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韩春雨学生不干了?# Biology - 生物学
Y*7
1 楼
记忆中,每次老家总是匆匆忙忙,家里要走动的亲戚太多,时间全花在了串门上,虽说每年都回去一两次,但是真没有好好的再去小时候总玩耍的小巷扫扫街,常吃的早餐店坐一坐。这次清明节,趁着要回老家扫墓,特意多请了两天假,好好的在老家的小镇上逛了逛。
小镇上有两个菜市场,隔着不到一公里,也没啥具体的名字,当地人都习惯叫它们新市场和老市场。老市场是小镇中心的一条马路,虽说是马路挺宽敞,但是白天路边各种摊贩摆摊,基本上也不太能过车,只能步行。卖菜的都是周边农村的农民们,基本上都是自家的种的和做的菜,食材又新鲜又齐全,而且价格惊人的便宜。新市场的修建是为了缓解老市场的拥堵,虽然是有一些商贩迁移过去了,这条马路短暂的恢复过它该有的面貌,但是人们还是习惯了在这里买菜,新市场的楼房少了那种生活的气息,农民们也不爱进楼房里面卖菜,渐渐的,马路又恢复了菜市场面貌,政府也没有刻意要去驱赶,于是新旧两个市场并存到了现在,挺好的,能让我每次回去还可以看到小时候的面貌。
由于逛的时候是下午了,很多农民们都早早收拾摊子回去了,所以能拍到的东西并不是太多,但也比较有代表性。
首先出场的是爆辣椒,其实也不太确定到底是读包辣椒还是爆辣椒,用当地产的红辣椒灌上糯米粉。做法是在锅里放点油,使劲的干煸,最后口感是黏黏的糯米粑粑上裹着香香的红辣椒,也就湖南能吃到吧。
蛋卷,鸡蛋皮里面裹着肉,都是现场先做现卖,回家切成片蒸着吃或者做汤。
另一种做法是蛋饺,原材料一样,形状不一样。
春天的食材——春笋,有新鲜的和这种加工过的,其实就是先在热水里煮一遍,然后用水泡好拿去卖,买回家手撕成丝,放干辣椒爆炒,比直接吃新鲜的会更入味。
血粑,使用猪血和糯米搅拌均匀,再灌进大肠里面,肥肠爱好者必吃。一般也是炒着吃,先用油炸,再爆炒。我在韩国馆子里也见过这道菜呢,好像是蒸的。
粽叶粑粑,甜的,里面的馅儿是芝麻和白糖。
这个是过年每家必备的休闲小食,代表来年红红火火,所以会染成红色。也是糯米做的,这是半成品,回家得再用油炸香,炸完以后比这个大一倍
油豆腐,我的最爱,炒菜做汤都好吃。
市场上还有一些卖活禽的,鸡鸭都是农民自己养的,不喂饲料,这一点非常关键。
下午也没啥生意,卖菜的婆婆顺便打个盹,木桶里装着的是婆婆自己做的腌菜。
路边流动着的卖小吃的,一般都是卖红薯粉,汤圆这些。
新鲜的鳝鱼和螺丝肉
路边开店做生意的人,三五成群凑一桌打打牌。
穿插一些回去几天吃过的好吃的,其实都是一些很朴实的食物,我回家能不在家吃就不在家吃,路边的粉面是我的最爱。
鲜肉小馄饨,比我在北京买的速冻的好吃一百倍。
米粉,这碗是猪肉末的,算是我们当地粉面里面的基本款。
牛肉米面,这里要说一下,我们管圆形的叫米粉,管宽扁的叫米面,这个要比长沙那边的扁粉还要宽两倍。
干拌的米面,里面放着各种酸菜
我每顿都是这么吃,一样来一碗。
我最最最爱的小笼包,吃了二十几年的店,一直都在,吃过无数个地方的小笼包,就是比不上这里的。后来我仔细想了想,包子本身新鲜口感好以外,旁边那一碟蘸料,应该是最抓人胃的,他们家的秘方,隔壁那家店,就做不成这种蘸料来。我蘸着这个蘸料一口气能吃两笼。
回到菜市场来,继续逛,还有不少卖熟食的摊位,他们都是把菜做好了卖,打包回去就直接吃了,仔细看了下,简直太豪华了,每一个都是大菜。
又来到一家泡菜店,里面各种各样的腌制泡菜,吃什么自己去坛子里面夹,加好了老板给拌好,拌菜的这个大缸特别带感。
到了晚上七点多,卖菜的农民纷纷散去,老市场就变成了夜宵摊一条街
每家其实卖的吃的都差不多,就看你看哪个老板顺眼咯。
每次回老家,总会担心,原来的那个小店还在不在,还是不是那个老板,好在,这是一个发展没那么快的地方,还能找到以前的很多记忆。。
小镇上有两个菜市场,隔着不到一公里,也没啥具体的名字,当地人都习惯叫它们新市场和老市场。老市场是小镇中心的一条马路,虽说是马路挺宽敞,但是白天路边各种摊贩摆摊,基本上也不太能过车,只能步行。卖菜的都是周边农村的农民们,基本上都是自家的种的和做的菜,食材又新鲜又齐全,而且价格惊人的便宜。新市场的修建是为了缓解老市场的拥堵,虽然是有一些商贩迁移过去了,这条马路短暂的恢复过它该有的面貌,但是人们还是习惯了在这里买菜,新市场的楼房少了那种生活的气息,农民们也不爱进楼房里面卖菜,渐渐的,马路又恢复了菜市场面貌,政府也没有刻意要去驱赶,于是新旧两个市场并存到了现在,挺好的,能让我每次回去还可以看到小时候的面貌。
由于逛的时候是下午了,很多农民们都早早收拾摊子回去了,所以能拍到的东西并不是太多,但也比较有代表性。
首先出场的是爆辣椒,其实也不太确定到底是读包辣椒还是爆辣椒,用当地产的红辣椒灌上糯米粉。做法是在锅里放点油,使劲的干煸,最后口感是黏黏的糯米粑粑上裹着香香的红辣椒,也就湖南能吃到吧。
蛋卷,鸡蛋皮里面裹着肉,都是现场先做现卖,回家切成片蒸着吃或者做汤。
另一种做法是蛋饺,原材料一样,形状不一样。
春天的食材——春笋,有新鲜的和这种加工过的,其实就是先在热水里煮一遍,然后用水泡好拿去卖,买回家手撕成丝,放干辣椒爆炒,比直接吃新鲜的会更入味。
血粑,使用猪血和糯米搅拌均匀,再灌进大肠里面,肥肠爱好者必吃。一般也是炒着吃,先用油炸,再爆炒。我在韩国馆子里也见过这道菜呢,好像是蒸的。
粽叶粑粑,甜的,里面的馅儿是芝麻和白糖。
这个是过年每家必备的休闲小食,代表来年红红火火,所以会染成红色。也是糯米做的,这是半成品,回家得再用油炸香,炸完以后比这个大一倍
油豆腐,我的最爱,炒菜做汤都好吃。
市场上还有一些卖活禽的,鸡鸭都是农民自己养的,不喂饲料,这一点非常关键。
下午也没啥生意,卖菜的婆婆顺便打个盹,木桶里装着的是婆婆自己做的腌菜。
路边流动着的卖小吃的,一般都是卖红薯粉,汤圆这些。
新鲜的鳝鱼和螺丝肉
路边开店做生意的人,三五成群凑一桌打打牌。
穿插一些回去几天吃过的好吃的,其实都是一些很朴实的食物,我回家能不在家吃就不在家吃,路边的粉面是我的最爱。
鲜肉小馄饨,比我在北京买的速冻的好吃一百倍。
米粉,这碗是猪肉末的,算是我们当地粉面里面的基本款。
牛肉米面,这里要说一下,我们管圆形的叫米粉,管宽扁的叫米面,这个要比长沙那边的扁粉还要宽两倍。
干拌的米面,里面放着各种酸菜
我每顿都是这么吃,一样来一碗。
我最最最爱的小笼包,吃了二十几年的店,一直都在,吃过无数个地方的小笼包,就是比不上这里的。后来我仔细想了想,包子本身新鲜口感好以外,旁边那一碟蘸料,应该是最抓人胃的,他们家的秘方,隔壁那家店,就做不成这种蘸料来。我蘸着这个蘸料一口气能吃两笼。
回到菜市场来,继续逛,还有不少卖熟食的摊位,他们都是把菜做好了卖,打包回去就直接吃了,仔细看了下,简直太豪华了,每一个都是大菜。
又来到一家泡菜店,里面各种各样的腌制泡菜,吃什么自己去坛子里面夹,加好了老板给拌好,拌菜的这个大缸特别带感。
到了晚上七点多,卖菜的农民纷纷散去,老市场就变成了夜宵摊一条街
每家其实卖的吃的都差不多,就看你看哪个老板顺眼咯。
每次回老家,总会担心,原来的那个小店还在不在,还是不是那个老板,好在,这是一个发展没那么快的地方,还能找到以前的很多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