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搞不清国内生物口拿多少经费合适的请进# Biology - 生物学
e*r
1 楼
Raoyi教授的抱怨引起了很多讨论,看得出来好多朋友对国内生物口的资助状况并不了解,在回帖里出现一些比较搞笑的东西。
首先对于某位PI的实验室来说,当年申请到多少经费只能暂作参考,而真正的到位经费,也就是真的拨到单位财务部门的经费,而且不再分给其它子课题组拨出去的,才是真金白银。所以这个帖子里所说的“经费”,专指PI自已能用的到位经费(并且是纵向经费,企业横向不在讨论之列)。由于国内搞研究基本都是“人海战术”,所以经费和产出是有重要关联的。要出现象米国英国那样一些小实验室靠小经费做出大研究的理想情况,再进化个200年估计会在国内出现。
在生物口,一般而言,在国内当年平均到位经费拿个1000万左右的人还是有不少的(高校和科院都有,平均每个单位会有1-3个这样的PI吧)。这样的人要么是已经成形的国内学术大牛,要么就是“跑部钱进”的高手。在这样的实验室,“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甚至不知买的是啥”是真实的写照。一般这种实验室除了基金委的面上项目不屑拿以外,把行业专项、重大专项、973, 863,重大研究计划,创新群体等等你想得到的项目都拿了个遍。间或地,会出现一些”到中南海讲个课回来就拿几个亿“
首先对于某位PI的实验室来说,当年申请到多少经费只能暂作参考,而真正的到位经费,也就是真的拨到单位财务部门的经费,而且不再分给其它子课题组拨出去的,才是真金白银。所以这个帖子里所说的“经费”,专指PI自已能用的到位经费(并且是纵向经费,企业横向不在讨论之列)。由于国内搞研究基本都是“人海战术”,所以经费和产出是有重要关联的。要出现象米国英国那样一些小实验室靠小经费做出大研究的理想情况,再进化个200年估计会在国内出现。
在生物口,一般而言,在国内当年平均到位经费拿个1000万左右的人还是有不少的(高校和科院都有,平均每个单位会有1-3个这样的PI吧)。这样的人要么是已经成形的国内学术大牛,要么就是“跑部钱进”的高手。在这样的实验室,“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甚至不知买的是啥”是真实的写照。一般这种实验室除了基金委的面上项目不屑拿以外,把行业专项、重大专项、973, 863,重大研究计划,创新群体等等你想得到的项目都拿了个遍。间或地,会出现一些”到中南海讲个课回来就拿几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