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转载] 乐谱中刻写的文化精神(转载)
avatar
[转载] 乐谱中刻写的文化精神(转载)# ClassicalMusic - 古典音乐
p*s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fleetness (无边落木),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乐谱中刻写的文化精神(转载)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at Apr 7 18:02:56 2001) WWW-POST
乐谱的价值之于音乐,犹如古籍的价值之于历史。它把转瞬即逝
的古调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刻写下来,使后人得以部分地恢复原曲,“
旧调重弹”。音乐史与其他学科史的区别,正在于它有声响,而大量
的古谱就是它的依据。如同文字的发明一样,把高、低、长、短不同
的乐音记录下来的乐谱的发明与完善,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上古音乐以打击乐器为主体。因此,击重节律的鼓点便成为中国
乐谱最早的使者。《礼记·投壶》载有鲁、薛两国射礼时鼓的节奏谱
:一种符号绘作圆圈,一种符号绘作方框。它们无疑就是两种鼓形的
象形摹画。一般来说,无论何种谱式,都应具备两种功能,一是记音
高,二是记节奏。中国早期的大多数谱式都沿用了以圆圈或圆点、方
框“点拍”的方式。
现存历史上第一次记下音高的乐谱是唐人手抄本古琴谱《碣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