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复旦管院海归情况# Economics - 经济
f*s
1
复旦大学管院新进海归博士的年收入水平,具体我说不好,因为case by case,但可以
确定,至少基本跟上海交大安泰和上海财大经院一个水平。如果bargaining power比较
高,会更高一些。另外一次性住房津贴30万左右。
任务不是很重,一般一年教三门课就可以了。多上课多拿报酬。但不鼓励多上课,希望
多发国际论文。1篇B等级以上SSCI奖励2万,普通SSCI奖励1万。
新上任两年的院长才40岁,颇有雄心壮志,魄力也比较大,这两年改革力度比较大。院
内硬件条件堪称国内领先,讲师就1人一间25平方米的办公室,每天免费午餐。
复旦管院就是那个不爱打广告,但实际也在暗中大量招聘海龟博士的地方。仅近一年来
招收的海归博士有10多位,分别来自哈佛(来前是波士顿大学终身副教授)、斯坦福(
之前在日本)、沃顿商学院(之前是新加坡管理学院助理教授)、UCLA(在上海交大安
泰呆了半年就跳槽而来)、剑桥(之前是诺丁汉讲师)、威斯康星、UC爱尔文、马里兰
(来前是清华经管教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瑞士伯尔尼大学
、挪威奥斯陆大学、香港科大等,还来了一个加拿大人、一个台湾人做全职助
avatar
I*M
2
Thank you for the hiring poster.
Could you please kindly provide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1. Are you seriously interested in fresh PhDs in economics?
2. How publications in first & second tier of economic journals are valued?
Do you have regular seminar series in economics?
3. Besides IO, which economic areas are of your most interest? finance (CAPM
, corporate finance)? financial econometrics? general econometrics? general
macro and micro?
Look forward to your reply.
avatar
f*s
3
复旦管院这两年不打或很少广告,基本不来AEA和AMA摆摊,我原来不是很理解,不是很
赞同,但觉得也有她的道理。
一个是不打广告也照样收到很多求职信。而且可能觉得不打广告、不明码标价都来应聘
,更是真心想来,来了后比较定,不会随便走。
二来在AEA和AMA摆摊成本不菲,却意义不大。其实招人嘛,看看材料就基本差不多了,
可以筛选掉大部分了,剩下中意的几个再深谈。摆摊那点时间肯定来不及深谈,不如挑
几个约到家里慢慢看,系主任、各个资深教授一起参加考察,一般院长也要亲自见一面
,这比一两个院长或院长代表去看靠谱多,而且这样挑出来的人在研究方向、性格和气
质上容易与现有教师磨合。另外对申请者也更公平,都还没有去人家家里实地看看,
campus visit, 怎么就能嫁过去?光看纸面offer,上门后容易悔婚,对双方都不好。
复旦管院主管师资的郁义鸿副院长就对很多面试者表示过,欢迎货比三家,拿了别家的
offer再过来实地谈,别家有什么条件都可以match,没有拿到别家的复旦管院基本不欢
迎。

【在 f**s 的大作中提到】
: 复旦大学管院新进海归博士的年收入水平,具体我说不好,因为case by case,但可以
: 确定,至少基本跟上海交大安泰和上海财大经院一个水平。如果bargaining power比较
: 高,会更高一些。另外一次性住房津贴30万左右。
: 任务不是很重,一般一年教三门课就可以了。多上课多拿报酬。但不鼓励多上课,希望
: 多发国际论文。1篇B等级以上SSCI奖励2万,普通SSCI奖励1万。
: 新上任两年的院长才40岁,颇有雄心壮志,魄力也比较大,这两年改革力度比较大。院
: 内硬件条件堪称国内领先,讲师就1人一间25平方米的办公室,每天免费午餐。
: 复旦管院就是那个不爱打广告,但实际也在暗中大量招聘海龟博士的地方。仅近一年来
: 招收的海归博士有10多位,分别来自哈佛(来前是波士顿大学终身副教授)、斯坦福(
: 之前在日本)、沃顿商学院(之前是新加坡管理学院助理教授)、UCLA(在上海交大安

avatar
f*s
4
不代表官方,作为insider回答一下哈

当然,国外已有教职的当然欢迎,但这种坑比较少,成本也很高,不过现在即使国外有
助理教授教职,如果文章不够,也不保证给副教授,有几个过来还是从助理教授做起。
招人主要还是面向fresh PhD。顺便说一下这几年什么南开、吉大、上交的成名本土教
授跳槽过来很多,正教授人数已经很多了,肯定要控制一下。讲师/助理教授还是可以
敞开招。
?
很高。经济类跟管理类杂志评分一样,但SSCI要比SCI值钱多。助理教授阶段一篇first
tier基本直接评副教授没有问题,但文章必须署名复旦管院。一篇second tier的,可
能再凑一些小文章,包括所谓两三篇国内核心,也基本副教授没有问题了。原则上还要
省部级课题才能上副教授,但上海有专门给海归人才(包括博士后、1年以上访问学者
)的浦江人才计划基金,10万,也是省部级,一般海归都能中到。所以课题不是大问题。
当然,管院8个系,几乎每个系都有定期的讲座,产业经济学系、财务金融系、企业管
理系都可进行经济类讲座。讲座海报每天都在办公楼前摆的满满的,很多还都是国外大
牌的。国外学者络绎不绝。有关信息都在网上公开着

【在 I****M 的大作中提到】
: Thank you for the hiring poster.
: Could you please kindly provide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 1. Are you seriously interested in fresh PhDs in economics?
: 2. How publications in first & second tier of economic journals are valued?
: Do you have regular seminar series in economics?
: 3. Besides IO, which economic areas are of your most interest? finance (CAPM
: , corporate finance)? financial econometrics? general econometrics? general
: macro and micro?
: Look forward to your reply.

avatar
z*e
5
基本不来AEA和AMA摆摊? I don't think it is true, at least for AEA.
I agree that Fudan Management School has very good hardware. Better offices
and equipments than Economics School, SHUFE, Jiaotong, etc. Their offices
are even larger and newer than mine, hehe. But you have to pass some review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year, though the contract is for three years.
Otherwise, your salary will be cut in half! For fresh PHDs, it is not
unusual to have no publication by the end of the second year,
especially i
avatar
i*e
6
一般刚毕业的经济学PHD,最有发表潜力、受过最多指导的就是job market paper,投
到经济学top field之类的刊物,审稿周期超过两年的不在少数。如果为了赶两年的
internal review而降低目标刊物的档次,对于年轻老师和学校都是一个损失。
不少管理方面的期刊周期比较短,但是经济学的期刊情况确实有所不同。
avatar
g*y
7
忍不住说一下,复旦管院怎么没来AEA,AFA摆摊? 没少摆滩. 他们在那个一堆大圆桌的地
方面的,好象是103号桌, 2个男的一个姓周的女的,今年在NEW ORLEANS机场我还帮郁义
鸿院长设了无线网上网...飞机晚点大家都在玩笔记本...
avatar
z*e
8
It seems that this insider is not quite professional, hehe.
Hi, insider, I heard there was a journal list for evaluation at Fudan
Management School. Can you post it here?
avatar
g*y
9
One suggestion to Fudan Management School:
Thank you for the post and information. I actually think it's way much
better to post an advertisement on JOE. You don't need to attend AEA to
advertise on JOE (just mention in your ad that shortlisted candidate will be
directly invited for a campus visit). The cost is not that high: 400$. And
people will think you are really serious about hiring. The effect would also
be much better than posting in MITBBS.
avatar
i*e
10
美国的top 5也是在AEA JOE打广告的,虽然他们可能更依赖大牛直接推荐学生。
我认识的几个在市场上的中国学生,拿到了国内不少的interview,包括清华,但他们
都没有申请复旦,因为以为复旦不招人。我猜想道理很简单,多数人主要是到AEA JOE
上面找招聘信息,筛选下来百来个学校进行申请,这已经很花费时间了,如果还要挨个
去访问没有在JOE贴广告的学校网站,负担就更重了。
当然,主要目标是国内市场的毕业生会遍寻国内高校的网站,但是在北美也有不错前景
的学生恐怕不会,也许这也算是一种self-selection?
avatar
i*e
11
我不知道复旦招金融能给出多少年薪,我想国内学校招金融的主要困难还是工资和北美
相差比较远,经济学的税
后工资按PPP折算后大概在6万美元左右,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但是金融方面差距可能
就大一些。
如果复旦经院起价是24万的话,起价比起财大差了4万。

我个人觉得这几个领域复旦管院都很欢迎,(微观)金融真是太需要了,但一直招不到。
做计量的,统计学系有需要。他们最近两年招海归很多。
纯宏观和微观可能到复旦经院更合适一些,他们也在招海归,价钱也不低,24万起。
ISU的Wang Cheng要去他们那做讲座教授了。

【在 f**s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代表官方,作为insider回答一下哈
:
: 当然,国外已有教职的当然欢迎,但这种坑比较少,成本也很高,不过现在即使国外有
: 助理教授教职,如果文章不够,也不保证给副教授,有几个过来还是从助理教授做起。
: 招人主要还是面向fresh PhD。顺便说一下这几年什么南开、吉大、上交的成名本土教
: 授跳槽过来很多,正教授人数已经很多了,肯定要控制一下。讲师/助理教授还是可以
: 敞开招。
: ?
: 很高。经济类跟管理类杂志评分一样,但SSCI要比SCI值钱多。助理教授阶段一篇first
: tier基本直接评副教授没有问题,但文章必须署名复旦管院。一篇second tier的,可

avatar
g*y
12
24万主要是指经济系吧。我只看到今年(2008)BU的Li Dan算海龟,还有谁?Song
Michael本来就是复旦讲师出去的。
avatar
c*g
13
McGill Wang Shengzu ,刚刚发了一篇JDE
Pennsylvania Pan Jia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24万主要是指经济系吧。我只看到今年(2008)BU的Li Dan算海龟,还有谁?Song
: Michael本来就是复旦讲师出去的。

avatar
c*g
14
应该是25万起。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不知道复旦招金融能给出多少年薪,我想国内学校招金融的主要困难还是工资和北美
: 相差比较远,经济学的税
: 后工资按PPP折算后大概在6万美元左右,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但是金融方面差距可能
: 就大一些。
: 如果复旦经院起价是24万的话,起价比起财大差了4万。
:
: 我个人觉得这几个领域复旦管院都很欢迎,(微观)金融真是太需要了,但一直招不到。
: 做计量的,统计学系有需要。他们最近两年招海归很多。
: 纯宏观和微观可能到复旦经院更合适一些,他们也在招海归,价钱也不低,24万起。
: ISU的Wang Cheng要去他们那做讲座教授了。

avatar
h*u
15
但是上海财大今年已经是30万起了。呵呵。

【在 c***g 的大作中提到】
: 应该是25万起。
avatar
c*g
16
25万也是去年的价格,今年经院好像不准备新招人,好像是在酝酿扩建办公楼。

【在 h***u 的大作中提到】
: 但是上海财大今年已经是30万起了。呵呵。
avatar
c*g
17
话说回来,管院的钱比经院确实多不少。经院这几年比以前有钱多了,但是招海龟仍然是
比较谨慎。几次workshop下来,我感觉这批新招的都比较牛,等他们的文章发出去一些办
公场所也扩建好,明年估计主要招计量方面的。

【在 f**s 的大作中提到】
: 复旦大学管院新进海归博士的年收入水平,具体我说不好,因为case by case,但可以
: 确定,至少基本跟上海交大安泰和上海财大经院一个水平。如果bargaining power比较
: 高,会更高一些。另外一次性住房津贴30万左右。
: 任务不是很重,一般一年教三门课就可以了。多上课多拿报酬。但不鼓励多上课,希望
: 多发国际论文。1篇B等级以上SSCI奖励2万,普通SSCI奖励1万。
: 新上任两年的院长才40岁,颇有雄心壮志,魄力也比较大,这两年改革力度比较大。院
: 内硬件条件堪称国内领先,讲师就1人一间25平方米的办公室,每天免费午餐。
: 复旦管院就是那个不爱打广告,但实际也在暗中大量招聘海龟博士的地方。仅近一年来
: 招收的海归博士有10多位,分别来自哈佛(来前是波士顿大学终身副教授)、斯坦福(
: 之前在日本)、沃顿商学院(之前是新加坡管理学院助理教授)、UCLA(在上海交大安

avatar
g*y
18
哈哈,你也是insider嘛。经院老师?
经院的楼不是复星赞助的那个?还没建好了么?还是再建别的?
还有,我看经院网上,海龟老师的affiliation都是经济学院,其他老师要不经济系,
要不世经、金融。是不是因为双轨呢?
avatar
m*y
19
McGill是不是号称“加拿大哈佛”的那个?
经济系里有那个做weak instruments的法国老头是很牛的。
不过不知道他们带出来的学生怎样

【在 c***g 的大作中提到】
: McGill Wang Shengzu ,刚刚发了一篇JDE
: Pennsylvania Pan Jia

avatar
l*n
20
个人感觉复旦这几年相当落伍。。。不知道是不是还是几个老头子占着位置?
avatar
i*e
21

McGill大学本科生中美国人的比例是加拿大学校里最高的,他们和Queens都是老牌的比
较精英的学校。
MiGill的经济学没有学校整体排名那么好,不过一向不屑于从加拿大其他学校招人。
你说做weak instruments的是不是Dufour?

【在 m******y 的大作中提到】
: McGill是不是号称“加拿大哈佛”的那个?
: 经济系里有那个做weak instruments的法国老头是很牛的。
: 不过不知道他们带出来的学生怎样

avatar
r*8
22
请问insider复旦经院往哪里递申请?我给经院有关人员发邮件询问是否招人,根本没
人理会!
avatar
g*y
23
rede2008, 你拿国内offer还没拿到手软,还要申阿?哈哈
avatar
g*y
24
还有,你们怎么安排面试时间啊?我先在周六周日都排不好了。国内的interview发的
又晚,还只安排周六周日,真是没办法。
avatar
I*M
25
Thanks for information from any side.
Fudan econ is not hiring junior faculty this year.
avatar
z*e
26
如果你把国内的面试都安排在边角余料的时间,别人一看就知道你不诚心,而且面试拿
了不少,估计不会回去。找工作就象对象,普遍撒网没错,但别人也讲究非诚误扰。如
果你真对回国感兴趣,还是把别人安排在个正尔八经的时间。不行了,把这边的一些
COLLEGE的面试取消好了。个人觉得国内好大学的发展空间比这里的COLLEGE好,至少教
的学生都不是个档次的,作老师成就感也很重要阿。整天对着群呆头傻脑的学生,一定
很郁闷。
如果自己实在不打算回国,又有20来个面试了,就把国内面试的机会让给别人罢。水深
火热中的XDJM多了。自己当年把清华的面试据后,第二天OFFICE MATE就收到面试通知
。也算作了好事。另外,不要想利用FLYOUT免费回国。国内发FLYOUT很慎重。不知根知
底的人不会FLYOUT。很多地方发OFFER跟本就不FLYOUT。自己当时就处于这种私心还保
留了一个国内的面试,我检讨。和他们面试时刚开始谈得好好的,感觉当场就要发
OFFER似的。最后看我戴了结婚戒指,就问我SPOUSE是干什么的,回国自己的SPOUSE支
持么。当时根本没准备这种怪问题。稍一犹豫,别人就知道你回国决心并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有,你们怎么安排面试时间啊?我先在周六周日都排不好了。国内的interview发的
: 又晚,还只安排周六周日,真是没办法。

avatar
I*M
27
Thanks to zuyeye again for all these valuable suggestions.
You mentioned the "couple" issue. Suppose that you have re-location problem
to sort out and suppose your partner is also on the same market. When is the
best timing to tell your potential employees about it?
You also mentioned colleges/low-ranked universities in the US v.s. top
universities in China. Suppose all else being equal (which I know is a
strong assumption), you sort out your preference order so that ranking No. X
in the US is i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你把国内的面试都安排在边角余料的时间,别人一看就知道你不诚心,而且面试拿
: 了不少,估计不会回去。找工作就象对象,普遍撒网没错,但别人也讲究非诚误扰。如
: 果你真对回国感兴趣,还是把别人安排在个正尔八经的时间。不行了,把这边的一些
: COLLEGE的面试取消好了。个人觉得国内好大学的发展空间比这里的COLLEGE好,至少教
: 的学生都不是个档次的,作老师成就感也很重要阿。整天对着群呆头傻脑的学生,一定
: 很郁闷。
: 如果自己实在不打算回国,又有20来个面试了,就把国内面试的机会让给别人罢。水深
: 火热中的XDJM多了。自己当年把清华的面试据后,第二天OFFICE MATE就收到面试通知
: 。也算作了好事。另外,不要想利用FLYOUT免费回国。国内发FLYOUT很慎重。不知根知
: 底的人不会FLYOUT。很多地方发OFFER跟本就不FLYOUT。自己当时就处于这种私心还保

avatar
i*e
28
我觉得比较美国某大学、系和国内顶尖学校时,当然要考虑学校和系的排名,这些反映
了学校的实力、项目申请难易、学生质量等因素,但是这还不够。去年有个同学拿到国
内top 2的offer,但是还是放弃去了一个排200名以后的学校,因为那里有同方向一个
非常活跃的老师,能有被指点、合作和发文章的机会。
avatar
r*8
29
惭愧啊,都26了才第一次找工作,不小心暴露了暴发户的嘴脸!见笑啦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rede2008, 你拿国内offer还没拿到手软,还要申阿?哈哈
avatar
p*l
30
why econ phd can get a faculty position in business school... make no sense.
never seen a econ people in biz school of states.
avatar
i*e
31
我就举个我熟悉的人吧,Francesco Trebbi,2006年哈佛经济系毕业,方向政治经济学
,毕业后直接找到了GSB,头衔是Assistant Professor of Economics。他不是成名
的大牛、被商学院挖过去供着的那种。

sense.

【在 p****l 的大作中提到】
: why econ phd can get a faculty position in business school... make no sense.
: never seen a econ people in biz school of states.

avatar
z*e
32
I cannot see why it makes no sense. Some Business Schools have econ
departments. Many economists are working on finance. They can find a
position in Finance department too. If you go to top business schools in the
US, many faculty members received their PHD in Economics.

sense.

【在 p****l 的大作中提到】
: why econ phd can get a faculty position in business school... make no sense.
: never seen a econ people in biz school of states.

avatar
d*e
33
好像国内的学生就好多少一样,50步笑百步而已,扩招了这么多,经院硕士上微观是
200号人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你把国内的面试都安排在边角余料的时间,别人一看就知道你不诚心,而且面试拿
: 了不少,估计不会回去。找工作就象对象,普遍撒网没错,但别人也讲究非诚误扰。如
: 果你真对回国感兴趣,还是把别人安排在个正尔八经的时间。不行了,把这边的一些
: COLLEGE的面试取消好了。个人觉得国内好大学的发展空间比这里的COLLEGE好,至少教
: 的学生都不是个档次的,作老师成就感也很重要阿。整天对着群呆头傻脑的学生,一定
: 很郁闷。
: 如果自己实在不打算回国,又有20来个面试了,就把国内面试的机会让给别人罢。水深
: 火热中的XDJM多了。自己当年把清华的面试据后,第二天OFFICE MATE就收到面试通知
: 。也算作了好事。另外,不要想利用FLYOUT免费回国。国内发FLYOUT很慎重。不知根知
: 底的人不会FLYOUT。很多地方发OFFER跟本就不FLYOUT。自己当时就处于这种私心还保

avatar
z*e
34
I don't think it is wise to mention the "couple issue" in the beginning.
After you get multiple offers, you might want to push it a little bit. But
it also depends on whether they have multiple opens or not. With a single or
no offer, you have no bargaining power at all. A lesson from me: don't wear
your marriage ring. I was just kidding :-).
It is really a personal choice when deciding which offer to take. My advisor
once told me that for departments out of top 30, location, family
preferences,

【在 I****M 的大作中提到】
: Thanks to zuyeye again for all these valuable suggestions.
: You mentioned the "couple" issue. Suppose that you have re-location problem
: to sort out and suppose your partner is also on the same market. When is the
: best timing to tell your potential employees about it?
: You also mentioned colleges/low-ranked universities in the US v.s. top
: universities in China. Suppose all else being equal (which I know is a
: strong assumption), you sort out your preference order so that ranking No. X
: in the US is i

avatar
g*y
35
你说的对,我的确也觉得与其在college聊度残生,不如回国,至少学生教起来舒服。
问题是国内的interview都拖到最近再安排,前面七七八八好学校差学校也约了很多。
国内学校一封信过来问你周六9:00am面试,9:00是老板推荐的学校,cancel 不好吧。
回回去问还有没有其他时间,那边隔天再回,要不9:30am? 结果还是不行。三下两下两
边都piss off了。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你把国内的面试都安排在边角余料的时间,别人一看就知道你不诚心,而且面试拿
: 了不少,估计不会回去。找工作就象对象,普遍撒网没错,但别人也讲究非诚误扰。如
: 果你真对回国感兴趣,还是把别人安排在个正尔八经的时间。不行了,把这边的一些
: COLLEGE的面试取消好了。个人觉得国内好大学的发展空间比这里的COLLEGE好,至少教
: 的学生都不是个档次的,作老师成就感也很重要阿。整天对着群呆头傻脑的学生,一定
: 很郁闷。
: 如果自己实在不打算回国,又有20来个面试了,就把国内面试的机会让给别人罢。水深
: 火热中的XDJM多了。自己当年把清华的面试据后,第二天OFFICE MATE就收到面试通知
: 。也算作了好事。另外,不要想利用FLYOUT免费回国。国内发FLYOUT很慎重。不知根知
: 底的人不会FLYOUT。很多地方发OFFER跟本就不FLYOUT。自己当时就处于这种私心还保

avatar
z*e
36
I understand that there are a lot miscommunications during this process.
When you reply, just give them 2-3 time slots for them to choose. And ask
them to do the same thing if none of your proposals works.
avatar
i*e
37
另外一个办法是,争取主动给国内学校打通电话,双方直接在电话里面商定时间,这样
显得你有诚意,也不会拖太长时间。
avatar
g*y
38
I actually have been waiting for the reply from one Australian Univ for over
two weeks. I sent them several emails to update my schedule --- I have to
since I could not keep all time slots I gave them "on hold" for so long. But
they never reply!
avatar
e*v
39
复旦管院领导还是哪些近亲繁殖的产物,决心比财大差远了。连复旦经院都瞧不起管院
的研究。
avatar
f*r
40
很弱的问一下: 对于 First Tier Journals and Second Tier Journals 有什么具体
标准?多谢了!

first

【在 f**s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代表官方,作为insider回答一下哈
:
: 当然,国外已有教职的当然欢迎,但这种坑比较少,成本也很高,不过现在即使国外有
: 助理教授教职,如果文章不够,也不保证给副教授,有几个过来还是从助理教授做起。
: 招人主要还是面向fresh PhD。顺便说一下这几年什么南开、吉大、上交的成名本土教
: 授跳槽过来很多,正教授人数已经很多了,肯定要控制一下。讲师/助理教授还是可以
: 敞开招。
: ?
: 很高。经济类跟管理类杂志评分一样,但SSCI要比SCI值钱多。助理教授阶段一篇first
: tier基本直接评副教授没有问题,但文章必须署名复旦管院。一篇second tier的,可

avatar
x*o
41
复旦和人大的旧势力太大,争了半天,海龟还得按照些老规矩来办。尤其是复旦。
规则就这样了,最后做研究的资源也没有,钱也没有(还是自己的错)
不去也罢

【在 f**s 的大作中提到】
: 复旦大学管院新进海归博士的年收入水平,具体我说不好,因为case by case,但可以
: 确定,至少基本跟上海交大安泰和上海财大经院一个水平。如果bargaining power比较
: 高,会更高一些。另外一次性住房津贴30万左右。
: 任务不是很重,一般一年教三门课就可以了。多上课多拿报酬。但不鼓励多上课,希望
: 多发国际论文。1篇B等级以上SSCI奖励2万,普通SSCI奖励1万。
: 新上任两年的院长才40岁,颇有雄心壮志,魄力也比较大,这两年改革力度比较大。院
: 内硬件条件堪称国内领先,讲师就1人一间25平方米的办公室,每天免费午餐。
: 复旦管院就是那个不爱打广告,但实际也在暗中大量招聘海龟博士的地方。仅近一年来
: 招收的海归博士有10多位,分别来自哈佛(来前是波士顿大学终身副教授)、斯坦福(
: 之前在日本)、沃顿商学院(之前是新加坡管理学院助理教授)、UCLA(在上海交大安

avatar
f*s
42
近亲繁殖是历史产物,每个学院都差不多,但现在新人都是外面来的了
复旦经院有几个青年人确实不错,管院历史上确实只顾着赚钱,没有什么做研究的风气
。但管院现在已经有一个近20人的海归群体了,同时从清华、南开、北航、吉大也挖了
很多成名教授,未来三四年研究会有大的起色。实际上这几年管院每年国家自科国家社
科都有近20项,全国前三,增长是大跨步的,SSCI\SCI每年也在大幅增长,去年已经有
20多篇了。这些很多是这几年海归贡献的。
大刀阔斧的改革还是小步前进是思路问题,不一定谁优谁劣,就像爆炸性改革和渐进性
改革到底哪个好不好说。再说,这是学院发展层面的事情。具体到个人选择,如果有一
个良好的研究环境,个人待遇有充沛且稳定的保障,就足够了。
反正有一个现象可以肯定有助判断,到现在还没有复旦管院的海归来了以后跑了的,但
别的学校包括上财和上交的海归跳过来和准备跳过来的有很多。

【在 e**v 的大作中提到】
: 复旦管院领导还是哪些近亲繁殖的产物,决心比财大差远了。连复旦经院都瞧不起管院
: 的研究。

avatar
f*s
43
你所说的研究资源是什么资源?做经济学和商学要什么样的研究资源?
文献库?数据库?研究网络?国内国际交流的机会?高水平的Seminar?调研渠道?
如果这些,在复旦怎么可能会没有?不管管院还是经院,研究资源还是很丰富的。
如果说到课题经费,国内大学实际上就是提供一个摊位,课题经费这些资源是要靠自己
去外面争取的,如国家自科、社科、部委省市课题、浦江人才等。经院有985平台和教
育部重点基地,内部课题经费也不少。管院更是从今年起每年给教师每人2.5万的科研
经费自由支配,但海归要三年以后。
钱也没有?我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当初应该都说好的了,至少谈好的薪水不会扣发
,除非实在自己出了什么大问题。

【在 x********o 的大作中提到】
: 复旦和人大的旧势力太大,争了半天,海龟还得按照些老规矩来办。尤其是复旦。
: 规则就这样了,最后做研究的资源也没有,钱也没有(还是自己的错)
: 不去也罢

avatar
h*0
44
"到现在还没有复旦管院的海归来了以后跑了的,但别的学校包括上财和上交的海归跳
过来和准备跳过来的有很多。"
不知道是否是事实,这也不能证明复旦管院水平高,除非想去复旦的是孙宁这样的牛人
,事实当然是否定的。
这一现象的一个解释是,复旦的师资的竞争力差,别的学校都不会感兴趣。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