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u*r
1
发信人: MZL05(YAHO), 信区: CivilSociety
标题: “特殊公司”的背后是腐败和风险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ue Sep 26 11:11:36 2017,GMT)
据保监会网站消息,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近日强调,背离“保险业姓保”后果极其严重
。要深刻认识保险产品首先是一个消费品而非投资工具。他指出,在消费者和市场主体
之间,保险监管要站在消费者一边。今后保险业绝不允许再出现所谓“特殊公司”。
9月23日,有关部门宣布,保监会原主席项俊波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同时,项
俊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巨额财物,涉嫌受贿犯罪。当日,保监会
即召开会议,传达有关通报,表示坚决拥护中央决定。此次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对“特
殊公司”的表态,意味着监管机构已着手全面肃清项俊波带来的恶劣影响。今后,不仅
动机不纯的投资人再难进入保险业,此前一度翻云覆雨的保险界“大鳄”也将遭到深入
追究。
何为“特殊公司”?保险圈里此前的“特殊公司”现象,就是一些保险公司沦为大股东
的提款机。控股股东或内部控制人将保险公司当作“融资平台”,利用理财产品化的假
保险产品,吸收社会资金,为大股东融资或进行不正当利益输送。
这类“特殊公司”被资本市场视为“野蛮人”,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则称之为,“奢淫无
度的土豪、兴风作浪的妖精、坑民害民的害人精”。这些“妖精”过往的所作所为早已
被市场熟知。在过去一段时间,险资举牌上市公司一度愈演愈烈。一些保险公司沦为金
融大鳄的融资工具,通过万能险吸纳了巨额公众资金,然后再利用杠杆收购横扫资本市
场,一路巧取豪夺,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其中,最为著名的案例是,宝能系实际
控制人姚振华通过前海人寿掀起的万科收购大战。
此类“特殊公司”中,还有一家则堪称业界奇迹。这家公司是背离“保险业姓保”的典
型代表,公司利用万能险等理财型保险产品疯狂扩张,用6年就实现了总资产从几亿到
上万亿的爆炸式增长。然而,随着“监管姓监、重塑监管”时代的到来,这家公司实际
控制人已经“因个人原因不能履职”,公司保费收入今年以来也出现了断崖式下滑。
保险业“特殊公司”的诞生,是监管失控的结果,更是一种高级腐败的产物。几天前,
中央纪委公布项俊波存在的问题,其中一项尤为引人关注——滥用审批权和监管权。项
俊波在保监会主席任内,以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名义,对保险监管大松绑、大撒把。
在其任内,保险监管的放松、放任是全方位的,从险资投资投向到保险产品设计,再到
保险公司准入门槛降低等。
这些所谓的“改革”,让一些资本大鳄获得了足够的监管套利空间,他们可以披着合法
外衣,大摇大摆地侵占公众权益以自肥。这些年里,保险业的吸引力大增,保险牌照成
为各路资本“围猎”的目标。项俊波等一些监管者也在与资本的政商勾兑和利益交换中
,从“看门人”彻底堕落为靠山吃山的腐败分子。
过去几年,一些保险业“特殊公司”不仅在资本市场胡作非为,而且通过保险理财产品
高息揽储,成为影子银行的重要组成。这些“特殊公司”利用监管漏洞和不作为,在为
自己大肆攫取不义之财的同时,给整个金融市场运行带来巨大风险。
保险业绝不能在少数“特殊公司”的裹挟下,成为金融“风暴眼”。中国保险业回归本
源、化解风险的道路还很长,而彻底完成对“特殊公司”的整肃和改造,则是无法躲过
的一道坎。保险及其他监管部门必须相互协作,彻底清除滋生“特殊公司”的土壤,树
立全新的发展理念,让保险业真正成为提供保障的社会“稳定器”。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