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l*e
1
当初出国的时候国内的身份证都被收了,后来每次回国只能拿护照当身份证,非
常不方便。这次回国想重新办下身份证,请有经验的人指点一下,谢谢了.
我有绿卡.
avatar
m*p
2
刚刚加入一个startup,给了一些options,4年vest。据说可以预先交83b tax来省税,
必须在30天内。是不是现在就可以交?还是说要等一年满我拿到vested options之后才
算?
avatar
c*l
3
谢谢
avatar
l*f
4
读lactose的戏说沙陀,崇拜赞美之外学习一下,跟着戏说五代演义。年末最后一天娱
乐一下哈。
avatar
s*s
5
When options are granted, not vested.
要和公司确定 options 是否 applicable, 还有FMV.
avatar
l*f
6
残唐五代乱世出英雄,各路英雄风云际会是说故事好材料。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即有
善说五代史故事人,说一部五代史平话。元杂剧里颇有关于五代好汉们的剧目,有南戏
白兔记,明朝小说有三言里史弘肇龙虎风云会,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有残唐五代演义。
不过五代评书比起深入人心的三国,隋唐可差远了,我小时候听过一部赵匡胤演义,奇
怪滴至今印象深刻,算是五代末事。
此书来历不清楚,特地查了一下,据说是刘兰芳根据他老师孙惠文口述整理的,估计是
民间说书人口耳相传,而且可以算做杨家将前传,里面杨老令公还是一莽撞搞笑的小朋
友。听名字似乎是赵匡胤做主角,其实他的戏份并不出彩。赵匡胤故事很早就有流传,
三言里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段子,源头可能可以追朔到宋代平话;传说中的一条杆棒打
出赵宋天下的英雄好汉,在开国皇帝里是排名靠前传奇人物。这本书可能为了突出赵匡
胤,将郭威柴荣大大贬低;郭威在里面是一个颇狡猾又狭隘的家伙,柴荣则老成忠厚却
没有什么才干。好玩的段子一个是郑恩郑子明,跟隋唐里的程咬金,岳家将的牛皋一脉
相承的角色,还有就是事实上的主角:高家枪传人高怀德高怀亮这哥儿俩再加上点杨继
业这三位的故事。
演义故事从后汉年间赵匡胤砸勾栏闹京城,被通缉而江湖亡命开始,与郑恩一起在路上
结交柴荣,投奔邺都的郭威郭雀儿。郭威本想把赵匡胤捉拿归案,却因为后汉主刘承佑
子承父位,杀史弘肇后又想除掉他,而借机造反,兵进汴梁,黄袍加身做了皇帝。郭威
对赵匡胤不放心,一石二鸟欲除赵匡胤与忠心后汉的高行周,命赵匡胤去高平关找高行
周"借人头",赵匡胤用老道苗光义之计,自行投高平关,反倒迫得高行周自杀,自杀
前并为儿子高怀德与赵匡胤之妹赵美容定下亲事。高怀德与母亲扶柩回乡,艰难度日。
高行周人头"死鹞子吓死活家雀",郭威一吓而亡,死后柴荣继承后周皇位张榜招贤,
恰逢高怀德投亲赵匡胤,误打误撞白马银枪一战立名。但是高家却是柴家世仇,高行周
曾杀死柴荣之父柴崇礼,故柴荣密令赵匡胤将他杀掉。赵匡胤明杀暗藏,并将妹妹嫁与
高怀德,后高怀德隐身军中随赵匡胤出征北汉,阵前救主,这才得出头之日。然后是讨
伐北汉,与火塘寨杨衮交手,杨衮及杨继业继亮出场,杨继亮认祖归宗,穿插杨继业与
佘赛花故事。杨继亮初出茅庐,心高气傲银枪无敌,虽然脾气急躁却也颇有智谋,将高
怀德困于山谷,后得师祖书信方知自己其实名高怀亮,是高怀德同胞弟弟,于是立刻放
走哥哥。杨继业大怒,提枪来战却不敌弟弟,回家跟父亲抱怨父亲偏心,从此改用大刀
---知道为啥杨家枪鼎鼎大名,杨老令公却用大刀了么?当然后来杨衮与赵匡胤阵前
铜锤换玉带暗递秋波,那哥儿俩也和好了,后来杨继业儿子们是跟高家哥儿俩学的枪:
高家枪变成杨家枪。各位英雄大破北汉大阵,至此结束。
说完演义再说历史。演义跟历史放一起比较还是蛮欢乐滴,造出来的小说人物也就罢了
,更多的是历史上有其人,但是史书形象与事迹完全不同,这些扭曲可能可以看到民间
道德取向与趣味。就如对郭威,柴荣这后周的两代君主的贬低,揣测可能是故事发源于
宋朝,故对本朝开国皇帝"真命天子"要大加吹捧。周世宗柴荣,即使作为宋臣的司马
光在通鉴里也这么评介:
《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又曰:"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世宗近之矣!
这在通鉴整部里头都可以算数一数二对皇帝的赞誉了。再看演义里头柴荣的无能形象,
真是要替他喊冤。再说郭威,史弘肇龙虎风云会里头,郭威故事很有趣,私下揣测也比
较接近事实,乱世之中也就是这样强梁无赖而后又投军的方有发迹可能,但是无赖也罢
,郭威作皇帝还是不错的。再说演义里居然说郭威嫉恨赵匡胤自然是不可能,郭威时代
赵匡胤也就一小军官,哪里能得皇帝注意?不过有小心防范故事的倒是柴荣,赵匡胤自
己曾经说过,
(宋史)帝王之兴,自有天命,周世宗见诸将方面大耳者皆杀之,我终日侍侧,不能害
也。
不过,杀史弘肇等而郭威反后汉之事则是实录:
冬十一月丙子,杀杨邠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皆灭其族。郭威反。
还有郭威闻讯与部下的对话,进军汴梁,后黄袍加身的过程,演义虽有渲染,而基本如
此。但是演义里所说柴荣出身贫贱,父柴崇礼以贩伞为生,路过高平关被高行周所杀则
全是杜撰,柴荣父名柴守礼,好好活到他儿子做了皇帝,而且仗势横行,连柴荣对自己
老爹都木办法头大,不肯认他做爹,新五代史,家人传:
(守礼)致仕,居于洛阳,终世宗之世,未尝至京师,而左右亦莫敢言,第以元舅礼之
,而守礼亦颇恣横,尝杀人于市,有司有闻,世宗不问。
柴荣自然也不是赵与郑的大哥,其实郑恩这个演义里的重要人物,实际史书原型是谁不
得而知,赵匡胤那帮禁军兄弟里似乎木有这样的。赵匡胤则在柴荣继位后方展露头角。
书中渲染柴荣无能,出征北汉全仗高怀德护驾,其实高平之战:
帝乃自率亲骑,临阵督战。今上驰骑于阵前,先犯其锋,战士皆奋命争先,贼军大败。
"今上"自然是赵匡胤。此战柴荣身先士卒,而赵匡胤也于此役立功。此役后赵匡胤"
拜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
演义中津津乐道的所谓"死鹞子吓死活家雀",似乎郭威与高行周不共戴天,高行周对
后汉忠心耿耿。高行周在残唐五代演义里蛮风光,父子同列好汉排名榜,高家枪与王铁
枪不相上下,高行周老爹"白马银枪"高思继被王彦章阵前回马枪杀死,后来高行周子
报父仇又同样回马枪枪挑王彦章,这故事固然狠戏剧,历史也不少巧合,但是偏这种事
是没有的,按五代史高行周传,高思继是被李克用杀掉滴,高行周也没有这么光辉滴枪
挑王彦章,他父亲被杀后,少年时先在刘仁恭帐下,后与符彦卿同事李嗣源,后晋代唐
,他又成为晋臣,后汉兴起,他是邺都留守临清王,郭威后周代汉,他加封尚书令,作
为几代老臣,甚见尊重:
太祖以行周耆年宿将,赐诏不名,但呼王位而已。
分明是君臣和睦嘛,高行周根本木有什么忠心后汉,不服郭威的话。五代这个混乱时代
,强者为王,如欧阳修般,一边修史,一边呜呼哀叹,说什么没有全忠守节之人,未免
求全责备,若欧公自己处于当时乱世,不知做何光景。好玩的是欧公表扬的一位全忠之
人,就是那位王铁枪王彦章。这个旧五代史与新五代史,有时候似乎砍削太过,如汉本
纪,刘知远与石敬瑭一个汉高祖,一个晋高祖,把晋字砍掉,读来费解。还有那个杂传
,家人传,义儿传也算首创。欧公修史,不能不说搀杂个人好恶,甚至怀疑他老修史的
一个目的是为了骂人,比如冯道老先生。不过好些本传经过一番整理,也有补充,比如
郭威不幸做了牺牲品的儿子们这些事迹,还有义儿传这么整理一下还是蛮好的,揣测欧
公应该是特别热爱整理东西贴标签的那种人。
还是接着说高家枪传奇。高氏世系按演义传说,是高谭胜(郢?)-文举-顺励-思继
-行周-怀德这么下来,而且说高谭胜两榜进士,高文举相唐僖宗。检唐书僖宗本纪,
并无高氏宰相,当时著名高氏人物有高骈与高湘。高骈不必多说,高湘为高锴子,新唐
书高釴传:字翘之,史失其何所人。与弟铢、锴俱擢进士第。
似乎都与高郢无关。高郢倒是大名鼎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高氏表高郢一系据载可上朔
北齐高氏,为高欢之弟高岳这一系,但究竟如何同祖不详。要是演义中所说是实,高行
周真扯上高郢,那么高家枪就成了北齐一系后人,实在狠欢乐,我觉得是不可信滴。高
郢相德宗,顺宗,早年间曾经入郭子仪幕:
郭子仪节制朔方,辟为掌书记。
又高郢嗣子高定,精于易。而无高文举此人,唐末有一位朔州刺史高文集,原李克用部
下,后归顺唐大同节度李琢。检五代史周书高行周传载:
曾祖顺厉,世戍怀戎。父思继,昆仲三人,俱雄豪有武干,声驰朔塞。
演义世系后半部分是对的,顺厉-思继-行周-怀德,但是顺厉以上则没有正史旁证。
说高顺厉“世戍怀戎”,则似乎应从其祖辈,至少父辈即戍守。所以还是不可能是高郢
后代: 高郢出自渤海高氏,而家京兆,以尚书右仆射致仕,卒于家,其嗣子高定仕至
京兆参军,又如何会有子侄后辈“戍怀戎”?高思继兄弟作为唐末怀戎戍将,后均被李
克用所杀,高行周,行珪一众从兄弟被刘仁恭收留,后高行周又从李嗣源。从思继到怀
德,从唐入宋,在五代乱世中高氏父子三代皆以武勇建立功业。高行周"有勇而知义,
功高而不矜,策马临敌,叱咤风生,平居与宾僚宴集,侃侃和易,人以是重之",虽然
不是演义中渲染的从一而终,仍是五代乱世里很难得才德兼备的武将。
演义中的高怀德,与历史记载有相似处;他弟弟高怀亮则正史无载。演义里兄长沉稳厚
重,弟弟骄傲任性。再加上飞扬跳脱的少年杨继业,煞是热闹好看。杨家将故事就不用
罗嗦了,不过很搞笑的是演义里口口声声火塘寨火山王杨衮,但是五代史中有名字杨兖
(或讹为衮)的那位则是契丹将领:
旧五代史柴荣本纪:
二月庚戌,潞州奏,河东刘崇与契丹大将军杨衮,举兵南指。
通鉴:
北汉主闻太祖晏驾,甚喜,谋大举入寇,遣使请兵于契丹。二月,契丹遣其武定节度使
、政事令杨兖将万馀骑如晋阳。
按宋史杨业传,杨业父亲名杨信,非杨衮,是麟州的老大:
初,麟州土豪杨信自为刺史,受命于周。信卒,子重训嗣,以州降北汉。至是,为群羌
所围,复归款,求救于夏、府二州。
这个府州当地老大就是著名的折氏,北宋一朝重要的世代将门。也是演义里佘家原型。
好玩的是,宋史有两个杨信,一个是杨业之父,其实不是宋臣,一个则是很早就跟随赵
匡胤的忠心臣子,后来病重时候宋太宗还亲自到他府邸去探病。更好玩的是这位杨信有
个弟弟叫杨嗣,后来跟杨业之子杨延昭一起驻守边关,是好同僚。
给高怀德造出个弟弟高怀亮,还说高怀亮早年被杨衮收养,跟杨业是一起长大的兄弟,
实际高怀德与杨业没有很多交界;高怀德作为将家子成名很早,少年随父在军中,弱冠
之年辽人南侵,怀德请行,
至戚城遇辽军,被围数重,援兵不至,危甚。怀德左右射,纵横驰突,众皆披靡,挟父
而出。
在柴荣麾下,柴荣平淮南之战中他与赵匡胤算同事,都立大功:
世宗一日因按辔淮壖以观贼势,见一将追击贼众,夺槊以还,令左右问之,乃怀德也。
召至行在慰劳,许以节钺。
到赵匡胤上位,高怀德帮他平定李筠的叛乱,宋史高怀德与石守信等同传,进退地位等
类似,所谓杯酒释兵权也同样有他们,算是赵匡胤在后周禁军里结交的好哥们;而杨业
则是在宋太宗平北汉时候方投降宋而非演义里说的后周。平北汉是御驾亲征,故高怀德
也跟着随从去了,但是太宗本纪里并未记他任何事迹,可见只是随侍而已。在战场上两
个人基本没有同事过。
宋史里高怀德的形象很不错:
高怀德字藏用,真定常山人,周天平节度齐王行周之子。怀德忠厚倜傥,有武勇。
弱冠之年即从千军万马中救父,又敌阵中夺槊而还,可称武勇。此外还喜音律,本传说:
怀德将家子,练习戎事,不喜读书,性简率,不拘小节。善音律,自为新声,度曲极精
妙。好射猎,尝三五日露宿野次,获狐兔累数百,或对客不揖而起,由别门引数十骑从
禽于郊。
从本传看来,高怀德是赵匡胤一党,而且与演义里,赵匡胤是兄长,对他照顾的情形不
同,高怀德实际上比赵匡胤还要大一些,娶赵匡胤的妹妹也很晚,是在黄袍加身以后,
建隆元年即960年。此年高35岁。从年纪看此前应有妻室,但史书无载,而公主太
太也是寡居以后再嫁。成婚十三年,开宝六年: 冬,长公主薨,去附马都尉号。这位
秦国大长公主与其兄长感情很好,去世之时:太祖临哭,废朝五日,赐谥恭懿。高怀德
自己则历太祖,太宗,于太平兴国七年即982年57岁时候去世。这位秦国长公主在
演义里给了个名字赵美容,是千人一面的贤德,究竟历史真实如何不得而知,不过司马
光老头儿一面正经写通鉴,一面意犹未尽滴拿当朝八卦来写涑水纪闻,里面有个超好玩
记载,赵匡胤还没黄袍加身之前,市间传言已经一塌糊涂,赵先生自己还在犹豫再犹豫
,还跑回家跟家里人商量:
太祖姊即魏国长公主,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面杖逐太祖曰:“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
自决,乃于家间恐怖妇女何为耶!”太祖默然而出。
让人忍俊不禁的段子。也可见五代将家女儿之强悍,可比演义里头有趣多了。不过赵匡
胤母亲杜氏只生五子二女,秦国(后改燕国)长公主是妹妹,姐姐未笄而夭折,后来封
号是陈国长公主,所以赵匡胤同母只有一个妹妹,这个姐姐魏国长公主不晓得从何而来
。宋史公主传里头,有魏国长公主封号的实际是赵匡胤的女儿。所以可能司马光老头儿
记错了,这位就是秦国长公主,未来的高太太?高怀德娶妻如此,可真是太好玩了。
传说中的杯酒释兵权,宋史在石守信传中记赵匡胤所说:
帝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
无所猜嫌,不亦善乎。"
不知此语真假,但是看高怀德后来沉溺于射猎音律,倒象是为此语作注。怀德二子,处
恭,处俊,均已不再继续父辈的戎马生涯。演义里意犹未尽的编排高怀德之子高琼高君
宝与刘金定招亲,平南唐,实际宋史里的高琼跟高怀德根本就木有关系。处恭虽有"右
监门卫大将军"之衔,也只是虚衔:据宋史职官志: 诸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并
为环卫官,无定员,皆命宗室为之,亦为武臣之赠典。几代将门至此而终。
avatar
w*u
7
xixi,这么长的帖子,居然木有人赞,我来~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残唐五代乱世出英雄,各路英雄风云际会是说故事好材料。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即有
: 善说五代史故事人,说一部五代史平话。元杂剧里颇有关于五代好汉们的剧目,有南戏
: 白兔记,明朝小说有三言里史弘肇龙虎风云会,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有残唐五代演义。
: 不过五代评书比起深入人心的三国,隋唐可差远了,我小时候听过一部赵匡胤演义,奇
: 怪滴至今印象深刻,算是五代末事。
: 此书来历不清楚,特地查了一下,据说是刘兰芳根据他老师孙惠文口述整理的,估计是
: 民间说书人口耳相传,而且可以算做杨家将前传,里面杨老令公还是一莽撞搞笑的小朋
: 友。听名字似乎是赵匡胤做主角,其实他的戏份并不出彩。赵匡胤故事很早就有流传,
: 三言里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段子,源头可能可以追朔到宋代平话;传说中的一条杆棒打
: 出赵宋天下的英雄好汉,在开国皇帝里是排名靠前传奇人物。这本书可能为了突出赵匡

avatar
l*f
8
多谢多谢,是太罗嗦了,哈哈

【在 w***u 的大作中提到】
: xixi,这么长的帖子,居然木有人赞,我来~
avatar
w*u
9
你每天大娃二娃,哪有时间码字?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多谢,是太罗嗦了,哈哈
avatar
T*r
10
为什么一谈到历史知识,文学知识什么的你能做到那么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了熟于胸
腹藏五车……的呢?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多谢,是太罗嗦了,哈哈
avatar
wh
11
为什么她总把长帖藏在二楼呀?哈哈。新年好新年好!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一谈到历史知识,文学知识什么的你能做到那么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了熟于胸
: 腹藏五车……的呢?

avatar
l*f
12
忙里偷闲+挖资本主意墙角,xixi

【在 w***u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每天大娃二娃,哪有时间码字?
avatar
l*f
13
teller同学 I fule you....
这里面哪有知识。。。。闲聊天灌水嘛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一谈到历史知识,文学知识什么的你能做到那么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了熟于胸
: 腹藏五车……的呢?

avatar
l*f
14
一楼长贴有可能上十大啊
虽然狠可能是俺自作多情,还是要防患于未然嘛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她总把长帖藏在二楼呀?哈哈。新年好新年好!
avatar
w*u
15
你还好意思哀叹大过节上班,整个一干休所么。。。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忙里偷闲+挖资本主意墙角,xixi
avatar
l*f
16
哪里比得上干休所这种高尚地方。。。。顶多居委会,还要做苦力的居委会

【在 w***u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还好意思哀叹大过节上班,整个一干休所么。。。
avatar
l*e
17
狂赞狼姐大作!
1。关于五代史平话的一小段读书笔记
赖狼姐指点,我大致看了一遍五代史平话,感觉其内容和形式均同《残唐五代史演义》
差别不小。存孝母感石人生子,存孝打虎,咬脐郎追白兔,这三个民间最为广泛流传的
故事,五代史平话当中都并无踪迹,甚至于李存孝这个人物都不曾明确登场。由此看来
,《五代史平话》,或《新编五代史平话》,仍然是讲史为主,实多虚少,处于一种“
半史半书”的状态(引号里面这个词纯粹是我杜撰)。然而,绝对不能以此否定五代史
平话对后世民间文化的影响力,例如汉史平话当中虽然没有出现白兔,但是对比一下《
平话》同《白兔记》的文字,就会发现其中显而易见的继承关系:
“但见知远在地上睡卧,有一条黄蛇,从知远鼻孔内自出自入;旁有一人身着紫袍,撑
着一柄黄凉伞,将知远盖却。。。‘既是有此等异事,休教他去养马,怎不将女孩儿三
娘子招他做女婿?向后改换我家门风,也是一场好事。’”
“见一人高卧,见一人高卧,倒在蒿蓬,鼻息如雷振也。气如吐虹。我把两眼摩挲,觑
他貌容。呀!元来是霸业图王一大雄,更有蛇穿窍定须显荣,振动山河鱼化龙。咳!自
古道:"草庐隐帝主,白屋出公卿。蛇穿五窍,五霸诸侯。蛇穿七窍,大贵人也"。我家
一洼之水,怎隐得真龙在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小女三娘,未曾婚配他人。趁此
汉未发达之时,将女儿配为夫妇,后来光耀李家庄。”
2。隋唐和残唐,兼答狼姐和温兄
拙作《戏说沙陀》误蒙wh,leawolf,winston,Eriocheir四位兄台青目,令小弟不胜
惶恐。诸位兄台的提点令我获益匪浅,此处仅有一事不明,斗胆妄加商榷。有关“三国
,说唐,残唐五代并称三大历史战争Romance”的说法,当然不可能是本人杜撰,实源
于多年前在学校图书馆书架散发着霉味的最深处翻腾过的一本某西方学者对中国宋元明
清文学的介绍与评价。这个说法其实我也并不认可,只是前几天脑子一热,就把它借过
来了,书名和作者自然早已经忘到仙女座大星云去了。不过转念再一想,这个说法也许
存在某些成立的根据,我就试着为它辩解一下吧。
一部或一类文学作品,或者某个历史时代,对某个社会的影响力,不仅要看现世,也要
看历史。近几十年来,人们对隋唐故事的熟悉程度无疑远大于残唐五代,但这并不能表
明历史上的残唐五代传奇在民间也是相对默默无闻。宋代的《五代史平话》,元曲当中
的若干故事(除了已经讨论过的五侯宴,白兔记,还有无名氏的杂剧《雁门关存孝打虎
》,其开头部分,同近代京剧《珠帘寨》十分相似,二者或存在渊源关系;此外还有赵
氏兄弟的《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和《赵匡义智娶符金锭》),均表明着残唐五代在宋元
时代的民间熟悉程度(用维基百科的话说,“In popular culture”)。再向下看去,
成书于明初的水浒传当中,也能见到残唐五代的掌故传说:
“我闻五代时大梁王彦章,日不移影,连打唐将三十六员”。-- 宋江对张清飞石绝技
的感慨。
““不信你一个人如何杀得四个虎?便是李存孝和子路也只打得一个。” -- 李逵连杀
四虎之后,猎户们的惊叹。
直到近现代,金庸作品当中也有纪念王彦章的嘉兴铁枪庙,而且是故事情节进行的主要
地点之一。
以上大都为对残唐五代传奇故事的单方面讨论,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宋元民间文学当中的
隋唐故事。目前流传下来的宋元平话当中,隋唐貌似比较空白。再看元曲,其中隋唐故
事的密度并不亚于残唐五代,诸如《程咬金斧劈老君堂》, 《尉迟恭单鞭夺朔》(这
个是否能作为如雷贯耳的《锁五龙》的源头呢),《小尉迟将斗将认父归朝》,等等。
然而在这些戏当中,我们这一代人幼时最为流行的瓦岗寨的段子,却几乎被元人遗忘,
仅仅在《程咬金斧劈老君堂》当中略有提及:“某(徐世勣)先随翟让起义于瓦岗,因
除翟让,后佐于魏王李密手下”。到了明代的杂剧,如《长安城四马投唐》当中,瓦岗
众人的名字出现的更频繁,但是瓦岗寨仍然不是故事的发生地点。
号称为罗贯中所著的《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最初也可能是罗贯中所作
),的确比较完整地讲述了瓦岗寨的故事,但这部书的涵盖范围涉及这个唐朝,从隋末
的改朝换代,到唐初的三征高句丽,再经安史之乱直至王仙芝黄巢,可谓有始有终,因
此不可能对诸位英雄进行细致刻画。如果仔细翻看元明的隋唐杂剧,我们就会发现,征
伐高句丽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例如《功臣宴敬德不伏老》,《薛仁贵荣归故里》,《
摩利支飞刀对箭》,等等,而这些故事,则已经超出我们儿时所津津乐道的“隋唐”的
范围。此外,尉迟敬德显然是诸杂剧里面最大的主角(到了水浒,还有病尉迟小尉迟兄
弟;当然也不能忽略不是英雄好汉的“赛伯当王四”)。到了清初,褚人获在他的《隋
唐演义》当中,安排了一批绝代佳人作主角,又是风花雪月又是转世轮回,只会打打杀
杀的程咬金罗成秦琼们无疑被掩盖了不少风头儿。
源于清代,又经近人陈汝衡所改写的《说唐演义全传》,即“说唐”,恐怕才是今天广
为流行的隋唐评书的正源,这部书以类似于水泊梁山的方式来演绎瓦岗寨,同时尽可能
地压缩故事所覆盖的历史时段,减少对外国和异族的涉及,另外还颇具喜感地将西游记
中唐僧的懦弱性格赋予了李世民(“唐童”,不愧是唐僧的结拜兄弟啊)。
毋庸置疑,今天的这些隋唐故事,在民间的影响力的确远高于残唐五代,然而至少在明
代之前的历史上,残唐五代传奇很可能并非如同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一般受人冷落
。即便就当今的隋唐传奇而言,它们或许也同其历史上的相同题材故事存在较大的差异。
3。想借着狼姐的大作,聊聊飞龙全传,宋太祖三下南唐,甚至于曹家将,呼杨合兵,
等等,时间关系,今天不行了。。。
avatar
l*f
18
赞,好多信息,学习了
刘知远跟李三娘故事真有趣,五代史不是说李氏是他抢来的吗,结果民间居然演变成这
样故事了。五代那些皇后嫔妃,来历都蛮传奇的。
隋唐故事发展史很有趣啊。一直很好奇我们今天听的评书跟从前说书人讲的有多少不一
样。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俗文学,流传应该主要是师傅带徒弟?近千年中听你这么一总
结,感觉是离史书越来越远,添油加醋的。恩,水浒绰号里头应该反应不少当时民间流
行故事,赛仁贵,小温侯,还有打虎将是不是出自李存孝啊,虽然名实不符。。。。期
待细说宋朝演义,宋太祖下南唐那个好象就是高君保出场了吧。曹家将没有听过,很喜
欢史书上的曹彬。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狂赞狼姐大作!
: 1。关于五代史平话的一小段读书笔记
: 赖狼姐指点,我大致看了一遍五代史平话,感觉其内容和形式均同《残唐五代史演义》
: 差别不小。存孝母感石人生子,存孝打虎,咬脐郎追白兔,这三个民间最为广泛流传的
: 故事,五代史平话当中都并无踪迹,甚至于李存孝这个人物都不曾明确登场。由此看来
: ,《五代史平话》,或《新编五代史平话》,仍然是讲史为主,实多虚少,处于一种“
: 半史半书”的状态(引号里面这个词纯粹是我杜撰)。然而,绝对不能以此否定五代史
: 平话对后世民间文化的影响力,例如汉史平话当中虽然没有出现白兔,但是对比一下《
: 平话》同《白兔记》的文字,就会发现其中显而易见的继承关系:
: “但见知远在地上睡卧,有一条黄蛇,从知远鼻孔内自出自入;旁有一人身着紫袍,撑

avatar
w*n
19
赞,丽狼的长文还没看完,这又接着看。
我丝毫不怀疑残唐五代故事在历史上家喻户晓的程度,单是白兔记这个影响就太大了,
昆曲中好些丑角的科诨对李三娘刘知远这些人名的提及如家常便饭。查了一下京剧剧目
的统计,背景在五代十国的剧目总数跟隋时期的差不多,这还不包括残唐时期的珠帘寨
,飞虎山,雅观楼等等。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狂赞狼姐大作!
: 1。关于五代史平话的一小段读书笔记
: 赖狼姐指点,我大致看了一遍五代史平话,感觉其内容和形式均同《残唐五代史演义》
: 差别不小。存孝母感石人生子,存孝打虎,咬脐郎追白兔,这三个民间最为广泛流传的
: 故事,五代史平话当中都并无踪迹,甚至于李存孝这个人物都不曾明确登场。由此看来
: ,《五代史平话》,或《新编五代史平话》,仍然是讲史为主,实多虚少,处于一种“
: 半史半书”的状态(引号里面这个词纯粹是我杜撰)。然而,绝对不能以此否定五代史
: 平话对后世民间文化的影响力,例如汉史平话当中虽然没有出现白兔,但是对比一下《
: 平话》同《白兔记》的文字,就会发现其中显而易见的继承关系:
: “但见知远在地上睡卧,有一条黄蛇,从知远鼻孔内自出自入;旁有一人身着紫袍,撑

avatar
E*r
20
家喻户晓...阿,我们白丁被忽略啦//kidding//学习、学习。。。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赞,丽狼的长文还没看完,这又接着看。
: 我丝毫不怀疑残唐五代故事在历史上家喻户晓的程度,单是白兔记这个影响就太大了,
: 昆曲中好些丑角的科诨对李三娘刘知远这些人名的提及如家常便饭。查了一下京剧剧目
: 的统计,背景在五代十国的剧目总数跟隋时期的差不多,这还不包括残唐时期的珠帘寨
: ,飞虎山,雅观楼等等。

avatar
l*e
21
对于残唐五代而言,大方向可能的确是离史书越来越远;但民间说唱戏曲,也往往被受
过正规教育的文人所归纳著述。经过文人之手,某些过于偏离历史且被认为鄙俚的东西
,也许就被删掉了,而一些更贴近的正史的内容,也可能被补入。对比一下三国志平话
和毛宗岗版的三国演义,我们也许能看出一些东西来。:)
曹家将是小时候听的,现在感觉,就是翻版的杨家将呼家将,或者说岳全传的架空部分
。。。忠臣蒙冤,后代复仇,除奸臣清君侧,败敌国享皇封。。。可怜的宋朝皇帝,说
书人恨不得让你把所有的功臣后代都得罪了啊。。。:)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赞,好多信息,学习了
: 刘知远跟李三娘故事真有趣,五代史不是说李氏是他抢来的吗,结果民间居然演变成这
: 样故事了。五代那些皇后嫔妃,来历都蛮传奇的。
: 隋唐故事发展史很有趣啊。一直很好奇我们今天听的评书跟从前说书人讲的有多少不一
: 样。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俗文学,流传应该主要是师傅带徒弟?近千年中听你这么一总
: 结,感觉是离史书越来越远,添油加醋的。恩,水浒绰号里头应该反应不少当时民间流
: 行故事,赛仁贵,小温侯,还有打虎将是不是出自李存孝啊,虽然名实不符。。。。期
: 待细说宋朝演义,宋太祖下南唐那个好象就是高君保出场了吧。曹家将没有听过,很喜
: 欢史书上的曹彬。

avatar
l*e
22
多谢温兄科普昆曲,受益匪浅!

【在 w*****n 的大作中提到】
: 赞,丽狼的长文还没看完,这又接着看。
: 我丝毫不怀疑残唐五代故事在历史上家喻户晓的程度,单是白兔记这个影响就太大了,
: 昆曲中好些丑角的科诨对李三娘刘知远这些人名的提及如家常便饭。查了一下京剧剧目
: 的统计,背景在五代十国的剧目总数跟隋时期的差不多,这还不包括残唐时期的珠帘寨
: ,飞虎山,雅观楼等等。

avatar
l*f
23
没对比过,三国志平话是不是更接近三国志?
曹彬的小说看过高阳的大将曹彬,印象里蛮推崇他的。曹彬在演义里形象一直蛮正面的
哈,宋史跟他同传的潘美比较颓,成了潘仁美。。。。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于残唐五代而言,大方向可能的确是离史书越来越远;但民间说唱戏曲,也往往被受
: 过正规教育的文人所归纳著述。经过文人之手,某些过于偏离历史且被认为鄙俚的东西
: ,也许就被删掉了,而一些更贴近的正史的内容,也可能被补入。对比一下三国志平话
: 和毛宗岗版的三国演义,我们也许能看出一些东西来。:)
: 曹家将是小时候听的,现在感觉,就是翻版的杨家将呼家将,或者说岳全传的架空部分
: 。。。忠臣蒙冤,后代复仇,除奸臣清君侧,败敌国享皇封。。。可怜的宋朝皇帝,说
: 书人恨不得让你把所有的功臣后代都得罪了啊。。。:)

avatar
l*e
24
好像是相反。三国志平话开篇就是司马仲相阴司断楚汉公案,把刘邦项羽韩信蒯通等人
统统发到三国去轮回(其实这个才是真正的“楚汉传奇”啊,哈哈哈),最后的结尾是
刘渊灭晋,算是给蜀汉复仇。其中文字难免鄙俚可笑之处。例如称袁绍为“冀王”,刘
表为“荆王”,等等。目前的流行的观点认为,元代刊刻的三国志平话,可能同梦华录
当中的“霍四究,说《三分》”有一定关联(梦华录你最熟 :) )。
相比之下,三国演义,特别是经毛宗岗整理之后的版本,尽管仍然有不少同正史出入较
大的地方,但逻辑性和完整性无疑远大于三国志平话,很多制度典章上的东西也更加靠
拢正史。个人感觉,说书人的传唱会令故事越发偏离史实,但受过较高教育的文人的整
理,又会让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回归历史本来面目。
结合正史来看,潘美的确挺倒霉的,潘湖杨湖是开封一大旅游景点,潘浊杨清;八九十
年代某相声里面又让陈世美的儿子陈小美(不是秦香莲生的,公主生的)作了潘仁美的
女婿。。。哈哈哈
在 leawolf (执中以宁) 的大作中提到: 】
avatar
l*f
25
晕,看来历史真是螺旋型前进的哈。这个轮回故事似曾相识,想起三言里头也有那个书
生阴间断案故事,把韩信刘邦一堆人发放投生的,看来是三言抄平话。。。。这种投生
轮回报仇说法真是太阿Q太无奈了。跟那个宋朝笑话"金人有狼牙棒,我们有天灵盖"
类似哈。
居然还有潘湖杨湖啊,同情潘先生。本来可是早就跟随赵匡胤根正苗红的,lol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像是相反。三国志平话开篇就是司马仲相阴司断楚汉公案,把刘邦项羽韩信蒯通等人
: 统统发到三国去轮回(其实这个才是真正的“楚汉传奇”啊,哈哈哈),最后的结尾是
: 刘渊灭晋,算是给蜀汉复仇。其中文字难免鄙俚可笑之处。例如称袁绍为“冀王”,刘
: 表为“荆王”,等等。目前的流行的观点认为,元代刊刻的三国志平话,可能同梦华录
: 当中的“霍四究,说《三分》”有一定关联(梦华录你最熟 :) )。
: 相比之下,三国演义,特别是经毛宗岗整理之后的版本,尽管仍然有不少同正史出入较
: 大的地方,但逻辑性和完整性无疑远大于三国志平话,很多制度典章上的东西也更加靠
: 拢正史。个人感觉,说书人的传唱会令故事越发偏离史实,但受过较高教育的文人的整
: 理,又会让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回归历史本来面目。
: 结合正史来看,潘美的确挺倒霉的,潘湖杨湖是开封一大旅游景点,潘浊杨清;八九十

avatar
f*s
26
今天才看到这么个长贴
你说的这个不就是我小时候看的小人书 飞龙传 么.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残唐五代乱世出英雄,各路英雄风云际会是说故事好材料。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即有
: 善说五代史故事人,说一部五代史平话。元杂剧里颇有关于五代好汉们的剧目,有南戏
: 白兔记,明朝小说有三言里史弘肇龙虎风云会,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有残唐五代演义。
: 不过五代评书比起深入人心的三国,隋唐可差远了,我小时候听过一部赵匡胤演义,奇
: 怪滴至今印象深刻,算是五代末事。
: 此书来历不清楚,特地查了一下,据说是刘兰芳根据他老师孙惠文口述整理的,估计是
: 民间说书人口耳相传,而且可以算做杨家将前传,里面杨老令公还是一莽撞搞笑的小朋
: 友。听名字似乎是赵匡胤做主角,其实他的戏份并不出彩。赵匡胤故事很早就有流传,
: 三言里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段子,源头可能可以追朔到宋代平话;传说中的一条杆棒打
: 出赵宋天下的英雄好汉,在开国皇帝里是排名靠前传奇人物。这本书可能为了突出赵匡

avatar
l*f
27
不知道,飞龙传是不是更长啊,记得听过点评书说赵匡胤落难时候碰到一个美女,不是
京娘哈,当了皇帝就把人家拉来了,然后美女是坏人,惹恼了郑恩,然后郑恩差点被赵
匡胤杀掉

【在 f*****s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天才看到这么个长贴
: 你说的这个不就是我小时候看的小人书 飞龙传 么.

avatar
f*s
28
小人书是从纵马闯市, 火烧勾栏开始的
美女貌似不是落难碰到的, 那个是番邦还不是哪里进贡的2个美女, 画得很苗条
然后造了宫殿玩, 赵匡胤都画得脱了行了, 从小教育不能纵欲啊 有害身体. 然后还让
大臣进贡奇花异石, 我记得很清楚图里面郑恩手里攥着一根小苗在那里咬牙切齿的.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飞龙传是不是更长啊,记得听过点评书说赵匡胤落难时候碰到一个美女,不是
: 京娘哈,当了皇帝就把人家拉来了,然后美女是坏人,惹恼了郑恩,然后郑恩差点被赵
: 匡胤杀掉

avatar
l*f
29
你记性真好哈哈

【在 f*****s 的大作中提到】
: 小人书是从纵马闯市, 火烧勾栏开始的
: 美女貌似不是落难碰到的, 那个是番邦还不是哪里进贡的2个美女, 画得很苗条
: 然后造了宫殿玩, 赵匡胤都画得脱了行了, 从小教育不能纵欲啊 有害身体. 然后还让
: 大臣进贡奇花异石, 我记得很清楚图里面郑恩手里攥着一根小苗在那里咬牙切齿的.

avatar
r*y
30
给你加参考文献吧:
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30ff46NvAP6MWluVmoxNVN4YVE/edit?pli=1
攥小苗在102页:
http://tinyurl.com/b7f9vll

【在 f*****s 的大作中提到】
: 小人书是从纵马闯市, 火烧勾栏开始的
: 美女貌似不是落难碰到的, 那个是番邦还不是哪里进贡的2个美女, 画得很苗条
: 然后造了宫殿玩, 赵匡胤都画得脱了行了, 从小教育不能纵欲啊 有害身体. 然后还让
: 大臣进贡奇花异石, 我记得很清楚图里面郑恩手里攥着一根小苗在那里咬牙切齿的.

avatar
f*s
31
还说呢, 我记错了
被献美女的是柴荣, 后来因为郑子明反对, 柴荣要宰了郑子明
因为之前柴荣和郑恩之间有仇, 柴荣病了的时候, 郑恩把他的伞全给卖了
然后把他的口粮煮了一锅夹生饭全给吃了, 后来又扔下了柴荣, 柴荣差点没挂在小旅馆
里头 ...
然后又一张图就是赵匡胤火烧那个宫殿, 把那两个美女扔火里了, 貌似下面的解说是,
使出当年火烧勾栏院的狠劲 神码的
是一张远景, 隐约画的是两个裸女, 对于那时候来说, 是个不小的刺激, 哈哈.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记性真好哈哈
avatar
l*f
33
哈哈这么说我也有印象了
感觉演义一中心思想就是皇帝没好人,一上台就腐化。。。。虽然对柴荣比较冤不过还
是基本正确的嘛lol

,

【在 f*****s 的大作中提到】
: 还说呢, 我记错了
: 被献美女的是柴荣, 后来因为郑子明反对, 柴荣要宰了郑子明
: 因为之前柴荣和郑恩之间有仇, 柴荣病了的时候, 郑恩把他的伞全给卖了
: 然后把他的口粮煮了一锅夹生饭全给吃了, 后来又扔下了柴荣, 柴荣差点没挂在小旅馆
: 里头 ...
: 然后又一张图就是赵匡胤火烧那个宫殿, 把那两个美女扔火里了, 貌似下面的解说是,
: 使出当年火烧勾栏院的狠劲 神码的
: 是一张远景, 隐约画的是两个裸女, 对于那时候来说, 是个不小的刺激, 哈哈.

avatar
l*e
34
:) 我的感觉是演义当中最坏的莫过国舅爷,以及西宫娘娘。。。不过后宋慈云走国全
传里面让好国舅(皇后的兄弟)打死了坏国舅(西宫娘娘的兄弟),这也算是尊嫡抑庶
吧,如同红楼梦里打压贾环。。。对了,封神演义当中的西宫娘娘另有其人(黄飞虎的
妹妹?),不是妲己。。。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这么说我也有印象了
: 感觉演义一中心思想就是皇帝没好人,一上台就腐化。。。。虽然对柴荣比较冤不过还
: 是基本正确的嘛lol
:
: ,

avatar
f*s
35
国舅还好些, 国丈貌似有一个算一个统统都是坏的
西宫娘娘 vs. 皇后印象里不好说, 弄不好55开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感觉是演义当中最坏的莫过国舅爷,以及西宫娘娘。。。不过后宋慈云走国全
: 传里面让好国舅(皇后的兄弟)打死了坏国舅(西宫娘娘的兄弟),这也算是尊嫡抑庶
: 吧,如同红楼梦里打压贾环。。。对了,封神演义当中的西宫娘娘另有其人(黄飞虎的
: 妹妹?),不是妲己。。。

avatar
l*e
36
国丈也有好的啊,纣王的两个老国丈,姜桓楚和黄滚,都不是坏人,甚至苏护都不坏。
。。同样后宋慈云走国全传里面的陆家也是正义的一方。通常说来,民间演义最突出的
戏剧矛盾之一,就是让好人蒙冤,然后报仇雪恨。妃后的母家,通常属于绝对的当权派
,自然要去充当大反派,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只要他们属于故事开头被害被打压的那一
方,那么自然就是正面角色。
西宫娘娘 vs. 皇后的例子不多见,但55开应该不符合传统价值观念。封神演义里的妲
己,以妃子身份接连害了皇后和西宫。狸猫换太子当中李刘二娘娘地位相差不大,属于
竞争上岗。不过民间通常有一类传说,让生了男孩或怀有男胎的妾,备受主母荼毒,最
后她的儿子事业成功,母子团圆荣华富贵。一般来说,皇后和显赫的妃子之间是很难发
生这种故事的,在这个模式里面,皇后迫害的对象通常是低级嫔妃甚至偶尔受到宠幸的
宫女。弘治的母亲就是真实的例子(不过未能母子团圆),类似的事情历史上还有。

【在 f*****s 的大作中提到】
: 国舅还好些, 国丈貌似有一个算一个统统都是坏的
: 西宫娘娘 vs. 皇后印象里不好说, 弄不好55开

avatar
l*e
37
芬特,大喜还是不认真看帖子,我前面已经提到飞龙全传了啊,这两本书也不能说完全
一样,都是对民间流传已久的赵匡胤故事的总结整理。飞龙全传是清代文人作品,儒生
气较重,刘兰芳的这个版本,不敢说她没有参考飞龙全传,但可能更贴近民间口口相传
的版本。

【在 f*****s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天才看到这么个长贴
: 你说的这个不就是我小时候看的小人书 飞龙传 么.

avatar
l*f
38
难怪啊,潘美也算名义上国丈,所以做坏人呐

【在 f*****s 的大作中提到】
: 国舅还好些, 国丈貌似有一个算一个统统都是坏的
: 西宫娘娘 vs. 皇后印象里不好说, 弄不好55开

avatar
l*f
39
恩,刘后成了彻底反面角色,估计就是因为隐瞒真情不许人家真正母子相见啊。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国丈也有好的啊,纣王的两个老国丈,姜桓楚和黄滚,都不是坏人,甚至苏护都不坏。
: 。。同样后宋慈云走国全传里面的陆家也是正义的一方。通常说来,民间演义最突出的
: 戏剧矛盾之一,就是让好人蒙冤,然后报仇雪恨。妃后的母家,通常属于绝对的当权派
: ,自然要去充当大反派,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只要他们属于故事开头被害被打压的那一
: 方,那么自然就是正面角色。
: 西宫娘娘 vs. 皇后的例子不多见,但55开应该不符合传统价值观念。封神演义里的妲
: 己,以妃子身份接连害了皇后和西宫。狸猫换太子当中李刘二娘娘地位相差不大,属于
: 竞争上岗。不过民间通常有一类传说,让生了男孩或怀有男胎的妾,备受主母荼毒,最
: 后她的儿子事业成功,母子团圆荣华富贵。一般来说,皇后和显赫的妃子之间是很难发
: 生这种故事的,在这个模式里面,皇后迫害的对象通常是低级嫔妃甚至偶尔受到宠幸的

avatar
f*s
40
我看到她的就直接回帖了 ... 后来才看到你的, 哈哈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芬特,大喜还是不认真看帖子,我前面已经提到飞龙全传了啊,这两本书也不能说完全
: 一样,都是对民间流传已久的赵匡胤故事的总结整理。飞龙全传是清代文人作品,儒生
: 气较重,刘兰芳的这个版本,不敢说她没有参考飞龙全传,但可能更贴近民间口口相传
: 的版本。

avatar
y*r
41
西宫娘娘 vs. 皇后的例子有个斩秦英,长孙皇后的外孙(秦琼的孙子)打死了西宫娘娘
的爹,皇后就带着自己的女儿跟西宫在唐太宗跟前掐起来了

【在 f*****s 的大作中提到】
: 国舅还好些, 国丈貌似有一个算一个统统都是坏的
: 西宫娘娘 vs. 皇后印象里不好说, 弄不好55开

avatar
l*e
42
多谢多谢。又了解一出唐朝戏。这又让我想起呼延庆打擂,杨七郎打擂,都是功臣之后
打死外戚家属。。。可能杨七郎故事同秦英相似度更高一些?两个人都出自皇帝的东床
家族(七郎的嫂子柴郡主,秦怀玉是驸马),打死的又均为西宫娘家人。。。不过潘豹
和欧阳子英基本上属于罪有应得,而被秦英打死的詹国丈既非奸佞,又无必死之罪,简
直就是无辜被害,然而戏文的笔法却貌似偏向秦家,即这场纠纷最后的胜利者。这也许
反映了民间文学审美情趣里面对新贵的排斥?
对了,突然想起与斩秦英类似的另一出戏,打金砖,铫期之子打死国舅郭荣,光武帝原
本免其死罪,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就是一场完全虚构然则惨烈无比的大悲剧。。。云台二
十八将俱归天。。。可怜的刘秀,原本堪称史上最厚道最有爱的开国皇帝,在民间的戏
台子上落得这么个下场。。。这个故事的初衷是否是劝人不要酗酒呢?玩笑哈。。。

娘娘

【在 y********r 的大作中提到】
: 西宫娘娘 vs. 皇后的例子有个斩秦英,长孙皇后的外孙(秦琼的孙子)打死了西宫娘娘
: 的爹,皇后就带着自己的女儿跟西宫在唐太宗跟前掐起来了

avatar
y*r
43
杨七郎打擂的时候,柴郡主还已经嫁到他们家了么?我看的版本,柴郡主下嫁是很晚的事
打金砖这戏,据说是用来讽刺朱元璋的,但是明朝人不敢明着演,就加到刘秀身上了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多谢。又了解一出唐朝戏。这又让我想起呼延庆打擂,杨七郎打擂,都是功臣之后
: 打死外戚家属。。。可能杨七郎故事同秦英相似度更高一些?两个人都出自皇帝的东床
: 家族(七郎的嫂子柴郡主,秦怀玉是驸马),打死的又均为西宫娘家人。。。不过潘豹
: 和欧阳子英基本上属于罪有应得,而被秦英打死的詹国丈既非奸佞,又无必死之罪,简
: 直就是无辜被害,然而戏文的笔法却貌似偏向秦家,即这场纠纷最后的胜利者。这也许
: 反映了民间文学审美情趣里面对新贵的排斥?
: 对了,突然想起与斩秦英类似的另一出戏,打金砖,铫期之子打死国舅郭荣,光武帝原
: 本免其死罪,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就是一场完全虚构然则惨烈无比的大悲剧。。。云台二
: 十八将俱归天。。。可怜的刘秀,原本堪称史上最厚道最有爱的开国皇帝,在民间的戏
: 台子上落得这么个下场。。。这个故事的初衷是否是劝人不要酗酒呢?玩笑哈。。。

avatar
z*i
44
这个真赞。 信息量大,读起来也很有趣味。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残唐五代乱世出英雄,各路英雄风云际会是说故事好材料。据东京梦华录载,北宋即有
: 善说五代史故事人,说一部五代史平话。元杂剧里颇有关于五代好汉们的剧目,有南戏
: 白兔记,明朝小说有三言里史弘肇龙虎风云会,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有残唐五代演义。
: 不过五代评书比起深入人心的三国,隋唐可差远了,我小时候听过一部赵匡胤演义,奇
: 怪滴至今印象深刻,算是五代末事。
: 此书来历不清楚,特地查了一下,据说是刘兰芳根据他老师孙惠文口述整理的,估计是
: 民间说书人口耳相传,而且可以算做杨家将前传,里面杨老令公还是一莽撞搞笑的小朋
: 友。听名字似乎是赵匡胤做主角,其实他的戏份并不出彩。赵匡胤故事很早就有流传,
: 三言里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段子,源头可能可以追朔到宋代平话;传说中的一条杆棒打
: 出赵宋天下的英雄好汉,在开国皇帝里是排名靠前传奇人物。这本书可能为了突出赵匡

avatar
l*e
45
以“昊天塔孟良盗骨”为代表的几出元杂剧之后,最早的杨家将小说恐怕要数明人熊大
木的《杨家将》或《杨家将演义》,此书虽未提到七郎打擂,但“太郡柴夫人”的出现
,早于潘仁美杀害杨延嗣。今人编写的《杨家将全传》,明确说出,“现有潘洪潘太师
带兵围府,说是郡马(六郎)和七少爷大闹天齐庙,劈死潘豹,杀了官兵,跑回府来。
他叫令公把二位少爷送出府外,上朝请罪”,而后八贤王赵德芳“打闹金銮殿,解救杨
家将”,自然是要保护自家姻亲。其实这个现代的版本把故事发展得更加复杂,是潘豹
鞭打柴郡主在先,而后七郎杀死潘豹的最初动机,就是为嫂子报仇。既然如此,赵德芳
当然有义务来为此事买单。戏看的不多,不知里面是怎么讲的。
其次从逻辑上讲,我觉得未嫁的可能性也不大。倘若七郎打擂的时候,柴郡主还没有嫁
到他们家,那么七郎闯下的弥天大祸由谁来摆平呢?仅凭出身降臣的杨家自身,恐怕就
很单薄了。打擂之后的故事就是征辽,潘仁美陷害,老令公死节,七郎被潘仁美乱箭攒
身;接下来,杨延昭告状陈冤,最大的后台当然是八王千岁;如果此时二人不是郎舅关
系,即便民间传说再怎么不靠谱儿,赵德芳也不会全力为杨家撑腰啊,更不会在这个时
候或其后毅然决然雪中送炭把妹子嫁给六郎(假设此时还没有嫁)。
嗯,我也看过以刘秀影射朱元璋的说法,不过为什么要选刘秀来背这口黑锅?未免同正
史的落差太大了吧,呵呵。

的事

【在 y********r 的大作中提到】
: 杨七郎打擂的时候,柴郡主还已经嫁到他们家了么?我看的版本,柴郡主下嫁是很晚的事
: 打金砖这戏,据说是用来讽刺朱元璋的,但是明朝人不敢明着演,就加到刘秀身上了

avatar
l*e
46
对了,明代还有一个《杨家府演义》,里面说“将金花柴郡主赐配”,是在宋太宗君臣
幽州突围,杨家死伤惨重之后(不过杨业六郎七郎父子三人都还活着),而后便是潘仁
美拒发救兵残杀七郎,而其作案动机则是杨业未归宋时,佘赛花与之交锋将潘射伤并斩
杀其部将。这两本明代小说均不含七郎打擂故事。。。这个段子可能使后人从其他传奇
当中吸收过来的。。。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以“昊天塔孟良盗骨”为代表的几出元杂剧之后,最早的杨家将小说恐怕要数明人熊大
: 木的《杨家将》或《杨家将演义》,此书虽未提到七郎打擂,但“太郡柴夫人”的出现
: ,早于潘仁美杀害杨延嗣。今人编写的《杨家将全传》,明确说出,“现有潘洪潘太师
: 带兵围府,说是郡马(六郎)和七少爷大闹天齐庙,劈死潘豹,杀了官兵,跑回府来。
: 他叫令公把二位少爷送出府外,上朝请罪”,而后八贤王赵德芳“打闹金銮殿,解救杨
: 家将”,自然是要保护自家姻亲。其实这个现代的版本把故事发展得更加复杂,是潘豹
: 鞭打柴郡主在先,而后七郎杀死潘豹的最初动机,就是为嫂子报仇。既然如此,赵德芳
: 当然有义务来为此事买单。戏看的不多,不知里面是怎么讲的。
: 其次从逻辑上讲,我觉得未嫁的可能性也不大。倘若七郎打擂的时候,柴郡主还没有嫁
: 到他们家,那么七郎闯下的弥天大祸由谁来摆平呢?仅凭出身降臣的杨家自身,恐怕就

avatar
y*r
47
嗯,我看的版本跟这个很接近,嫁郡主是对杨家死伤的补偿。至于打擂的故事,则是杨
家还在北汉的时候,打擂选元帅就是为了打北汉。七郎拜师学艺回家的路上看见擂台,
既不爽潘豹的作为,又觉得顺便打死个敌国的人也是应该的,打完就跑路了。潘仁美后
来悄悄调查到了是谁干的,但是也没声张,等着以后慢慢报仇,知情的人不多。
这样一来这个版本既不存在为什么在没有八王撑腰的情况下七郎还没事的问题,又弥补
了你上个帖子里那个版本的一个漏洞:如果是刚打完擂就闯幽州了,宋太宗再怎么糊涂
都不应该让潘杨两家立刻共事。不过这个版本确实很小众就是了。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了,明代还有一个《杨家府演义》,里面说“将金花柴郡主赐配”,是在宋太宗君臣
: 幽州突围,杨家死伤惨重之后(不过杨业六郎七郎父子三人都还活着),而后便是潘仁
: 美拒发救兵残杀七郎,而其作案动机则是杨业未归宋时,佘赛花与之交锋将潘射伤并斩
: 杀其部将。这两本明代小说均不含七郎打擂故事。。。这个段子可能使后人从其他传奇
: 当中吸收过来的。。。

avatar
T*r
48
刘秀背黑锅是正常的,你要是一个昏君背黑锅,意图就不那么明显了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以“昊天塔孟良盗骨”为代表的几出元杂剧之后,最早的杨家将小说恐怕要数明人熊大
: 木的《杨家将》或《杨家将演义》,此书虽未提到七郎打擂,但“太郡柴夫人”的出现
: ,早于潘仁美杀害杨延嗣。今人编写的《杨家将全传》,明确说出,“现有潘洪潘太师
: 带兵围府,说是郡马(六郎)和七少爷大闹天齐庙,劈死潘豹,杀了官兵,跑回府来。
: 他叫令公把二位少爷送出府外,上朝请罪”,而后八贤王赵德芳“打闹金銮殿,解救杨
: 家将”,自然是要保护自家姻亲。其实这个现代的版本把故事发展得更加复杂,是潘豹
: 鞭打柴郡主在先,而后七郎杀死潘豹的最初动机,就是为嫂子报仇。既然如此,赵德芳
: 当然有义务来为此事买单。戏看的不多,不知里面是怎么讲的。
: 其次从逻辑上讲,我觉得未嫁的可能性也不大。倘若七郎打擂的时候,柴郡主还没有嫁
: 到他们家,那么七郎闯下的弥天大祸由谁来摆平呢?仅凭出身降臣的杨家自身,恐怕就

avatar
l*e
49
嗯,这个解释好。感觉你说的这个版本,很象是从明代文人书写的两本演义,向当今广
为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即我前面帖子所谓的版本)的“过渡状态”,很可能体现出了打
擂故事的最初形貌;而后的民间发展,也许是从其他故事--诸如斩秦英--当中,吸收了
皇亲外戚互斗的模式,将其套用于七郎打擂。
不过今本“杨家将全传”的作者倒也很想努力填补你说的那个漏洞,所以有了下面的文
字:
八贤王心里明白:潘洪抢先讨了帅印,故意叫令公当先锋,想官报私仇,谋害忠良。忙
上前启奏:“万岁,潘、杨两家俱是武将,且都官居高位,如果两家失和,会因小失大
使国家遭殃。将帅要不和,又怎能获胜?丢掉汴梁,就要君死臣亡。倒不如叔皇御驾亲
征,万马营中也好监管潘、杨两家。儿臣也愿跟随前往,鞍前马后陪伴叔皇。”
太宗听了八王一席话,觉得有几分道理,就答应御驾亲征。潘仁美心中暗骂道:“赵德
芳啊赵德芳,你出的这个主意分明是和老夫作对,你陪伴君王是假,保护杨家是真!也
罢,只要我兵权在手,随机应变,一定能找到机会为我儿报仇雪恨!”

【在 y********r 的大作中提到】
: 嗯,我看的版本跟这个很接近,嫁郡主是对杨家死伤的补偿。至于打擂的故事,则是杨
: 家还在北汉的时候,打擂选元帅就是为了打北汉。七郎拜师学艺回家的路上看见擂台,
: 既不爽潘豹的作为,又觉得顺便打死个敌国的人也是应该的,打完就跑路了。潘仁美后
: 来悄悄调查到了是谁干的,但是也没声张,等着以后慢慢报仇,知情的人不多。
: 这样一来这个版本既不存在为什么在没有八王撑腰的情况下七郎还没事的问题,又弥补
: 了你上个帖子里那个版本的一个漏洞:如果是刚打完擂就闯幽州了,宋太宗再怎么糊涂
: 都不应该让潘杨两家立刻共事。不过这个版本确实很小众就是了。

avatar
l*e
50
这取决于你看问题的角度。换一个角度,也许可以得到相反的结论。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刘秀背黑锅是正常的,你要是一个昏君背黑锅,意图就不那么明显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