院录取,是该校
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学生。十岁与EMI签约,是最年轻的国际古典品牌签约人。现在波士
顿Walnut Hill音乐学校读书。昨天下午在耶鲁音乐学院的演奏厅应邀表演,和蔼可亲
的院长身先士卒挡住一轮手机铃声的进攻,请大家屏息静听prodigy;接着致辞的
foundation女主席把我镇住了,说话没有一丝杂音和气息,纯粹、集中、圆润、坚定
。她说好的演奏家用音乐道出听众的心声(music speaks for you),请大家肃静,
让音乐家充分发挥修炼的功力。不知道她是不是搞声乐,我简直觉得被这个声音逼迫着
接受她的意志,如此内功深湛的高手平生罕见。等牛牛出场,演奏之前也是好一阵凝神
聚气。音乐真是修行啊。
15岁的孩子长得意想不到的高,还吹了个更高的往上直竖的头发,整个人像哥特建筑一
样直指天界。不过还没发育开来,细瘦个,脸上稚气犹存,不断点头向楼上楼下的观众
席致意时既老练又笑得腼腆。听演奏的整体感觉是柔——tomrotc说力量小欠缺,我外
行不敢说欠缺,只觉得是二八少年的清柔。Scarlatti的两首奏鸣曲先声夺人,细腻敏
感,几处顿慢的音键尤触人心。到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时换成激烈风格,高潮处如
波涛汹涌。我听古典音乐少,此时觉得流行音乐与之相比,感情的强烈和深厚差远了,
显得浮泛。再听到李斯特改编自瓦格纳的《伊索德的爱之死》时激烈犹有过之,更近现
代人的表达方式。心里有怨气怒火的人应该听听,听完什么火都泄了,该干啥干啥。
最喜欢的是李斯特的《爱之梦》,一听曲子无比熟悉,第一个念头是去看节目单上的曲
目;但弹得那么美,竟舍不得分心干别的,直盯着台上,一曲结束才松口气找曲目。魅
力如此之大。可惜网上找不到这首视频,只找到前面说的贝多芬《热情》奏鸣曲,和加
演的两曲之一——李斯特的《钟》(La Campanella),贴在下面。《钟》从叮咚清脆
到激情迸射,小型而完美;加演的第二首不知道是肖邦的哪支夜曲,牛牛说献给他的老
师,我也没听清姓名,是节目单上说的Hung-Kuan Chen吗?开头几个单键慢而悲,让我
觉得这位老师已不在世……要是说错了很抱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fDo8Qx5n0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nk2CQlchyg
avatar
G*u
7
little sas book
最简单就是看看同事的程序,搞懂并能够自己重写就可以了。
avatar
d*n
8
师弟进步这么大。。。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昨天听了牛牛的钢琴独奏会,我们州友写了个业余爱好者感想,我写了个外行八卦者感
: 想,一并转贴过来。有人听过他吗?
: 发信人: tomrotc (琴心), 信区: Connecticut
: 标 题: 昨天去了牛牛的音乐会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24 07:08:14 2012, 美东)
: 暑假回国的时候错过了他在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会。这次算是补了。乱砍几点感受哈。
: 1. 手指技巧卓越。这是意料之中的。强到什么程度,看他弹完Liszt的Mephisto马不停
: 蹄的上La Campanella就知道不是一般人。
: 2. Scarlatti的两首奏鸣曲异常惊艳。触键的敏感和音色的变化让人想到Martha
: Argerich刚出道那会。

avatar
t*g
9
ICC?
avatar
l*s
10
我觉得little sas book不太合适。
sas base online tutor
adv online tutor 比较好,因为基础会打的比较扎实,应该可以找到免费的电子
书。人大经济论坛也有下载。
learning SAS by example 比较容易上手。
avatar
v*m
11
I have no idea right now. If it's a ICC, what shall it look like?
Hire no experience people, train them and give them a contract job?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ICC?
avatar
r*1
12
Do you mean the website below please?--
http://www.ifeique.com/
Seems very a good one!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little sas book不太合适。
: sas base online tutor
: adv online tutor 比较好,因为基础会打的比较扎实,应该可以找到免费的电子
: 书。人大经济论坛也有下载。
: learning SAS by example 比较容易上手。

avatar
z*g
13
应该是。主页上除了招人就没别的东西了。
avatar
C*3
14
mark一下

【在 r*******1 的大作中提到】
: Do you mean the website below please?--
: http://www.ifeique.com/
: Seems very a good one!

avatar
l*s
15
对的,有时候讲的有些啰嗦,有时候感觉不是很容易一下子就熟悉,不过学完了基本知
识很扎实。

【在 r*******1 的大作中提到】
: Do you mean the website below please?--
: http://www.ifeique.com/
: Seems very a good one!

avatar
l*s
16
谢谢LZ的包子!
avatar
D*0
17
最近office 装了SAS,但是工作里用的不多,想自己多学一点,请教分享经验,有包子
答谢!
avatar
G*u
18
little sas book
最简单就是看看同事的程序,搞懂并能够自己重写就可以了。
avatar
l*s
19
我觉得little sas book不太合适。
sas base online tutor
adv online tutor 比较好,因为基础会打的比较扎实,应该可以找到免费的电子
书。人大经济论坛也有下载。
learning SAS by example 比较容易上手。
avatar
r*1
20
Do you mean the website below please?--
http://www.ifeique.com/
Seems very a good one!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little sas book不太合适。
: sas base online tutor
: adv online tutor 比较好,因为基础会打的比较扎实,应该可以找到免费的电子
: 书。人大经济论坛也有下载。
: learning SAS by example 比较容易上手。

avatar
C*3
21
mark一下

【在 r*******1 的大作中提到】
: Do you mean the website below please?--
: http://www.ifeique.com/
: Seems very a good one!

avatar
l*s
22
对的,有时候讲的有些啰嗦,有时候感觉不是很容易一下子就熟悉,不过学完了基本知
识很扎实。

【在 r*******1 的大作中提到】
: Do you mean the website below please?--
: http://www.ifeique.com/
: Seems very a good one!

avatar
l*s
23
谢谢LZ的包子!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