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
2 楼
☆─────────────────────────────────────☆
GWZW (GWZW) 于 (Thu May 3 17:39:31 2012, 美东) 提到:
轉貼,
涅盘中是什么境界 ?
末学看过很多人阐述过涅盘, 最常看到的说法就是 : 『涅盘就是无贪, 无瞋, 无痴的
快乐又殊胜境界, 清凉无烦恼, 我们修行, 打坐就是最终进入这个境界』. 但是这其实
是个大误解, 我们从很多经教上都可以看出, 这里引述了”阿毗达摩论",如果不嫌烦琐
而对此题且有兴趣的同修, 不妨探讨一下, 看看佛法所述的涅盘到底是指什么 ?
『阿毗达摩论"的究竟法中的见地 :
虽然究竟法是实际上存在的实质,但由于它们非常微细深奥,所以缺乏训练的人无法觉
知它们。这种人无法知见究竟法,因为他们的心受到把究竟法包装成世俗现象的概念所
蒙蔽。唯有在运用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ara)之下,人们才能超越概念,直取究
竟法为其智的目标。如是究竟法被形容为属于究竟智范围里的目标。[1]
共有四:在经教里,佛陀一般上把有情或人分析为五种究竟法,即:色、受、想、行、
识五蕴(pabcak-khandha)。于(阿毗达摩)论教,诸究竟法则归纳为四种类别。首三
种──心、心所与色──包含了一切有为法,
经教里的五蕴相等于这三种(究竟法)。识蕴(vibbana)在此列为心(citta);「心
」此字通常是用于代表基于其相应心所而得以分门别类的诸「识」。在论教方面,五蕴
的中间三蕴(受、想、行)则被列入心所(cetasika)之内;心所与识同生(俱生),
执行种种不同的作用。在《阿毗达摩论》所列出的五十二心所当中:受蕴与想蕴各是一
种心所;行蕴(sankharakkhandha)则再分为五十种心所。而色蕴则当然是相等于《阿
毗达摩论》里的二十八「色」。
除了这三种有为究竟法之外,还有第四种究竟法,属于无为的究竟法(不是由于因缘和
合而成之法)。这不包括在五蕴之内的究竟法即是涅盘(Nibbana):脱离诸有为法之
苦,而达至最终解脱之法。如是在《阿毗达摩论》里一共有四种究竟法:心、心所、色
、涅盘。』
以上的《阿毗达摩论》教証, 对于大众所误解的涅盘境界 真是一针见血, 如下 :
『色、受、想、行、识五蕴(pabcak-khandha)。于(阿毗达摩)论教,诸究竟法则归
纳为四种类别。首三种──心、心所与色──包含了一切有为法,』
======
上文所述的「心」, 「心所」与「色」: 包含了一切有为法,所谓包含了一切有情, 从
欲界到无色界, 一切众生的身心活动, 而四果圣人断尽我执而入灭, 已完全没有自我
的存在, 但却又不是断灭, 不是一切法空, 正是引文之最后一段 :
『这不包括在五蕴之内的究竟法即是涅盘(Nibbana):脱离诸有为法之苦,而达至最
终解脱之法』。
所以涅盘中无境界, 完全无我, 把自我完全灭尽, 方便说为清凉, 方便称为解脱. 并非
一般人误解的有个无贪, 无瞋, 无痴的快乐境界, 而为何很多人如此误解 ? 因我见俱
足故, 不愿能思能做主的意识自我消失故. 所以声闻初果圣人须断『我见』, 尤其是意
识自我, 须要建立这个解脱慧的正知见, 须要接受能把自我给灭了, 道理也就是在此,
这正是佛法中不共外道的解脱慧. 佛世中有许多的修行者, 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虽
然成就了四禅八定, 还是被称为外道.
☆─────────────────────────────────────☆
GWZW (GWZW) 于 (Thu May 3 17:41:10 2012, 美东) 提到:
『此五阴灭,更不生余五阴,是名涅盘。……又我亦复空,谁得涅盘?』---龙树菩萨
《十二门论》
五阴(色受想行识)为有情全部的身心境界。五阴灭了,这个有情根本就不存在了,根
本就没有『我』了,叫做涅槃。但是"又不是断灭",这个很有意思。
☆─────────────────────────────────────☆
GWZW (GWZW) 于 (Thu May 3 17:43:09 2012, 美东) 提到:
而《楞伽经》中也有这么一段教示,七转识(五阴自我)灭了,自我全都灭了,不存在
了, 但却不是断灭。
《楞伽经》卷一:『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者,藏识非因; 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
应灭, 而自真相实不灭。 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识灭,但业相灭,若自真相灭者,藏
识则灭。大慧!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
☆─────────────────────────────────────☆
GWZW (GWZW) 于 (Thu May 3 17:44:25 2012, 美东) 提到:
无余涅槃中是什么境界 ?
三界外----无余涅槃中的清净 :
对一般人来说,世间与出世间是两个法,因为有很多人会想: 『生死的轮回很痛苦,所
以下一辈子不要再来了。』也常常听别人这么讲: 『人生很苦喔;下辈子不来了。』可
是下辈子不来到底是個什么狀況 ? 很多修行人可能这么想 :下辈子不来,我就是在三
界外住,在三界外『享福』, 享清福, 清清净净的, 没有三界中任何的热恼, 这种认知
, 认为出世间是另外一种世间境界,是一般在三界之外另有一个不属于三界的世界。
可是我们如果能仔细的看看经论上的解说,就会知道: 『三界之外没有世界, 没有境界
。』,如果三界之外还有世间,三界就改名四界,不叫三界了,.即使真有『出三界外的
第四界』,那也必定仍然属于有生死的世间,所以很多人对出世间境界的误会是很严重
的,为什么大家会这么误会 ?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愿意接受自我不见了,想要那个
能思能觉的自我一直存在。
可是只有外道及世间人有误会吗? 不然! 很多佛弟子照样误会得一塌糊涂。不管是在家
人或出家人,很多人想的都是: 我这个自我死后入无余涅槃中,无余涅槃中的境界就是
这个能觉知的自我, 入住在一念不生, 殊胜清凉的境界,不会再去投胎了。
明明阿罗汉入正位叫”入灭”, 灭啥 ? 灭尽五阴十八界, 灭尽自我. 而大家的想法却
是还有个自我去入三界外的界, 说那个叫出世间 ? 明明佛说要我们断” 我见”, 却要
保持个” 大自我” 去进入那想像的三界外的境界, 我见还这么严重, 连初果証境都摸
不著边, 却说是出世间.
所谓: 『长揖世间, 我身巳尽, 所做己办, 不受后有』, 说的是" 不受后有”, 而不是
保有觉知再去受那想像的第四界有. 所以这个误会, 还真是大.
☆─────────────────────────────────────☆
Sekon (求空,其实是色) 于 (Thu May 3 21:32:21 2012, 美东) 提到:
我喜欢用打比方。
比方说人是一台收发报机。人的各种反应,各种做作都是在发报,都是在经营着“我”。
把发报的部分完全关了,就是涅盘了。但是呢,“关”这个心念也是不能有的,有就做
作了。
☆─────────────────────────────────────☆
GWZW (GWZW) 于 (Thu May 3 22:46:15 2012, 美东) 提到:
一台收发报机,关了可以再开。但是如果涅盘了,技术上说来是再也开不了,永尽无余
。如果这是佛法上涅盘的真实概念,您接受得了吗 ?
☆─────────────────────────────────────☆
Ylsu (Yisu) 于 (Fri May 4 10:12:49 2012, 美东) 提到:
这么说是有点缺陷的。开关是两边,是我们凡夫的认知习惯。不能用这个习惯去看涅盘
境界。 涅盘境界可以说, 佛经中提到的有很多, 但是要注意, 佛在一碗水中可以看
到无量众生, 而我们却看不到。 语言也是如此, 佛经几乎全部是用他许的方式在说
一件事情, 也就是用我们小脑袋瓜可以理解的方式在说一件事。:) 如果用自许的方
式讲, 那我们根本就不可能明白在说什么。 这样的情况的确有, 像金刚经中的"我
说什么,非什么, 名什么"就是在提醒各自的立场。 关于涅盘的境界, 也是如此,
千万不能用我们的二元脑袋去分析理解, 那一定是有偏差的。
☆─────────────────────────────────────☆
Sekon (求空,其实是色) 于 (Fri May 4 10:53:46 2012, 美东) 提到:
我恰恰认为这种“高”境界是可以堕落的。
那种不沾的境界,一切都是自然反应。注意了,不是不反应,而是自然反应,不加进任
何的自主的打扰在里面,没有贪欲,没有逃避。只要有一丝粘着之意,就可以堕落。
所以可以又比方说是隐身服,不是说不透光了,而是进来什么,出去还是什么。
或者说是隐形飞机,减少反射是不行的,要用所有的技术都探测不到,完全隐于环境之
中了的那样的那种境界。
而那种“一丝粘着之意”,很可能就是为什么我们人类世界存在的缘由。一丝带两丝,
然后象滚雪球,也象钟摆,不断地重复和放大粘着。钟摆就是因果,荡过去就会荡回来。
说起接受,我正在思考和感悟寂寞能否被我勘破了。
☆─────────────────────────────────────☆
GWZW (GWZW) 于 (Mon May 7 23:15:56 2012, 美东) 提到:
四阿含诸经,处处佛说:「色灭,受想行识灭」,处处说「名色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
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
死.忧.悲.苦恼灭」
「名色者,亦即五蘊」,亦即一切生滅法,亦即十二處、十八界之不同分類方式!
名色滅,色受想行識五蘊盡滅!一切生滅法盡滅!一切蘊處界法盡滅!
亦即所謂「生滅滅已」,而後小乘阿羅漢乃可證入無餘涅槃,不受後有!
(方便說為「證入」!非真有任一有情,「由此入彼」,住於無餘涅槃中!)
☆─────────────────────────────────────☆
GWZW (GWZW) 于 (Wed May 23 00:30:29 2012, 美东) 提到:
死后必有所依 ?
我们常常听到修行的人这么说:「悟后应另有一个清净所依,否则死后要到哪里去?」,
此类人所悟的法其实不真,不是真正明白佛法中解脱慧的『我见』,其实還是外道见
也。
事实上是, 一念无明(见惑及思惑)若还未断尽,死后必有所依,不须吾人另寻所依,
所依者一念无明起烦恼所生境界也。一念无明末断尽之人,即使修得四禅八定,死后皆
有所依,所依者三界中一切业果定法有为法境界,是有所得法,不能出离三界生死。故
《大宝积经》卷85佛云:「亦无蕴界处,生于无所依,如是佛法身,非五眼能见。」
故断尽一念无明者方能无所依,无所依方是究竟法。无所依、无所入、无所得,是证
涅槃圣人阿罗汉及八地菩萨境界,此境界无境界,方便说为「涅槃境界」,此中空无所
有、一无所依,方能不受生死。涅槃者断尽唯识学中所说六七二识之执著,六七二识对
祂们自己之执著断尽,则不受一切境界,弃捨自我灵知心,灭尽六七二识而入涅槃,出
三界生死。
佛门中未真正明白涅槃出生死之道理的学人,乃大声疾呼,劝人悟后应觅所依。因尚
执「我见」妄想以思惟灵知觉观之心而取涅槃,此即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
不符佛陀经典的。
若有境界或某一种心可依者,皆不离意识之依他起性及末那识之遍计执性,不离此二
识二性而欲出离三界生死者,并非真实明佛法之人也。欲出离生死者,应捨弃自己(六
七二识),只余下阿赖耶识,不复出生六七二识,不再有中阴。阿赖耶识无能所分别,
亦不攀缘,无知无觉无境无想无受,永不起念,即是涅槃。
然涅槃之证得实无所证,为凡夫方便说为涅槃。涅槃境界实无境界可入,为凡夫方便
说为入涅槃。涅槃是无境界、无所依、无所得空,为凡夫方便说为涅槃。欲证涅槃者须
断尽一念无明,不断尽一念无明而欲以六七二识之灵知心入涅槃者,乃具足「我见」之
愚人。六七二识之灵知心不灭,则一切境界不灭、一切所依不灭,乃是有「我」。
「我」不能取证涅槃,将「我」捨弃,方能取涅槃,取涅槃即是无所取。若不肯将灵
明觉知而能作主的心捨弃,而妄言「应觅所依、能了生死」之人,不离「我、我所」见
,则具足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其实还是具足凡夫,见一处住地犹未能断,而妄言已
断爱、色爱、有爱住地,妄言能了生死,实乃错误的知见。
错误的知见不知定学慧学之不同,将定境所得置于慧学之上,便以定境修证,而推翻
慧学无所得法,其实违背及诽谤世尊圣教,妄以有所得有境界法,误作慧学(禅)之更
高修证,误入歧途犹不自知,更欲引导他人走向歧途,轮回生死。无智佛子,乐求有境
界有所得法,便欣然信受随学。诸祖常云:「依文解义,三世佛怨;离经一字,即同魔说
。」有智佛子,应深入经典,慎思明辨,勿随执著我见而妄言证悟之人修学有所依法、
有所得法、有境界法。
GWZW (GWZW) 于 (Thu May 3 17:39:31 2012, 美东) 提到:
轉貼,
涅盘中是什么境界 ?
末学看过很多人阐述过涅盘, 最常看到的说法就是 : 『涅盘就是无贪, 无瞋, 无痴的
快乐又殊胜境界, 清凉无烦恼, 我们修行, 打坐就是最终进入这个境界』. 但是这其实
是个大误解, 我们从很多经教上都可以看出, 这里引述了”阿毗达摩论",如果不嫌烦琐
而对此题且有兴趣的同修, 不妨探讨一下, 看看佛法所述的涅盘到底是指什么 ?
『阿毗达摩论"的究竟法中的见地 :
虽然究竟法是实际上存在的实质,但由于它们非常微细深奥,所以缺乏训练的人无法觉
知它们。这种人无法知见究竟法,因为他们的心受到把究竟法包装成世俗现象的概念所
蒙蔽。唯有在运用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ara)之下,人们才能超越概念,直取究
竟法为其智的目标。如是究竟法被形容为属于究竟智范围里的目标。[1]
共有四:在经教里,佛陀一般上把有情或人分析为五种究竟法,即:色、受、想、行、
识五蕴(pabcak-khandha)。于(阿毗达摩)论教,诸究竟法则归纳为四种类别。首三
种──心、心所与色──包含了一切有为法,
经教里的五蕴相等于这三种(究竟法)。识蕴(vibbana)在此列为心(citta);「心
」此字通常是用于代表基于其相应心所而得以分门别类的诸「识」。在论教方面,五蕴
的中间三蕴(受、想、行)则被列入心所(cetasika)之内;心所与识同生(俱生),
执行种种不同的作用。在《阿毗达摩论》所列出的五十二心所当中:受蕴与想蕴各是一
种心所;行蕴(sankharakkhandha)则再分为五十种心所。而色蕴则当然是相等于《阿
毗达摩论》里的二十八「色」。
除了这三种有为究竟法之外,还有第四种究竟法,属于无为的究竟法(不是由于因缘和
合而成之法)。这不包括在五蕴之内的究竟法即是涅盘(Nibbana):脱离诸有为法之
苦,而达至最终解脱之法。如是在《阿毗达摩论》里一共有四种究竟法:心、心所、色
、涅盘。』
以上的《阿毗达摩论》教証, 对于大众所误解的涅盘境界 真是一针见血, 如下 :
『色、受、想、行、识五蕴(pabcak-khandha)。于(阿毗达摩)论教,诸究竟法则归
纳为四种类别。首三种──心、心所与色──包含了一切有为法,』
======
上文所述的「心」, 「心所」与「色」: 包含了一切有为法,所谓包含了一切有情, 从
欲界到无色界, 一切众生的身心活动, 而四果圣人断尽我执而入灭, 已完全没有自我
的存在, 但却又不是断灭, 不是一切法空, 正是引文之最后一段 :
『这不包括在五蕴之内的究竟法即是涅盘(Nibbana):脱离诸有为法之苦,而达至最
终解脱之法』。
所以涅盘中无境界, 完全无我, 把自我完全灭尽, 方便说为清凉, 方便称为解脱. 并非
一般人误解的有个无贪, 无瞋, 无痴的快乐境界, 而为何很多人如此误解 ? 因我见俱
足故, 不愿能思能做主的意识自我消失故. 所以声闻初果圣人须断『我见』, 尤其是意
识自我, 须要建立这个解脱慧的正知见, 须要接受能把自我给灭了, 道理也就是在此,
这正是佛法中不共外道的解脱慧. 佛世中有许多的修行者, 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虽
然成就了四禅八定, 还是被称为外道.
☆─────────────────────────────────────☆
GWZW (GWZW) 于 (Thu May 3 17:41:10 2012, 美东) 提到:
『此五阴灭,更不生余五阴,是名涅盘。……又我亦复空,谁得涅盘?』---龙树菩萨
《十二门论》
五阴(色受想行识)为有情全部的身心境界。五阴灭了,这个有情根本就不存在了,根
本就没有『我』了,叫做涅槃。但是"又不是断灭",这个很有意思。
☆─────────────────────────────────────☆
GWZW (GWZW) 于 (Thu May 3 17:43:09 2012, 美东) 提到:
而《楞伽经》中也有这么一段教示,七转识(五阴自我)灭了,自我全都灭了,不存在
了, 但却不是断灭。
《楞伽经》卷一:『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者,藏识非因; 若不异者,转识灭,藏识亦
应灭, 而自真相实不灭。 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识灭,但业相灭,若自真相灭者,藏
识则灭。大慧!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
☆─────────────────────────────────────☆
GWZW (GWZW) 于 (Thu May 3 17:44:25 2012, 美东) 提到:
无余涅槃中是什么境界 ?
三界外----无余涅槃中的清净 :
对一般人来说,世间与出世间是两个法,因为有很多人会想: 『生死的轮回很痛苦,所
以下一辈子不要再来了。』也常常听别人这么讲: 『人生很苦喔;下辈子不来了。』可
是下辈子不来到底是個什么狀況 ? 很多修行人可能这么想 :下辈子不来,我就是在三
界外住,在三界外『享福』, 享清福, 清清净净的, 没有三界中任何的热恼, 这种认知
, 认为出世间是另外一种世间境界,是一般在三界之外另有一个不属于三界的世界。
可是我们如果能仔细的看看经论上的解说,就会知道: 『三界之外没有世界, 没有境界
。』,如果三界之外还有世间,三界就改名四界,不叫三界了,.即使真有『出三界外的
第四界』,那也必定仍然属于有生死的世间,所以很多人对出世间境界的误会是很严重
的,为什么大家会这么误会 ?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愿意接受自我不见了,想要那个
能思能觉的自我一直存在。
可是只有外道及世间人有误会吗? 不然! 很多佛弟子照样误会得一塌糊涂。不管是在家
人或出家人,很多人想的都是: 我这个自我死后入无余涅槃中,无余涅槃中的境界就是
这个能觉知的自我, 入住在一念不生, 殊胜清凉的境界,不会再去投胎了。
明明阿罗汉入正位叫”入灭”, 灭啥 ? 灭尽五阴十八界, 灭尽自我. 而大家的想法却
是还有个自我去入三界外的界, 说那个叫出世间 ? 明明佛说要我们断” 我见”, 却要
保持个” 大自我” 去进入那想像的三界外的境界, 我见还这么严重, 连初果証境都摸
不著边, 却说是出世间.
所谓: 『长揖世间, 我身巳尽, 所做己办, 不受后有』, 说的是" 不受后有”, 而不是
保有觉知再去受那想像的第四界有. 所以这个误会, 还真是大.
☆─────────────────────────────────────☆
Sekon (求空,其实是色) 于 (Thu May 3 21:32:21 2012, 美东) 提到:
我喜欢用打比方。
比方说人是一台收发报机。人的各种反应,各种做作都是在发报,都是在经营着“我”。
把发报的部分完全关了,就是涅盘了。但是呢,“关”这个心念也是不能有的,有就做
作了。
☆─────────────────────────────────────☆
GWZW (GWZW) 于 (Thu May 3 22:46:15 2012, 美东) 提到:
一台收发报机,关了可以再开。但是如果涅盘了,技术上说来是再也开不了,永尽无余
。如果这是佛法上涅盘的真实概念,您接受得了吗 ?
☆─────────────────────────────────────☆
Ylsu (Yisu) 于 (Fri May 4 10:12:49 2012, 美东) 提到:
这么说是有点缺陷的。开关是两边,是我们凡夫的认知习惯。不能用这个习惯去看涅盘
境界。 涅盘境界可以说, 佛经中提到的有很多, 但是要注意, 佛在一碗水中可以看
到无量众生, 而我们却看不到。 语言也是如此, 佛经几乎全部是用他许的方式在说
一件事情, 也就是用我们小脑袋瓜可以理解的方式在说一件事。:) 如果用自许的方
式讲, 那我们根本就不可能明白在说什么。 这样的情况的确有, 像金刚经中的"我
说什么,非什么, 名什么"就是在提醒各自的立场。 关于涅盘的境界, 也是如此,
千万不能用我们的二元脑袋去分析理解, 那一定是有偏差的。
☆─────────────────────────────────────☆
Sekon (求空,其实是色) 于 (Fri May 4 10:53:46 2012, 美东) 提到:
我恰恰认为这种“高”境界是可以堕落的。
那种不沾的境界,一切都是自然反应。注意了,不是不反应,而是自然反应,不加进任
何的自主的打扰在里面,没有贪欲,没有逃避。只要有一丝粘着之意,就可以堕落。
所以可以又比方说是隐身服,不是说不透光了,而是进来什么,出去还是什么。
或者说是隐形飞机,减少反射是不行的,要用所有的技术都探测不到,完全隐于环境之
中了的那样的那种境界。
而那种“一丝粘着之意”,很可能就是为什么我们人类世界存在的缘由。一丝带两丝,
然后象滚雪球,也象钟摆,不断地重复和放大粘着。钟摆就是因果,荡过去就会荡回来。
说起接受,我正在思考和感悟寂寞能否被我勘破了。
☆─────────────────────────────────────☆
GWZW (GWZW) 于 (Mon May 7 23:15:56 2012, 美东) 提到:
四阿含诸经,处处佛说:「色灭,受想行识灭」,处处说「名色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
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
死.忧.悲.苦恼灭」
「名色者,亦即五蘊」,亦即一切生滅法,亦即十二處、十八界之不同分類方式!
名色滅,色受想行識五蘊盡滅!一切生滅法盡滅!一切蘊處界法盡滅!
亦即所謂「生滅滅已」,而後小乘阿羅漢乃可證入無餘涅槃,不受後有!
(方便說為「證入」!非真有任一有情,「由此入彼」,住於無餘涅槃中!)
☆─────────────────────────────────────☆
GWZW (GWZW) 于 (Wed May 23 00:30:29 2012, 美东) 提到:
死后必有所依 ?
我们常常听到修行的人这么说:「悟后应另有一个清净所依,否则死后要到哪里去?」,
此类人所悟的法其实不真,不是真正明白佛法中解脱慧的『我见』,其实還是外道见
也。
事实上是, 一念无明(见惑及思惑)若还未断尽,死后必有所依,不须吾人另寻所依,
所依者一念无明起烦恼所生境界也。一念无明末断尽之人,即使修得四禅八定,死后皆
有所依,所依者三界中一切业果定法有为法境界,是有所得法,不能出离三界生死。故
《大宝积经》卷85佛云:「亦无蕴界处,生于无所依,如是佛法身,非五眼能见。」
故断尽一念无明者方能无所依,无所依方是究竟法。无所依、无所入、无所得,是证
涅槃圣人阿罗汉及八地菩萨境界,此境界无境界,方便说为「涅槃境界」,此中空无所
有、一无所依,方能不受生死。涅槃者断尽唯识学中所说六七二识之执著,六七二识对
祂们自己之执著断尽,则不受一切境界,弃捨自我灵知心,灭尽六七二识而入涅槃,出
三界生死。
佛门中未真正明白涅槃出生死之道理的学人,乃大声疾呼,劝人悟后应觅所依。因尚
执「我见」妄想以思惟灵知觉观之心而取涅槃,此即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
不符佛陀经典的。
若有境界或某一种心可依者,皆不离意识之依他起性及末那识之遍计执性,不离此二
识二性而欲出离三界生死者,并非真实明佛法之人也。欲出离生死者,应捨弃自己(六
七二识),只余下阿赖耶识,不复出生六七二识,不再有中阴。阿赖耶识无能所分别,
亦不攀缘,无知无觉无境无想无受,永不起念,即是涅槃。
然涅槃之证得实无所证,为凡夫方便说为涅槃。涅槃境界实无境界可入,为凡夫方便
说为入涅槃。涅槃是无境界、无所依、无所得空,为凡夫方便说为涅槃。欲证涅槃者须
断尽一念无明,不断尽一念无明而欲以六七二识之灵知心入涅槃者,乃具足「我见」之
愚人。六七二识之灵知心不灭,则一切境界不灭、一切所依不灭,乃是有「我」。
「我」不能取证涅槃,将「我」捨弃,方能取涅槃,取涅槃即是无所取。若不肯将灵
明觉知而能作主的心捨弃,而妄言「应觅所依、能了生死」之人,不离「我、我所」见
,则具足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其实还是具足凡夫,见一处住地犹未能断,而妄言已
断爱、色爱、有爱住地,妄言能了生死,实乃错误的知见。
错误的知见不知定学慧学之不同,将定境所得置于慧学之上,便以定境修证,而推翻
慧学无所得法,其实违背及诽谤世尊圣教,妄以有所得有境界法,误作慧学(禅)之更
高修证,误入歧途犹不自知,更欲引导他人走向歧途,轮回生死。无智佛子,乐求有境
界有所得法,便欣然信受随学。诸祖常云:「依文解义,三世佛怨;离经一字,即同魔说
。」有智佛子,应深入经典,慎思明辨,勿随执著我见而妄言证悟之人修学有所依法、
有所得法、有境界法。
w*f
3 楼
Not sure anyone has access to full-text for following paper. Could you send
me the pdf format if you have the accress? thanks a lot!
Cell Mol Immunol. 2011 Sep 26. doi: 10.1038/cmi.2011.42. [Epub ahead of
print]
Regulation of antiviral innate immunity by deubiquitinase CYLD.
Zhang M, Lee AJ, Wu X, Sun SC.
me the pdf format if you have the accress? thanks a lot!
Cell Mol Immunol. 2011 Sep 26. doi: 10.1038/cmi.2011.42. [Epub ahead of
print]
Regulation of antiviral innate immunity by deubiquitinase CYLD.
Zhang M, Lee AJ, Wu X, Sun SC.
F*t
4 楼
天平?
买个厨房用电子秤吧, 20元不到
kitchen scale
买个厨房用电子秤吧, 20元不到
kitchen scale
相关阅读
请教一个问题IF top 500Paper help, Systems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microorganisms for natural and non-natural chemicals谁能发个2013 JCR 完整版的附件啊求一篇文章,多谢!献给生物屌丝们的话女千老海归前隐形bsoPaper help,thanks!3'RACE可能genomic DNA污染吗公共卫生系只能以RNA 为模版的反转录酶?什么世道,千老都能踩码工求篇全文,万分感谢!大家来侃侃NIBS未来几年的前景吧丁香园文献求助平台,仅限大陆地区使用,求如何破解?Retirement 403b 转账号问题 (转载)高考报志愿!亲戚年头还有人坚持报生物,唉!!过来人表示苦劝无效!!急问:关于AHA fellowship的annual report?向老中生物千老敬礼 (转载)今天被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