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央社院智库报告:中国中产阶层存强烈焦虑感
avatar
中央社院智库报告:中国中产阶层存强烈焦虑感# China - 中国研究
m*e
1
2016年08月23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8月23日电(记者 阚枫)23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报告分析,当前,中国的
中产阶层虽规模日益庞大,但尚未发育成熟,绝大部分仍处于脆弱状态,他们对自身处
境有强烈的焦虑感。
8月23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统战高端智库举办“中产阶层的未来
发展趋势与社会治理创新”学术研讨会,来自高校和智库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研讨会上,北京理工大学博士杨帅围绕中央社院智库重点课题“中产阶层与社会治
理创新”作了专题报告。报告认为,当前,中国中产阶层规模不断扩大、利益诉求日渐
多元、社会群体性影响不断加大,由此带来社会结构的转变,也给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
课题。如何进行治理创新,以应对和引导中产阶层的合理诉求与多样化表达,成为当前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报告称,中国当前的中产阶层至少包含私人资本所有者、个体工商户、专业技术人
员、办事人员、经理人员等群体。中国当代中产阶层的成长路径不同于西方,他们身处
中国这样一个后发赶超型大国,在不具备对外转移条件、自身还要被动资源重新调节分
配的过程中,完成了自身积累和身份变迁。
报告同时认为,中国的中产阶层虽然规模日益庞大,但尚未发育成熟,绝大部分仍
处于脆弱状态。他们对自身处境有强烈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感还有加大之势。
报告建议,政府急需采取更多的保障性措施,纾缓中产阶层的生活压力,畅通其发
展通道;同时,借鉴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治理经验,积极引导其合理诉求和多样化表达
,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创新,以应对中产阶层不断发展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
,最大限度发挥其“社会稳定器”作用。
围绕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界定、地位、特性以及中产阶层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政府
如何开展有效治理等问题,参会学者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诸多修改性意见。
清华大学文学院教授汪晖指出,“中产”既是一个社会分层概念,又是一个社会性
概念,讨论中产阶层不能仅局限于以服务业和管理阶层为中心的群体,还必须关联中国
更大规模的普通劳动者。中产阶层问题的提出其实是大多数国家当前都遭遇的问题,但
其化解之道取决于中国自身改革的进程。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李路路表示,二战以后几乎所有的新兴工业化国
家,中产阶层都经历了一个从追求经济诉求到社会诉求再到政治诉求的过程,这对国家
治理提出了挑战,但也提供了优化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的机遇。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康晓光认为,中产阶层的利益表达有其自身的独特
关切和概念空间,他们对于市场经济的支持以及对于市场经济消极面的反感情绪,都有
着现实依据和共情意识,因此,客观上需要社会提供一套结构性机制消化和吸纳。
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教授温铁军分析,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大量对
抗性矛盾通过治理机制的创新,基本都有可能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对于中产阶层占人
口比重过半的大城市而言,社会治理创新可以有效地为其利益表达和文化表达创制空间
,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其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新模式。
据介绍,今年7月20日,中央社院正式启动统一战线高端智库建设,其首批课题12
个项目正在陆续结项中。目前,中央社院智库发布了第二批课题立项,共有24个课题通
过预备立项,一批知名学者和青年学术精英作为智库特约研究员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其
中不乏基础理论研究与热点对策研究。(完)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