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房租 耗光了年轻人的首期
avatar
房租 耗光了年轻人的首期# China - 中国研究
s*e
1
http://www.mitbbs.com/pic_home/weiyan/pic/B/bighant/27375/0.jpg
房租又涨了,你在大城市还漂得下去吗?
买不起房,可以租。如果连房子都租不起,又能住哪去?
看完《爱情公寓》,从电影院出来,萦绕脑海的被欺骗感还没有散去,就接到来自房东
的电话:
“小B啊,下个月房子该续租了,你看租金是不是涨一点?你考虑一下好吧,不能接受
的话这个月就要找找房子。”
挂断电话,房东方言味道的普通话久久回荡,绝望感代替被欺骗感盘踞脑海。这时候才
觉得,刚刚看过的《爱情公寓》也还不错——至少,片中的几个主角有一套整洁、宽敞
的公寓可以住,而且他们的世界里,从来没有涨租这回事。
房租上涨,可能是这个夏天,漂泊在大城市的年轻人最大的痛楚。
有机构数据显示,近来,一线城市中,北上深三市的租金,分别环比上涨2.4%、2.1%和
3.1%。听起来似乎还能接受,但要知道,这是平均了大片郊区土地后的数据。多数年轻
人租住的靠近市区、靠近地铁的热门地段,涨幅还要更高。
在北京,有记者调查得知,一些抢手房源的租金,相比去年涨幅甚至超过10%,而在上
海、深圳也有类似情况。不过即便如此,那些坐在中介的小电瓶车上,穿梭在城市看房
的青涩毕业生,依旧源源不绝。
说不定就在昨天,这些因为涨租而苦恼的人们,还在兴高采烈地转发“房价受到严控”
的新闻——他们原本抱着局外人的心态看待房价涨跌,以为它和买不起房的自己永远无
关。
但很快,房租上涨就打破了年轻人独身事外的幻想。
社会给年轻人上的第一课,就是涨租
——————
为什么一二线城市的房租会在夏天上扬?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毕业生们走出了校园,开始完成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2018年
,中国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在八百万左右,这些刚刚踏入职场的年轻人,都要给自己找一
个栖身之所。于是,每年毕业季之后的夏天,也是房产中介们忙碌的季节。
而在毕业生带来租房需求增长的同时,某些地区的房屋供给却在减少。以北京为例,在
去年实施整治之后,违规房源减少,加之二手房交易升温和长租公寓手握大量房源,留
给租客的选择空间变小,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2018年上半年,北京市住房租赁的月租金均价为4649元/套,比2017年同比上涨300多
元,这个平均涨幅如果放在年轻人居住的社区,恐怕还要继续放大。北京以外,有媒体
发现,两个月前还能在深圳福田区找到一些3000块以下的一居室,但如今,这个价格已
经是过去时。
相比一线,二线城市涨租的势头也丝毫不弱,比如最近就有数据显示,南京与济南的租
金分别环比上涨3.7%与2.4%,成都、合肥和宁波相比去年,同比上涨都超过了两位数。
房东们很精明:既然房租一月一涨,那不如就签短期合同。根据一项统计,目前大部分
个人房东普遍不愿签太长的合同,一年时限的合同占租房市场的79%。
比房东更精明的就是中介。有网友就在网络上抱怨:自家房子挂在中介,却迟迟租不出
去,最后不得已,在中介的介绍下把房子交给长租公寓去改造——稍加装修之后,长租
公寓的价格比普通民居又要高出不少。
其实,准确地说,租房才是社会给年轻人上的第一课,涨租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知识
点。
众所周知,长久以来,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房屋租赁体验不是太好,巨大的信息不对
等、中介行业的不规范以及一部分房东极度漠视契约精神,让搬家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常
态。
有人做过统计,中国一二线城市的白领,在结婚前普遍保持着一到两年搬一次家的频率
,原因可能是合同到期,可能是房东违约,也可能是工作调整。
如果说楼上楼下的反复奔波还能够忍受,与中介的斗智斗勇才是搬家过程中最大的波折
。可是大多数房源都掌握在中介手中,租客就算一百个不情愿,还是要跟随那个满嘴跑
火车的房屋中介全城看房。
如今,再加上房租上涨这个难点,毕业租房这门课的难度陡然上升。
长租公寓该背多大的锅?
——————
有分析把这轮房租上涨归为之前房价大涨的余波。
根据这种观点,前两年的房价暴涨,一直没有很直观地反映在房租上,这一次涨价,也
是房租在慢慢跟上房价的脚步。而要说为什么涨幅会在短短几个月内变得如此之大,很
多媒体给出的答案是长租公寓。
很长时间以来,相比房价,房租剔除了不少投资因素,被认为能更直接地反映刚性需求
。而近几年入场并且蓬勃发展的长租公寓,却正在让“炒房租”变为可能。
顾名思义,长租公寓就是一些企业通过租赁或者购买的方式,把房源集中起来,进行统
一标准的装修和管理,然后投放市场的公寓。相比于传统的民居,长租公寓的价格更透
明,配套更完善,装潢更精致,当然,价格也相对更高。
一些长租公寓找准了年轻人的痛点。
比如很多品牌着力宣传的“欧式极简装修风格”,很适合租住其中的年轻人拍一张宜家
风的照片发在朋友圈,比凌乱的民居高逼格不少。但抠一抠墙上薄薄的一层防水漆,敲
一敲床头的木质隔断,就能发现太多仓促潦草的装修痕迹。
这些拎包入住的公寓,通常要比周边区域的租金高,最夸张的能达到普通民居均价的两
倍。花三千块钱装修,之后每月房租就可以多赚一千甚至更多,公寓运营商何乐而不为
呢?
长租公寓不仅自身价格不菲,也在无形中抬高普通业主的心理预期。不久前有北京网友
爆料,由于两家租房平台竞价收购房源,自己原打算七千元租出去的房子,最后以一万
多块的价格交给了长租公寓。
房租上涨的大锅,不能全让长租公寓背,但这些品牌背后资本的参与,的确对涨价起到
不小的助推作用。
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和棚改货币化的政策,一方面使一群拆 迁户腰包陡然鼓起,短期
内推高房价,另一方面使城中村的低端房源消失,原本租住其中的低收入群体,很多只
能选择离开。
租房,是一个底线问题
——————
通常来说,30%是房租收入比的“黄金分割”点。也就是说,如果房租超过收入的百30%
,其他消费的空间就会被大大压缩,生活幸福感就会明显下降。
即使是中国最顶尖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毕业生,第一年的平均月收入也只徘徊在
一万元上下,而在北京市区整租一套房子,低于五六千元几乎是无法办到的。
这样看来,就算选择合租,年轻人们也未必能够进入幸福的及格线——更何况合租这种
居住方式本身,就在拉低幸福感。
有人说,房租上涨是市场结果,市场的问题就应该交给市场自己去解决。但是我国的居
住问题,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市场经济问题。在我国目前的两亿多流动人口中,有超过
一半需要租房,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房东和品牌公寓面前,基本没有议价能力。
如果说买不起车的人可以选择公共交通,买不起房子的人可以暂时租住,那么如果连房
租都在各种力量的裹挟下一路上天的话,租不起房子的年轻人只能选择离开吗?一个多
元的、包容、层次丰富的都市,不该只容得下所谓高端租客。租房问题,是住房问题的
一部分,是我们社会的底线问题。
1997年上映的电影《甲方乙方》的结尾,好心的主人公把婚房借给一对可怜的夫妻。丈
夫陪着罹患癌症的妻子,在这所“自己的”房子中度过最后的日子。又二十年过去,今
天的年轻人用接近一半的工资,租住在年纪比自己还大的老房子的次卧里,并且清楚地
知道它永远也不会属于自己。
再看这样的电影情节,不知道他们还能不能感动起来。
电影《甲方乙方》的结尾,妻子去世后,丈夫在大雪纷飞的春节,把房子钥匙还给了好
心的主人公。
avatar
d*m
2
唉,国人被各种割羊毛
avatar
d*m
3
真心不容易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