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趁着人气,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中国人在金融表现突出?
avatar
趁着人气,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中国人在金融表现突出?# Economics - 经济
f*r
1
最近扫了一下JF,发现基本每期都基本上有一个华人的文章了,可见中国人在金融的学
术研究上已经有一席之地了,但是为什么是金融呢?华人教授中,金融和理论计量(商
学院只算金融的话)基本上占了80%到90%。WHY?
我提出两个假说:
1)金融的理论性强,类似理论计量,中国人有比较优势。但是问题在于金融其实很多
是实证金融,不少中国人其实是在做实证。因此有另外一个假说.
2) 金融的工资高,基本上是经济的两倍,所以吸引了大批优秀的中国人,自然文章就
出来了。大批数学物理或经济的硕士甚至博士想转金融已经是普遍现象。
有趣的是,韩国和日本的金融教授并不多,当然你可以说他们并不太在乎钱,所以经济
金融没差异。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弱化了第一个假说的解释力。
另外,在实证领域中国人基本是空白的,大家有何高见?实证需要Argue,我接触的实证
的人大都能言善辩,中国人要用英语达到那种程度,实在很难。
avatar
h*s
2
看你们讨论这么热烈,我也说几句。
首先要纠正一个长期的错误观念就是认为金融需要的数学比其他学科多,其实除了极个别
领域,金融对数学的要求不算高,比如corporate finance,数学非常简单。即便是
stochastic calculus,用起来也比analysis要容易。但金融的确刚入门的时候给人感觉
数学难,比如Duffie的书就写得很不好,一上来读几页都很困难。Cochrane的书
也写得不算好,得把Asset Pricing基本学通了再来看才有体会。Corporate finance
长期没有好的教材,最近才有改善。另外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金融一些入门课对微观和宏观的理解要比较深,我觉得很多学校的经济系或者金融
系一年级的课或者偏微观或者偏宏观,这样学生选金融会一开始觉得比较吃力。其实
过了这一关(qualify),做的东西只会偏一块,就不难了。我个人有个体会,就是有的
经济学方向,入门课简单,但做研究比较难,有的反过来。估计很多人做计量,也跟
入门课不算难有关,加上金融计量有非常好的教材,所以做这块的是最多的了。
和上面提到的相关,金融这个领域这二十年有个变化,就是越早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