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国是否也该退出巴黎协议?
avatar
中国是否也该退出巴黎协议?# China - 中国研究
y*e
1
22日,100多个国家齐聚联合国,见证一份全球性的气候新协议《巴黎协议》的签
署,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这将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谱写
重要一页。
去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上,196个国家经过艰难谈判
,达成了一致。这份继《京都议定书》之后最重要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协议的诞生来之
不易。不但包括了所有排放大国,而且还引入了法律约束力,浸润了国际气候变化合作
领域公平合理、全面平衡、富有雄心、持久有效的精神,这将有助于减少未来协议落实
中的障碍。
根据协议,缔约方承诺,在工业化前水平上,要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
内。为了确保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所做出的承诺能够得到落实,协议还确定了全球总
结的时间。这一切都传递出全球致力于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信号。
不过,在这份宏图伟略的突破后面,仍隐藏着道道沟坎,是否能跨越决定协议的成败与
得失。
协议的签署只是一个起点。协议要正式生效并具有法律约束力,至少需要55个《联合国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签署并加入,且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至少约55%,
这些缔约方还需要完成相应的国内批准程序。据乐观预计,2017年协议才可能正式生效。
作为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气候协议,协议将富国和穷国都纳入其中,共同承诺致力于抑制
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并设定广泛长期的目标。这是一个进步,然而未来由于发展
阶段不同,发展中国家将面临确保经济增长和向低碳转型的双重任务,发展中国家的负
担将更为沉重。在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上,迟迟难以有较大突破,原因之一是要实现减排
目标,有可能需要更多投入,同时可能冲击已经形成的经济增长模式。未来,发展中国
家还需要努力在经济增长和向低碳经济转型之间寻找一个能够接受的平衡点。五年总结
机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也构成不小的压力。
以中国为例,中国通过落实《巴黎协议》,将进一步推动国内可持续发展,但完成减排
目标将是艰巨的任务。尽管如此,中国仍将在推进《巴黎协议》落实的过程中发挥积极
的推动作用。
以往气候谈判中一再遇到的“痛点”并未真正消除。协议中,凡是涉及减排指标和援助
资金承诺的地方,都被置于非约束性的决定当中。除了会前做出的各国自主贡献减排承
诺之外,发达工业国家没能做出进一步的减排安排。尤其在资金援助问题上,虽然发达
国家对到2020年每年拿出1000亿美元援助发展中国家减排和适应的承诺进行了重申,但
2020年之后在1000亿美元基础上继续增资的计划被推后到2025年。同时还要求中国、印
度等发展中国家要不断加大资金援助力度。
无疑,《巴黎协议》的签署使全球向一个低碳的,适应气候变化的世界迈进。未来,大
国和通过早先的大量排放而发展起来的国家,应该承担更多责任,发达国家应继续带头
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阵痛,实现可
持续发展。在实现全球减排的道路上,应充分体现国际气候合作领域以公平为基础“共
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样才能获取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红利。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