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恩:由于寿命的大幅延长令社会保障网开始吃紧,人类到底可以活多久这个问题,如
今已升级为一个政治问题。
人类到底可以活多久?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但近年来,这个问题的答案给政府带来了
严峻挑战。寿命的大幅延长令社会保障网开始吃紧,而建立社会保障网的初衷是帮助进
入垂垂暮年的老年人有尊严地过完人生最后阶段。人的预期寿命是有着非常明确的价签
的。
历史上并非总是如此。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医学史教授戴维•博伊德
8226;海科克(David Boyd Haycock)介绍说,在17世纪启蒙运动兴起初期,人们问,为
何我们不再像《圣经》中描述的圣人活得那样久。毕竟,亚当(Adam)活了930岁,而玛
士撒拉(Methuselah)更胜一筹,活了939岁。只有当死亡率表在18世纪问世后,此类辩
论才开始消声。
近来一系列研究让这个问题再次抬头。研究显示,英国人均寿命的提升速度如今慢了下
来。根据投保者和养老金领取者的生活经历来预测寿命的“持续死亡率调查”小组(CMI
)发现,65岁男性的预期寿命减少了6个月,平均剩余寿命为22.2年,而65岁女性的预期
寿命减少了8个月,剩余寿命为24.1年。尽管预计未来人均寿命仍会延长,但增幅较早
先预测要低一些。专业服务机构普华永道(PwC)近期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结论是英国
养老金固定收益计划的支付责任可能因此减少3100亿英镑。尽管一群受人尊敬的精算师
予以反驳,称研究所用的假设“极端”,但整个辩论已经升级为一个政治问题。
这场讨论的背景是,政府养老金领取年龄的上调是可公开辩论的。在考虑政府养老金领
取年龄提高的速度时,英国政府精算署(GAD)——还有英国国家统计局(ONS)——假设,
未来寿命的增速将与过去一个世纪相同,即年增1.2%。这一数字可能会随着秋季公布的
新数据而改变。
但历史显示,在预测寿命时,有必要将眼光放长远,而不受短期波动的干扰。在1911年
至1971年的60年间,活到65岁的男性的预期寿命先是提高了1.34年,之后又有所回落。
折合年率大约是0.6%,约为英国政府精算署预测模型所用年度增幅的一半。但在接下来
的20年间(1971至1991年),65岁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2年,此后增速越来越快。
此外,英国以外的数据显示,人类寿命将继续提高。从生理上讲,所有人都差不多,哪
怕我们外表不同。同时,尽管环境和行为差异会影响寿命,但没有根本层面的生物学理
论能解释,为何寿命会随着国家的不同而不同。联合国(UN)数据显示,中国、意大利、
西班牙、日本和瑞典的人均寿命均已超过英国。
人类长寿背后的科学似乎表明,预测寿命的外部极限是在做无用功。纽卡斯尔大学(
Newcastle University)老龄化研究所(Institute for Ageing)的托马斯•柯克伍
德(Thomas Kirkwood)教授拒绝接受这样一个命题,即人是“经过编程”要死亡的。他
表示,在进化生物学里找不到证据支持这种说法。细胞具有自我修复能力,但因疾病、
营养不良或意外而造成的一次又一次损伤,最终会破坏细胞的自我修复能力。这会诱发
老化进程。但如今,由于很多人在步入老年时,细胞损伤要远远少于他们的父辈和祖父
辈,因此他们更有可能抵御冲击。这一过程延长了预期寿命,并让健康的老年生活成为
可能。
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保险公司的精算师们试图找到一个“死亡率规律”,以便能精
确地为死亡风险定价。保险业曾于1847年和1870年两次统计数据,发现其客户群的死亡
率并未发生多少变化。但1893年他们再次研究数据,却震惊地发现,已活到60岁的女性
(保险业已向这一人群销售了年金)死亡率较上一次调查下降了一半以上。不知不觉间
,保险业开始放弃死亡风险,转而关注长寿风险和其面临的成本。
因此,对于“人类到底可以活多久?”这个问题,科学干预给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答案
:我们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