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SPIE member再帮个忙,多谢了
avatar
SPIE member再帮个忙,多谢了# Chemistry - 化学
w*n
1
我现在有一套很不错的数据
我用这个数据做不同的模型,来回答不同的问题,写成不同的文章
现在有个问题,就是这些模型里头很多variables是相同的或者相似的
这种情况有有相关的说法或者规范么?
其他地方问了,没人搭理,才想到这儿
谢了
avatar
p*y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bHunt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psychoboy (无), 信区: JobHunting
标 题: 求助,帮老婆找工作(STATISTICS)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15 15:00:34 2010, 美东)
小弟12月刚来Irvine,人生地不熟,消息闭塞。特此向大家求助,帮老婆找工作。
老婆目前在cornell读统计master,5月底毕业。
如果大家知道有统计相关的opening的话,各个领域的都可以(银行,IT,软件,金融,
精算,制药 ......),please let me know.感激涕零!
多谢这里的朋友了!
avatar
g*7
3
有媒体报道,甘肃宁县8岁女生,因被同学怀疑“偷橡皮”,遭遇“推搡殴打”,最终
导致“下体受伤出血”。具体的事发过程,社交媒体上可谓“众说纷纭”。但是,对于
女孩所遭受的“毒打”,不免让人感到“愤怒”。坦白讲,都是些孩子,“施暴者”一
个7周岁,一个6周岁,尽然能下手如此狠毒,着实值得深思。
坦白讲,类似的“暴力低龄化”,在“校园暴力”的占比上,已经算是大头。每隔一段
时间,就会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一波大浪”。然而,大浪过后,该处分的处分,该赔偿
的赔偿。很多事情,就好像大人们承担起来,孩子们(施暴者)就可以高枕无忧。
就比如“女生被打下体出血”的事情,据悉,涉事的“孩子”(施暴者)因年龄未满14
周岁,不予处罚,只是责令监护人(家长)严加管教。同时,所属学校的相关领导受到
处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真正的“施暴者”并没有受到“直接的惩罚”,只是从其
外围进行惩罚,这不免让人感到不快。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对涉事的“孩子”(施暴者)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而是对于“校
园暴力”事件的频发本身,要有更为切实的反思。对于孩子来讲,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但是,作为家长而言,在监护上的缺位,自然是不可原谅的。
通常而言,人们总觉得“监护责任”主要在于“自家孩子”的安全。可事实上,作为家
长除却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也要避免自己的孩子对别人家孩子“造成伤害”。这种“
保护的意识”,并非一定要跟着孩子,而是需要通过孩子的日常行为反馈,进行及时的
教育纠正。
而作为校方来讲,对于学生之间的“小矛盾”,除却老师们主动的发现,也应该让学生
们及时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将“校园暴力”提早的扼杀,才能让柔弱的孩子们,免受
暴力的侵扰。甚至,就法律来讲,对于幼童间的施暴,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而
非站在“年龄小的立场上”对施暴者,进行全面的保护。长远来看,这对于“孩子”(
施暴者)和“孩子”(施暴者)周遭,都并非一件好的事情。
事实上,“幼童暴力”的行为,其实会反映在日常行为中,只要对其言语和行为进行判
断,是能提早预防和教育的。但是,绝大多数家长,非但不觉得那是一种“粗鄙”,反
而觉得自己的孩子“有个性”。并且,还会鼓励孩子将粗暴的行为,运用到具体的日常
互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女生被打下体出血”事件中,“孩子”(施暴者)在施暴时应运的
手段,其实都是相对致命的,也就是大人们常讲的,打架要攻“下三路”。从这个意义
上讲,对于施暴的“孩子”(施暴者),可能是被周遭成年人“指教”过的,即便这种
“指教”只是一种笑谈,但是孩子却会走心。
我们很清楚,作为未满8周岁的孩子,是并没有“主动判别能力”(大是大非层面)的
。即便,他(她)们知道攻“下三路”是致命的。但是,并不知道“打伤别人”是一个
什么“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典型的“生瓜蛋子”的行为,不知道深浅。但是
,这其中,作为监护人(家长)的日常教育,似乎就显得很重要。因为,关乎“暴力人
格”的形成,多半是家庭教育的问题,而非校园教育。
因此,对于保护孩子来讲,除却要在监护上“盯紧一些”,同时要教会孩子“去反击”
,“去回避”。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垃圾人”,“有能力”就去“反击”,“
没能力”就尽量“躲避”。这种“遇事遇人”逻辑,其实对于孩子来讲也很重要。因为
,对于孩子中的“垃圾人”,可能更加“突出”。
我们很清楚,各家的家教都不一样,而且孩子本来就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这种时候
,但凡遇到“家教涣散”的孩子,尽量不要起冲突,就算起冲突认怂为好,因为,我们
不清楚对方的底线是什么。就如“女生被打下体出血”这件事情,从成年人的视角看,
也觉得有些惨烈,何况都是些孩子,真是让人感到后怕。
对于孩子来讲,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施暴者”,全社会都给予很大的关爱和宽容
。但是,这不代表“施暴者”也应该被保护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即便法律没有具体
的惩罚规定(因年龄的界限),但作为家长还是应该关起门,进行基本的“惩罚和教育
”(该打也不能手软),要不然长大后会后患无穷。
回到“校园暴力”的问题上,我们会发现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就是“校园暴力”发生时
,大人们多半不在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校园暴力”本身存在“隐蔽性”。通常而
言,在校园之中会很自然的形成圈层,“学习好的学生”,“喜欢打闹的学生”都会不
自觉的形成圈子,从本质上讲,依旧存在资源的分配,到最后还是会转化为“权力分配
”。
就如“女生被打下体出血”的事情,对于“施暴者”而言,可能追问的并非是“橡皮本
身”,而只是通过“偷橡皮”进行名正言顺的“施暴”。因为,我们很清楚,“一块橡
皮”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讲,或许“并非是很珍贵的文具”。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暴力的惨
剧,更多是一种“江湖戾气”的释放。
或许,有人觉得这种论断有些过头,未满8岁的孩子怎么可能有如此多的心思。可事实
上,现在的很多小孩,会比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小孩成熟的早,而且会早三四岁。就比
如,现在6岁或7岁的孩子,在懂事的层面上,接近过去10岁孩子的智力。所以,有些事
情,请别急着用保护孩子的大帽子乱扣。因为,成年人的判断错位,很可能会将孩子的
未来彻底葬送。
avatar
h*3
4
请问哪个网站有可以外派回中国的工作? 谢谢
avatar
l*f
5
Enhanced optical absorption of organic materials via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n gold nanoparticles
Proc. SPIE, Vol. 7416, 74161J (2009); doi:10.1117/12.826059
Wei-Cheng Lai and Guo-Dung John Su
National Taiwan Univ. (Taiwan)
please send the pdf to l******[email protected]
BTW: how to send baozi to somebody?
thanks a million!!!
avatar
a*d
6
我能想到的随便说说。
首先要保证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argument,确实能回答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贡献。
其次是各个模型除了变量以外,其他方面以及包装上要尽量区分开。
最后,投稿的时候要分散到不同的刊物,不要指望都发在top journals上,本专业的、
相关专业的以及跨学科的都试试。
avatar
s*c
7
家页-金融中心-转帐
avatar
l*f
8
已经给你转了10块钱,多谢。
avatar
s*c
9
sent
avatar
l*f
10
thank you, I have sent you a baozi again.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