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登挂了,是不是军费可以消减些给NIH? or 美国经济会短暂复苏一下?# Biology - 生物学
M*8
1 楼
电影《决裂》——文革后期被勾兑的“政治贺岁片”
潘天强
(发表于《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5期)
提要:建国60周年,中国的电影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60年的中国电影史的滚滚画卷
是一部浓缩了的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和斗争史。在众多引发争议的影片中,作为
1976年的“政治贺岁片”(元月一日在全国上映),电影《决裂》是一部特别值得去分
析和回味的影片。美国具有冷战思维的电影史家汤普森和波德维尔在《世界电影史》中
用了近一页的篇幅来讲叙这部电影,把《决裂》定位“一部关于一所所谓农业大学的极
具戏剧性的影片,极好地图解了毛泽东的思想”[1]。更奇怪的是30多年过去了,最近
不时地有人拿这部影片中的教育思想和政治理念来诟病当前几乎要走入死胡同的教育乱
象。在人们提出现代化大学要追求“大楼、大师、大气”之时,有人用影片中的台词“
看一个学校的好坏,不能只看有没有高楼大厦,也不能看有没有专家教授,要看这个学
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来寻求一种对旧有理想主义的追思。并且看好这部影片的人还不
在少数。因为在《决裂》中被不断否定和批判的所谓资产阶级教育的一系列恶果似乎在
当前都成了活生生的实例。工农子弟上不起大学,学非所用,学生的价值观的坍塌等等
。由此,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过在共大的劳动生活,又亲眼目睹了30年中国教育改革和电
影发展的过来人,对这部电影的感受尤为独特。
关键词:电影《决裂》、文革后期、三突出、江西共大
一、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非乌托邦式的教育理念
这个学校的命名与诞生都是在一种极端政治化状下完成的。1958年在大跃进的洪
流中,原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和许多中央干部一起下放到基层,任江西省副省长兼农
业厅长。他看到当时正在全省兴办的垦殖场对农业发展很有帮助,回北京时便向毛泽东
汇报。在毛的首肯下,他回到江西向当时的邵式平省长谈起办一个半工半读的农业学校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战争年代都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过,邵式平还曾经担任过陕北抗日军政大学领导,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办学理念便逐渐
形成。开始叫“江西省劳动大学”,后来又改名叫“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于1958
年8月1日成立,设一个总校,以各地的垦殖场和林场为基础又设立了几十个分校,招收
普通农民子弟入学,半工半读,开设农、林、畜牧、水产、农机等专业,培养实用型的
“又红又专”的农业技术人才。这种模式在当时大跃进的政治洪流中的确填补了农业技
术人才的不足,于是这种模式便向全省甚至全国推广。
原江西省委书记邵式平是一位很有开拓思想的领导。1958年以后在他的主持下,江
西共大已经开始向正规化大学发展。从1958年到1961年,共大的办学模式和招生制度开
始慢慢转变,共大总校那时已经开始在全国实行统一招生。也就是高中文化程度的学生
可进入共大总校学习,其它各分校则视实际情况招生,实行“分级办学”的原则,初中
小学文化程度的学生一般会安排在地方分校。这个时候的江西共大实际上是一种包含大
学本科和专科甚至中专和技校的综合办学模式。这种模式在当时中国教育条件非常落后
的情况下,为江西这个以农业为主的省培养了不少具有实用价值的各个层次的人才。共
大的办学思想就是为农村建设培养实用人才,因此有“哪里来哪里去”、“社来社去”
的口号。在全省上百所的共大中,除了共大总校和少数几所分校包分配外,其它分校毕
业生都回到农村。这为当时落后地区的农村输送了大批的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了
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共大毕业生里也有不少人成为农村基层干部、供销社主任。江西
各地方的农业、林业等部门的负责人大多都是从共大毕业。[2]1980年江西共产主义劳
动大学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前后历时22年,曾创下开办108所分校的纪录,有20多万
毕业生,成为共和国教育上的一个奇观。
然而在当时意识形态极其浓烈的状态下,本来是一种因地制宜,具有实用价值的办
学理念一旦被政治化,这种适合于江西本地的办学模式便被贴上了政治的标签。1960年
汪东兴调回北京后又向毛泽东谈到共大办学的情况,在1961年7月30日共大成立3周年之
时,毛泽东信笔题写给共大的一封500余字的信,后被称为“730指示”。信中说:“你
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文钱,小学、中学、大
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在校的青年居多
,也有一部分中青年干部。我希望不但在江西有这样的学校,各省也应有这样的学校。
各省应派有能力有见识的负责同志到江西来考察,吸取经验,回去试办。初时学生宜少
,逐渐增多,至江西这样有五万人之多。”以后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领导多次到共
大视察,周恩来还为共大题写了校名。1965年中央宣传部全文转发了毛泽东给共大的那
封信。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毛泽东有关教育的三封信:“七三O指示”、“五
·七指示”[3]和“七·二一指示”[4]成为完全颠覆中国教育制度,取消大学正规教育
,将所有大学全部解散,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上山下乡的理论依据。
在文革中共大的办学模式成了对抗旧的教育制度的武器,所以在全国所有的大学
全部取消后,唯独共大还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共大虽然保留下来了,但是已经正规化的
共大总校的教育体制和其他大学一样被彻底砸烂。原来的学校行政机构全部破坏,由革
命委员会、军宣队、工宣队代替。学生全部毕业离校,或是下放到农村。由于共大总校
还有许多农田和林场,以往都是学生的实习基地,学生离校后无人管理,所以就从南昌
市整体下放了几所中学的学生,到这里来管理者这些农田和林场,我本人就是这些下放
的中学生之一。从1968年到1972年,我本人在共大经历3年多的亦工亦农的生活。对后
来描写共大的电影《决裂》有更深切的感受。
二、电影《决裂》——文革动荡年代的“政治重磅炸弹”
这个电影的剧本是江西共大总校的干部胡春潮和江西文化局干部周杰根据《我们山
上的大学》和《万代红》2篇小说改编而成。剧本讲述了共大的创办过程和办学方向,
用电影文学的形式描绘了一个“抗大”式农业大学成长的故事。原本是讲述两种办学思
路的斗争。但是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由当时江青的政治打手迟群[5]和谢敬宜[6]直接
插手,把原本的教育之争改写成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两条路线的你死
我活的阶级斗争。
1975年,这部影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李文化主动请缨摄制完成,并于1976年元
旦在全国上映。主创人员有导演李文化(1976年他又拍摄了电影《反击》),副导演黄
健中,编剧梁燕。主要演员有郭振清(饰龙国正),王苏娅(饰李金凤,曾经演过《五
朵金花》和《战火中的青春》),陈颖(饰曹仲和副校长),葛存壮(饰孙子清),鲍
烈(饰赵副专员),吴竞(饰肖萍),徐展(饰徐牛崽),王秉林(饰余发根)。1975
年5月剧组先到了在辽宁铁岭的朝阳农学院取经,这是当时的红人辽宁省委书记毛远新
抓的典型,毛远新在1973年还树立了一个交白卷的英雄张铁生。7月份转到江西拍摄外
景,9月回到北京拍内景,10月拍摄结束。
1975年是中国政治风云变幻的年份。一月召开四届人大提出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二
月邓小平开始全部整顿经济同时也开始整顿文化界。当时两部影片《海霞》和《创业》
因为受到老干部的好评,却遭到江青、张春桥的批判,说是不符合三突出原则,最后闹
到下半年,经过毛泽东批示才同意放映。此后形势急转,毛开始发动反击右倾翻案风,
邓小平的地位岌岌可危。这个时候正在拍摄的《决裂》就成了四人帮准备投向邓小平的
政治炸弹。影片通过1958年共大办学过程的发生的故事,改造成两条路线、两个阶级的
斗争。整部电影实际上是利用了1958年共大成立之时的办学历史,编造了一种所谓两种
路线的斗争,以此向当时的邓小平发难,而且实际起到了这种效果,邓小平在1976年被
打成死不改悔地走资派,第三次下台。
从这部影片拍摄的过程可以看出当时文学作品完全做为政治工具的历史痕迹。导演
李文化原来是个摄影师,电影《早春二月》(谢铁骊导演)就是他的作品。尽管江青很
不喜欢《早春二月》,但对这部影片的摄影大加赞赏。后来他又拍摄了芭蕾舞剧《红色
娘子军》和京剧《海港》。因为《海港》的摄影遭到江青的批评。1973年开始当导演,
拍了影片《侦察兵》又受到批评,并且写了检查登在《人民日报》上。为了赶紧改变自
己的处境,在看到电影剧本《决裂》以后主动请缨担任导演。据李文化事后说,当时他
们剧组在拍摄过程中不断收到迟群、谢静宜的纸条,要他们把剧情尽量向路线斗争上靠
,原本结尾处曹副校长幡然悔悟的情节也被改掉,变成顽固不化的走资派,而他的后台
赵副专员完全就是影射邓小平,连演员的相貌都酷似邓小平。[7]
1976年元旦,《决裂》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就在全国公演,各大报纸都在头版头条大肆
宣传。1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初澜的文章《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赞歌》说“这部影片
回击了那股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反攻倒算的右倾翻案风”“向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和旧
教育制度宣战”。直到1月8日周恩来去世,另一场更激烈的政治斗争替代了这影片的宣
传势头。
在打倒“四人帮”以后的大清查中,导演李文化虽然也被审查批判,主要是因为他又拍
了影片《反击》,《决裂》在北影厂没有被划入阴谋电影之列。据说可能是因为730指
示是毛主席的指示,那时还是两个凡是时代,所以就没有被划入。1979年,《人民日报
》发表了对《决裂》的批判文章,指出:“《决裂》抓住‘考大学要有资格’这句话大
做文章,说这是资产阶级卡无产阶级的一个口号。大学录取新生应该有一定的标准,这
是常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的教学质量,才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也只有
这样,大学才能办下去,办得越来越好。如果根本不经过一定的考核,而让张铁生那样
的‘文盲加流氓’随心所欲地想进就进,把大学变成接纳一切人的公园,那还成其为社
会主义的大学吗?龙国正提出的主张:‘手上的硬茧就是资格!’看起来很‘革命’,
很‘左’,实际上很反动,很右。按照他的主张,只能把高等教育水平降低为初等教育
或识字班的水平,把大学变成育种站或养猪场,最终把劳动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从地主
资产阶级手中夺取过来的高等教育工具破坏干净,使我们的国家永远处于贫穷落后的状
态,劳动人民永远处于没有文化、愚昧无知的地位,而让林彪、‘四人帮’一类骑在劳
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8]导演李文化一直到1978年拍摄反“四人帮”的电影《泪痕
》才得以解脱。
三、 对电影《决裂》的极端思维的解读
在江青亲自过问下,电影《决裂》秉承了1966年以来政治文艺所积累的所有经验,
把这部电影演义成了文革以来“三突出”[9]的样板。
《决裂》的剧情大致是这样的。某地党委决定办一所“抗大”式的农业学校共产主
义劳动大学。延安“抗大”毕业的垦殖场场长龙国正担任党委书记兼校长。学校刚创办
,斗争就很激烈。代表保守势力的曹副校长和教务主任孙子清为追求学生质量,拒收没
有毕业文凭的工农学生。龙国正提出把学校办在山头上,打开考场大门,让没有多少文
化、满手老茧、脚上沾粪,但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农子弟参加考试,请贫下中农参加评
论,只要他们批准就可进入大学。开学后,工农学员们发现大学里的资产阶级教师只会
教什么毫无用处的“马尾巴的功能”,龙国正就号召全体师生掀起一场“教育革命”。
而这触怒了专区的赵副专员,他把龙调去参观名牌的农业院校,并开除了为了帮助农民
抢收而不参加学校考试的学生。龙回来后召开党委会,撤销了开除学生的通告,还进一
步动员把学校的小课堂搬到农村的大课堂去。在农村中,“共大”师生“大批资本主义
,大干社会主义”,并批判了所谓“党内的资产阶级代理人”曹副校长和赵副专员。赵
副专员下令砍掉“共大”。这时,传来毛主席肯定“共大”的消息,于是全校师生欢欣
鼓舞。龙国正提醒大家:斗争还没有结束,号召“共大”师生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
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阶级斗争形势异常严峻,共大师生冲在了革命最前线,愤
怒的学员砸碎象征资产阶级的钱箱,曹副校长的女儿也与反动家庭和反动教育路线彻底
决裂……。
电影《决裂》之所以在当时可以作为一种政治武器来攻击邓小平的改革,到现在仍
然有人以它来诟病当前的教育乱相,主要是在电影突出阐释的几个核心问题是无法回避
的。而且这些问题并不是那容易就解决的问题。在现实中人们往往以一种简单的思维去
解决复杂的问题,其结果就是摧毁历史,颠覆文化,毁灭现实。列举几个就可以看出《
决裂》在主题设置上的精心构想。
1、 教育公平的问题。
让所有的人都能够上学,是共产主义的最终理想。在《决裂》中最突出的情节之一就
要打破资产阶级的考试制度,靠手上的老茧录取学生,让贫下中农子弟能够上学。所谓
“江大年的手上的老茧”是颇具煽动性的一个场景。但是当我们30年以后来反思这个教
育公平的案例时会发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在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让谁上大学谁不
上大学当然要有一个标准。在文革那个荒唐的年代,上大学是通过群众推荐,单位批准
才能上大学成为工农兵学员。所以象《决裂》里那种看出身,看政治表现,而不是看考
试成绩上大学绝对是不公平的。上大学的决定权掌握在少数干部手里,成了他们谋取私
利的工具。文革结束以后恢复高考制度成了一种全民共识,就是对所谓“江大年的手”
和“白卷英雄张铁生”的最大的反拨。然而世隔30年,当年大家努力追求的高考制度,
如今变成了一考定终身,成了一道走不出来的魔咒。加上转入市场经济后,教育的成本
越来越高,许多农民和工人子弟上不起大学,教育公平的问题再一次提上日程。当我们
再回顾共大当年的办学实践,其实在1960年以后,共大的办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分级办
学”。这种模式是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实现相对的教育公平。而不是像《决裂》中所
说的,只要手上有老茧,都可以上任何大学。也不是像现在这样,人人都要争着考上清
华北大。所以当年用公平教育来攻击邓小平的教育改革,完全是一种极其无理的政治手
段。而当文革后高考制度体现相对公平的今天,对于因为学费问题,教育资源问题造成
的另一种不公平,我们绝对不能再用所谓“江大年的手”来病垢高考制度,而是要认真
研究当年真正的共大所实行的分级教育来解决这个问题。
2、“马尾巴的功能”应不应该教
影片中老教师孙主任那一段马尾巴的功能的情节具有很强的杀伤力,是当年批判
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一把杀手锏。意思就是大学没必要教那些个没用的东西,只要教一
些实用的技术就可以了。而且教学大纲必须和农时相结合,教学要为生产服务。其实现
在看起来这不是问题。马尾巴的功能当然要教,因为孙主任教的是学,不是术。学问必
须要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当然术也不能丢,农业技术可以直接服务于生产。这其实就是
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实行分级办学,各自服务于自己的对象,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
既有袁隆平这样的大科学家,也有江大年这样的农村技术员。
这里仍然涉及到一个分级办学的理念。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都要顾及到高层次
的素质培养和中低层次的技术培训,这两者之间其实并没有任何冲突。而《决裂》中生
生地把一种模式放大成普遍的真理,把属于技术层面的生猪配种和病牛医治与学术层面
的生物遗传学完全对立起来,并且把它上升到两条路线的生死抉择的高度。这除了政治
的需要以外,找不出其他理由。电影中还有一个更恶毒的影射就是把孙子清(葛存壮扮
演)描绘成极其愚蠢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学兽医的连
普通的牛生病都不会医。只会讲一些不着边际的马尾巴的功能这样的课。这种影射实际
上已经成为当时所谓工农兵大众对知识分子的普遍看法,“知识越多越反动”就是这种
流毒的最终定位。
3、 知识、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内容,一种社会的终极理想,但是在不同的社会阶
段差别是永远存在的。如何改变这种差别,历史上有过无数的探索和讨论。一种就是打
碎旧世界,建立一种新的秩序,重新分配教育资源,让弱者或是志同道合者占有优质资
源。文化大革命就是想以这种方式改变无谓的资产阶级教育方式。但是结果却是换成了
另一种更为极端的不公平,文革中工农兵学员的选拔方式成为了少数有权人物随意调拨
的资源。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发展生产,让教育资源不断的丰富,让更多的人可以获得相对多的教
育。在人才选拔上用一种相对公平的方法,这就是改革开放以后的高考。如今的高考面
临的问题并不是高考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在市场经济强大的驱动下,大家都希望
在占有最好的教育资源。而适应社会发展的分级教育体系却没有建立起来 。高考成了
人们改变命运唯一可以选择的道路。所以才有了今天想用《决裂》中的办法解决现今的
困境。
人的全面发展是每一个社会公民应该得到的权利。然而在人们在争取权利的过程中切忌
用极端的简单思维去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因为当你认为的一种对不公平的改变完成以
后,你会发现另一种不公平又在那里等着你。
四、《决裂》——精心勾兑的阶级冲突
由郭兰英、吕文科男女声演唱的“共大花开分外红”拉开了电影《决裂》的序幕。
很激情、很动情、很煽情可以概括这部影片的开场时的氛围。作为一个用于政治斗争的
大片,《决裂》整个剧情都是在当时的政治风云不断变化之时,像勾兑烧酒一样,随时
增添或减少各种原材和辅料,以适应时局的需要。“在这类影片中,真正不顾历史、为
现实政治斗争服务的,路线斗争尖锐程度和激烈程度均属一流的出类拔萃者,是北影由
李文化导演的影片《决裂》!”[10]
影片的剧情冲突安排的是以两个人物为主要冲突点;以如何办学作为事件的起因和
结果;以招什么学生和怎么招学生作为判断价值的是非分界线;而在大学里教什么怎么
教就是非此即彼的两个阶级办学思想的分水岭。所有人物和事件的背景以共产主义劳动
大学松山分校的建设为主,而这个场景的背后影射的正是正在进行的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的大舞台。
《决裂》的创作的全过程是在政治风云不断变化中,根据时局的需要随时添加政治
佐料,勾兑影片的味道。1974年7月“四人帮”把持的国务院文化组召开“全国故事片
创作、生产座谈会”史称“七月会议”,强调表现“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力度”“敢
于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塑造高大完美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这时在北影厂参加电影剧
本培训班的学员,江西共大的干部胡春潮把他与江西省文化局干部周杰合作的电影剧本
《决裂》交给北影,算作培训班的结业成果,也算是投稿。北影厂领导看了以后觉得不
错,但是厂里却没有导演敢接,放在抽屉里好几个月。主要是因为当时邓小平的治理整
顿、纠正左倾的工作已经开始深入到教育界,剧本中渗透出的批林批孔的极左思想倾向
与治理整顿格格不入。大多数人这个时候都在静观时局,见机行事。1975年5月,因为
前几部电影被批而无事可干的李文化得知此事后主动请缨要拍这部影片,厂领导立刻批
准。李文化立刻组建剧组,6月到朝阳农学院取经,7月赴江西拍外景。《决裂》的原剧
本主要是描写1958年大跃进年代共大初创时期两种办学思想的斗争。电影开拍没几天,
就接到北影厂的指示,要求“把原作的教学思想斗争,更改为两条路线的斗争。”[11]
,把批判孔老二等大跃进时期根本不可能有的台词也加进去。7月到9月正是邓小平加大
治理整顿力度的时候,在毛泽东的支持下,被“四人帮”批判的《创业》和《海霞》也
在全国上映。在江西拍外景的剧组听到很多传言,说《决裂》是极左产物,已经停拍了
,但剧组还是坚信歌颂毛主席支持的事业没有错,坚持拍完外景,9月回到北影拍内景
。在电影场内,厂方再一次下指示,强调两条道路斗争的重要性,剧组把批“走资派”
这样的台词也塞进戏里。1976年10月风向急转,批判走资派的风越吹越紧,剧组在影片
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又一次加进了不少阶级斗争味道极强的台词和镜头。
1、人物塑造——自觉跟随政治风向,精心打造“三突出”典型
在文革的所有影片中,主要人物必然被划分为势不两立的两种人物,左派和右派
,也有一些摇晃的两边的中间人物,要看形式的需要再作出适当的选择倒向某一边。
影片从一开始就以一种极强的斗争姿态显示出两种教育观念水火不相容的“决裂”状态
。左派阵营是以抗大出生的党委书记兼校长龙国正为首的革命派;右派是以搞教育出生
的曹副校长为首的资产阶级当权派。所有的情节冲突都表达了生死对立的两种政治理念
和教育思想。以龙国正为代表的左派一边,上方的支持者是地委副书记唐宁。下面的跟
随者有炮兵排长出生的农机系主任、妇女主任李金凤、青年突击队长徐牛崽,铁匠江大
年和贫下中农的老代表等;他的对立面曹仲和副校长也是一位抗日时期的老干部,但他
是代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他的那一边上面支持者就是地委赵专员和钱秘书,原
先有几个曹副校长的支持者如:教导主任孙子清,但是在几番斗争以后,坚定的孙子清
也败下阵来,变成了可以改造好的知识分子。连曹副校长的女儿曹小妹,中农子弟余根
发也都转变立场回到革命左派一边,这才是这部影片希望得到的效果。根据主创人员回
忆,最初是把曹副校长也写成在事实面前幡然悔悟的走资派,但是上面说不能怎么简单
的就让他转变了,他是死不改悔的走资派。[12] 所以在结尾处把曹副校长处理成,听
到毛主席的“730指示”后转身而去。
扮演正面形象龙国正的演员郭振清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明星,他在1955年的电影《平
原游击队》中扮演的李向阳是文革前十七年电影中最具个性特征的游击队长。在《决裂
》中,郭振清也将龙国正这个出生工农干部的校党委书记的言行举止拿捏得十分到位。
而郭振清文革结束后也曾公开宣称,《决裂》是他表演高峰的。不过此后他再也没有塑
造过什么好的角色,直到他2005年去世。另一位演员葛存壮在《决裂》中塑造的教导主
任孙志清,是这部影片最精彩的角色。他那一场“马尾巴的功能”的戏,把一个迂腐知
识分子的形象演绎得出神入化,可比现代的孔乙己。应该说《决裂》剧组从编剧、导演
、演员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都是以十分自觉,十分敬业的精神完成了这部堪称为表现“三
突出”创作思想,把文艺当作政治工具的典型影片。这就是时代的悲剧,这些人明明自
己到影片中许多情节和台词都是严重违反生活真实,为了政治的需要有意编造的,但是
他们仍然异常勤奋和执著地去把每一场戏,每一个镜头拍好。集体的,下意识的集体顺
从就是当时的创作环境整体状况。
2、叙事技巧——一切都往路线上靠
起承转合,高潮迭起,喜剧结尾,这些典型的好莱坞似的叙事模式在这部影片中运
用得驾轻就熟。影片一开始,龙国正就是在地委副书记唐宁的指示下,去把资产阶级占
领的教育阵地夺回来。影片紧紧地围绕着早已设定好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种教育
观的主线开始编制冲突点。从如何录取学生开始,用江大年的手,李金凤的字这种录取
方式颠覆了用考试录取的资产阶级方式,把冲突推上了高潮。接下来,在课堂上,孙子
清教授的马尾巴的功能,又掀起了在农村教学中到底教什么,怎么教,什么时候教的冲
突。于是大字报纷起,“彻底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不做书本的奴隶,要做知识
的主人”,“横扫资产阶级学风”,的斗争开始了。
冲突一波三折,赵副专员利用权力故意把龙国正调开,让他参加省里组织的去外地
著名高校参观的考察团。这样既可以瓦解左派的力量,又可以让龙国正去洗洗脑子,看
看正规高校应该怎么办,一箭双雕。然而龙国正在著名高校看到的不是先进的教育方法
,而是一位农村老太太的儿子上了大学忘了本的悲惨故事。这一段看起来与共大的办学
斗争无关插曲,却在冲突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预示着如果按曹副校长那样办学,
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是资产阶级的接班人,这可是非同小可的大事。这种叙事的逻辑转
换显得自然无痕,可以说是叙事的高手。
在回来的轮船上客舱里,龙校长一夜无眠,翻开《列宁文集》,读到“工农的年轻
一代,在这样的学校里,与其说是受教育,倒不如说是受资产阶级教育的奴化”。他感
慨万千地来到甲板上,面对漫天红霞,沉思良久。沉思的结果是:“为什么我们党自己
办的农业大学,为什么还办在大城市里,远离农村,脱离三大革命斗争的实践哪!为什
么教育大权至今还把持在那些资产阶级老爷的手里?他们顽固地推行着一条修正主义的
教育路线。我们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要坚定地沿着毛主席指引的航向走!”影片在这里
进入高潮,情感的冲突上升到了理性的思考。力量在积蓄,预示着下一步更激烈的冲突
即将开始。
曹副校长乘龙国正不在学校时候,把一些因为参加生产队紧急灭虫而考试交了白卷
(注意这个交白卷的情节实际上是为1973年张铁生交白卷做合理的注解)的学生开除。
其中就包括李金凤等十五名同学。在党委会上龙国正和曹仲和公开对峙,在办学标准的
问题上龙国正说出了这样的话:“办学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从来就没有统一的标
准。就拿这十五名同学来说吧,按照我们的标准,这些同学是好学生;按照你们的标准
,却把他们赶出校门。这又怎么能够统一呢?”“解放前,是谁打击、迫害工农?是地
主、资产阶级。今天你也这样做。你站在什么立场上?你代表谁的利益?你正是代表了
被打倒的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就这样,一场处理学生考试违纪的争论立刻上升到
了阶级斗争的高度。连一贯坚持正规办学的孙子清看到这样的阵势也转变了立场。
紧接着龙校长召集师生讲话,说:“我们共大要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我们不
但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把学校的小课堂搬到农村的大课堂里去。拜贫下中农为师
,做到学用结合,上生产斗争课,上阶级斗争的主课。”歌声随之而起,人们慷慨激昂
。当然,处处要占便宜的人还是有的,余根发他爹就想让娃退学后大挣昧心钱,被思想
发生变化的孙主任严厉批判。不久,赵副专员秘书钱某带工作组到松山开展“三自一包
”的试点工作,被同学反对,李金凤说:“‘三自一包’就是让我们分田单干,走回头
路,这样下去,那不是跟旧社会一样,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吗?!这是让我们吃二遍苦
,受二茬罪,我们能同意吗?”当然是潮水般的“不同意”。盛怒之下,钱秘书命人将
李关押起来,罪名是在群众大会上公开反对“三自一包”,诽谤赵副专员的报告为大毒
草,煽动群众反对工作组。这里所涉及的“三自一包”“工作组”都是当年发动文革时
使用的借口。把当年文革开始时刘少奇向清华大学派驻工作组的事件在影片里再现了一
边。
影片的结尾颇有好莱坞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味道。在共大被专区撤掉的师生大会上,
龙校长代表校党委反抗该决定,认为“它不符合毛泽东思想,不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我
们坚信共大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要和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坚决斗争到底!”龙表示
,校党委决定要写信给党中央、毛主席汇报。言未毕,一辆轿车掀起巨大的烟尘急行而
至,车上的唐宁副书记带来了七月三十日毛泽东给共大写的一封信,信中高度赞扬共大
,肯定了其大方向,说“同志们,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一念这段话,全校师
生欢呼雀跃,大喊“毛主席万岁”。雀跃之中,歌舞之际,影片以龙校长“同志们,毛
主席光辉的七.三零指示,是我们胜利的旗帜前进的方向。在教育革命的征途上,是不
会风平浪静的。斗争并没有结束。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我们要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
,和传统的所有制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演讲结束。
结语
有关《决裂》这部影片的创作过程的描述可能还会有许多遗漏,有关这部影片的是
是非非也已经过去了30多年。现在之所以重提这部影片是因为在今天社会的乱像中,有
人会从那个年代的话语中去寻找解决今天教育和文艺的药方。在谈到文革样板戏时,也
有人为当年的文艺革命鸣冤叫屈。如同我们今天看里芬斯塔尔的《意志的胜利》,那个
时代的集体愚忠的产品中,孤立的来看是会散发出似乎具有新鲜思想的。但就像少量的
鸦片可以治病,稍有不慎就成了包含巨大祸心精神毒药。用这种毒药来医治当前的恶疾
,结果就是加速死亡。
在分析这部影片的政治背景时还要要注意这样一个时间点。1975年是文革尾声;经
历了1971年913林彪坠机事件以后,全中国人对于政治的斗争神经已经趋于麻木。913事
件使当时狂热的红卫兵一代人价值观的彻底坍塌。此后不断掀起的各种政治运动,已经
无法激起人们的政治热情。尤其是1975年邓小平治理整顿、发展经济的方针给了处于贫
困状态的人们一点希望,然而这时所谓的反击右倾翻案风又开始了。失望的人们只能看
着这种政治游戏一出一出地玩下去,谁也不把它当回事。然而公道自在人心,集体的愤
懑终归要有渠道宣泄。当电影《绝裂》以这种极端工具化的姿态在1976年元旦上映后,
正好遇到1月8日周恩来总理去世,于是“四五”天安门事件就成了人们发泄对“四人帮
”不满的集体宣示仪式,并为10月6日“四人帮”被捕做了前期铺垫。
作为一个亲历者,我也随着1968年上山下乡的狂热洪流来到了在鄱阳湖畔的江西共
大总校南湖农场,在那里亦工亦农干了4年。年龄是14岁到18岁。在那里我们也学会了
耕地开荒,播种插秧,杀猪宰羊;学会了给猪打针,给果树嫁接,学会了自己盖房。但
是在激情过去以后,尤其是1971年913林彪坠机事件以后,我们感到被极大的欺骗了。
我们看到农村里那些所谓的“龙国正”、“老代表”用卑劣的手段把自己的子女送去当
工农兵学员,我们只能抓住机会,赶紧逃离农村,回到城市。当我们在1976年看到这部
影片时,我们只是把它当作一种政治闹剧,我们不会被骗第二次。当高考制度恢复后,
“龙国正”“老代表”的威权被限制,我们才有机会凭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才真正感
到自由和公正比太阳还温暖。
当市场经济的洪潮在21世纪以巨大的力量冲击着我们视为公正底线的高考制度时,
如何看待这个时候的社会乱像,就需要我们有冷静和客观的心态。
今天再回首看这部影片时,当年的主创人员的说法有细微的差别。李文化说“若把
‘走资派’去掉,个别词重新录音,作为一个反映当时历史情况的影片来看。还是可以
公映的。《决裂》毕竟表现了共大的创建嘛。”郭振清说“用今天的眼光看待历史,影
片所表现的过去那一端是扭曲了,但是,像共大这样办学的精神是永恒的。共大这样的
农业技术学校,为广大农民子弟学习文化知识提供了条件。是十分实际的。这样的学校
,今后还要办下午。”
非常遗憾的是这两位主创人员并没有认识到《决裂》不仅是造就了一种“三突出”
创作模式的典范,更是完全扭曲了当年共大办学时所实行的“因地制宜,分级办学”的
模式,这也是当前一些人用共大的办学模式来诟病现代教育体制的最大的误区。还是葛
存壮在这个问题上比较清醒。“我认为,对《决裂》的是非评论应该和对于历史上存在
的共大的认识区别对待,共大还是应该肯定的。今天看来,孙子清的教学观点是对的,
在山沟里培养不出高精尖的人才。《决裂》若是把龙国正推到后景,把孙子清请到前景
来,还是有生命力的。”[13]若真的像孙子清这样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了独立的人格,在
大学中成为真正的决策者,那么中国的希望就将到来。
----------------------------------------------------------------------------
----
[1] 《世界电影史》第52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资料来源:http://www.douban.com/review/2068076/
[3] 所谓“五·七”指示,是指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给林彪写的一封信中提到的“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
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
能继续下去了”。
[4] 所谓“七·二一”指示,是指毛泽东在《人民日报》关于《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
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的编者按清样中加写的一段话:“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
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
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
学几年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因为这段话是1968年7月21日广播中公布的,所以
后来大家称为“七·二一”指示。
[5] 迟群:1932年生,曾任8341部队宣传科副科长,1968年带领了8341部队进入清华大
学,任清华和北大军宣队代表,党委书记,革委会副主任。1983年被判刑14年。
[6] 谢静宜:女,1935年生,1959-1966任毛泽东机要秘书,1968年带领3万工人进入清
华大学,任清华和北大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1975年8月清华另一位老干部副书
记刘冰通过邓小平向毛主席告发谢静宜。毛因此发动了打到邓小平的反击右倾翻案风。
文革后因认罪较好,免于刑责。
[7] 资料来源:凤凰大视野2005年9月29日
http://v.ifeng.com/his/200903/78e00640-5bfe-43c4-961d-db40ff257
[8] 谢逢松:《影片〈决裂〉是什么货色?》,《人民日报》1979年1月10日。
[9] 三突出是中国文革期间的文艺指导理论之一。最早由于会泳在1968年5月23日在《
文汇报》撰文《让文艺界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中提出,受到江青等人
的赞同和推广,被称为“文艺创作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实际
成为文革时期谁都不能违反的文艺创作宪法。
三突出指:1. 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2. 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3. 在
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其具体实践是在文艺创作中把正面人物放在画面或舞台
的中央,打正光,而反面人物要在角落打底光或背光,等等。
[10] 翟建农《红色往事:1966-1976年的中国电影》410页,台海出版社2001年4月。
[11] 翟建农《红色往事:1966-1976年的中国电影》433页,台海出版社2001年4月。
[12] 资料来源:凤凰大视野2005年9月29日
http://v.ifeng.com/his/200903/78e00640-5bfe-43c4-961d-db40ff257
[13] 翟建农《红色往事:1966-1976年的中国电影》444页,台海出版社2001年4月。
江西共大:云烟往事二十年
日期:2009-01-14 作者:金微 来源:大江周刊 城市生活
江西共大,全称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现江西农大)。1958年创办,1980年改制,
它存在的20多年间,曾创下开办108所分校的纪录,有20多万毕业生。
在江西,它是一代人集体记忆的凝结。
共大诞生
“江西共大非常了不起,是贫苦孩子的学校。它招收农村孩子上学,普及了农村教
育,为国家减少大批资金投入,而且培养出的人能文能武。共大教学生科学种田,有错
吗?”对于共大存在的种种议论,现年66岁的江西农业大学老教授柳志慎有些激动。
18岁上共大的他很多人生经历都与共大有关,对于共大,柳志慎有自己对共大的理
解。“我们不能和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比,他们是一种办学体制,我们是另一种办学体
制,性质不同,培养的方式也不一样,但有一条,共大是为社会服务的。”他认为共大
离开不开当时的国情和历史环境,对于共大的评价也应该放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看。
柳志慎所说的特定国情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共大这
种专门为农村培养人才的学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除了特殊的国情,政治因素也不可忽
略。
1957年,干部上山下乡热潮涌动,全国各地建起了垦殖场。以江西为例,仅在1957
年冬天,江西省委就动员和派遣了5万干部上山下乡,开发山区,建设山区。柳志慎说
:“如果没有垦殖场的基础,共大很难办起来。”在当时,江西一些垦殖场针对农民文
化低、掌握技术困难的情况,还办起了技校。
1958年5月,从中央下放江西担任副省长兼农垦厅厅长的汪东兴在北京参加会议时
看望毛主席,汇报了江西各地垦殖场兴办农林技术学校的情况。对农村和农民情有独钟
的毛主席很感兴趣,作出了“你回去与邵式平省长商量办些学校,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
学,好不好?”的指示。
回到江西,汪东兴与曾留学苏联的邵式平商量时谈到那所邓小平、蒋经国等两党精
英同学过的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邵省长说,“我看江西也可以办劳动大学。”于
是1958年6月9日,中共江西省委、省人委做出了《关于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的决定》:
“为培养共产主义……又红又专的大批人才,普及科学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建设繁荣
幸福的共产主义新山区……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总校和分校。”不久后定名为“江西共
产主义劳动大学”。
1958年8月1日,在南昌市郊梅岭的共大总校、在全省遍地开花的30所共大分校,同
时宣告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正式成立;时任江西省副省长兼共大总校党委书记汪
东兴主持开学典礼,省委书记兼共大总校校长刘俊秀作了《为一座新型的共产主义劳动
大学诞生而欢呼》的报告,第二天的《江西日报》发表了《祝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开学
》的社论,当时报道共大总校、分校共有学生1.1万名,其中工农及其子女占92.7%
,被誉为遵循毛泽东教育思想创办的新型大学。
尽管共大分校的诞生被认为是58年大跃进的产物,“一哄而起”的共大分校难免会
陷入教学质量低劣的误区,但因共大而蓬勃发展起来的林场、农场却是不争的事实。据
1959年1月底不完全统计,共大全省各校办农场有66个、林场40个、工厂243个,学校经
营的耕地面积4.275万亩,半年总收入427万余元。
1961年,共大创办三周年时,毛主席亲自提笔,给共大写了一封贺信,就是著名的
《七三○指示》。毛主席在信中说:“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
俭学,不要国家一文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
这样的学校确实是很好的。”
共大学什么?
在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下,1961年后,共大俨然己成了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在其影响
越来越大时,省外一些学生也纷纷走进共大。柳志慎就是在1961年从上海来的高中生,
据他讲,那年代从上海来的初高中生就有数干人,除了上海,山东、江苏、安徽等地的
学生也纷纷前来。“祖国需要,我们就去哪里”,柳志慎说,他们那时多半有些理想主
义。来江西后他们安营在广大农村,其中有很多人都被安排到共大分校,“也有一些人
吃不了苦跑回去了。”
从1958年到1961年,共大的办学模式和招生制度开始慢慢转变,共大总校那时己开
始在全国实行统一招生,也就是高中文化程度的学生可进入共大总校学习。其他各分校
则视实际情况招生,并实现“分级办学”的原则,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学生一般会安排
在地方分校。
曾经在共大庐山分校担任农学系的老师陈盛铎认为共大教学经验中很重要的一点就
是因材施教、分班教学,“学生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分班很重要。”据陈盛铎介绍,
共大除了招收一定文化程度的适龄青年,没有任何知识文化的文盲也可以进入共大分校
学习,“文盲一般进入共大分校的预科班,在学校两年的基础知识后才可以到共大的具
体专业。”
共大开设的专业主要分为农、林、畜牧兽医、工业、农机、会计等专业。由于实行
半工半读的制度,几年时间里,总校和各个分校开垦出了大批的农场和林场,为学校提
供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基地,也使学校有了办学经费的来源,同时还为学生自给
自足的生产打下基础。据陈盛铎介绍,共大除了总校,分校中如庐山分校、云山分校的
实验和教学设备在当时也算全国一流。
柳志慎作为上海重点高中的毕业生,进入了共大总校学习农业畜牧业专业。柳志慎
记得自己读书时,除了学费免收,学校每月还会发给他们一些零用钱,他回忆:“共大
实行的半工半读的机制,但这并不意味着上半天课做半天事,课程和劳动会有相应的安
排,比如说双抢季节劳动实践会多一点,农闲时理论基础课则会多一点。”
在江西农大的校史馆里,至今都保存了一张“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课程配当表”。
由于共大分校的增长速度迅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据了解,共大总校的
教师水平在大专以上,其他分校的教师则有些差参不齐,有的只上过初高中。陈盛铎说
,因为师资不足,一些分校还把共大学生送到总校培训。
而共大总校也根据需要培养农村老师。柳志慎说,共大的教学是紧紧围绕为农民和
农村服务的,“农村学校的老师缺少时,共大就办起了为农村培养老师的专业。”共大
的学制是大专,一般读完三年后学生即可毕业。
从最早开始,共大的办学思想就是为农村建设出力,因此有“哪里来哪里去”、“
社来社去”的口号。在全省上百所的共大中,除了共大总校和少数几所分校包分配外,
其他分校毕业生都回到农村,这为当时落后地区的农村输送了大批的人才,他们中的很
多人成为了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陈盛铎说共大毕业生里也有不少人成为农村基层干部
、供销社主任。事实上,江西各地方的农业部、林业部等部门的负责人大多都是从共大
毕业。陈盛铎所在的庐山区,六、七十年代当地大部分会计都是从共大庐山分校毕业,
“当然也有些学生不好学,回到农村后一直当农民。”
在共大总校,一些共大毕业生毕业后可以留校任教或分配到地方分校。柳志慎就是
其一,他曾在农村走访,他说:“共大培养的学生都是顶呱呱的,特别适应农村,也特
别受农民兄弟欢迎。”
1964年,江西共大的分校达到历史最高峰,各地开办的分校达到108所,在高等教
育低落的情况下,那一年共大在校生人数有5万之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家
领导人对共大的办学模式也给予各种关注,朱德还亲自把自己的侄子朱俊书送到共大总
校学习。8月1日,国家主席刘少奇热情肯定了共大半工半读的好形式。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共大也是一所阶级特色鲜明的大学,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进入共大。据陈盛铎介绍,进入共大必须要有地方政府或公社出
具的介绍信,那些出身不好的同学“政审”过不了关则被拒之于门外。但事情也不是那
么绝对,陈盛铎说当时他就教过一些“出身不好””的学生,而且他们更用功,他说:
“只要有介绍信,共大都会接收,不管是哪类的学生。”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学教师纷纷被打倒,一些教授住进了牛棚,全国各地学校搞大
串联,共大总校也一样。据柳志慎说,共大各分校学生因为要保证地不能荒,所以有些
人坚守了岗位,“保证粮食供应这在当时不简单。”
据农大校史馆提供的资料显示,从1958年到1980年,共大毕业的学生有21万余人,
其中总校毕业生为10563人,分校为202966人。
共大与《决裂》
说到共大,不得不提起一部著名的电影,那就是《决裂》。70年代这部电影曾风靡
全国,很多人也是通过这部电影认识了共大。
汤普森?波德维尔所著的《世界电影史》对这部电影作了重点推介,并这样介绍:
《决裂》是一部关于一所农业大学的极具戏剧性的影片,它极好地图解了毛泽东的思想。
或许从影片制作时起,《决裂》就蒙上了一层意识形态的面纱。这部影片在粉碎“
四人帮”后因“斗走资派”的戏而被定为“阴谋电影”和“毒草”。
这部电影在拍摄时,柳志慎正担任共大总校教务处的老师,他被派去协助拍摄该片
。如果用现在的话说,柳志慎就是“电影顾问”,对于这部电影的拍摄经历,他更加清
楚。
据介绍,《决裂》剧本是由江西共大总校的干部胡春潮和江西省文化局干部周杰创
作,他们根据共大的创办过程和办学方向,用电影文学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抗大”式
农业大学。
1973年,该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投拍,并且还是一个政治任务,从对选角的重视也
可略见一斑。影片的主角都是那个时代的“当红明星”,有着“满身劳动人民气质”的
著名影星郭振清和靠《战火中的青春》一举成名的王苏娅分别担任男女一号,还有那个
“在课堂上,不讲江西水牛,只讲非洲斑马和马尾巴功能”的教务主任孙子清,由葛优
的父亲葛存壮饰演。
“他们三个人在江西拍这部戏时,所到之处都是人山人海,”柳志慎介绍,这部电
影的拍摄地点先后设在南城共大分校和莲花共大分校,摄影棚就是共大的校舍和农场。
“附近的村民都跑来看,派出所还出动了一卡车的人到现场维持秩序。”
电影在江西拍了半年,但内容大多是共大分校的,柳志慎提议影片应该加入一些总
校的元素,于是导演在后期补拍了共大总校科学实验、现场教学等片场。
柳志慎认为这部电影前半部分能够很好地反映了共大办学的方法和精神,也是共大
的事实,但是电影到北京后被当时“四人帮的爪牙”作了“内页处理”,于是就有了后
来政治意味颇浓的戏份。柳志慎回忆说当时共大党委还给电影提了十条意见,但这些都
没有采纳,说到这里,柳志慎有些遗憾。
1975年,电影上映,得到了全国观众的响应,片中插曲“满山的翠竹青又青,满山
的杉树根连根,新型的大学办的好,它和工农心连心”在观众中迅速传唱,还有葛存壮
那段关于“马尾巴功能”的戏剧性表演也广为流传。
后人这样评价《决裂》和“决裂”的时代:在那个“再批走资派”的1975年,电影
强调突出“办学方法”之争的戏剧矛盾,结果使《决裂》披上非常浓厚的政治斗争色彩
,就连片名“决裂”的火药味也十足。粉碎四人帮后,《决裂》被打成阴谋电影,导演
李文化也遭到停职检查,直到他拍摄的电影《泪痕》获奖才算为自己洗过罪名。
2005年,郭振清去世。尽管当年的政治恩怨早已淡去,但仍有媒体说:好人一个,
可惜错演了一部电影。媒体所指的就是郭振清主演的《决裂》。事实上,不为人所知的
是,郭振清生前曾公开宣称,《决裂》是他表演的高峰,演龙国正这个角色是经过生活
体验,采访过很多大学生变质的实例的。郭振清对《决裂》做过这样评述:“我一生两
部戏看得很重,一是《平原游击队》,二是《决裂》。用今天的眼光看待历史,影片表
现的过去那一段是扭曲了,但是,像共大这样的办学精神是永恒的,共大这样的农业学
校,为广大农民子弟学习文化知识提供了条件,是十分实际的,这样的学校,今后还应
该办下去。”
世间还有一所共大
江西共大也许并未如郭振清所愿,风风火火的共大事业到1980年后就基本销声匿迹
了。
官方的资料这样介绍:文革结束后,江西共大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和支持,发展也很快,并引起国内外更广泛的关注。1978年江西共大还被列为全国重点
高等院校。随着我国国情的变化和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980年11月,经中共江西省委、
省人民政府的批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原各个分校根据各地
具体情况相继更名,有的取消或归并其他学校。比如,共大时期较好的两所分校云山分
校和庐山分校分别变成了今天的江西垦殖学校和九江师专。
尽管共大已经不存在,但当时它的办学思想和理念以及在办学过程所体现的不畏艰
难的探索精神,还是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因为共大,曾经有86个国家地区的549批
外国朋友共计7469人到共大学校访问考察。美国学者苏珊?佩在考察共大时说“共大是
符合中国实际的富有创造性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世界不少国家对于江西共大半工半
读的经验比较欣赏,觉得很有参考价值。”他与另一位澳大利亚学者约翰?柯莱威利合
作,写出了对江西共大研究的专著,流传于世。
一位教育专家说:江西共大是一块独特人文历史价值的校牌,可谓意义非凡,对于
校牌的丢失,他用了“无不愚蠢”四个字评价。
目前,江西还有世上唯一一所沿用“共大”名字的学校,这就是婺源鄣公山共产主
义劳动大学。这所坚持了50年的共大分校,也是当初最早成立的30所共大分校之一。此
前,该校一直位于婺源的鄣公山,2005年,它由鄣公山搬迁到婺源县城,并把当地的师
范专修学校和卫校合并。
鄣公山共大现任校长的林春说,“自1980年共大总校改名后,我们没有接到任何行
政命令说不办或者不能用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这个校名。”至于为何很多分校都改名了,
林春把原因归结于“多半是他们觉得共大这个名字土”。
目前,鄣公山共大办学方向依然面向农村,招收比较贫困的农民子弟子女入学,向
农民普及文化科学。但鄣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办学模式已等同于职业中专,它学制
为三年,主要分为农学、机电、电子电器、电焊等专业,也实行半工半读的办学机制,
某种意义上说,它保留了共大的一些“印记”。
今年七月,有300多人从鄣公山共大毕业,目前学校还有900多人在读,对于婺源这
个县城而言,这类的职教规模在当地已经算是很大。林春说,这些学生主要来自婺源农
村及周边县,“有些农民工觉得外面不好混,也到这里学点技术”。
对于鄣公山共大办学遇到的困难,林春说:“我觉得我们共大的困难不能说是鄣公
山共大特有的困难,应该是全国所有职业教育学校都存在的困难。”
几年前,鄣公山共大对招生还会设置了一定的门槛,但现在已把门槛完全取消了,
“不管多少分,我们都一律录取,这也是为了给他们一个生存的技能,就算是文盲也要
吃饭啊。”说到这时,林春有些感慨。目睹不少农村孩子失学所面临的困难,林春把目
前鄣公山共大所实行的教育称为“吃饭教育”。
现在鄣公山共大的学费是每年1500元,这对学校的教学经费显然是杯水车薪。“
850元的学费再加650元的住宿费,相对其他民办职业教育学校也是比较低的。”而近几
年,国家实行职业教育补助,婺源鄣公山共大的学生现在每年也可以获得1500元的国家
职业教育补助。林春说,“这样算起来,我们实行半工半读,不要老百姓一分钱。”
林春在鄣公山共大担任校长已经8年,他认为鄣公山共大的生存已不容乐观。据他
说,这所隶属政府的“大学”,目前只能靠财政拨款生存,根本谈不上任何其他职教所
谓的“盈利”。
“老师的工资由政府全额承担,但是这些老师大多是基础课的老师,远远不能满足
职业教育的需求,”林春说:“毕竟我们把学生招进来,总要学点东西,不能什么都不
让他们学到啊。”他认为学校更应该重视技能培训这块,而现在政府重视的只是基础教
育,职业教育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
共大的遗产
从鄣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现实来看,这所唯一的共大已经失去了当年共大的意
义,尽管它在努力继续共大的遗产,如免费入学、面向农村等,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它前行的步伐越来越难。
实际上,早在1980年,共大的改制与消失已经是历史必然。除了政治环境变化的因
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80年代中国已经逐步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由农业大国向工
业大国的道路迈进,意识形态的转变更加剧这一步伐。
共大,这所在农业大国时代建立并为农村输送人才的学校显然已经不符合工业化现
代化的需求,它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加上全国恢复高考后,耽搁了十几年的大学教育
步入正轨,大学开始扮演农转非、鲤鱼跃龙门的跳板。共大,无论是有多么深厚的基础
和辉煌往事,再也无法对于广大农村学生产生吸引力。
今年,时值共大创办50周年,网络有不少对共大的怀念和讨论的声音。50年前,共
大创办时,毛主席说了一句公道话“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好不好?”这算是国家领
导人对我国教育所怀有的一种朴素感情。
面对今天的教育现状,我们或许会有些沉重,正是因为大学教育产业化、学费飙升
、大学生就业难等现实让人想起这所寄托国人“朴素感情”的大学。
有学者撰文称共大是中国教育的乌托邦,并把共大教育升华为“教育公平”的典范
,当然,这也并不符合逻辑和共大的实情。
在反右和文革期间,共大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上的,很多出身右派的学生、黑五
类学生被拒之共大门外。单从这点看,共大就具有强烈的阶级色彩,“让贫困农村孩子
上学”的口号不能掩饰它的阶级色彩。
北京的江西籍自由撰稿人何季民说:共大的教育公平,是特殊时期的政策,是不正
确的;但是,教育公平,永远是全社会应当追求的,让穷人能读上书,从来是社会文明
进步的标志。何季民曾对共大写过一篇文章《教育公平说共大》,里面他这样写道:毛
主席那句“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好不好?”的公道话,却还让我们追求并思考共产
主义这个人类最原始而又终极的理想,“教育公平”几乎是历代中国人的梦寐,如今要
实现“教育公平”,不但在农村还要在城里,这一架理想的天平,应当怎样地倾斜昵?
除此之外,作为一所特殊时代特殊国情下的大学,共大还是有着其他意义。至少在
文革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几乎中断的情况下,共大仍然走出了十几万的毕业生,为农村
建设输送了大批的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另外,半工半读、注重实践、免费入学等等对今天的大学教育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有人曾这样说:共大过去的经验和现在大学的做法,两者是否可以合二为一加以考虑,
取其良者,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教育发展思路来呢?
对于共大,身为江西人的何季民先生最后这样说:共大是一份历史文化遗产,应当
有所保存。江西在全国没有太多有影响的遗产,共大却是一个,正反两方面无论何时都
可以做出好文章,扔掉“共大”的牌子,确实是非常愚蠢的!
摘自《大江周刊 城市生活》 记者:金微 2008/12
潘天强
(发表于《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5期)
提要:建国60周年,中国的电影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60年的中国电影史的滚滚画卷
是一部浓缩了的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和斗争史。在众多引发争议的影片中,作为
1976年的“政治贺岁片”(元月一日在全国上映),电影《决裂》是一部特别值得去分
析和回味的影片。美国具有冷战思维的电影史家汤普森和波德维尔在《世界电影史》中
用了近一页的篇幅来讲叙这部电影,把《决裂》定位“一部关于一所所谓农业大学的极
具戏剧性的影片,极好地图解了毛泽东的思想”[1]。更奇怪的是30多年过去了,最近
不时地有人拿这部影片中的教育思想和政治理念来诟病当前几乎要走入死胡同的教育乱
象。在人们提出现代化大学要追求“大楼、大师、大气”之时,有人用影片中的台词“
看一个学校的好坏,不能只看有没有高楼大厦,也不能看有没有专家教授,要看这个学
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来寻求一种对旧有理想主义的追思。并且看好这部影片的人还不
在少数。因为在《决裂》中被不断否定和批判的所谓资产阶级教育的一系列恶果似乎在
当前都成了活生生的实例。工农子弟上不起大学,学非所用,学生的价值观的坍塌等等
。由此,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过在共大的劳动生活,又亲眼目睹了30年中国教育改革和电
影发展的过来人,对这部电影的感受尤为独特。
关键词:电影《决裂》、文革后期、三突出、江西共大
一、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非乌托邦式的教育理念
这个学校的命名与诞生都是在一种极端政治化状下完成的。1958年在大跃进的洪
流中,原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和许多中央干部一起下放到基层,任江西省副省长兼农
业厅长。他看到当时正在全省兴办的垦殖场对农业发展很有帮助,回北京时便向毛泽东
汇报。在毛的首肯下,他回到江西向当时的邵式平省长谈起办一个半工半读的农业学校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战争年代都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过,邵式平还曾经担任过陕北抗日军政大学领导,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办学理念便逐渐
形成。开始叫“江西省劳动大学”,后来又改名叫“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于1958
年8月1日成立,设一个总校,以各地的垦殖场和林场为基础又设立了几十个分校,招收
普通农民子弟入学,半工半读,开设农、林、畜牧、水产、农机等专业,培养实用型的
“又红又专”的农业技术人才。这种模式在当时大跃进的政治洪流中的确填补了农业技
术人才的不足,于是这种模式便向全省甚至全国推广。
原江西省委书记邵式平是一位很有开拓思想的领导。1958年以后在他的主持下,江
西共大已经开始向正规化大学发展。从1958年到1961年,共大的办学模式和招生制度开
始慢慢转变,共大总校那时已经开始在全国实行统一招生。也就是高中文化程度的学生
可进入共大总校学习,其它各分校则视实际情况招生,实行“分级办学”的原则,初中
小学文化程度的学生一般会安排在地方分校。这个时候的江西共大实际上是一种包含大
学本科和专科甚至中专和技校的综合办学模式。这种模式在当时中国教育条件非常落后
的情况下,为江西这个以农业为主的省培养了不少具有实用价值的各个层次的人才。共
大的办学思想就是为农村建设培养实用人才,因此有“哪里来哪里去”、“社来社去”
的口号。在全省上百所的共大中,除了共大总校和少数几所分校包分配外,其它分校毕
业生都回到农村。这为当时落后地区的农村输送了大批的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了
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共大毕业生里也有不少人成为农村基层干部、供销社主任。江西
各地方的农业、林业等部门的负责人大多都是从共大毕业。[2]1980年江西共产主义劳
动大学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前后历时22年,曾创下开办108所分校的纪录,有20多万
毕业生,成为共和国教育上的一个奇观。
然而在当时意识形态极其浓烈的状态下,本来是一种因地制宜,具有实用价值的办
学理念一旦被政治化,这种适合于江西本地的办学模式便被贴上了政治的标签。1960年
汪东兴调回北京后又向毛泽东谈到共大办学的情况,在1961年7月30日共大成立3周年之
时,毛泽东信笔题写给共大的一封500余字的信,后被称为“730指示”。信中说:“你
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文钱,小学、中学、大
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在校的青年居多
,也有一部分中青年干部。我希望不但在江西有这样的学校,各省也应有这样的学校。
各省应派有能力有见识的负责同志到江西来考察,吸取经验,回去试办。初时学生宜少
,逐渐增多,至江西这样有五万人之多。”以后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领导多次到共
大视察,周恩来还为共大题写了校名。1965年中央宣传部全文转发了毛泽东给共大的那
封信。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毛泽东有关教育的三封信:“七三O指示”、“五
·七指示”[3]和“七·二一指示”[4]成为完全颠覆中国教育制度,取消大学正规教育
,将所有大学全部解散,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上山下乡的理论依据。
在文革中共大的办学模式成了对抗旧的教育制度的武器,所以在全国所有的大学
全部取消后,唯独共大还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共大虽然保留下来了,但是已经正规化的
共大总校的教育体制和其他大学一样被彻底砸烂。原来的学校行政机构全部破坏,由革
命委员会、军宣队、工宣队代替。学生全部毕业离校,或是下放到农村。由于共大总校
还有许多农田和林场,以往都是学生的实习基地,学生离校后无人管理,所以就从南昌
市整体下放了几所中学的学生,到这里来管理者这些农田和林场,我本人就是这些下放
的中学生之一。从1968年到1972年,我本人在共大经历3年多的亦工亦农的生活。对后
来描写共大的电影《决裂》有更深切的感受。
二、电影《决裂》——文革动荡年代的“政治重磅炸弹”
这个电影的剧本是江西共大总校的干部胡春潮和江西文化局干部周杰根据《我们山
上的大学》和《万代红》2篇小说改编而成。剧本讲述了共大的创办过程和办学方向,
用电影文学的形式描绘了一个“抗大”式农业大学成长的故事。原本是讲述两种办学思
路的斗争。但是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由当时江青的政治打手迟群[5]和谢敬宜[6]直接
插手,把原本的教育之争改写成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两条路线的你死
我活的阶级斗争。
1975年,这部影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李文化主动请缨摄制完成,并于1976年元
旦在全国上映。主创人员有导演李文化(1976年他又拍摄了电影《反击》),副导演黄
健中,编剧梁燕。主要演员有郭振清(饰龙国正),王苏娅(饰李金凤,曾经演过《五
朵金花》和《战火中的青春》),陈颖(饰曹仲和副校长),葛存壮(饰孙子清),鲍
烈(饰赵副专员),吴竞(饰肖萍),徐展(饰徐牛崽),王秉林(饰余发根)。1975
年5月剧组先到了在辽宁铁岭的朝阳农学院取经,这是当时的红人辽宁省委书记毛远新
抓的典型,毛远新在1973年还树立了一个交白卷的英雄张铁生。7月份转到江西拍摄外
景,9月回到北京拍内景,10月拍摄结束。
1975年是中国政治风云变幻的年份。一月召开四届人大提出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二
月邓小平开始全部整顿经济同时也开始整顿文化界。当时两部影片《海霞》和《创业》
因为受到老干部的好评,却遭到江青、张春桥的批判,说是不符合三突出原则,最后闹
到下半年,经过毛泽东批示才同意放映。此后形势急转,毛开始发动反击右倾翻案风,
邓小平的地位岌岌可危。这个时候正在拍摄的《决裂》就成了四人帮准备投向邓小平的
政治炸弹。影片通过1958年共大办学过程的发生的故事,改造成两条路线、两个阶级的
斗争。整部电影实际上是利用了1958年共大成立之时的办学历史,编造了一种所谓两种
路线的斗争,以此向当时的邓小平发难,而且实际起到了这种效果,邓小平在1976年被
打成死不改悔地走资派,第三次下台。
从这部影片拍摄的过程可以看出当时文学作品完全做为政治工具的历史痕迹。导演
李文化原来是个摄影师,电影《早春二月》(谢铁骊导演)就是他的作品。尽管江青很
不喜欢《早春二月》,但对这部影片的摄影大加赞赏。后来他又拍摄了芭蕾舞剧《红色
娘子军》和京剧《海港》。因为《海港》的摄影遭到江青的批评。1973年开始当导演,
拍了影片《侦察兵》又受到批评,并且写了检查登在《人民日报》上。为了赶紧改变自
己的处境,在看到电影剧本《决裂》以后主动请缨担任导演。据李文化事后说,当时他
们剧组在拍摄过程中不断收到迟群、谢静宜的纸条,要他们把剧情尽量向路线斗争上靠
,原本结尾处曹副校长幡然悔悟的情节也被改掉,变成顽固不化的走资派,而他的后台
赵副专员完全就是影射邓小平,连演员的相貌都酷似邓小平。[7]
1976年元旦,《决裂》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就在全国公演,各大报纸都在头版头条大肆
宣传。1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初澜的文章《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赞歌》说“这部影片
回击了那股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反攻倒算的右倾翻案风”“向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和旧
教育制度宣战”。直到1月8日周恩来去世,另一场更激烈的政治斗争替代了这影片的宣
传势头。
在打倒“四人帮”以后的大清查中,导演李文化虽然也被审查批判,主要是因为他又拍
了影片《反击》,《决裂》在北影厂没有被划入阴谋电影之列。据说可能是因为730指
示是毛主席的指示,那时还是两个凡是时代,所以就没有被划入。1979年,《人民日报
》发表了对《决裂》的批判文章,指出:“《决裂》抓住‘考大学要有资格’这句话大
做文章,说这是资产阶级卡无产阶级的一个口号。大学录取新生应该有一定的标准,这
是常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的教学质量,才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也只有
这样,大学才能办下去,办得越来越好。如果根本不经过一定的考核,而让张铁生那样
的‘文盲加流氓’随心所欲地想进就进,把大学变成接纳一切人的公园,那还成其为社
会主义的大学吗?龙国正提出的主张:‘手上的硬茧就是资格!’看起来很‘革命’,
很‘左’,实际上很反动,很右。按照他的主张,只能把高等教育水平降低为初等教育
或识字班的水平,把大学变成育种站或养猪场,最终把劳动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从地主
资产阶级手中夺取过来的高等教育工具破坏干净,使我们的国家永远处于贫穷落后的状
态,劳动人民永远处于没有文化、愚昧无知的地位,而让林彪、‘四人帮’一类骑在劳
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8]导演李文化一直到1978年拍摄反“四人帮”的电影《泪痕
》才得以解脱。
三、 对电影《决裂》的极端思维的解读
在江青亲自过问下,电影《决裂》秉承了1966年以来政治文艺所积累的所有经验,
把这部电影演义成了文革以来“三突出”[9]的样板。
《决裂》的剧情大致是这样的。某地党委决定办一所“抗大”式的农业学校共产主
义劳动大学。延安“抗大”毕业的垦殖场场长龙国正担任党委书记兼校长。学校刚创办
,斗争就很激烈。代表保守势力的曹副校长和教务主任孙子清为追求学生质量,拒收没
有毕业文凭的工农学生。龙国正提出把学校办在山头上,打开考场大门,让没有多少文
化、满手老茧、脚上沾粪,但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农子弟参加考试,请贫下中农参加评
论,只要他们批准就可进入大学。开学后,工农学员们发现大学里的资产阶级教师只会
教什么毫无用处的“马尾巴的功能”,龙国正就号召全体师生掀起一场“教育革命”。
而这触怒了专区的赵副专员,他把龙调去参观名牌的农业院校,并开除了为了帮助农民
抢收而不参加学校考试的学生。龙回来后召开党委会,撤销了开除学生的通告,还进一
步动员把学校的小课堂搬到农村的大课堂去。在农村中,“共大”师生“大批资本主义
,大干社会主义”,并批判了所谓“党内的资产阶级代理人”曹副校长和赵副专员。赵
副专员下令砍掉“共大”。这时,传来毛主席肯定“共大”的消息,于是全校师生欢欣
鼓舞。龙国正提醒大家:斗争还没有结束,号召“共大”师生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
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阶级斗争形势异常严峻,共大师生冲在了革命最前线,愤
怒的学员砸碎象征资产阶级的钱箱,曹副校长的女儿也与反动家庭和反动教育路线彻底
决裂……。
电影《决裂》之所以在当时可以作为一种政治武器来攻击邓小平的改革,到现在仍
然有人以它来诟病当前的教育乱相,主要是在电影突出阐释的几个核心问题是无法回避
的。而且这些问题并不是那容易就解决的问题。在现实中人们往往以一种简单的思维去
解决复杂的问题,其结果就是摧毁历史,颠覆文化,毁灭现实。列举几个就可以看出《
决裂》在主题设置上的精心构想。
1、 教育公平的问题。
让所有的人都能够上学,是共产主义的最终理想。在《决裂》中最突出的情节之一就
要打破资产阶级的考试制度,靠手上的老茧录取学生,让贫下中农子弟能够上学。所谓
“江大年的手上的老茧”是颇具煽动性的一个场景。但是当我们30年以后来反思这个教
育公平的案例时会发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在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让谁上大学谁不
上大学当然要有一个标准。在文革那个荒唐的年代,上大学是通过群众推荐,单位批准
才能上大学成为工农兵学员。所以象《决裂》里那种看出身,看政治表现,而不是看考
试成绩上大学绝对是不公平的。上大学的决定权掌握在少数干部手里,成了他们谋取私
利的工具。文革结束以后恢复高考制度成了一种全民共识,就是对所谓“江大年的手”
和“白卷英雄张铁生”的最大的反拨。然而世隔30年,当年大家努力追求的高考制度,
如今变成了一考定终身,成了一道走不出来的魔咒。加上转入市场经济后,教育的成本
越来越高,许多农民和工人子弟上不起大学,教育公平的问题再一次提上日程。当我们
再回顾共大当年的办学实践,其实在1960年以后,共大的办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分级办
学”。这种模式是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实现相对的教育公平。而不是像《决裂》中所
说的,只要手上有老茧,都可以上任何大学。也不是像现在这样,人人都要争着考上清
华北大。所以当年用公平教育来攻击邓小平的教育改革,完全是一种极其无理的政治手
段。而当文革后高考制度体现相对公平的今天,对于因为学费问题,教育资源问题造成
的另一种不公平,我们绝对不能再用所谓“江大年的手”来病垢高考制度,而是要认真
研究当年真正的共大所实行的分级教育来解决这个问题。
2、“马尾巴的功能”应不应该教
影片中老教师孙主任那一段马尾巴的功能的情节具有很强的杀伤力,是当年批判
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一把杀手锏。意思就是大学没必要教那些个没用的东西,只要教一
些实用的技术就可以了。而且教学大纲必须和农时相结合,教学要为生产服务。其实现
在看起来这不是问题。马尾巴的功能当然要教,因为孙主任教的是学,不是术。学问必
须要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当然术也不能丢,农业技术可以直接服务于生产。这其实就是
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实行分级办学,各自服务于自己的对象,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
既有袁隆平这样的大科学家,也有江大年这样的农村技术员。
这里仍然涉及到一个分级办学的理念。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都要顾及到高层次
的素质培养和中低层次的技术培训,这两者之间其实并没有任何冲突。而《决裂》中生
生地把一种模式放大成普遍的真理,把属于技术层面的生猪配种和病牛医治与学术层面
的生物遗传学完全对立起来,并且把它上升到两条路线的生死抉择的高度。这除了政治
的需要以外,找不出其他理由。电影中还有一个更恶毒的影射就是把孙子清(葛存壮扮
演)描绘成极其愚蠢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学兽医的连
普通的牛生病都不会医。只会讲一些不着边际的马尾巴的功能这样的课。这种影射实际
上已经成为当时所谓工农兵大众对知识分子的普遍看法,“知识越多越反动”就是这种
流毒的最终定位。
3、 知识、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内容,一种社会的终极理想,但是在不同的社会阶
段差别是永远存在的。如何改变这种差别,历史上有过无数的探索和讨论。一种就是打
碎旧世界,建立一种新的秩序,重新分配教育资源,让弱者或是志同道合者占有优质资
源。文化大革命就是想以这种方式改变无谓的资产阶级教育方式。但是结果却是换成了
另一种更为极端的不公平,文革中工农兵学员的选拔方式成为了少数有权人物随意调拨
的资源。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发展生产,让教育资源不断的丰富,让更多的人可以获得相对多的教
育。在人才选拔上用一种相对公平的方法,这就是改革开放以后的高考。如今的高考面
临的问题并不是高考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在市场经济强大的驱动下,大家都希望
在占有最好的教育资源。而适应社会发展的分级教育体系却没有建立起来 。高考成了
人们改变命运唯一可以选择的道路。所以才有了今天想用《决裂》中的办法解决现今的
困境。
人的全面发展是每一个社会公民应该得到的权利。然而在人们在争取权利的过程中切忌
用极端的简单思维去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因为当你认为的一种对不公平的改变完成以
后,你会发现另一种不公平又在那里等着你。
四、《决裂》——精心勾兑的阶级冲突
由郭兰英、吕文科男女声演唱的“共大花开分外红”拉开了电影《决裂》的序幕。
很激情、很动情、很煽情可以概括这部影片的开场时的氛围。作为一个用于政治斗争的
大片,《决裂》整个剧情都是在当时的政治风云不断变化之时,像勾兑烧酒一样,随时
增添或减少各种原材和辅料,以适应时局的需要。“在这类影片中,真正不顾历史、为
现实政治斗争服务的,路线斗争尖锐程度和激烈程度均属一流的出类拔萃者,是北影由
李文化导演的影片《决裂》!”[10]
影片的剧情冲突安排的是以两个人物为主要冲突点;以如何办学作为事件的起因和
结果;以招什么学生和怎么招学生作为判断价值的是非分界线;而在大学里教什么怎么
教就是非此即彼的两个阶级办学思想的分水岭。所有人物和事件的背景以共产主义劳动
大学松山分校的建设为主,而这个场景的背后影射的正是正在进行的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的大舞台。
《决裂》的创作的全过程是在政治风云不断变化中,根据时局的需要随时添加政治
佐料,勾兑影片的味道。1974年7月“四人帮”把持的国务院文化组召开“全国故事片
创作、生产座谈会”史称“七月会议”,强调表现“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力度”“敢
于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塑造高大完美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这时在北影厂参加电影剧
本培训班的学员,江西共大的干部胡春潮把他与江西省文化局干部周杰合作的电影剧本
《决裂》交给北影,算作培训班的结业成果,也算是投稿。北影厂领导看了以后觉得不
错,但是厂里却没有导演敢接,放在抽屉里好几个月。主要是因为当时邓小平的治理整
顿、纠正左倾的工作已经开始深入到教育界,剧本中渗透出的批林批孔的极左思想倾向
与治理整顿格格不入。大多数人这个时候都在静观时局,见机行事。1975年5月,因为
前几部电影被批而无事可干的李文化得知此事后主动请缨要拍这部影片,厂领导立刻批
准。李文化立刻组建剧组,6月到朝阳农学院取经,7月赴江西拍外景。《决裂》的原剧
本主要是描写1958年大跃进年代共大初创时期两种办学思想的斗争。电影开拍没几天,
就接到北影厂的指示,要求“把原作的教学思想斗争,更改为两条路线的斗争。”[11]
,把批判孔老二等大跃进时期根本不可能有的台词也加进去。7月到9月正是邓小平加大
治理整顿力度的时候,在毛泽东的支持下,被“四人帮”批判的《创业》和《海霞》也
在全国上映。在江西拍外景的剧组听到很多传言,说《决裂》是极左产物,已经停拍了
,但剧组还是坚信歌颂毛主席支持的事业没有错,坚持拍完外景,9月回到北影拍内景
。在电影场内,厂方再一次下指示,强调两条道路斗争的重要性,剧组把批“走资派”
这样的台词也塞进戏里。1976年10月风向急转,批判走资派的风越吹越紧,剧组在影片
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又一次加进了不少阶级斗争味道极强的台词和镜头。
1、人物塑造——自觉跟随政治风向,精心打造“三突出”典型
在文革的所有影片中,主要人物必然被划分为势不两立的两种人物,左派和右派
,也有一些摇晃的两边的中间人物,要看形式的需要再作出适当的选择倒向某一边。
影片从一开始就以一种极强的斗争姿态显示出两种教育观念水火不相容的“决裂”状态
。左派阵营是以抗大出生的党委书记兼校长龙国正为首的革命派;右派是以搞教育出生
的曹副校长为首的资产阶级当权派。所有的情节冲突都表达了生死对立的两种政治理念
和教育思想。以龙国正为代表的左派一边,上方的支持者是地委副书记唐宁。下面的跟
随者有炮兵排长出生的农机系主任、妇女主任李金凤、青年突击队长徐牛崽,铁匠江大
年和贫下中农的老代表等;他的对立面曹仲和副校长也是一位抗日时期的老干部,但他
是代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他的那一边上面支持者就是地委赵专员和钱秘书,原
先有几个曹副校长的支持者如:教导主任孙子清,但是在几番斗争以后,坚定的孙子清
也败下阵来,变成了可以改造好的知识分子。连曹副校长的女儿曹小妹,中农子弟余根
发也都转变立场回到革命左派一边,这才是这部影片希望得到的效果。根据主创人员回
忆,最初是把曹副校长也写成在事实面前幡然悔悟的走资派,但是上面说不能怎么简单
的就让他转变了,他是死不改悔的走资派。[12] 所以在结尾处把曹副校长处理成,听
到毛主席的“730指示”后转身而去。
扮演正面形象龙国正的演员郭振清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明星,他在1955年的电影《平
原游击队》中扮演的李向阳是文革前十七年电影中最具个性特征的游击队长。在《决裂
》中,郭振清也将龙国正这个出生工农干部的校党委书记的言行举止拿捏得十分到位。
而郭振清文革结束后也曾公开宣称,《决裂》是他表演高峰的。不过此后他再也没有塑
造过什么好的角色,直到他2005年去世。另一位演员葛存壮在《决裂》中塑造的教导主
任孙志清,是这部影片最精彩的角色。他那一场“马尾巴的功能”的戏,把一个迂腐知
识分子的形象演绎得出神入化,可比现代的孔乙己。应该说《决裂》剧组从编剧、导演
、演员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都是以十分自觉,十分敬业的精神完成了这部堪称为表现“三
突出”创作思想,把文艺当作政治工具的典型影片。这就是时代的悲剧,这些人明明自
己到影片中许多情节和台词都是严重违反生活真实,为了政治的需要有意编造的,但是
他们仍然异常勤奋和执著地去把每一场戏,每一个镜头拍好。集体的,下意识的集体顺
从就是当时的创作环境整体状况。
2、叙事技巧——一切都往路线上靠
起承转合,高潮迭起,喜剧结尾,这些典型的好莱坞似的叙事模式在这部影片中运
用得驾轻就熟。影片一开始,龙国正就是在地委副书记唐宁的指示下,去把资产阶级占
领的教育阵地夺回来。影片紧紧地围绕着早已设定好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种教育
观的主线开始编制冲突点。从如何录取学生开始,用江大年的手,李金凤的字这种录取
方式颠覆了用考试录取的资产阶级方式,把冲突推上了高潮。接下来,在课堂上,孙子
清教授的马尾巴的功能,又掀起了在农村教学中到底教什么,怎么教,什么时候教的冲
突。于是大字报纷起,“彻底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不做书本的奴隶,要做知识
的主人”,“横扫资产阶级学风”,的斗争开始了。
冲突一波三折,赵副专员利用权力故意把龙国正调开,让他参加省里组织的去外地
著名高校参观的考察团。这样既可以瓦解左派的力量,又可以让龙国正去洗洗脑子,看
看正规高校应该怎么办,一箭双雕。然而龙国正在著名高校看到的不是先进的教育方法
,而是一位农村老太太的儿子上了大学忘了本的悲惨故事。这一段看起来与共大的办学
斗争无关插曲,却在冲突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预示着如果按曹副校长那样办学,
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是资产阶级的接班人,这可是非同小可的大事。这种叙事的逻辑转
换显得自然无痕,可以说是叙事的高手。
在回来的轮船上客舱里,龙校长一夜无眠,翻开《列宁文集》,读到“工农的年轻
一代,在这样的学校里,与其说是受教育,倒不如说是受资产阶级教育的奴化”。他感
慨万千地来到甲板上,面对漫天红霞,沉思良久。沉思的结果是:“为什么我们党自己
办的农业大学,为什么还办在大城市里,远离农村,脱离三大革命斗争的实践哪!为什
么教育大权至今还把持在那些资产阶级老爷的手里?他们顽固地推行着一条修正主义的
教育路线。我们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要坚定地沿着毛主席指引的航向走!”影片在这里
进入高潮,情感的冲突上升到了理性的思考。力量在积蓄,预示着下一步更激烈的冲突
即将开始。
曹副校长乘龙国正不在学校时候,把一些因为参加生产队紧急灭虫而考试交了白卷
(注意这个交白卷的情节实际上是为1973年张铁生交白卷做合理的注解)的学生开除。
其中就包括李金凤等十五名同学。在党委会上龙国正和曹仲和公开对峙,在办学标准的
问题上龙国正说出了这样的话:“办学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从来就没有统一的标
准。就拿这十五名同学来说吧,按照我们的标准,这些同学是好学生;按照你们的标准
,却把他们赶出校门。这又怎么能够统一呢?”“解放前,是谁打击、迫害工农?是地
主、资产阶级。今天你也这样做。你站在什么立场上?你代表谁的利益?你正是代表了
被打倒的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就这样,一场处理学生考试违纪的争论立刻上升到
了阶级斗争的高度。连一贯坚持正规办学的孙子清看到这样的阵势也转变了立场。
紧接着龙校长召集师生讲话,说:“我们共大要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我们不
但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把学校的小课堂搬到农村的大课堂里去。拜贫下中农为师
,做到学用结合,上生产斗争课,上阶级斗争的主课。”歌声随之而起,人们慷慨激昂
。当然,处处要占便宜的人还是有的,余根发他爹就想让娃退学后大挣昧心钱,被思想
发生变化的孙主任严厉批判。不久,赵副专员秘书钱某带工作组到松山开展“三自一包
”的试点工作,被同学反对,李金凤说:“‘三自一包’就是让我们分田单干,走回头
路,这样下去,那不是跟旧社会一样,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吗?!这是让我们吃二遍苦
,受二茬罪,我们能同意吗?”当然是潮水般的“不同意”。盛怒之下,钱秘书命人将
李关押起来,罪名是在群众大会上公开反对“三自一包”,诽谤赵副专员的报告为大毒
草,煽动群众反对工作组。这里所涉及的“三自一包”“工作组”都是当年发动文革时
使用的借口。把当年文革开始时刘少奇向清华大学派驻工作组的事件在影片里再现了一
边。
影片的结尾颇有好莱坞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味道。在共大被专区撤掉的师生大会上,
龙校长代表校党委反抗该决定,认为“它不符合毛泽东思想,不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我
们坚信共大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要和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坚决斗争到底!”龙表示
,校党委决定要写信给党中央、毛主席汇报。言未毕,一辆轿车掀起巨大的烟尘急行而
至,车上的唐宁副书记带来了七月三十日毛泽东给共大写的一封信,信中高度赞扬共大
,肯定了其大方向,说“同志们,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一念这段话,全校师
生欢呼雀跃,大喊“毛主席万岁”。雀跃之中,歌舞之际,影片以龙校长“同志们,毛
主席光辉的七.三零指示,是我们胜利的旗帜前进的方向。在教育革命的征途上,是不
会风平浪静的。斗争并没有结束。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我们要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
,和传统的所有制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演讲结束。
结语
有关《决裂》这部影片的创作过程的描述可能还会有许多遗漏,有关这部影片的是
是非非也已经过去了30多年。现在之所以重提这部影片是因为在今天社会的乱像中,有
人会从那个年代的话语中去寻找解决今天教育和文艺的药方。在谈到文革样板戏时,也
有人为当年的文艺革命鸣冤叫屈。如同我们今天看里芬斯塔尔的《意志的胜利》,那个
时代的集体愚忠的产品中,孤立的来看是会散发出似乎具有新鲜思想的。但就像少量的
鸦片可以治病,稍有不慎就成了包含巨大祸心精神毒药。用这种毒药来医治当前的恶疾
,结果就是加速死亡。
在分析这部影片的政治背景时还要要注意这样一个时间点。1975年是文革尾声;经
历了1971年913林彪坠机事件以后,全中国人对于政治的斗争神经已经趋于麻木。913事
件使当时狂热的红卫兵一代人价值观的彻底坍塌。此后不断掀起的各种政治运动,已经
无法激起人们的政治热情。尤其是1975年邓小平治理整顿、发展经济的方针给了处于贫
困状态的人们一点希望,然而这时所谓的反击右倾翻案风又开始了。失望的人们只能看
着这种政治游戏一出一出地玩下去,谁也不把它当回事。然而公道自在人心,集体的愤
懑终归要有渠道宣泄。当电影《绝裂》以这种极端工具化的姿态在1976年元旦上映后,
正好遇到1月8日周恩来总理去世,于是“四五”天安门事件就成了人们发泄对“四人帮
”不满的集体宣示仪式,并为10月6日“四人帮”被捕做了前期铺垫。
作为一个亲历者,我也随着1968年上山下乡的狂热洪流来到了在鄱阳湖畔的江西共
大总校南湖农场,在那里亦工亦农干了4年。年龄是14岁到18岁。在那里我们也学会了
耕地开荒,播种插秧,杀猪宰羊;学会了给猪打针,给果树嫁接,学会了自己盖房。但
是在激情过去以后,尤其是1971年913林彪坠机事件以后,我们感到被极大的欺骗了。
我们看到农村里那些所谓的“龙国正”、“老代表”用卑劣的手段把自己的子女送去当
工农兵学员,我们只能抓住机会,赶紧逃离农村,回到城市。当我们在1976年看到这部
影片时,我们只是把它当作一种政治闹剧,我们不会被骗第二次。当高考制度恢复后,
“龙国正”“老代表”的威权被限制,我们才有机会凭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才真正感
到自由和公正比太阳还温暖。
当市场经济的洪潮在21世纪以巨大的力量冲击着我们视为公正底线的高考制度时,
如何看待这个时候的社会乱像,就需要我们有冷静和客观的心态。
今天再回首看这部影片时,当年的主创人员的说法有细微的差别。李文化说“若把
‘走资派’去掉,个别词重新录音,作为一个反映当时历史情况的影片来看。还是可以
公映的。《决裂》毕竟表现了共大的创建嘛。”郭振清说“用今天的眼光看待历史,影
片所表现的过去那一端是扭曲了,但是,像共大这样办学的精神是永恒的。共大这样的
农业技术学校,为广大农民子弟学习文化知识提供了条件。是十分实际的。这样的学校
,今后还要办下午。”
非常遗憾的是这两位主创人员并没有认识到《决裂》不仅是造就了一种“三突出”
创作模式的典范,更是完全扭曲了当年共大办学时所实行的“因地制宜,分级办学”的
模式,这也是当前一些人用共大的办学模式来诟病现代教育体制的最大的误区。还是葛
存壮在这个问题上比较清醒。“我认为,对《决裂》的是非评论应该和对于历史上存在
的共大的认识区别对待,共大还是应该肯定的。今天看来,孙子清的教学观点是对的,
在山沟里培养不出高精尖的人才。《决裂》若是把龙国正推到后景,把孙子清请到前景
来,还是有生命力的。”[13]若真的像孙子清这样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了独立的人格,在
大学中成为真正的决策者,那么中国的希望就将到来。
----------------------------------------------------------------------------
----
[1] 《世界电影史》第52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资料来源:http://www.douban.com/review/2068076/
[3] 所谓“五·七”指示,是指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给林彪写的一封信中提到的“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
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
能继续下去了”。
[4] 所谓“七·二一”指示,是指毛泽东在《人民日报》关于《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
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的编者按清样中加写的一段话:“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
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
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
学几年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因为这段话是1968年7月21日广播中公布的,所以
后来大家称为“七·二一”指示。
[5] 迟群:1932年生,曾任8341部队宣传科副科长,1968年带领了8341部队进入清华大
学,任清华和北大军宣队代表,党委书记,革委会副主任。1983年被判刑14年。
[6] 谢静宜:女,1935年生,1959-1966任毛泽东机要秘书,1968年带领3万工人进入清
华大学,任清华和北大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1975年8月清华另一位老干部副书
记刘冰通过邓小平向毛主席告发谢静宜。毛因此发动了打到邓小平的反击右倾翻案风。
文革后因认罪较好,免于刑责。
[7] 资料来源:凤凰大视野2005年9月29日
http://v.ifeng.com/his/200903/78e00640-5bfe-43c4-961d-db40ff257
[8] 谢逢松:《影片〈决裂〉是什么货色?》,《人民日报》1979年1月10日。
[9] 三突出是中国文革期间的文艺指导理论之一。最早由于会泳在1968年5月23日在《
文汇报》撰文《让文艺界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一文中提出,受到江青等人
的赞同和推广,被称为“文艺创作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实际
成为文革时期谁都不能违反的文艺创作宪法。
三突出指:1. 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2. 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3. 在
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其具体实践是在文艺创作中把正面人物放在画面或舞台
的中央,打正光,而反面人物要在角落打底光或背光,等等。
[10] 翟建农《红色往事:1966-1976年的中国电影》410页,台海出版社2001年4月。
[11] 翟建农《红色往事:1966-1976年的中国电影》433页,台海出版社2001年4月。
[12] 资料来源:凤凰大视野2005年9月29日
http://v.ifeng.com/his/200903/78e00640-5bfe-43c4-961d-db40ff257
[13] 翟建农《红色往事:1966-1976年的中国电影》444页,台海出版社2001年4月。
江西共大:云烟往事二十年
日期:2009-01-14 作者:金微 来源:大江周刊 城市生活
江西共大,全称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现江西农大)。1958年创办,1980年改制,
它存在的20多年间,曾创下开办108所分校的纪录,有20多万毕业生。
在江西,它是一代人集体记忆的凝结。
共大诞生
“江西共大非常了不起,是贫苦孩子的学校。它招收农村孩子上学,普及了农村教
育,为国家减少大批资金投入,而且培养出的人能文能武。共大教学生科学种田,有错
吗?”对于共大存在的种种议论,现年66岁的江西农业大学老教授柳志慎有些激动。
18岁上共大的他很多人生经历都与共大有关,对于共大,柳志慎有自己对共大的理
解。“我们不能和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比,他们是一种办学体制,我们是另一种办学体
制,性质不同,培养的方式也不一样,但有一条,共大是为社会服务的。”他认为共大
离开不开当时的国情和历史环境,对于共大的评价也应该放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看。
柳志慎所说的特定国情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共大这
种专门为农村培养人才的学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除了特殊的国情,政治因素也不可忽
略。
1957年,干部上山下乡热潮涌动,全国各地建起了垦殖场。以江西为例,仅在1957
年冬天,江西省委就动员和派遣了5万干部上山下乡,开发山区,建设山区。柳志慎说
:“如果没有垦殖场的基础,共大很难办起来。”在当时,江西一些垦殖场针对农民文
化低、掌握技术困难的情况,还办起了技校。
1958年5月,从中央下放江西担任副省长兼农垦厅厅长的汪东兴在北京参加会议时
看望毛主席,汇报了江西各地垦殖场兴办农林技术学校的情况。对农村和农民情有独钟
的毛主席很感兴趣,作出了“你回去与邵式平省长商量办些学校,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
学,好不好?”的指示。
回到江西,汪东兴与曾留学苏联的邵式平商量时谈到那所邓小平、蒋经国等两党精
英同学过的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邵省长说,“我看江西也可以办劳动大学。”于
是1958年6月9日,中共江西省委、省人委做出了《关于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的决定》:
“为培养共产主义……又红又专的大批人才,普及科学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建设繁荣
幸福的共产主义新山区……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总校和分校。”不久后定名为“江西共
产主义劳动大学”。
1958年8月1日,在南昌市郊梅岭的共大总校、在全省遍地开花的30所共大分校,同
时宣告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正式成立;时任江西省副省长兼共大总校党委书记汪
东兴主持开学典礼,省委书记兼共大总校校长刘俊秀作了《为一座新型的共产主义劳动
大学诞生而欢呼》的报告,第二天的《江西日报》发表了《祝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开学
》的社论,当时报道共大总校、分校共有学生1.1万名,其中工农及其子女占92.7%
,被誉为遵循毛泽东教育思想创办的新型大学。
尽管共大分校的诞生被认为是58年大跃进的产物,“一哄而起”的共大分校难免会
陷入教学质量低劣的误区,但因共大而蓬勃发展起来的林场、农场却是不争的事实。据
1959年1月底不完全统计,共大全省各校办农场有66个、林场40个、工厂243个,学校经
营的耕地面积4.275万亩,半年总收入427万余元。
1961年,共大创办三周年时,毛主席亲自提笔,给共大写了一封贺信,就是著名的
《七三○指示》。毛主席在信中说:“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
俭学,不要国家一文钱,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
这样的学校确实是很好的。”
共大学什么?
在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下,1961年后,共大俨然己成了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在其影响
越来越大时,省外一些学生也纷纷走进共大。柳志慎就是在1961年从上海来的高中生,
据他讲,那年代从上海来的初高中生就有数干人,除了上海,山东、江苏、安徽等地的
学生也纷纷前来。“祖国需要,我们就去哪里”,柳志慎说,他们那时多半有些理想主
义。来江西后他们安营在广大农村,其中有很多人都被安排到共大分校,“也有一些人
吃不了苦跑回去了。”
从1958年到1961年,共大的办学模式和招生制度开始慢慢转变,共大总校那时己开
始在全国实行统一招生,也就是高中文化程度的学生可进入共大总校学习。其他各分校
则视实际情况招生,并实现“分级办学”的原则,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学生一般会安排
在地方分校。
曾经在共大庐山分校担任农学系的老师陈盛铎认为共大教学经验中很重要的一点就
是因材施教、分班教学,“学生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分班很重要。”据陈盛铎介绍,
共大除了招收一定文化程度的适龄青年,没有任何知识文化的文盲也可以进入共大分校
学习,“文盲一般进入共大分校的预科班,在学校两年的基础知识后才可以到共大的具
体专业。”
共大开设的专业主要分为农、林、畜牧兽医、工业、农机、会计等专业。由于实行
半工半读的制度,几年时间里,总校和各个分校开垦出了大批的农场和林场,为学校提
供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基地,也使学校有了办学经费的来源,同时还为学生自给
自足的生产打下基础。据陈盛铎介绍,共大除了总校,分校中如庐山分校、云山分校的
实验和教学设备在当时也算全国一流。
柳志慎作为上海重点高中的毕业生,进入了共大总校学习农业畜牧业专业。柳志慎
记得自己读书时,除了学费免收,学校每月还会发给他们一些零用钱,他回忆:“共大
实行的半工半读的机制,但这并不意味着上半天课做半天事,课程和劳动会有相应的安
排,比如说双抢季节劳动实践会多一点,农闲时理论基础课则会多一点。”
在江西农大的校史馆里,至今都保存了一张“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课程配当表”。
由于共大分校的增长速度迅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据了解,共大总校的
教师水平在大专以上,其他分校的教师则有些差参不齐,有的只上过初高中。陈盛铎说
,因为师资不足,一些分校还把共大学生送到总校培训。
而共大总校也根据需要培养农村老师。柳志慎说,共大的教学是紧紧围绕为农民和
农村服务的,“农村学校的老师缺少时,共大就办起了为农村培养老师的专业。”共大
的学制是大专,一般读完三年后学生即可毕业。
从最早开始,共大的办学思想就是为农村建设出力,因此有“哪里来哪里去”、“
社来社去”的口号。在全省上百所的共大中,除了共大总校和少数几所分校包分配外,
其他分校毕业生都回到农村,这为当时落后地区的农村输送了大批的人才,他们中的很
多人成为了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陈盛铎说共大毕业生里也有不少人成为农村基层干部
、供销社主任。事实上,江西各地方的农业部、林业部等部门的负责人大多都是从共大
毕业。陈盛铎所在的庐山区,六、七十年代当地大部分会计都是从共大庐山分校毕业,
“当然也有些学生不好学,回到农村后一直当农民。”
在共大总校,一些共大毕业生毕业后可以留校任教或分配到地方分校。柳志慎就是
其一,他曾在农村走访,他说:“共大培养的学生都是顶呱呱的,特别适应农村,也特
别受农民兄弟欢迎。”
1964年,江西共大的分校达到历史最高峰,各地开办的分校达到108所,在高等教
育低落的情况下,那一年共大在校生人数有5万之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家
领导人对共大的办学模式也给予各种关注,朱德还亲自把自己的侄子朱俊书送到共大总
校学习。8月1日,国家主席刘少奇热情肯定了共大半工半读的好形式。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共大也是一所阶级特色鲜明的大学,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进入共大。据陈盛铎介绍,进入共大必须要有地方政府或公社出
具的介绍信,那些出身不好的同学“政审”过不了关则被拒之于门外。但事情也不是那
么绝对,陈盛铎说当时他就教过一些“出身不好””的学生,而且他们更用功,他说:
“只要有介绍信,共大都会接收,不管是哪类的学生。”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学教师纷纷被打倒,一些教授住进了牛棚,全国各地学校搞大
串联,共大总校也一样。据柳志慎说,共大各分校学生因为要保证地不能荒,所以有些
人坚守了岗位,“保证粮食供应这在当时不简单。”
据农大校史馆提供的资料显示,从1958年到1980年,共大毕业的学生有21万余人,
其中总校毕业生为10563人,分校为202966人。
共大与《决裂》
说到共大,不得不提起一部著名的电影,那就是《决裂》。70年代这部电影曾风靡
全国,很多人也是通过这部电影认识了共大。
汤普森?波德维尔所著的《世界电影史》对这部电影作了重点推介,并这样介绍:
《决裂》是一部关于一所农业大学的极具戏剧性的影片,它极好地图解了毛泽东的思想。
或许从影片制作时起,《决裂》就蒙上了一层意识形态的面纱。这部影片在粉碎“
四人帮”后因“斗走资派”的戏而被定为“阴谋电影”和“毒草”。
这部电影在拍摄时,柳志慎正担任共大总校教务处的老师,他被派去协助拍摄该片
。如果用现在的话说,柳志慎就是“电影顾问”,对于这部电影的拍摄经历,他更加清
楚。
据介绍,《决裂》剧本是由江西共大总校的干部胡春潮和江西省文化局干部周杰创
作,他们根据共大的创办过程和办学方向,用电影文学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抗大”式
农业大学。
1973年,该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投拍,并且还是一个政治任务,从对选角的重视也
可略见一斑。影片的主角都是那个时代的“当红明星”,有着“满身劳动人民气质”的
著名影星郭振清和靠《战火中的青春》一举成名的王苏娅分别担任男女一号,还有那个
“在课堂上,不讲江西水牛,只讲非洲斑马和马尾巴功能”的教务主任孙子清,由葛优
的父亲葛存壮饰演。
“他们三个人在江西拍这部戏时,所到之处都是人山人海,”柳志慎介绍,这部电
影的拍摄地点先后设在南城共大分校和莲花共大分校,摄影棚就是共大的校舍和农场。
“附近的村民都跑来看,派出所还出动了一卡车的人到现场维持秩序。”
电影在江西拍了半年,但内容大多是共大分校的,柳志慎提议影片应该加入一些总
校的元素,于是导演在后期补拍了共大总校科学实验、现场教学等片场。
柳志慎认为这部电影前半部分能够很好地反映了共大办学的方法和精神,也是共大
的事实,但是电影到北京后被当时“四人帮的爪牙”作了“内页处理”,于是就有了后
来政治意味颇浓的戏份。柳志慎回忆说当时共大党委还给电影提了十条意见,但这些都
没有采纳,说到这里,柳志慎有些遗憾。
1975年,电影上映,得到了全国观众的响应,片中插曲“满山的翠竹青又青,满山
的杉树根连根,新型的大学办的好,它和工农心连心”在观众中迅速传唱,还有葛存壮
那段关于“马尾巴功能”的戏剧性表演也广为流传。
后人这样评价《决裂》和“决裂”的时代:在那个“再批走资派”的1975年,电影
强调突出“办学方法”之争的戏剧矛盾,结果使《决裂》披上非常浓厚的政治斗争色彩
,就连片名“决裂”的火药味也十足。粉碎四人帮后,《决裂》被打成阴谋电影,导演
李文化也遭到停职检查,直到他拍摄的电影《泪痕》获奖才算为自己洗过罪名。
2005年,郭振清去世。尽管当年的政治恩怨早已淡去,但仍有媒体说:好人一个,
可惜错演了一部电影。媒体所指的就是郭振清主演的《决裂》。事实上,不为人所知的
是,郭振清生前曾公开宣称,《决裂》是他表演的高峰,演龙国正这个角色是经过生活
体验,采访过很多大学生变质的实例的。郭振清对《决裂》做过这样评述:“我一生两
部戏看得很重,一是《平原游击队》,二是《决裂》。用今天的眼光看待历史,影片表
现的过去那一段是扭曲了,但是,像共大这样的办学精神是永恒的,共大这样的农业学
校,为广大农民子弟学习文化知识提供了条件,是十分实际的,这样的学校,今后还应
该办下去。”
世间还有一所共大
江西共大也许并未如郭振清所愿,风风火火的共大事业到1980年后就基本销声匿迹
了。
官方的资料这样介绍:文革结束后,江西共大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和支持,发展也很快,并引起国内外更广泛的关注。1978年江西共大还被列为全国重点
高等院校。随着我国国情的变化和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980年11月,经中共江西省委、
省人民政府的批准,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原各个分校根据各地
具体情况相继更名,有的取消或归并其他学校。比如,共大时期较好的两所分校云山分
校和庐山分校分别变成了今天的江西垦殖学校和九江师专。
尽管共大已经不存在,但当时它的办学思想和理念以及在办学过程所体现的不畏艰
难的探索精神,还是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因为共大,曾经有86个国家地区的549批
外国朋友共计7469人到共大学校访问考察。美国学者苏珊?佩在考察共大时说“共大是
符合中国实际的富有创造性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世界不少国家对于江西共大半工半
读的经验比较欣赏,觉得很有参考价值。”他与另一位澳大利亚学者约翰?柯莱威利合
作,写出了对江西共大研究的专著,流传于世。
一位教育专家说:江西共大是一块独特人文历史价值的校牌,可谓意义非凡,对于
校牌的丢失,他用了“无不愚蠢”四个字评价。
目前,江西还有世上唯一一所沿用“共大”名字的学校,这就是婺源鄣公山共产主
义劳动大学。这所坚持了50年的共大分校,也是当初最早成立的30所共大分校之一。此
前,该校一直位于婺源的鄣公山,2005年,它由鄣公山搬迁到婺源县城,并把当地的师
范专修学校和卫校合并。
鄣公山共大现任校长的林春说,“自1980年共大总校改名后,我们没有接到任何行
政命令说不办或者不能用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这个校名。”至于为何很多分校都改名了,
林春把原因归结于“多半是他们觉得共大这个名字土”。
目前,鄣公山共大办学方向依然面向农村,招收比较贫困的农民子弟子女入学,向
农民普及文化科学。但鄣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办学模式已等同于职业中专,它学制
为三年,主要分为农学、机电、电子电器、电焊等专业,也实行半工半读的办学机制,
某种意义上说,它保留了共大的一些“印记”。
今年七月,有300多人从鄣公山共大毕业,目前学校还有900多人在读,对于婺源这
个县城而言,这类的职教规模在当地已经算是很大。林春说,这些学生主要来自婺源农
村及周边县,“有些农民工觉得外面不好混,也到这里学点技术”。
对于鄣公山共大办学遇到的困难,林春说:“我觉得我们共大的困难不能说是鄣公
山共大特有的困难,应该是全国所有职业教育学校都存在的困难。”
几年前,鄣公山共大对招生还会设置了一定的门槛,但现在已把门槛完全取消了,
“不管多少分,我们都一律录取,这也是为了给他们一个生存的技能,就算是文盲也要
吃饭啊。”说到这时,林春有些感慨。目睹不少农村孩子失学所面临的困难,林春把目
前鄣公山共大所实行的教育称为“吃饭教育”。
现在鄣公山共大的学费是每年1500元,这对学校的教学经费显然是杯水车薪。“
850元的学费再加650元的住宿费,相对其他民办职业教育学校也是比较低的。”而近几
年,国家实行职业教育补助,婺源鄣公山共大的学生现在每年也可以获得1500元的国家
职业教育补助。林春说,“这样算起来,我们实行半工半读,不要老百姓一分钱。”
林春在鄣公山共大担任校长已经8年,他认为鄣公山共大的生存已不容乐观。据他
说,这所隶属政府的“大学”,目前只能靠财政拨款生存,根本谈不上任何其他职教所
谓的“盈利”。
“老师的工资由政府全额承担,但是这些老师大多是基础课的老师,远远不能满足
职业教育的需求,”林春说:“毕竟我们把学生招进来,总要学点东西,不能什么都不
让他们学到啊。”他认为学校更应该重视技能培训这块,而现在政府重视的只是基础教
育,职业教育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
共大的遗产
从鄣公山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现实来看,这所唯一的共大已经失去了当年共大的意
义,尽管它在努力继续共大的遗产,如免费入学、面向农村等,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它前行的步伐越来越难。
实际上,早在1980年,共大的改制与消失已经是历史必然。除了政治环境变化的因
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80年代中国已经逐步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由农业大国向工
业大国的道路迈进,意识形态的转变更加剧这一步伐。
共大,这所在农业大国时代建立并为农村输送人才的学校显然已经不符合工业化现
代化的需求,它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加上全国恢复高考后,耽搁了十几年的大学教育
步入正轨,大学开始扮演农转非、鲤鱼跃龙门的跳板。共大,无论是有多么深厚的基础
和辉煌往事,再也无法对于广大农村学生产生吸引力。
今年,时值共大创办50周年,网络有不少对共大的怀念和讨论的声音。50年前,共
大创办时,毛主席说了一句公道话“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好不好?”这算是国家领
导人对我国教育所怀有的一种朴素感情。
面对今天的教育现状,我们或许会有些沉重,正是因为大学教育产业化、学费飙升
、大学生就业难等现实让人想起这所寄托国人“朴素感情”的大学。
有学者撰文称共大是中国教育的乌托邦,并把共大教育升华为“教育公平”的典范
,当然,这也并不符合逻辑和共大的实情。
在反右和文革期间,共大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上的,很多出身右派的学生、黑五
类学生被拒之共大门外。单从这点看,共大就具有强烈的阶级色彩,“让贫困农村孩子
上学”的口号不能掩饰它的阶级色彩。
北京的江西籍自由撰稿人何季民说:共大的教育公平,是特殊时期的政策,是不正
确的;但是,教育公平,永远是全社会应当追求的,让穷人能读上书,从来是社会文明
进步的标志。何季民曾对共大写过一篇文章《教育公平说共大》,里面他这样写道:毛
主席那句“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好不好?”的公道话,却还让我们追求并思考共产
主义这个人类最原始而又终极的理想,“教育公平”几乎是历代中国人的梦寐,如今要
实现“教育公平”,不但在农村还要在城里,这一架理想的天平,应当怎样地倾斜昵?
除此之外,作为一所特殊时代特殊国情下的大学,共大还是有着其他意义。至少在
文革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几乎中断的情况下,共大仍然走出了十几万的毕业生,为农村
建设输送了大批的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另外,半工半读、注重实践、免费入学等等对今天的大学教育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有人曾这样说:共大过去的经验和现在大学的做法,两者是否可以合二为一加以考虑,
取其良者,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教育发展思路来呢?
对于共大,身为江西人的何季民先生最后这样说:共大是一份历史文化遗产,应当
有所保存。江西在全国没有太多有影响的遗产,共大却是一个,正反两方面无论何时都
可以做出好文章,扔掉“共大”的牌子,确实是非常愚蠢的!
摘自《大江周刊 城市生活》 记者:金微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