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u*r
1
发信人: Abbott123(奈斯兔米特油), 信区: CivilSociety
标题: 国内的“专家学者”,已经快被订上耻辱柱了!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Sep 7 08:04:47 2017,GMT)
从前,有一群小孩子,在某个不知名的城市的某个角落里玩耍。其中一个小孩子问
另一个小孩子道:
“听说你哥哥是国家队的?”(当然指国足)
问者满是天真,满脸稚气,没有一点恶意.。
“你哥哥才是国家队的,你们全家都是国家队的!”
被问者满脸愤怒,满是鄙夷地大声回答,仿佛受了极大的侮辱。
孩子们哄笑起来,问者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无意冒犯,红了脸面。
今天,一群孩子在街上走,一个孩子问另一个孩子:
“听说你爸爸是‘专家学者’?”
“你爸爸才是‘专家学者’,你们全家都是‘专家学者’!”
又一次被问者的愤怒。
又是一群孩子稚嫩的哄笑。
历史的结论往往真实而一针见血。没有人能够逃得出历史的规律。套用当今最流行
的话语来说,那就是: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那些自以为精英,自以为专业,自以为有学识,自以为可以愚弄民众的人,最终的
结果,是愚弄自己。
在媒体完全被掌控的今天,因为种种利益的驱使,一些人利用自己拥有的话语权,
不断制造“话语霸权”,运用话语霸权为其圈子代言,以愚弄民众。这是时代的悲哀,
是一些人的悲哀,是民众的大不幸。
一些人为什么会低估民众的智商,原因很清楚,那是因为他们的智商不够。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本来意义上的阶层,日渐式微
。许多人对于此种状况表示了忧虑和担心。或许,这大可不必。如果真正意义上的“知
识分子”已经完全堕落,那么,就让他们在历史的河流中死亡。不需要可惜、不需要哀
叹。
就个人浅见,在成熟的社会当中,“知识分子”应该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具有
“独立人格”;能够引领时代的风尚;促使社会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监督社会公平正
义的砝码、不致使“公平正义的天平”发生较大的倾斜;具有超越普通民众的远见,能
够从长远着眼,思考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能够在思想上引领社会,使得民众有一个积
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正是因为这样的、真正的“知识分子”的存在,社会无论处于什
么样的情况下,都是有希望的。
按照个人对于“知识分子”的理解,在当今的这个社会,“知识分子”只是作为一
个名词而存在的。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作为一个阶层,大概已经消亡。
之所以说是“消亡”,原因在于:首先,据说“知识分子”这个词来自于西方,有
人可能会质疑中国社会究竟有没有存在过“知识分子”这个阶层、这个群体。其次,按
照个人对于“知识分子”的理解,中国社会在最具“思想解放”代表性的“五四”时期
,确实存在过真正的“知识分子”。第三,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个阶层没有传承发展
下来。所以,所谓的“消亡”,并非无稽之谈。
“专家学者”是“知识分子”的组成部分之一,“知识分子”的都已经消亡了,“
专家学者”就更不必说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专家学者”是“知识分子”的一个组成部分,“知识分子”的消亡自然与“专家
学者”不无关系。
种种历史现实的原因,使得“专家学者”丧失了“独立人格”。“专家学者”外在
形象和内在世界的崩溃坍塌,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独立人格”的丧失。
丧失“独立人格”的“专家学者”,不仅无法代表社会的进步力量,反而成了利益
拳层的合谋者。当作为“反面形象”出现的时候,“专家学者”首先是“污化”,甚至
是“抹杀”了“知识分子”的原本形象,使得“知识分子”这一原本高大的形象大打折
扣,甚至走到反面;其次,他们是对“专家学者”这一名词做了完全相反的塑造,使得
“专家学者”这一名词由原来的“有知识、有文化、富正义、有远见”的表扬性褒义词
,变成了含有“无知、愚昧、顽固、邪恶、短视”意味的侮辱性贬义词。
“专家学者”一词的转变,是这一类人“自做孽,不可活”的结果。
下面,看看“专家学者”的表现,你就知道这个词是多么地富有侮辱性。他们的表
现,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道德缺失;二、利益追逐;三、作风官僚。
一、道德缺失
就个人浅见,社会的治理,需要两个方面的力量,一个是法律,一个是道德。道德
具有事前性,是靠人的自觉和相互监督来实现的,因而是柔性的;法律具有事后性,是
靠国家机器和行政权力来执行的,因而是刚性的。因此,在强调“法制国家”的时候,
道德约束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中国自古就有“太上立德”一说,可见“德行”对于一个
人的重要性。
“专家学者”道德缺失最严重的群体是高校中的“教授”。因为“教授”担负着“
国之大计”的“教书育人”责任。
学术造假是“教授”学术道德丧失的第一恶行。事例如满天星雨,让人应接不暇。
答辩潜规则、论文潜规则、考研潜规则等等,一系列的“潜规则”真是不逊于演艺
圈的导演们。如果有一天,狗仔们像追逐演员一样聚焦“教授”,大概可以猜想,“教
授”的绯闻可以把“明星大咖”们比得毫无颜色。
记得当年读书时,有一个笑话,某名校的某教授,发短信给年龄可以做他孙女的研
究生,其中有“你是我的小兔兔”。于是,“小兔兔”便常被我们当“典故”运用。
对于“师生恋”,我们抱持尊重的态度,但是,对于“玩弄学生”的教授,我们必
须给予严厉的回击。听说某地有一条规定,凡是因为“师德瑕疵”在教育管理部门备案
的,以后不得再被聘用为教师,这或许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
道德缺失,不是“教授”的个人问题,而是严重的群体性问题,他可能影响许多代
人,可能戕害许多人的心灵。
二、追逐利益
在“金钱”成为社会主要的衡量标准时,“专家学者”沦为利益圈层“走狗”的趋
势越来越台面化。
关于“专家学者”对赌的事件,多少已经有些泛白。当时,通过对赌,“专家学者
”为自己树立了“代言利益层”的形象,大概也获得了相应的利益。事件的结束,他们
的行径也从另一个侧面付出了代价,那就是:减轻了“专家学者”发言的分量,降低了
所谓“学术”的可信任度。
因为追逐利益而被拥有“金钱”者拉拢,“专家学者”也将从社会的“中间”走向
上层。成熟社会“纺锤型”结构的建立将成为一个空谈,“哑铃型”社会的发展必然使
得两端越来越大,而中间有折断之虞。
三、作风官僚
对社会观察和体验可以得知,中国有一个很恶劣的“官僚现象”。
许多人,只要大小当上个领导,马上就成了“权威”。首先,不管领了几个人,都
要绝对服从他;其次,不管分管了几个领域,他都成了每个领域的专家;最后,他可以
随便乱说话,同时,剥夺其他人的话语权。
某地发现了一个墓主不知道是谁的墓葬,许多人提出了质疑。对于一些人的问题,
2009年12月29日前后,发掘领队某某人以不是专业人员、国家不请他们当考古专家、不
够火候等予以“不愿回应”的回应。
2010年1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著
名汉魏考古学家某某人先抬出“非考古专业不能论考古”的大话,又自相矛盾,以非考
古专家的“古文字学家”的观点来攻击别人的质疑。
两人面对质疑的回答方式,如出同一母体,官僚气十足。
对于太专业的学术问题,非专业的研究者和一般民众可能无法置喙。但是,如果观
点和结论从逻辑上不合情理,没有用有力的实证来支持结论,大家一定会产生质疑。用
“官僚作风”来压人,只能说明“专家学者”的颟顸无知。愚昧自大。
墓主不知道是谁的墓葬的那么多质疑,背后也显现了“专家学者”的信任危机,这
些人尽然还在“耍官僚做派”,真正可笑。
基于“专家学者”的种种作为,社会给予他们最有力的回击就是:“专家学者”这
个词已经成了一个侮辱性的称呼。
耻辱柱上的那些人,都是自己把自己钉上去的,历史只是做了一个公正的记录。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