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有关质谱ETD/CID decision tree的问题 (转载)# Chemistry - 化学
f*0
1 楼
《建党大业》从1911年辛亥革命起至1921年中共一大止,时间跨度10年,这个跨度不算
大。但这段时间内集中发生了很多的重大历史事件,出现了许多风云人物,对中国今后
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要权衡轻重地把这些事件和人物表现出来、连贯起来,这
个难度是不小的,同时考虑到这是一部重要的献礼片,对编剧的要求就更高了。看完整
个电影后,我感觉从编剧角度上说,这部电影是成功的,这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剧本紧紧抓住了54运动这个突出事件,利用该事件起到了对整个剧本承上启下、
衔接转合的作用,这样就把一连串看似分散的事件和人物有条有理地组合起来了,给观
众的印象是虽然故事片断和出场人物都很多,但感觉并不凌乱,反而很有序。紧紧抓住
54运动这条主线,是本部电影剧本最成功之处。
(2)剧本抓住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三位主要人物,同时成功表现了其他一些历
史人物。陈李二人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毛泽东则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共和国
的缔造者和第一代领导核心,剧本以这三人为主要人物,着重体现他们在建党过程中的
作用毫无疑问是正确的。突出体现陈李二人这估计没多大异议,但有人就突出毛提出不
同意见,认为毛当时只是一个刚刚接触马列的热血青年,在建党过程中并没有起重大作
用,对此我有不同看法。毛泽东本人虽在建党阶段不起领导作用,但他的个人经历正是
第一代中共党人成长的一个典型,他从一个最初痛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推崇个人主
义和自由主义的热血青年,逐步成为一个反帝反封建的坚定马列主义者,并成功把马列
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成功的中国革命之路,毛泽东毫无疑问是那一代共
产党人的最杰出代表。如果不把他当成剧本的主要人物,影片就没有主心骨,就不会有
说服力。除了陈李毛,影片还比较成功塑造了溥仪、袁世凯、孙中山、蔡锷、朱德、张
勋、辜鸿铭、胡适、杨开慧、周恩来、周佛海、马林等人物,他们的出场虽然不多,但
情节和台词生动,节点把握大都恰到好处,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好地烘托了54和
建党这个主题。
(3)整个剧本比较严格地忠实于史实,转承流畅、裁剪得当。影片中贯穿了清帝退位
、共和失败、21条与袁世凯称帝、讨袁运动、新文化运动、巴黎和会、54运动、一大会
议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剧本都根据历史事实来比较如实地给予了演绎,整部影片基本没
有大的硬伤,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影片中有一些经艺术加工的情节,比如毛泽东和杨
开慧看烟花,一大党员合唱国际歌等,虽是虚拟,但由于铺垫充分,观众不觉得虚假、
突兀,反而给影片添加了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也属精彩之笔。
那么,剧本是否存在一些大的不足呢?我感觉也是有的。最大的不足,以我个人看法,
是影片没有很好地表现出54和建党之间的内在关系,没有很好比表达出马列主义当时在
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一种客观必然的这种深刻的历史规律。当时的中国现状是什么呢?
自清帝退位,辛亥革命成果很快被袁世凯篡取,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
为之奋斗的共和体制陷入绝地,军阀开始割据和混战,代表着进步的知识分子、学生、
民族资产阶级都在思考和探索:国家往何处去?民族往何处去?近代屈辱的历史、民族
矛盾、帝国主义的压迫,所有这些都激励着当时的热血青年探索新的国家富强之路,54
之前是新文化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催生的。新文化运动应该是思想启蒙运动,它号
召德先生、赛先生,号召向西方学习,号召打倒封建主义,砸烂孔家店,它获得了进步
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热烈拥护,陈独秀、胡适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毛泽东、
周恩来都是新文化运动的热烈崇拜者和参与者。然而,21条和巴黎和会对这些热血青年
是当头一棒,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怀疑和排斥欧美民主制度,开始由思想启蒙转为民族
救亡,国家、民族的独立和自由成为当时最主要的诉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爆发了54
运动,并且很快波及全国,得到了广大工人和市民的支持,中国无产阶级才有机会第一
次独立地展现力量,登上历史舞台。54运动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送来马列主义
,俄国革命道路不但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也曾经吸引了当时的国民党,学习和研究马
列主义,学习和研究俄国革命道路,是那个时代不可阻挡的潮流,这是后来以毛泽东、
周恩来为代表的大批优秀青年投身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原因。中共宣传喉舌一向称自己是
“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倒也不是毫无根据的。没有新文化运动,没有54运动,
没有十月革命胜利,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也不会有今天的人民共和国。上述的这些,
是一种历史必然,有其深刻的客观规律,可惜影片剧本在这方面没有很好地表现。
总的说来,《建党大业》的编剧还是值得肯定的,据说主要编剧是一位二十几的年轻人
,那就更难能可贵。虽然作为一位历史爱好者,我觉得剧本有些匆忙,失于肤浅,但总
的说来还是成功的,值得祝贺。
大。但这段时间内集中发生了很多的重大历史事件,出现了许多风云人物,对中国今后
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要权衡轻重地把这些事件和人物表现出来、连贯起来,这
个难度是不小的,同时考虑到这是一部重要的献礼片,对编剧的要求就更高了。看完整
个电影后,我感觉从编剧角度上说,这部电影是成功的,这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剧本紧紧抓住了54运动这个突出事件,利用该事件起到了对整个剧本承上启下、
衔接转合的作用,这样就把一连串看似分散的事件和人物有条有理地组合起来了,给观
众的印象是虽然故事片断和出场人物都很多,但感觉并不凌乱,反而很有序。紧紧抓住
54运动这条主线,是本部电影剧本最成功之处。
(2)剧本抓住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三位主要人物,同时成功表现了其他一些历
史人物。陈李二人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毛泽东则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共和国
的缔造者和第一代领导核心,剧本以这三人为主要人物,着重体现他们在建党过程中的
作用毫无疑问是正确的。突出体现陈李二人这估计没多大异议,但有人就突出毛提出不
同意见,认为毛当时只是一个刚刚接触马列的热血青年,在建党过程中并没有起重大作
用,对此我有不同看法。毛泽东本人虽在建党阶段不起领导作用,但他的个人经历正是
第一代中共党人成长的一个典型,他从一个最初痛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推崇个人主
义和自由主义的热血青年,逐步成为一个反帝反封建的坚定马列主义者,并成功把马列
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成功的中国革命之路,毛泽东毫无疑问是那一代共
产党人的最杰出代表。如果不把他当成剧本的主要人物,影片就没有主心骨,就不会有
说服力。除了陈李毛,影片还比较成功塑造了溥仪、袁世凯、孙中山、蔡锷、朱德、张
勋、辜鸿铭、胡适、杨开慧、周恩来、周佛海、马林等人物,他们的出场虽然不多,但
情节和台词生动,节点把握大都恰到好处,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好地烘托了54和
建党这个主题。
(3)整个剧本比较严格地忠实于史实,转承流畅、裁剪得当。影片中贯穿了清帝退位
、共和失败、21条与袁世凯称帝、讨袁运动、新文化运动、巴黎和会、54运动、一大会
议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剧本都根据历史事实来比较如实地给予了演绎,整部影片基本没
有大的硬伤,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影片中有一些经艺术加工的情节,比如毛泽东和杨
开慧看烟花,一大党员合唱国际歌等,虽是虚拟,但由于铺垫充分,观众不觉得虚假、
突兀,反而给影片添加了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也属精彩之笔。
那么,剧本是否存在一些大的不足呢?我感觉也是有的。最大的不足,以我个人看法,
是影片没有很好地表现出54和建党之间的内在关系,没有很好比表达出马列主义当时在
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一种客观必然的这种深刻的历史规律。当时的中国现状是什么呢?
自清帝退位,辛亥革命成果很快被袁世凯篡取,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
为之奋斗的共和体制陷入绝地,军阀开始割据和混战,代表着进步的知识分子、学生、
民族资产阶级都在思考和探索:国家往何处去?民族往何处去?近代屈辱的历史、民族
矛盾、帝国主义的压迫,所有这些都激励着当时的热血青年探索新的国家富强之路,54
之前是新文化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催生的。新文化运动应该是思想启蒙运动,它号
召德先生、赛先生,号召向西方学习,号召打倒封建主义,砸烂孔家店,它获得了进步
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热烈拥护,陈独秀、胡适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毛泽东、
周恩来都是新文化运动的热烈崇拜者和参与者。然而,21条和巴黎和会对这些热血青年
是当头一棒,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怀疑和排斥欧美民主制度,开始由思想启蒙转为民族
救亡,国家、民族的独立和自由成为当时最主要的诉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爆发了54
运动,并且很快波及全国,得到了广大工人和市民的支持,中国无产阶级才有机会第一
次独立地展现力量,登上历史舞台。54运动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送来马列主义
,俄国革命道路不但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也曾经吸引了当时的国民党,学习和研究马
列主义,学习和研究俄国革命道路,是那个时代不可阻挡的潮流,这是后来以毛泽东、
周恩来为代表的大批优秀青年投身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原因。中共宣传喉舌一向称自己是
“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倒也不是毫无根据的。没有新文化运动,没有54运动,
没有十月革命胜利,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也不会有今天的人民共和国。上述的这些,
是一种历史必然,有其深刻的客观规律,可惜影片剧本在这方面没有很好地表现。
总的说来,《建党大业》的编剧还是值得肯定的,据说主要编剧是一位二十几的年轻人
,那就更难能可贵。虽然作为一位历史爱好者,我觉得剧本有些匆忙,失于肤浅,但总
的说来还是成功的,值得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