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Re: 又开始认证了SQL 2012 (转载)
avatar
j*n
2
·云 易·
(在正文之后,我给文章中出现的几个重要词汇按自己的理解作出了定义。不一定都全
面,但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个理解正文的参考,因为文章的所有分析和结论都是建立在这
几个基本的概念之明确的基础之上。)
西方现代艺术史(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的上半叶)是一个对传统的不断否定和不断创新
的历程。这个“否定”和“创新”的精神体现在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在
所有的艺术领域中,这些“突破”和“创新”在绘画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本文就现代绘
画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两个画家:莫奈和杜尚,来简单分析一下现代艺术中的对传统冲击
最大的两个概念:“主观性”与“思想性”的内涵。
1。从“印象”开始的叛逆
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现代艺术活动中,各种艺术流派纷纷兴起,印
象派,后印象派,立体派,表现主义,最后到抽象派,等等,可谓百家争鸣,各显风姿
。然而,虽然流派繁多,主张各一,万变不离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传统艺术的
背离。这个背离主要是体现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
首先,从形式上看,现代艺术是对写实传统的反叛:从“客观”- 表现自然真实 - 走
向“主观”- 表现自我感受。也就是说,在绘画效果上,“写实”不再是目的,画家可
以按自己的意愿处理绘画的视觉效果。
照相术的发明,不能不说对西方绘画界产生巨大的冲击。从文艺复兴开始到印象派产生
之前,欧洲绘画的发展,几乎全是以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达为标志的。尤其在文艺复兴
时期发展和成熟起来的透视学和解剖学,更使这个写实技巧达到顶峰。在从文艺复兴到
印象派的这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很多画家都靠给雇主(皇家,贵族)画肖像为生。
肖像之外的题材,也都是以写实为主要表现手法的题材,如历史,宗教,或者“自然”
风景等等。然而,在19世纪初,照相术在当时绘画艺术最为繁荣的法国出现,使绘画的
写实技巧及其现实功用立即受到严重挑战。很多画家们便开始放弃对写实技巧的追求,
把艺术表现的目的从对现实的真实模仿转移到对自己的主观感受的表现上。这就是艺术
的主观性(普遍人误解成 “思想性”)。
在19世纪的中叶,巴黎出现了一批在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上都用于突破的年轻画家。他们
的作品因不符合传统标准而常年被官方沙龙展(法国的艺术年展)拒绝。终于,在1873
年,他们自己组织了一个有名的“落选沙龙展”。这批勇于创新的画家中最著名的是马
奈。马奈(Manet)被称为印象派的创始者,他的“草地上的午餐”就是被官方沙龙拒绝
后在“落选沙龙展”上最著名的作品。然而印象派的真正代表人物却不是马奈,而是莫
奈(Monet)。印象派的名字却来自于莫奈的名画:“日出·印象”。
莫奈以善于表现光感著称。他的作品都基本在户外完成,以捕捉瞬间的光线变化。莫奈
的最著名的“日出·印象”。此画最初出现在“落选沙龙”展览上,被评论家以嘲讽的
口气在报纸上提及,但却被艺术家和大众欣然接受,成了这个最早的冲击传统艺术的流
派的专用名词。由此,欧洲绘画以这个(主观)“印象”为起点,踏上一条“主观”的
不归路。
其次,除了在表现形式上的从“客观”到“主观”的转变以外,在内容上,欧洲艺术在
19世纪诞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观念:纯艺术,即“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的观念。
了解一些欧洲艺术史的人,都知道传统的欧洲绘画艺术,内容主要是反映在对宗教的图
解上。这样的艺术,实际上是在给宗教思想作插图,让人更清楚地明白宗教教训的意义
(Didacticist Art)。在早期文盲泛滥的时代,这样的艺术对文化的传播起了不小的
作用。然而,所有的这些表现宗教历史题材的艺术(也是欧洲传统的主流艺术),目的
还是在于思想的“教训”,而艺术形式,如技巧,美感等等,都是退居第二位的因素。
“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就是要叛逆这个艺术作为“附属”的传统,让艺术成为表达
人性的独立语言。
那么,这个以“艺术本身为目的”中的“艺术本身”是什么呢?艺术一旦不表现思想,
又表达什么呢?我认为纯艺术表现的就是人的“感性存在”。这个感性存在包括感情,
当不仅仅是感情,而是指理性所不包括的所有人类精神活动:感情,激情,直觉,甚至
人的对生命对自然的神秘体验等等。
以莫奈的“日出·印象”为例。此画绝没有任何所谓深刻的思想或者观念的介入,而是
纯感性的对自然美的再现。在形式上完全没有对景物的任何细节的描绘,基本是以类似
中国画中的“写意”的手法,表现了晨曦的朦胧之美。莫奈在画风成熟后的所有品都具
备这样的特点:强烈的光感,和谐的色彩,轻盈的笔触使所描绘的对象呈现一种“似与
不似之间”的令人相如霏霏的朦胧美。在莫奈晚年的系列巨幅作品“睡莲”中,这个风
格更是达到了极致。
所以,莫奈的作品不但具备充分的主观性,更是“纯艺术”的代表画家之一。欧洲的现
代艺术,就这样从印象派开始,一方面走向了形式上越来越抽象的主观再现,另一方面
,又在题材上完全从以前的宗教和历史题材中解脱出来,踏上了“纯艺术”道路。艺术
,像一个失落了无数个世纪的没有自我的灵魂,重行追回了“自我”。
2。杜尚的思想
虽然纯艺术排斥思想的介入,但在现代艺术的各种活动中,并非没有表达“思想”的艺
术。我在“艺术与思想”一文中提到广义的“艺术”定义就包括能够表达思想和情感的
综合艺术形式。比如文学,电影,戏剧等等。行为艺术,虽然有很重的视觉形式语言,
但不管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就属于综合艺术的一种,所以行为艺术都具有极强的观念
表达的内涵。
在20世纪的早期,也是现代艺术最活跃的时期。此时印象派已经显得“过时”,画家们
在追求“主观”的路上越走越远,出现了表现主义,立体派,抽象派等离写实传统越来
越远的风格。终于,有一些人开始了比这些流派更为大胆突破,并尝试以各种可能的手
段打破一般人对艺术的看法,比如对美,对思想,甚至对艺术的材料运用等等。这些大
胆突破的尝试被称为“前卫艺术”(Avant Garde)。在这些人眼里,没有任何传统的
规矩是不能超越的。所以,虽然“纯艺术家”们提倡远离理性,但这一部分艺术家也提
倡大胆突破感性和理性的界限,在艺术上介入观念或者思想。这种思潮发展到后来(6
,70年代)就形成了在欧美流行的一种艺术风格:观念主义(Conceptual Art)。
在20世纪早期的前卫艺术的活动中,最著名的就是风靡一时的“达达主义”。“达达”
是在欧洲一战时期流行在艺术界中的一场反传统运动。在对“达达”的理解中,我认为
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达达”既是艺术运动,更是一场思想运动。它一方面要打破人对传
统艺术形式上的固定理解 - 比如绘画一定是创作在平面上的,或者一幅画一定是描绘
“美”的,或有思想的,等等;另一方面它又是对人类所有精神追求的一种反动,即:
人类的任何精神追求都是无意义的(在这一点上类似中国的道家思想)。所以“达达”
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在传达一种理念,都应该被理解成能表达某种观念或思想的“行为艺
术品”,而非“纯艺术”作品。
杜尚是这个运动的中坚分子(他也是“观念艺术”- 主张思想介入艺术 - 的先驱者)
,他的“作品”“泉”(便池)就是对当时的艺术观念冲击最大的一件“作品”。这个
便池本身,决不是一件纯艺术性质的雕塑作品。然而,杜尚的这件“作品”却的确在艺
术史上意义非凡的,为什么呢?因为一个简单的理由,它出现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环
境中,发挥了一个行为艺术作品的功用:它打破了一般人对艺术的盲信,嘲弄了一般人
对艺术(“思想意义”或“美”)的传统认识。所以,正是在这个前后因果的一系列发
生(行为艺术的语言):大众对艺术的“成见”- 观众对艺术的期待 - 期待的破灭 -
破灭后的反思,才是这件“艺术杰作”的真正思想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杜尚实际上是个感性和理性智慧双全的人。他出身优裕,不愁衣食,甚
至在一战中当了逃兵。他在中年之后一度沉迷于象棋(长达十七年,几乎成为职业选手)
,对绘画根本不再问津。充分显示了他的我行我素的天性。然而他虽然命运平坦(和梵
高,高更等形成对照),却是一个在“平凡中超越平庸”(注二)的大智慧者,在艺术
对思想史上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3。“主观性”与“思想性”的不同
形式上脱离“客观性”,成为“主观”(包括思想的表达),内容上脱离“理性”,回
到“感性”,这就是现代艺术对传统的反叛的全部内容。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艺
术的“形式”,在纯艺术那里就是“内容”本身。比如莫奈的画,虽然他描绘的是“印
象”,表面上看只是“形式”上的突破,但由于这个“印象”本身就是他要表现的全部
内容,所以这个“印象”就是莫奈的艺术的全部“主观”内涵。但在观念艺术中,形式
和内容是可以分开的。杜尚的“泉”,形式上就是一个“便池”,内容,却是他要突破
人对艺术的幻想的意图,这就跟一个便池的功用风马牛不相及。所以,任何要在莫奈的
“日出”或者梵高的“向日葵”中找出高深思想的意图,都是对艺术的曲解,而任何企
图在杜尚的行为艺术“作品”中寻找“纯艺术”意义的,也都是白费功夫。
如果说想莫奈,梵高等画家体现了真正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的话,杜尚,就是一个
用艺术形式表现思想的思想者。前者是艺术家,后者是思想家。观念艺术是在现代艺术
史中有不可磨灭的地位,杜尚的“便池”会永远留在博物馆中供人“思考”,但给观者
带来美的享受,热情的共鸣的,灵魂的震撼的,却永远是那些“为艺术而艺术”的“纯
艺术”作品。
附:关键词汇注解:
“主观”:以人自身的需要为目的的精神和行为态度。主观的反面是“客观”,即不以
人的自身需要为目的精神活动。
“思想”:人思考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思考的过程包括对外在世界(包括人自身)的
观察,综合,逻辑推理等等,结果就是观点,观念等等。
主观和思想的区别: 由于本文主要谈“主观性”与“思想性”,所以在此特别强调这
两者的却别。“主观”是一种态度,它是指我们精神活动的出发点,动机及目的等等;
“思想”是人精神活动的一种方式(“一种”,而不是“全部”)。“思想”可以有主
观的思想或者客观的思想,“主观”可以有主观的思想和主观的感情,甚至主观的行为
。所以,“主观性”和“思想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艺术的)“形式”:艺术语言(符号)的组合形式。以音乐为例,就是音符,旋律,
节奏。以绘画为例,可以是材料,色调,构图,视觉效果甚至风格等。
(艺术的)“内容”:艺术形式所传达的内涵。可以是情感,也可以是思想。但在纯艺
术的作品中,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密不可分,“形式”在大多数情况下本身就是“内容”

□ 读者投稿
avatar
c*e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atabase 讨论区 】
发信人: convergence (Rex), 信区: Database
标 题: Re: 又开始认证了SQL 2012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11 22:07:31 2013, 美东)
sql server 2012 express现在是不是支持multi-threading, 10g大小database? 那小
公司用express免费版本就行了吧?
avatar
l*i
5
都是被逼的。被照相技术逼,被绘画界前辈‘学霸’逼。。。
一心追求出名的人,不创新,不搞标新立异吸引眼球,那得走到猴年马月才能成功啊?
avatar
l*r
6
这里面的朱桦跟现在电视上看到的朱桦很不象很不象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AQJzxKTocs
: 费翔 vs 朱桦
: 最后有段高音

avatar
g*y
7
艺术在今天都有点被矫枉过正乐,还是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就好了
什么主观和被逼的都是“外相”,一切都着了外相,呵呵,引用一个网友说的话
其实艺术从来都是主观的,从古至今,甭管你多么令人惊叹的古典细节和让人多么神往
的照相写实主义。艺术也从来都是被逼的,最早的图腾似的岩画涂鸦到后来为宗教所服
务的壁画,以及被统治者所利用的宗教画,中外皆有,再到后来的文艺复兴以及被照相
技术所压迫的印象派革命。。。只是每个时期都有它不同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罢了。
到现在艺术已经明显的分为俩个大类,即架上绘画和行为装置艺术了,也叫观念艺术。
观念艺术的出现一方面让神圣的艺术走下神坛“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普通的百姓也能
时不时的在身边感受到艺术的氛围,享受艺术给人带来的愉悦感。但是另外一方面它也
把艺术拉下水,任何一个稍有点想法或者奇思怪想的人都可以宣称自己是艺术家,从而
玷污了艺术的纯洁性。有些言论有些想法我认为其实去做一个发明家更好。可是他们不
这么干,做发明家有什么前途,哪儿比得上冠以一个艺术的title博取眼球啊。
艺术到现在已经沦落的何历史差不多沧桑了,都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艺术又
何尝不是。当然艺术史本身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我不认为莫奈和凡高他们在画画的时候
能够意识到他们身上所肩负的历史意义,如果真的如此,恐怕他们也会战战兢兢的画不
出任何东西吧。他们只是在走他们的路,做他们所喜欢的事情而已。什么主观性和思想
性绝大多数都是后人的附会而已。有几个画家能想凡高那样详尽的纪录自己创作中的一
点一滴的?所以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我喜欢那种比较纯粹的人和纯粹的画,就想凡高,塞尚他们一样,心无旁骛的或者漫不
经心的做着一样事,不管它的结果是好还是坏。就想美国的怀斯一样,终其一生不出他
所在的州,日复一日的画着自己的故乡和自己身边的人或事,之后他的艺术却飘洋过海
的影响了中国一代人。艺术还是简单一点的好,在绘制一幅画的时候可以费尽心机或者
收肠刮肚的考虑琢磨技巧构图等,看的时候不妨轻松一些。常看见很多人不懂绘画却对
某一张作品或某一个画家无限的顶礼膜拜,对画生情,之后洋洋洒洒的生发一大篇抒情
和感慨却又完全不着重点。。。艺术的创作规律和评判标准是非常多元化的,稍有不慎
便会暴露自己的无知。曾有朋友问我花多长时间才能了解艺术,我告诉他说各流派蜻蜓
点水似的略知一二需要三年时间,粗通艺术需要十年时间,对于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
最后还是再不怕死的补一句,艺术从来就不是真正的为大众服务的。基本上艺术一向是
为统治者和统治阶级做宣传的,就和我们今人看青铜器一样,也仅是看看而已,那玩意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不是普通百姓所能享用的。不要觉的艺术就一定是要雅俗共赏,
众口难调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有些人在一些简单的文字背景介绍之后能够勉强管中窥豹
一眼,那也是浮光掠影的惊鸿一瞥,而且还是别人让你怎么看你就怎么看,普通人是没
有这个鉴赏力的,你的口味和你的眼光都在别人的操控之下。别说一个外行和普通人了
就是专门的相关从业人员,有个十年八年的了解也不见得能说随便拿来一张画他就敢说
自己完全看的懂。这个东西也不象解答数学题一样有个标准答案。更何况有些东西还真
的是可意会不可言传呢。。。

【在 l*****i 的大作中提到】
: 都是被逼的。被照相技术逼,被绘画界前辈‘学霸’逼。。。
: 一心追求出名的人,不创新,不搞标新立异吸引眼球,那得走到猴年马月才能成功啊?

avatar
s*l
8
希望有机会能去百老汇看现场,一定很震撼。听说百老汇有时候票很便宜。
avatar
c*n
9
喜欢主观主义的纯艺术。
不喜欢艺术家的思想,私以为艺术家的思想都很无聊。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云 易·
: (在正文之后,我给文章中出现的几个重要词汇按自己的理解作出了定义。不一定都全
: 面,但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个理解正文的参考,因为文章的所有分析和结论都是建立在这
: 几个基本的概念之明确的基础之上。)
: 西方现代艺术史(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的上半叶)是一个对传统的不断否定和不断创新
: 的历程。这个“否定”和“创新”的精神体现在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在
: 所有的艺术领域中,这些“突破”和“创新”在绘画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本文就现代绘
: 画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两个画家:莫奈和杜尚,来简单分析一下现代艺术中的对传统冲击
: 最大的两个概念:“主观性”与“思想性”的内涵。
: 1。从“印象”开始的叛逆

avatar
t*y
10
朱桦,很早以前听风说话,那时侯就注意她了,唱功音色都不错
不过长的不好
后来整容了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里面的朱桦跟现在电视上看到的朱桦很不象很不象
avatar
m*e
11
对了,说到这个我想起来,我一直觉得印象派开始西方画跟中国文人画有点相通之处了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艺术在今天都有点被矫枉过正乐,还是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就好了
: 什么主观和被逼的都是“外相”,一切都着了外相,呵呵,引用一个网友说的话
: 其实艺术从来都是主观的,从古至今,甭管你多么令人惊叹的古典细节和让人多么神往
: 的照相写实主义。艺术也从来都是被逼的,最早的图腾似的岩画涂鸦到后来为宗教所服
: 务的壁画,以及被统治者所利用的宗教画,中外皆有,再到后来的文艺复兴以及被照相
: 技术所压迫的印象派革命。。。只是每个时期都有它不同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罢了。
: 到现在艺术已经明显的分为俩个大类,即架上绘画和行为装置艺术了,也叫观念艺术。
: 观念艺术的出现一方面让神圣的艺术走下神坛“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普通的百姓也能
: 时不时的在身边感受到艺术的氛围,享受艺术给人带来的愉悦感。但是另外一方面它也
: 把艺术拉下水,任何一个稍有点想法或者奇思怪想的人都可以宣称自己是艺术家,从而

avatar
s*l
12
哪儿整了?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朱桦,很早以前听风说话,那时侯就注意她了,唱功音色都不错
: 不过长的不好
: 后来整容了

avatar
g*y
13
恩,西方绘画到印象派之后是有点写意的感觉了,也就是他们说的表现,都比较注重自我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了,说到这个我想起来,我一直觉得印象派开始西方画跟中国文人画有点相通之处了
avatar
t*y
14
以前脸型宽而且不规则
眼睛很细很眯

【在 s******l 的大作中提到】
: 哪儿整了?
avatar
j*n
15
这其实是个很深奥的话题

自我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恩,西方绘画到印象派之后是有点写意的感觉了,也就是他们说的表现,都比较注重自我
avatar
s*l
16
可能是化妆吧

【在 t********y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脸型宽而且不规则
: 眼睛很细很眯

avatar
g*y
17
是的,太深奥了,我不太想涉及
因为一提到就会说很多很多。。。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其实是个很深奥的话题
:
: 自我

avatar
j*n
18
那我们就随便灌灌,或者找些很*实*的作品分析分析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是的,太深奥了,我不太想涉及
: 因为一提到就会说很多很多。。。

avatar
g*y
19
很多人都说那个时候的画家和作品是受时代影响被相片逼的
其实那只是狠表面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人们的观察方式,也就是看东西的角度变了
不理解这一点就无法真正理解印象派和印象派后期那些趋于表现主观的东西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我们就随便灌灌,或者找些很*实*的作品分析分析
avatar
j*n
20
现代的摄影艺术也发展得'光怪陆离',不知道是不是被新媒体逼的
我觉得技法和表现形式的变化确实是其次
关键是人(类)的精神世界更丰富了
到博物馆看古代的东西,好多用现在的眼光看甚至很丑,很粗
澳大利亚的土著的'当代'艺术,也很原始
但那些就反映了当时的人的精神状态(虽然有时受制于创作手段)
深奥的就是这个精神的,主观的,甚或思想的源泉和载体是什么
唯物主义认为一切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那么艺术就是简单复制?绝大部分就是
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艺术品都是作者纯粹个人的体验,神秘的,不可测的,梦的,宗教的,种
族的,无意识的,相由心生的
大家都说不透,只好说艺术家往往是疯子,不疯也可以,卖不出好价钱
西方艺术很多表现基督教的内容,半神半人,其实也不需要多少想象力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很多人都说那个时候的画家和作品是受时代影响被相片逼的
: 其实那只是狠表面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人们的观察方式,也就是看东西的角度变了
: 不理解这一点就无法真正理解印象派和印象派后期那些趋于表现主观的东西

avatar
g*y
21
呵呵,我们的“观看方式”还是有点区别的
我看东西更注重它的艺术性和哪一点能拿来为我所用
不管是画作还是博物馆里的展品,甚至是相片
恰恰相反,我觉得古代的东西更有品位,更有艺术价值和生命也更美
等我改天写帖子来说说我看的那些博物馆。。
关于你说的那个主观和客观,我原来就说过,艺术,别管是多么看起
来客观的东西,终究还是主观成分大于客观的
很简单,随便找一部小说想像一下自己做导演把它拍成电影,你会怎
么做,早期的电影往往都是记叙文风格,有事说事,没事搞笑。慢慢
的到后来就开始探索如何拍出好电影,风格就在这个时候产生了。到
现在各种流派各种门类不下上百种了。你能说早期电影就客观吗?
其实早期的电影也是有很多处理的痕迹的,只是那个处理的比较幼稚
而已,在我们今天看来。但往往这种幼稚能给人带来更直观的体验。
就想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还没有学会油嘴滑舌一样,更让人感到清
新,实在。后来的电影风格多了,其中有一些也确实还不错,可是大
部分电影都不好称做是电影艺术了。影片的处理模仿痕迹也越来越严
重。艺术也一样,不能简单的把它俩极化区分对待。每个流派都有它
的自我追求,最高的形式,依目前观点来看就是形色结合,甭管你是
客观还是主观描述对象。选择客观或主观的描述方式完全取决于画家
对自己的认识和它自己的喜好。在这里画家应该是非常主动的。
至于相片,尤其是别人给我拍相片狠难让我满意
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把我拍的美了或丑了
而是拍的构图太差,比如远处有一条地平线近处有棵树
我就会找出最佳的画面分割处去拍,所以别人拍的我一般都狠挑剔
而构图这种说白了其实很简单,可是大部分人做不到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现代的摄影艺术也发展得'光怪陆离',不知道是不是被新媒体逼的
: 我觉得技法和表现形式的变化确实是其次
: 关键是人(类)的精神世界更丰富了
: 到博物馆看古代的东西,好多用现在的眼光看甚至很丑,很粗
: 澳大利亚的土著的'当代'艺术,也很原始
: 但那些就反映了当时的人的精神状态(虽然有时受制于创作手段)
: 深奥的就是这个精神的,主观的,甚或思想的源泉和载体是什么
: 唯物主义认为一切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 那么艺术就是简单复制?绝大部分就是
: 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艺术品都是作者纯粹个人的体验,神秘的,不可测的,梦的,宗教的,种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