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的新CPU为啥不自带风扇了# Hardware - 计算机硬件
w*s
1 楼
刘欢这组学员的表现不如预期,最精彩的是刘欢的两段发言,绝对是大师水准。昨天PK
战结束后,吧里又出现很多黑刘欢的言论。本人仔细看了下,发现大多是针对刘欢本人
的攻击和指责。其实在battle站后也有类似的情况,但是在刘欢那一轮播完后主要是对
个别赛果有异议,比如权王对决。而在哈林组播出后,有大量的言论开始直指导师的专
业水平和音乐素养。其中不乏含沙射影和包含弦外之音的言论。其实我很能理解一部分
黑刘欢的动机和心态。在他们意识里,刘欢代表正统,代表体制,代表官方。而哈林作
为唯一的一个来自台湾的导师,代表了另一种制度和意识形态。于是他们以为,黑掉刘
欢就等于对体制开炮,就可以发泄对这个制度的不满。贬刘抬哈的言论,很大一部分是
基于这种动机的人云亦云,而不是冷静客观的评论和表述。在此呼吁,黑刘欢的,请从
艺术角度来看整个比赛,而不要带有音乐之外的动机和情绪。其实在这次比赛中,刘欢
一直在强调多元化,国际化,他的心胸和态度是开放的。以黑刘欢来反主流意识形态的
,完全是黑错了对象。另外,关于吴莫愁,我想说一点,吴莫愁确实是本次比赛最大的
一个异数,哈林捧她来与其他组对抗,有剑走偏锋的意思,但这仍然属于音乐范畴内的
考虑。刘欢质疑这种风格,也是从音乐的角度出发,是完全合理的。其实观众对吴莫愁
的看法也是非常不统一的,支持吴莫愁的,请不要去黑刘欢,不要人为的树立标靶。我
个人对吴莫愁也是很喜爱的,但我不会去攻击不喜欢她的人,喜欢和讨厌都是有道理的
,好好交流即可。稍后我会发表一点对吴莫愁音乐风格的看法,希望跟大家多多交流。
以出场顺序为序。
徐海星 乖乖的叛逆女 徐海星这个学员,我之前都比较少提及她。她出来的早,爆出负
面新闻也早。好多人都不待见她,似乎等着她什么时候被淘汰。 她是科班出身,歌唱
方法很统一。之前我评论过说她是好声音学员里发声和气息控制最好的学员之一,但正
因为如此,她的歌声里缺少“爆点”。我之前说过,流行允许喉位移动,如果太稳定,
听起来就有点呆板,缺少“激情”。 她的唱法特点就是“稳定压倒一切”,但你要说
她没有情感处理吗?也不是。上世纪90年代,迪士尼为了重振其动画电影鼻祖的声威,
花大力气制作了一批品质优良的影片,其中的电影音乐更是为人称道。徐海星唱的几首
歌,如《自己》,《美女与野兽》等,均出自这些电影。这些歌都很有戏剧张力。徐海
星在唱这些歌时,也是有层次的,主歌部分多用气声,弱声,副歌开始用强声,甚至会
用张肋来增强气势,能有意识这么做的,在好声音里其实并不多,一般只会用气息冲(
赵露)。从这点上来说,她的感情还是有的,只是套路比较单一。 好,之前徐海星唱
的都是重新填过词的中文版,这次唱了一首英文歌,在咬字上,我就不多说了,中国人
的普遍问题,元音发不饱满。 关于这次徐海星引起的诸多非议,我想说,这些大部分
都是无关唱歌本身的。但是既然这个帖子要讨论学员的前途,我想还是应该多说几句。
不知有多少人仔细看过徐海星初登场的VCR,那里面写了她爸爸生她的时候50岁,她妈
妈25岁,也就是说她爸爸跟她妈妈在年龄上有差不多一代人的差距。这意味着什么?我
相信徐海星成长过程中恐怕没有遇到过什么真正的问题,她的父母可以帮她打理一切,
满足她任何需求,从物质上到精神上。但是这可能会造成一个问题,就是会让她与同年
龄层次的异**往缺失很多东西, 缺少那种纠葛。这会影响到她的演唱。 由此看来,其
实徐海星生活中的“作”(我不太愿意用这个词,无奈网络上已经很多人在用,只好沿
袭)倒并没那么严重,真正的问题在于她歌唱中描绘的图景不够现实具体。听她唱歌,
明明音域,力度,强弱都到位了,但就是不够生动鲜活,因此观众就是听了一个模样,
缺少触点。由此也可理解为什么她和陈斌在唱《美女与野兽》时会频频笑场。她说她十
四岁起就开始尝试演绎英文大歌,我觉得我们从歌声里听到的,依然是她十四岁时的状
态。 之前看到很多人用各种理论分析各学员的歌唱表现,分析的很细致,也很复杂,
总结一下大概就是两句话:一,你心里有什么,唱出来就是什么;二,有些效果是可以
做出来的。这第一句话在总体上是对的,但一个歌手的阅历和情感也不一定与歌唱能力
成正比,不管是技术面和情感面,这里面有个表达力跟理解力的问题。另外,你内心的
东西和表达的东西有多少距离,决定了做效果的方式。这些最好是结合例子来说,具体
到徐海星身上,就是她的阅历和经验还撑不起她的演唱。 另外,看到她在酒吧里那些
貌似有些夸张的照片,我只能说,我看的只是一个小孩,在努力做出一些似乎是出格的
表演和表现。总的讲徐海星的演艺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次的挫折,对她来讲也不
是坏事。娱乐圈的浑水要比这深多了,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要轻易涉足。你说的其
实与我不矛盾。我之前也说了,一个人的阅历和情感不一定与歌唱能力成正比,从整体
上来讲,徐海星确实没体现出有多么好的乐感,她也没有唱过细腻的情歌,但就从她演
绎的大歌来看,如果她的阅历和情感经历能上层楼,她的演绎效果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像《美女与野兽》就听不到爱情的感觉。
乐感不好是可以用技巧和音乐修养弥补的。另外你说十七八岁也可以把歌唱得很动听,
这里面有个理解力问题,如果你对曲的理解力很好,照样也可以唱出感觉来,那就是你
的乐感好。你举的几个例子都不太能说明问题,郑虹我第一次听就觉得她模仿太厉害了
,但脱离开阿黛尔的歌曲她唱的就很一般,乐感不错倒是真的。吴莫愁和梁博我说过,
吴莫愁在同年龄里算是阅历广的了,梁博来自东北那个被遗弃的重工业社会,所以他唱
《北京北京》那种空虚感就很有说服力。说到底,阅历和乐感都是加分的,但乐感是天
生的,阅历可以后天培养。袁娅维 西方包装的中国小调 袁娅维我之前都没有太细细评
述。如果按照上面的分析方法,就是她表达的东西跟她内心有一定距离,或者说她的技
巧太好,让人看不清她内心是什么。她的能力很强,各种曲风无论是R&B,SOUL,
BOSSANAVA等,都驾驭的游刃有余。有人说她是好声音里英文歌唱的最地道的选手,这
我也同意。有趣的是,她唱英文歌的次数倒不是最多的。这次好声音里她一共演绎五首
歌,三首是老曲新编《弯弯的月亮》,《渔光曲》,《滚滚红尘》,两首是英文。 如
果从唱的角度考虑,袁娅维可供寻找的漏洞不是太多。从改编的角度,《滚滚红尘》是
罗大佑的作品,罗大佑是少有的词、曲、唱三者可以完美合一的音乐人,他跟李宗盛不
一样,李宗盛追求口白式的旋律和唱词,罗大佑则有土洋结合的范儿。袁娅维选这首《
滚滚红尘》还是很能发挥她的特点,首先这首歌的原曲在下行的部分音做了升半音的处
理,造成一种轻微的叹息效果,袁娅维的改编也基本围绕这几个点展开,“数十载的人
世游”和“爱与恨的千古愁”重复几遍都有变化,使这首歌的张力更强,情绪更浓烈,
体现了她的能力。最后一句“跟随我两的传说”有强烈的挣脱主音和调式束缚的欲望,
重复第二次的转音和转调,让这首歌惆怅的感觉又多了一丝迷惘。 这里面有个中文歌
与西洋曲风如何嫁接的问题。如果柔和的不够,那中文的曲式和韵律会限制歌曲的发挥
,如果过头了,那会感觉是换了个中文马甲唱外文歌,袁娅维初登场的《弯弯的月亮》
就有点生硬,《渔光曲》则有点过了,这首《滚滚红尘》则是刚刚好。权振东 披着屌
丝外衣的独行者 权振东自从登台以来,一直是以屌丝面目示人。我之前说过他的音色
太抓人,但是自从发现他强大的内心后,听他唱那种伤感情歌就不那么带感了。 之前
剧透听说他要唱《亲爱的小孩》,就知道这歌肯定抓人。这首歌原唱是苏芮,苏芮有很
多这种感情浓烈又有画面感的歌曲,如《是否》,《酒干倘卖无》,《一样的月光》等
。不过如果放的太过了,就变狗血了。插一句,苏芮应该算是国语歌曲狗血派的第一人
,她的歌迷不要打我,呵呵。这里向大家推荐她的专辑《“搭错车”电影原声专辑》,
华语歌坛上石破天惊的作品。 VCR里刘欢让权振东不要唱的太过,就是要他控制住自己
的情感。这首歌一开腔,权振东的音色依然很抓人,但是我一直在等他放。没想到他主
歌过了到副歌,还是没有彻底放,我就一直在想“放啊,放啊”,那副歌第二遍的“亲
爱的小孩”的高音终于放了出来,略有一点提喉感,但是这个感觉用在这里很有效果。
不过情绪的爆点在最后的熊抬头。其实这场整个的剪辑蛮差的,感觉不是原来的团队,
像是浙卫的草台班子,但几个摆设还是很有亮点的。 这里说说权振东,虽然他看起来
屌丝,唱的歌也一直比较屌丝,但从几次PK的表现,他内心其实是个非常孤傲的人,不
轻易服人。感觉他就像个独行侠,穿梭在比赛中,没有很想表现自己或证明什么的欲望
,在意的只是谁比他更强。据说权是个富二代,最大的梦想是出一张专辑,而且一直声
明自己不会放弃教书育人的工作,这里先为他鼓掌。吉克隽逸 一只色彩斑斓的黑蝴蝶
吉克是这次中国好声音最大的热门,可以想见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之前从battle战时
我就说过她的状态不是太好,而且连声音状态都出了问题(《Sexy music》),这场看
她依然很疲惫的样子。 《Halo》是Beyonce的作品,Beyonce有个“长得最漂亮唱功又
好的黑人流行女歌手”的评价,也就是说她这一卦在西方也是不多见的。这里推荐一部
她2006年主演的电影《Dreamgirls》,是由百老汇音乐剧改编的,讲述三个黑人女孩组
成的组合如何成名的故事。 说到吉克,她也是选秀历史上一个很特别的歌手,属于“
长得漂亮,唱得好,既有民族风情,又有国际范儿”,确实是天生当明星的料。所以杨
坤、那英都不吝赞美她是“未来之星”。但越是这样的,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越大。
吉克这场的状态依然不是最好,《Halo》好多乐句的尾音出现了颤抖的绵羊音,这是横
膈膜没绷住,可能是紧张,也可能是太疲劳。据说她几天没睡好觉。吧里有好多人在争
论吉克和袁娅维的英文歌谁唱的好。从整体的感觉上,袁娅维唱的更地道,但吉克的好
处在于她的元音发的很饱满,所以听起来会更爽。至于那个低音没低下去的问题,我觉
得问题不大,这个低音本来就有点炫技的意思,Mariah Carey在《My all》里也做过这
种处理,低不下去是正常的。问题在于高音的地方,声带用的太多,还好她有好本钱可
以支撑的住。 整体上,吉克让我想到了一个歌手:张靓颖。她跟张靓颖有很多很像的
地方,都喜欢唱英文歌,都唱pub,乐感出色。还有一点最像的是,她在讲话时会慢慢
的一句一句往外吐,视线的焦点也比较散,时远时近。这有点像背稿子,但更可能是她
说话之前都要考虑,话说的合不合适。这个习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她在台
下讲话是什么样子,但如果将来当艺人的话,最好尽快改掉。 这次大家认为刘欢偏袒
吉克太多,实际上,那英也从不掩饰她对吉克的欣赏,杨坤和哈林出于对各自队伍的考
虑,不做太多表露,但大家都看得出来吉克是可造之材。问题在于,为什么是吉克,而
不是别人? 这一部分跟吉克的少数民族背景有关。
之前有人转载高晓松的话,说汉族不是个能歌的民族。其实高晓松这话错也没错。说不
错,因为少数民族的歌舞能力出众是普遍现象。说错,是说汉族并不是没有能歌善舞的
基因。很多人说汉族人情感内敛,保守什么的,推荐大家去看看《诗经》,看看上古我
们的祖先是多么狂放,浪漫,随性。 也就是说,汉族变成不那么擅歌的民族,是文化
的原因。但并不是因为文化里不重视音乐,恰恰相反,从孔子开始,中国的教育一直重
视音乐。六经里就有《乐经》。古代丰富的诗词资源也从来是音乐的重要来源。 问题
出在哪里?原因比较复杂,这里粗略的说一下。大家知道,在一些少数民族,能歌的女
子会更容易嫁的更好;而在地方曲艺中,俚俗的元素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简单的说就
是性在音乐中是个很重要的元素,相当于催化剂,但在一个强调伦理的文化环境中,如
何调和这种元素,能激发人的情感又不显得庸俗下作,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在若干年
来的音乐教育中一直是被淡化和冷处理的。实际上在解放前,这类元素在中国的小调歌
曲中,包括京剧等戏曲艺术中都是一直存在的,只是今天经过过滤后我们不太熟悉了。
所以性感是一个很重要的调味品,而中国音乐走向国际化必须要迈过这道坎,以及许
多其他类似的坎。而吉克作为少数民族,她释放这种元素会显得更为自然,也不太容易
激发人们的反感。在西方,这种转化和融合大都是由黑人完成的。黑人天生有音乐细胞
,西方近多少年来的音乐发展基本是由黑人的俚俗、边缘文化,逐渐提炼,规整化,严
肃化,成为新的音乐元素并融入主流的过程。在中国,这种融合更为复杂,也更为困难
,从这个角度来说,吉克是刘欢的一个试验品。吴莫愁则是另一个试验品,是哈林的秘
密武器。整个中国好声音下半程的看点,就是刘欢和哈林的斗法。 预告一下,明天会
更新哈林组的内容,其中吴莫愁是重头戏,需要多一些时间,敬请期待。
战结束后,吧里又出现很多黑刘欢的言论。本人仔细看了下,发现大多是针对刘欢本人
的攻击和指责。其实在battle站后也有类似的情况,但是在刘欢那一轮播完后主要是对
个别赛果有异议,比如权王对决。而在哈林组播出后,有大量的言论开始直指导师的专
业水平和音乐素养。其中不乏含沙射影和包含弦外之音的言论。其实我很能理解一部分
黑刘欢的动机和心态。在他们意识里,刘欢代表正统,代表体制,代表官方。而哈林作
为唯一的一个来自台湾的导师,代表了另一种制度和意识形态。于是他们以为,黑掉刘
欢就等于对体制开炮,就可以发泄对这个制度的不满。贬刘抬哈的言论,很大一部分是
基于这种动机的人云亦云,而不是冷静客观的评论和表述。在此呼吁,黑刘欢的,请从
艺术角度来看整个比赛,而不要带有音乐之外的动机和情绪。其实在这次比赛中,刘欢
一直在强调多元化,国际化,他的心胸和态度是开放的。以黑刘欢来反主流意识形态的
,完全是黑错了对象。另外,关于吴莫愁,我想说一点,吴莫愁确实是本次比赛最大的
一个异数,哈林捧她来与其他组对抗,有剑走偏锋的意思,但这仍然属于音乐范畴内的
考虑。刘欢质疑这种风格,也是从音乐的角度出发,是完全合理的。其实观众对吴莫愁
的看法也是非常不统一的,支持吴莫愁的,请不要去黑刘欢,不要人为的树立标靶。我
个人对吴莫愁也是很喜爱的,但我不会去攻击不喜欢她的人,喜欢和讨厌都是有道理的
,好好交流即可。稍后我会发表一点对吴莫愁音乐风格的看法,希望跟大家多多交流。
以出场顺序为序。
徐海星 乖乖的叛逆女 徐海星这个学员,我之前都比较少提及她。她出来的早,爆出负
面新闻也早。好多人都不待见她,似乎等着她什么时候被淘汰。 她是科班出身,歌唱
方法很统一。之前我评论过说她是好声音学员里发声和气息控制最好的学员之一,但正
因为如此,她的歌声里缺少“爆点”。我之前说过,流行允许喉位移动,如果太稳定,
听起来就有点呆板,缺少“激情”。 她的唱法特点就是“稳定压倒一切”,但你要说
她没有情感处理吗?也不是。上世纪90年代,迪士尼为了重振其动画电影鼻祖的声威,
花大力气制作了一批品质优良的影片,其中的电影音乐更是为人称道。徐海星唱的几首
歌,如《自己》,《美女与野兽》等,均出自这些电影。这些歌都很有戏剧张力。徐海
星在唱这些歌时,也是有层次的,主歌部分多用气声,弱声,副歌开始用强声,甚至会
用张肋来增强气势,能有意识这么做的,在好声音里其实并不多,一般只会用气息冲(
赵露)。从这点上来说,她的感情还是有的,只是套路比较单一。 好,之前徐海星唱
的都是重新填过词的中文版,这次唱了一首英文歌,在咬字上,我就不多说了,中国人
的普遍问题,元音发不饱满。 关于这次徐海星引起的诸多非议,我想说,这些大部分
都是无关唱歌本身的。但是既然这个帖子要讨论学员的前途,我想还是应该多说几句。
不知有多少人仔细看过徐海星初登场的VCR,那里面写了她爸爸生她的时候50岁,她妈
妈25岁,也就是说她爸爸跟她妈妈在年龄上有差不多一代人的差距。这意味着什么?我
相信徐海星成长过程中恐怕没有遇到过什么真正的问题,她的父母可以帮她打理一切,
满足她任何需求,从物质上到精神上。但是这可能会造成一个问题,就是会让她与同年
龄层次的异**往缺失很多东西, 缺少那种纠葛。这会影响到她的演唱。 由此看来,其
实徐海星生活中的“作”(我不太愿意用这个词,无奈网络上已经很多人在用,只好沿
袭)倒并没那么严重,真正的问题在于她歌唱中描绘的图景不够现实具体。听她唱歌,
明明音域,力度,强弱都到位了,但就是不够生动鲜活,因此观众就是听了一个模样,
缺少触点。由此也可理解为什么她和陈斌在唱《美女与野兽》时会频频笑场。她说她十
四岁起就开始尝试演绎英文大歌,我觉得我们从歌声里听到的,依然是她十四岁时的状
态。 之前看到很多人用各种理论分析各学员的歌唱表现,分析的很细致,也很复杂,
总结一下大概就是两句话:一,你心里有什么,唱出来就是什么;二,有些效果是可以
做出来的。这第一句话在总体上是对的,但一个歌手的阅历和情感也不一定与歌唱能力
成正比,不管是技术面和情感面,这里面有个表达力跟理解力的问题。另外,你内心的
东西和表达的东西有多少距离,决定了做效果的方式。这些最好是结合例子来说,具体
到徐海星身上,就是她的阅历和经验还撑不起她的演唱。 另外,看到她在酒吧里那些
貌似有些夸张的照片,我只能说,我看的只是一个小孩,在努力做出一些似乎是出格的
表演和表现。总的讲徐海星的演艺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次的挫折,对她来讲也不
是坏事。娱乐圈的浑水要比这深多了,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要轻易涉足。你说的其
实与我不矛盾。我之前也说了,一个人的阅历和情感不一定与歌唱能力成正比,从整体
上来讲,徐海星确实没体现出有多么好的乐感,她也没有唱过细腻的情歌,但就从她演
绎的大歌来看,如果她的阅历和情感经历能上层楼,她的演绎效果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像《美女与野兽》就听不到爱情的感觉。
乐感不好是可以用技巧和音乐修养弥补的。另外你说十七八岁也可以把歌唱得很动听,
这里面有个理解力问题,如果你对曲的理解力很好,照样也可以唱出感觉来,那就是你
的乐感好。你举的几个例子都不太能说明问题,郑虹我第一次听就觉得她模仿太厉害了
,但脱离开阿黛尔的歌曲她唱的就很一般,乐感不错倒是真的。吴莫愁和梁博我说过,
吴莫愁在同年龄里算是阅历广的了,梁博来自东北那个被遗弃的重工业社会,所以他唱
《北京北京》那种空虚感就很有说服力。说到底,阅历和乐感都是加分的,但乐感是天
生的,阅历可以后天培养。袁娅维 西方包装的中国小调 袁娅维我之前都没有太细细评
述。如果按照上面的分析方法,就是她表达的东西跟她内心有一定距离,或者说她的技
巧太好,让人看不清她内心是什么。她的能力很强,各种曲风无论是R&B,SOUL,
BOSSANAVA等,都驾驭的游刃有余。有人说她是好声音里英文歌唱的最地道的选手,这
我也同意。有趣的是,她唱英文歌的次数倒不是最多的。这次好声音里她一共演绎五首
歌,三首是老曲新编《弯弯的月亮》,《渔光曲》,《滚滚红尘》,两首是英文。 如
果从唱的角度考虑,袁娅维可供寻找的漏洞不是太多。从改编的角度,《滚滚红尘》是
罗大佑的作品,罗大佑是少有的词、曲、唱三者可以完美合一的音乐人,他跟李宗盛不
一样,李宗盛追求口白式的旋律和唱词,罗大佑则有土洋结合的范儿。袁娅维选这首《
滚滚红尘》还是很能发挥她的特点,首先这首歌的原曲在下行的部分音做了升半音的处
理,造成一种轻微的叹息效果,袁娅维的改编也基本围绕这几个点展开,“数十载的人
世游”和“爱与恨的千古愁”重复几遍都有变化,使这首歌的张力更强,情绪更浓烈,
体现了她的能力。最后一句“跟随我两的传说”有强烈的挣脱主音和调式束缚的欲望,
重复第二次的转音和转调,让这首歌惆怅的感觉又多了一丝迷惘。 这里面有个中文歌
与西洋曲风如何嫁接的问题。如果柔和的不够,那中文的曲式和韵律会限制歌曲的发挥
,如果过头了,那会感觉是换了个中文马甲唱外文歌,袁娅维初登场的《弯弯的月亮》
就有点生硬,《渔光曲》则有点过了,这首《滚滚红尘》则是刚刚好。权振东 披着屌
丝外衣的独行者 权振东自从登台以来,一直是以屌丝面目示人。我之前说过他的音色
太抓人,但是自从发现他强大的内心后,听他唱那种伤感情歌就不那么带感了。 之前
剧透听说他要唱《亲爱的小孩》,就知道这歌肯定抓人。这首歌原唱是苏芮,苏芮有很
多这种感情浓烈又有画面感的歌曲,如《是否》,《酒干倘卖无》,《一样的月光》等
。不过如果放的太过了,就变狗血了。插一句,苏芮应该算是国语歌曲狗血派的第一人
,她的歌迷不要打我,呵呵。这里向大家推荐她的专辑《“搭错车”电影原声专辑》,
华语歌坛上石破天惊的作品。 VCR里刘欢让权振东不要唱的太过,就是要他控制住自己
的情感。这首歌一开腔,权振东的音色依然很抓人,但是我一直在等他放。没想到他主
歌过了到副歌,还是没有彻底放,我就一直在想“放啊,放啊”,那副歌第二遍的“亲
爱的小孩”的高音终于放了出来,略有一点提喉感,但是这个感觉用在这里很有效果。
不过情绪的爆点在最后的熊抬头。其实这场整个的剪辑蛮差的,感觉不是原来的团队,
像是浙卫的草台班子,但几个摆设还是很有亮点的。 这里说说权振东,虽然他看起来
屌丝,唱的歌也一直比较屌丝,但从几次PK的表现,他内心其实是个非常孤傲的人,不
轻易服人。感觉他就像个独行侠,穿梭在比赛中,没有很想表现自己或证明什么的欲望
,在意的只是谁比他更强。据说权是个富二代,最大的梦想是出一张专辑,而且一直声
明自己不会放弃教书育人的工作,这里先为他鼓掌。吉克隽逸 一只色彩斑斓的黑蝴蝶
吉克是这次中国好声音最大的热门,可以想见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之前从battle战时
我就说过她的状态不是太好,而且连声音状态都出了问题(《Sexy music》),这场看
她依然很疲惫的样子。 《Halo》是Beyonce的作品,Beyonce有个“长得最漂亮唱功又
好的黑人流行女歌手”的评价,也就是说她这一卦在西方也是不多见的。这里推荐一部
她2006年主演的电影《Dreamgirls》,是由百老汇音乐剧改编的,讲述三个黑人女孩组
成的组合如何成名的故事。 说到吉克,她也是选秀历史上一个很特别的歌手,属于“
长得漂亮,唱得好,既有民族风情,又有国际范儿”,确实是天生当明星的料。所以杨
坤、那英都不吝赞美她是“未来之星”。但越是这样的,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越大。
吉克这场的状态依然不是最好,《Halo》好多乐句的尾音出现了颤抖的绵羊音,这是横
膈膜没绷住,可能是紧张,也可能是太疲劳。据说她几天没睡好觉。吧里有好多人在争
论吉克和袁娅维的英文歌谁唱的好。从整体的感觉上,袁娅维唱的更地道,但吉克的好
处在于她的元音发的很饱满,所以听起来会更爽。至于那个低音没低下去的问题,我觉
得问题不大,这个低音本来就有点炫技的意思,Mariah Carey在《My all》里也做过这
种处理,低不下去是正常的。问题在于高音的地方,声带用的太多,还好她有好本钱可
以支撑的住。 整体上,吉克让我想到了一个歌手:张靓颖。她跟张靓颖有很多很像的
地方,都喜欢唱英文歌,都唱pub,乐感出色。还有一点最像的是,她在讲话时会慢慢
的一句一句往外吐,视线的焦点也比较散,时远时近。这有点像背稿子,但更可能是她
说话之前都要考虑,话说的合不合适。这个习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她在台
下讲话是什么样子,但如果将来当艺人的话,最好尽快改掉。 这次大家认为刘欢偏袒
吉克太多,实际上,那英也从不掩饰她对吉克的欣赏,杨坤和哈林出于对各自队伍的考
虑,不做太多表露,但大家都看得出来吉克是可造之材。问题在于,为什么是吉克,而
不是别人? 这一部分跟吉克的少数民族背景有关。
之前有人转载高晓松的话,说汉族不是个能歌的民族。其实高晓松这话错也没错。说不
错,因为少数民族的歌舞能力出众是普遍现象。说错,是说汉族并不是没有能歌善舞的
基因。很多人说汉族人情感内敛,保守什么的,推荐大家去看看《诗经》,看看上古我
们的祖先是多么狂放,浪漫,随性。 也就是说,汉族变成不那么擅歌的民族,是文化
的原因。但并不是因为文化里不重视音乐,恰恰相反,从孔子开始,中国的教育一直重
视音乐。六经里就有《乐经》。古代丰富的诗词资源也从来是音乐的重要来源。 问题
出在哪里?原因比较复杂,这里粗略的说一下。大家知道,在一些少数民族,能歌的女
子会更容易嫁的更好;而在地方曲艺中,俚俗的元素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简单的说就
是性在音乐中是个很重要的元素,相当于催化剂,但在一个强调伦理的文化环境中,如
何调和这种元素,能激发人的情感又不显得庸俗下作,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在若干年
来的音乐教育中一直是被淡化和冷处理的。实际上在解放前,这类元素在中国的小调歌
曲中,包括京剧等戏曲艺术中都是一直存在的,只是今天经过过滤后我们不太熟悉了。
所以性感是一个很重要的调味品,而中国音乐走向国际化必须要迈过这道坎,以及许
多其他类似的坎。而吉克作为少数民族,她释放这种元素会显得更为自然,也不太容易
激发人们的反感。在西方,这种转化和融合大都是由黑人完成的。黑人天生有音乐细胞
,西方近多少年来的音乐发展基本是由黑人的俚俗、边缘文化,逐渐提炼,规整化,严
肃化,成为新的音乐元素并融入主流的过程。在中国,这种融合更为复杂,也更为困难
,从这个角度来说,吉克是刘欢的一个试验品。吴莫愁则是另一个试验品,是哈林的秘
密武器。整个中国好声音下半程的看点,就是刘欢和哈林的斗法。 预告一下,明天会
更新哈林组的内容,其中吴莫愁是重头戏,需要多一些时间,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