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y*n
2
山东,登州府。
“魏冬瓜,今儿你把大伙儿喊来有什么事吗?”
围拢在一起的镇民们大声嚷嚷着。
最近胶东地区的人心一直浮躁不安,到处都有流言说明军又要打回山东来了,在十
八年后,山东这片土地终于又要换成赤色旗帜了。
这种骚动当然有舟山明军的原因。抵达江南前,任堂等人一直在浙江和山东之间摇
摆不定,没有确定最后的攻击目标,而且在对浙江发起进攻后,川军也还惦念着要在浙
江取得战果后转战山东。所以张煌言未雨绸缪,已经把一些逃去舟山的山东人派回老家
,让他们散布消息,给那些暗中支持明军的缙绅通风报信。
至于山东的府县,进入四月后也是风声鹤唳,那时川军刚刚抵达长江口,到处都有
传言说明军人数超过十万,兵锋直指山东,并打算以山东为跳板直扑北京——这种说法
清廷并不太相信,因为北京方面普遍认为川军能够反复沿着长江流窜就是因为他们的水
师优势,却没有和清廷精锐在北方平原交战的能力。
山东方面当然也知道“南舟北马”的道理,不过事关山东各级官员的乌纱帽和性命
,他们依旧高度紧张,北京方面为了安全起见也向济南派出了一些援兵。直到五月,大
战在浙江打响之后,山东方面的警报依旧没有解除,北京的不少人也都担心川军会在浙
江进行大扩军,然后围攻南京或是北伐山东。
不过最近一个月来,风声渐渐平息了,因为舟山方面清楚川军不会继续向山东发动
进攻,所以派来侦查的小分队纷纷返回了舟山,而那些和张煌言有联系的山东缙绅也都
收到消息,张尚书要他们立刻停止一切准备工作,不要露出破绽,或是被山东官府察觉
到他们的行动。
山东的官府消息比较灵通,在江宁、苏州等地再次纷纷向北京告急时,也知道川军
大概是要回去了。济南等地的清廷官员纷纷长出一口气,弹冠相庆之余,纷纷上书弹劾
东南的同僚。以前北方各省对两江、湖广就是口诛笔伐,现在又加上了浙江——北京方
面也有心用这些奏章来威胁东南,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处于戴罪立功的状态。
高邮湖一战后,对东南督抚的弹劾攻击达到了顶峰,当时北方督抚们把东南的几位
总督、巡抚骂了个死有余辜。但等“康熙”案的风声传出后,北方督抚们感觉这里面的
水很深,太皇太后、辅政大臣、亲王贝勒好像卷进去的不少,于是就集体收声,谁也不
想在摸不清状况的时候稀里糊涂地得罪了人。但一年多下来,这桩大案依旧是云山雾罩
,辅政大臣们死不认账。现在高邮湖之战已经成了满清官场的大忌,除了亲王们,谁也
不会在公开场合提起先皇败死的谜团。
此时北京和济南方面也都知道川军大概是要退兵了,山东的缙绅就算没有来自舟山
的关系,也或多或少从亲朋那里知道:这次明军的破口入寇大概又快要被两江、浙江和
湖广的清军击退了。虽然清廷已经在考虑川军退走后的善后问题了,但底层百姓对此依
旧一无所知。在没有发达媒体的情况下,情报从社会顶层扩散到底层需要很长的时间。
正因为有这个滞后期,所以在明军退兵的同时,山东乡村里关于明军北伐的流言却刚刚
达到了最高峰。
今天把众人召集来的魏冬瓜表情严肃:“今天把弟兄们喊来,是于总爷有事。”
魏冬瓜口中的于总爷,就是栖霞县把总于七。
顺治初年,于七在山东组织义军抵抗清军,顺治六年接受了清廷招抚,成为栖霞县
的把总。虽然于七只是一个把总,但接受招安后成为一方富豪,于家在栖霞县建立的庄
园规模之大号称山东之最。在庄园里,于七还接纳容留了数百位绿林好汉,资助各路黑
道开设武馆,以致势力遍布整个胶东。
去年,也就是顺治十八年十月,于七的兄弟于九、于十,因赌博琐事殴打莱阳缙绅
宋彝秉,此人乃是清廷前兵部侍郎之子,还有一个叔叔是山东当任按察使。可于氏兄弟
却没把宋彝秉放在眼里。于氏兄弟赌博出千不说,还狠狠地打了自己一顿,宋彝秉怒不
可遏,但身为侍郎之子,按察使之侄,却拿于家兄弟无可奈何。就连宋彝秉的叔叔也劝
他息事宁人,不要和山东一霸于七的弟弟过不去。
满腹怨恨却无处发泄的宋彝秉,为此竟然告上北京,让他父亲的故旧替他送告发信
入朝,称于七图谋不轨,而他那个当按察使的叔叔也私通于七,意图一同作乱。当时刚
逢重庆清军惨败,五万川军顺流而下,北京方面焦头烂额无暇分神,这桩案子也就此压
了下来。
虽然没有立刻处置此事,但北京方面过问此案的官员还是选择相信了宋彝秉的检举
——他大义灭亲,把叔叔都拖进案中,这不由得人不信。而且于七在山东的实力强大,
顺治六年招安了于七和他的几万义军后,清廷的力量一直在南方和明军作战,也就忘记
了要剪除他的羽翼了。这次看到宋彝秉的检举后,北京发现于七确实是个隐患,不管他
是不是真的图谋不轨,但他确实有威胁山东稳定的实力。
在山东风声鹤唳的时候,北京对于七的处理就和管效忠当年对付马逢知的故伎一样
,没有过于刺激于七,以免他起兵响应川军。而在确认川军开始返回上游、明军主力已
经进入长江口后,北京就指示济南尽快把孤立无援的于七拿下,以消除这个隐患。
山东地方官对付于七的办法也和管效忠对付马逢知的一样,计划以宴会的名义召于
七前来,然后突然袭击把他抓起来。不过和马逢知不同的是,于七乃是山东的地头蛇,
在黑白两道关系众多,栖霞县令的鸿门宴开始前就有人秘告了于七,结果于家兄弟拒捕
,反倒把官兵打垮。
逃回自己的庄园后,于七确认自己被扣上了谋反大罪,就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地再
次起兵,传檄给胶东的好汉们,让他们和自己一起举事——现在明军虽然走了,但山东
的百姓和好汉们消息没有这么灵通,也对举事有帮助。
魏冬瓜也是刚刚得知此事,他的武馆就是于七资助的,而且直到现在,他们也不知
道川军已经回撤。既然川军即将登陆山东,恩人于七又号召起事,魏冬瓜就来召集身边
的好汉。
“你们听说过成都的三太子吧?”其实魏冬瓜也不知道四川和成都距离登州这里有
多远,不过只要听说过三国志通俗演义,谁还会不知道成都呢?魏冬瓜并没有立刻打出
于七的旗号,而是先借用一下邓名的声势,他一边说,一边向西边跪倒,当众磕头了几
个头,才从容站起身继续说:“三太子手下有五虎大将,个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更有
文老督师,人称卧龙再世!”
由于高邮湖等一系列战役,邓名在山东家喻户晓,奉节文安之的大名也被人们反复
传说。
虽然大家都曾在私下议论邓名,但从来没有想到魏冬瓜居然会这样明目张胆地提起
,一时间诸位好汉人人发愣,都看着魏冬瓜说不出话来。
“有请二太子!”于七的来信只是匆匆几笔,起义的目标、口号一概没有,仓促之
间魏冬瓜也不知道该用什么名义好,不过既然是反清,那打起明宗室的旗帜总是没有错
的吧?
一个大汉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后面走了出来,魏冬瓜二话不说,又朝这个人磕了三个
响头,然后把此人介绍给大家:“这就是烈皇的二太子。”
在座众人大哗,好几个人已经叫起来:“魏冬瓜,这不是路边摆卦摊的李铁嘴吗?”
被称为李铁嘴的人看上去四十岁上下,他大步走到众人面前,朗声说道:“你们知
道成都的三太子吧?他是俺弟!俺本来的真名叫朱真龙,烈皇殉国后改名叫李通药,在
乡里隐姓埋名二十年,魏冬瓜早就知道。”
“正是,”魏冬瓜急忙上来补充,还掏出一封信来:“我把这件事告诉了于总爷,
你们看!这是于爷的信。于总爷让我保护二太子去他那里,于总爷要光复山东,把建州
鞑子赶出山海关去!”
有人上前认出了于七的笔迹,既然是于七都要反了,那这事应该假不了。
而且二太子还在边上推波助澜:“俺弟已经知道俺在这里了,正帅着百万大军赶来
,白衣白甲还带着俺父皇的孝!都跟着俺反了吧,等俺弟坐了龙椅,你们都能封王!”
“反了,反了!打进北京城!”不少人都激动地大叫起来,很快这呼声就响成了一
片。
虽然朱真龙说他不想当皇帝,但他也是皇上的亲哥啊,众人又纷纷和魏冬瓜一起向
朱真龙拜倒:“千岁,俺们保着您杀进紫禁城。”
avatar
r*n
3
这是我之前在这里写过的一篇贴子,在这篇帖子里面,是我对大乘以及我在这里所做的
真实表达,我不知道之前的帖子是否有删除,重新发在这里,供参考。
avatar
a*a
4
赶紧去死吧
连带tmobile verizon sprint一起
让联通移动来美国搞
avatar
w*u
5
这种高中生的片实在没有兴趣看

【在 l********l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USENET 俱乐部 】
: 发信人: liulinglll (liuliu), 信区: USENET
: 标 题: Chronicle 2012 Directors Cut BluRay 1080p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28 12:37:03 2012, 美东)
: http://nzbmatrix.com/nzb-details.php?id=1259316&hit=1

avatar
r*m
6
对大乘要从历史和宗教传播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宗教要想传播下去,必须依赖基层社会
组织,所以在家居士和一个简易的供在家居士修习的法门就变的很重要,净土法门能在
大陆扎根和不识字的老太太都可以念佛有关。
这个至少维持了佛教的传播。
基督教在大陆现在风起云涌,也和其简单,对信徒要求低有关,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我之前在这里写过的一篇贴子,在这篇帖子里面,是我对大乘以及我在这里所做的
: 真实表达,我不知道之前的帖子是否有删除,重新发在这里,供参考。

avatar
e*t
7
弱问一下: 原始佛教这边有人说他解脱轮回,彻底苦灭了吗? 怎么证实?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我之前在这里写过的一篇贴子,在这篇帖子里面,是我对大乘以及我在这里所做的
: 真实表达,我不知道之前的帖子是否有删除,重新发在这里,供参考。

avatar
S*U
8
我问过南传法师,他说现在南传公认的阿罗汉有几个(似乎是两个,不记得确实数字)。依戒律,果证不能向在家人透露,只能在出家人之间,所以无法知道姓名。
有兴趣建议读尊者阿迦曼传。这本弟子写的传记,记载尊者阿迦曼证阿罗汉种种经历。不论你相信多少,故事传达了一些讯息。
最可靠的方法,是自己证阿罗汉,并修成他心通,观察其他阿罗汉的心是否解脱。并且可以检查阿含经中证果者具有的功\德是否自己都有。阿含经中证阿罗汉的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梵行已立是指三学八正道清净无犯。此外贪嗔痴永尽。以身触证涅盘,对涅盘、四圣谛无丝毫疑惑,等等。

【在 e******t 的大作中提到】
: 弱问一下: 原始佛教这边有人说他解脱轮回,彻底苦灭了吗? 怎么证实?
avatar
S*U
9
附上一些阿含经检查修行的方法。
三果就离欲。检查离五欲∶
杂阿含493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若阿练若比丘
,或于空地、林中、树下,当作是学∶内自观察思惟,心中自觉有欲想不?若不觉者,
当于境界,或于净相,若爱欲起,违于远离。譬如士夫用力乘船,逆流而上,身小疲怠
,船则倒还,顺流而下。如是比丘思惟净想,还生爱欲,违于远离。是比丘学时,修下
方便,不得淳净,是故还为爱欲所漂,不得法力,心不寂静,不一其心。于彼净相,随
生爱欲,流注、浚输,违于远离。当知是比丘不敢自记,于五欲功德离欲解脱。若比丘
或于空地、林中、树下,作是思惟∶我内心中为离欲不?是比丘当于境界,或取净相,
若觉其心于彼远离,顺趣、浚注。譬如鸟翮入火,则卷不可舒展。如是比丘或取净相,
即顺远离,流注、浚输。比丘当如是知于方便行,心不懈怠,得法寂静,寂止息乐,淳
净一心。谓我思惟已,于净相顺于远离,随顺修道,则能堪任自记,于五欲功德离欲解
脱」。尊者舍利弗说是经已,诸比丘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8/yinshun38-14.html
阿罗汉恒住正念正智∶
杂阿含254经:
离欲心解脱,无恚脱亦然,远离心解脱,贪爱永无余,诸取心解脱,及意不忘念。晓了
入处生,于彼心解脱,彼心解脱者,比丘意止息,诸所作已作,更不作所作。犹如大石
山,四风不能动。色、声、香、味、触,及法之好恶,
六入处常对,不能动其心,心常住坚固,谛观法生灭
所以说错话等失念行为,就不可能是阿罗汉。
中国禅宗有些偶起烦恼的开悟者,断烦恼程度不及阿罗汉。

【在 e******t 的大作中提到】
: 弱问一下: 原始佛教这边有人说他解脱轮回,彻底苦灭了吗? 怎么证实?
avatar
d*l
10
你还修菩萨道么?还是已经完全修南传了?

比丘∶「若阿练若比丘
有欲想不?若不觉者,
船,逆流而上,身小疲怠
离。是比丘学时,修下
一其心。于彼净相,随
功德离欲解脱。若比丘
当于境界,或取净相,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附上一些阿含经检查修行的方法。
: 三果就离欲。检查离五欲∶
: 杂阿含493经: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若阿练若比丘
: ,或于空地、林中、树下,当作是学∶内自观察思惟,心中自觉有欲想不?若不觉者,
: 当于境界,或于净相,若爱欲起,违于远离。譬如士夫用力乘船,逆流而上,身小疲怠
: ,船则倒还,顺流而下。如是比丘思惟净想,还生爱欲,违于远离。是比丘学时,修下
: 方便,不得淳净,是故还为爱欲所漂,不得法力,心不寂静,不一其心。于彼净相,随
: 生爱欲,流注、浚输,违于远离。当知是比丘不敢自记,于五欲功德离欲解脱。若比丘
: 或于空地、林中、树下,作是思惟∶我内心中为离欲不?是比丘当于境界,或取净相,

avatar
S*U
11
我认为解脱道与菩萨道在历史上从分裂到对立,是部派分裂的继续发展,是不幸的。阿含经之间是一致的,而大乘经之间并不一致,正表示一为部派分裂前,一为部派分裂后流传。中国古德不明印度历史演变,用圆融解释大乘经间的矛盾,不符合佛陀本意。解脱道与菩萨道各得佛陀教导的一面。然解脱唯有悟入四圣谛,别无他法。
菩萨道如六波罗密还是行的,只是以解脱为目标,不以成佛为目标。成佛是少数人的事,龙树智论也引大乘经如此说,2500年来只有释迦一人成佛。如果人人都成佛,佛的声闻弟子又从哪来?
法华经虽然用化城喻,胜鬘经用两种生死,来解释阿罗汉如何回小向大成佛,初期大乘论师是不采用的。
用论抉择经的一个好处,是大概知道大乘论师的年代,而论师无法引用还没有流传的大乘经 :-)

【在 d**********l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还修菩萨道么?还是已经完全修南传了?
:
: 比丘∶「若阿练若比丘
: 有欲想不?若不觉者,
: 船,逆流而上,身小疲怠
: 离。是比丘学时,修下
: 一其心。于彼净相,随
: 功德离欲解脱。若比丘
: 当于境界,或取净相,

avatar
d*l
12
In Diamond Sutra there is no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U Sa approach and
the Liberation approach
And if you can be reborn in the Pureland, you can always come back to Liberate other either before or after you become a Buddha
To me Mahayana tradition as inherited in China is much more appealing both theoretically and in practice
I guess it is just person preference and Gen Ji.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认为解脱道与菩萨道在历史上从分裂到对立,是部派分裂的继续发展,是不幸的。阿含经之间是一致的,而大乘经之间并不一致,正表示一为部派分裂前,一为部派分裂后流传。中国古德不明印度历史演变,用圆融解释大乘经间的矛盾,不符合佛陀本意。解脱道与菩萨道各得佛陀教导的一面。然解脱唯有悟入四圣谛,别无他法。
: 菩萨道如六波罗密还是行的,只是以解脱为目标,不以成佛为目标。成佛是少数人的事,龙树智论也引大乘经如此说,2500年来只有释迦一人成佛。如果人人都成佛,佛的声闻弟子又从哪来?
: 法华经虽然用化城喻,胜鬘经用两种生死,来解释阿罗汉如何回小向大成佛,初期大乘论师是不采用的。
: 用论抉择经的一个好处,是大概知道大乘论师的年代,而论师无法引用还没有流传的大乘经 :-)

avatar
S*U
13
Diamond Sutra is early Mahayana, which is more friendly with Sravakayana.
Later Mahayana sutras emphasize the way to Buddhahood(e.g. Buddha nature) is
distinct from Sravakayana. The date they were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correlates to, though not equal to, when they appeared in India. Dating can
be cross-checked with the first time they were cited by people (luan shi).

【在 d**********l 的大作中提到】
: In Diamond Sutra there is no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U Sa approach and
: the Liberation approach
: And if you can be reborn in the Pureland, you can always come back to Liberate other either before or after you become a Buddha
: To me Mahayana tradition as inherited in China is much more appealing both theoretically and in practice
: I guess it is just person preference and Gen Ji.

avatar
w*g
14
证实只能靠自己。

【在 e******t 的大作中提到】
: 弱问一下: 原始佛教这边有人说他解脱轮回,彻底苦灭了吗? 怎么证实?
avatar
e*t
15
谢谢seeu和wuying的回复
但是看了回复以后比较茫然, 原始佛教里成佛的只有一位,公认的阿罗汉也只有两位(或
几位). 其余的只是自己的自证.觉得它给人的信心不很足啊...
avatar
S*U
16
我说的专指现代。佛陀时代阿罗汉的数字,有说五百,有说千二百五十。
证果不专指阿罗汉。初果到四果都是见法证果,对法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必然解脱,数字就更大。一位师姐去禅修中心禅修,就遇到一位证二果的跟她同房。Dipa Ma 就是当代女性证果有传记的。要在大街上遇到证果的,机会当然小很多。

【在 e******t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seeu和wuying的回复
: 但是看了回复以后比较茫然, 原始佛教里成佛的只有一位,公认的阿罗汉也只有两位(或
: 几位). 其余的只是自己的自证.觉得它给人的信心不很足啊...

avatar
r*n
17

信心的建立主要在于对佛法的理解以及修行。
另外,为什么没有信心,为什么你需要很多人很多人成功然后你才有信心?
这里面也可能包含着你的急切,因为实际解脱确实不是一生两生的事情,任何一个真正
解脱的人,都是必然经过无数世的积累才有最后的解脱。
历史上公认成就阿罗汉的确实不多,佛在世的时代,大概也就千人左右,后代可能总共
的数字也不超过这个。但是还有很多的三果,二果,以及初果,尤其初果的数量,是比
较多的。
据说在马哈希尊者的教导下,有上万人证初果,这已经很不错的。

【在 e******t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seeu和wuying的回复
: 但是看了回复以后比较茫然, 原始佛教里成佛的只有一位,公认的阿罗汉也只有两位(或
: 几位). 其余的只是自己的自证.觉得它给人的信心不很足啊...

avatar
e*t
18
太..给..力..了..

数字就更大。一位师姐去禅修中心禅修,就遇到一位证二果的跟她同房。Dipa Ma 就是
当代女性证果有传记的。要在大街上遇到证果的,机会当然小很多。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说的专指现代。佛陀时代阿罗汉的数字,有说五百,有说千二百五十。
: 证果不专指阿罗汉。初果到四果都是见法证果,对法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必然解脱,数字就更大。一位师姐去禅修中心禅修,就遇到一位证二果的跟她同房。Dipa Ma 就是当代女性证果有传记的。要在大街上遇到证果的,机会当然小很多。

avatar
e*t
19
谢谢回复
有实例,当然是最令人信服啊
另外我对佛法基本外行. 但我那天看你说六祖很可怜, 都没有看到正确的佛法. 比如阿
含经之类的. 是这个意思吗? 我不想去考古了. 可是我觉得只要基本的意思领会到了就
可以啊 佛也是直接就悟了 没有一般人的那些个阶段啊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信心的建立主要在于对佛法的理解以及修行。
: 另外,为什么没有信心,为什么你需要很多人很多人成功然后你才有信心?
: 这里面也可能包含着你的急切,因为实际解脱确实不是一生两生的事情,任何一个真正
: 解脱的人,都是必然经过无数世的积累才有最后的解脱。
: 历史上公认成就阿罗汉的确实不多,佛在世的时代,大概也就千人左右,后代可能总共
: 的数字也不超过这个。但是还有很多的三果,二果,以及初果,尤其初果的数量,是比
: 较多的。
: 据说在马哈希尊者的教导下,有上万人证初果,这已经很不错的。

avatar
g*r
20
宗教,总会有些迷信色彩的。而有迷信色彩的东西,自然会有些不合情理、乃至不合教
义的东西夹杂进来的。基督教如此,佛教也是如此。
不同教派之间的对话、教义的讨论,我看是应该提倡的。佛教东传二千年下来,跟东土
文化结合,载体发生变化,肯定会有东西变味的。说南传佛教2000多年一成不变,我看
也有远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味道。而况,佛陀四十九年说法,针对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信众
,教义可以亙古不变,教法则未必。所以说,交流是有必要的。就像近人太虚法师,就
派自己弟子向各派去学习,而且说南传佛教行的是大乘。
在没有了解到基础上,提高到"批判"的高度,是很不合适的。就我很片面的对佛教的了
解和我片面的对你的了解,我看你对大乘佛教教义的理解并不足以到能够“批判”的高
度。这个,在历史上,汉传佛教做的是不好的,我看是跟中国历史上的君王文化有关系
:没必要把不同意见就斥为外道邪说,也没必要把自己认为不对的就说是凡外权小。而
现在南传传到中国,无疑是对传统佛教有冲击的,但我看也大可不必除此之外就不是佛
教了。
呵呵,当然你说我又是在“圆融”,在“和事佬”。其实这个事情,对我们在家人而言
,各取所需、取其所长就是了。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我之前在这里写过的一篇贴子,在这篇帖子里面,是我对大乘以及我在这里所做的
: 真实表达,我不知道之前的帖子是否有删除,重新发在这里,供参考。

avatar
S*U
21
南传佛教是部派,自己也承认的(自称上座部Theravada,其实是上座分出来的分别说
部)。不过主张自己是「正统」「纯正」而已(谁会说自己是「异端」、「杂种」呢?)
南传五部 Nikaya 与北传四阿含高度相同,互相参照,并参考其他部派资料(包括初期
大乘论),大概可以知道原始佛法。
佛的教法也遵守诸行无常法则,不过在不断演变中,不要失去根本教义才好。原始佛法
就是了解根本教义的根据,否则自由心证,毫无根据,跟自创新宗教没有区别。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宗教,总会有些迷信色彩的。而有迷信色彩的东西,自然会有些不合情理、乃至不合教
: 义的东西夹杂进来的。基督教如此,佛教也是如此。
: 不同教派之间的对话、教义的讨论,我看是应该提倡的。佛教东传二千年下来,跟东土
: 文化结合,载体发生变化,肯定会有东西变味的。说南传佛教2000多年一成不变,我看
: 也有远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味道。而况,佛陀四十九年说法,针对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信众
: ,教义可以亙古不变,教法则未必。所以说,交流是有必要的。就像近人太虚法师,就
: 派自己弟子向各派去学习,而且说南传佛教行的是大乘。
: 在没有了解到基础上,提高到"批判"的高度,是很不合适的。就我很片面的对佛教的了
: 解和我片面的对你的了解,我看你对大乘佛教教义的理解并不足以到能够“批判”的高
: 度。这个,在历史上,汉传佛教做的是不好的,我看是跟中国历史上的君王文化有关系

avatar
J*s
22
有人细致研究过大乘佛教,如汉传佛教,特别是禅宗在中国的演变过程吗?
时代,社会环境,当时的政治,著名人物,著名事件等等对教法更变,尤其是
一些关键转折点的影响什么的。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宗教,总会有些迷信色彩的。而有迷信色彩的东西,自然会有些不合情理、乃至不合教
: 义的东西夹杂进来的。基督教如此,佛教也是如此。
: 不同教派之间的对话、教义的讨论,我看是应该提倡的。佛教东传二千年下来,跟东土
: 文化结合,载体发生变化,肯定会有东西变味的。说南传佛教2000多年一成不变,我看
: 也有远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味道。而况,佛陀四十九年说法,针对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信众
: ,教义可以亙古不变,教法则未必。所以说,交流是有必要的。就像近人太虚法师,就
: 派自己弟子向各派去学习,而且说南传佛教行的是大乘。
: 在没有了解到基础上,提高到"批判"的高度,是很不合适的。就我很片面的对佛教的了
: 解和我片面的对你的了解,我看你对大乘佛教教义的理解并不足以到能够“批判”的高
: 度。这个,在历史上,汉传佛教做的是不好的,我看是跟中国历史上的君王文化有关系

avatar
r*n
23

南传佛教也有演变,但是仍然保留了佛陀的重要教义,依照修行仍然可以证果解脱,而
大乘佛教,实际早已演变成非佛教了,只是挂了个佛的名号
大乘几乎所有的思想核心,都和2000多年前那个释迦牟尼佛教导的完全相反。
为什么会这样?
说我不了解,只是你的判断。
我是不是真的了解,真的看穿大乘佛教的本质,留给历史去判断吧。
我会形成一些文字的东西。
至少有一点,我读的大乘佛经,可能超过90%以上大乘佛教徒。
至于实修,这个没必要提,因为无法作证。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宗教,总会有些迷信色彩的。而有迷信色彩的东西,自然会有些不合情理、乃至不合教
: 义的东西夹杂进来的。基督教如此,佛教也是如此。
: 不同教派之间的对话、教义的讨论,我看是应该提倡的。佛教东传二千年下来,跟东土
: 文化结合,载体发生变化,肯定会有东西变味的。说南传佛教2000多年一成不变,我看
: 也有远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味道。而况,佛陀四十九年说法,针对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信众
: ,教义可以亙古不变,教法则未必。所以说,交流是有必要的。就像近人太虚法师,就
: 派自己弟子向各派去学习,而且说南传佛教行的是大乘。
: 在没有了解到基础上,提高到"批判"的高度,是很不合适的。就我很片面的对佛教的了
: 解和我片面的对你的了解,我看你对大乘佛教教义的理解并不足以到能够“批判”的高
: 度。这个,在历史上,汉传佛教做的是不好的,我看是跟中国历史上的君王文化有关系

avatar
r*n
24

佛陀之所以直接悟,是因为他积累了无数世的波罗密,有非常深厚的基础,我们达不到。
在现在这个时代,由于佛教被大量渗水,所以最好需要全面了解佛教教义。尤其对比大
小乘。
大乘犯的错误,是很多修行常见的错误,是个很好的例子。

【在 e******t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回复
: 有实例,当然是最令人信服啊
: 另外我对佛法基本外行. 但我那天看你说六祖很可怜, 都没有看到正确的佛法. 比如阿
: 含经之类的. 是这个意思吗? 我不想去考古了. 可是我觉得只要基本的意思领会到了就
: 可以啊 佛也是直接就悟了 没有一般人的那些个阶段啊

avatar
r*n
25
没必要把不同意见就斥为外道邪说,也没必要把自己认为不对的就说是凡外权小。而
现在南传传到中国,无疑是对传统佛教有冲击的,但我看也大可不必除此之外就不是佛
教了。
avatar
e*t
26
好象说佛的生卒年月, 有N种说法. 差别大的能差几百年 你说的那个记载靠普吗? 而且
灭一般是灭亡灭绝的意思, 那是不是就是已经不存在了? 大家都在白忙乎? 而且后来大
乘在佛教界一直是统治力量吗? 至少在东南亚不是吧?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没必要把不同意见就斥为外道邪说,也没必要把自己认为不对的就说是凡外权小。而
: 现在南传传到中国,无疑是对传统佛教有冲击的,但我看也大可不必除此之外就不是佛
: 教了。

avatar
S*U
27
佛的生卒年月,差别大的差约一百年,不过那是文献的问题。依比较早期可靠文献,差
几年,最多到几十年。

【在 e******t 的大作中提到】
: 好象说佛的生卒年月, 有N种说法. 差别大的能差几百年 你说的那个记载靠普吗? 而且
: 灭一般是灭亡灭绝的意思, 那是不是就是已经不存在了? 大家都在白忙乎? 而且后来大
: 乘在佛教界一直是统治力量吗? 至少在东南亚不是吧?

avatar
b*x
28
re~但是,需要提醒的是open mind:你是白莲花,不可以要求其余百花失色。
我才看完一部短片,讲述了古格王国的覆灭,其中,大乘佛教不再单纯是度己度人
,而是争夺俗世功利的孽。思考一下,lz的确是真知灼见,但很少有人愿意接受。
我个人也还是更加推崇小乘的:有慧根者,即可自度;无者,使佛度之,亦弗如。
avatar
r*m
29
跑日这个说的不错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没必要把不同意见就斥为外道邪说,也没必要把自己认为不对的就说是凡外权小。而
: 现在南传传到中国,无疑是对传统佛教有冲击的,但我看也大可不必除此之外就不是佛
: 教了。

avatar
t*h
30
一个真修行人,还有如此闲情去论是非吗?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我之前在这里写过的一篇贴子,在这篇帖子里面,是我对大乘以及我在这里所做的
: 真实表达,我不知道之前的帖子是否有删除,重新发在这里,供参考。

avatar
S*U
31
大乘论师,包括龙树、无著、世亲,花了不少笔墨催邪显正。

【在 t******h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个真修行人,还有如此闲情去论是非吗?
avatar
q*n
32
你怎么看待太阳,对太阳有什么妨碍呢?自己观点错误,自己造业,自作自受,造成的
损失是自己的。
一个人有了错误的观点,旁边人会说几句,或者出于善意,或者出于无意随便,但如果
不听,别人也不会再劝的。佛对愚人说法,如果讲了两三遍而不听,佛也不讲了。
解脱有三途: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佛乘。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我之前在这里写过的一篇贴子,在这篇帖子里面,是我对大乘以及我在这里所做的
: 真实表达,我不知道之前的帖子是否有删除,重新发在这里,供参考。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