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Re: 世界钢琴巨匠拉莎路贝尔曼先生执意选用珠江钢琴 (转载)
avatar
Re: 世界钢琴巨匠拉莎路贝尔曼先生执意选用珠江钢琴 (转载)# Joke - 肚皮舞运动
j*u
1
独家回应:陈天桥与加州理工的1亿美元
Original 2016-12-14 陈晓雪 知识分子
?陈天桥夫妇,来源:Caltech官网
撰文 | 陈晓雪
责编 | 李晓明
● ● ●
12月6日,中国企业家、盛大集团创始人陈天桥和雒芊芊捐赠1.15亿美元(大约相当于7
.91亿人民币)用于支持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脑科学交叉研究的消息传来,在中国科学界引
起震动。
以北京大学教授饶毅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认为,陈天桥夫妇选择在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研
究都历史悠久的加州理工学院支持脑研究,而不是上升期的中国,是典型的错误。
以上海科技大学教授胡霁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则表示强烈支持陈天桥夫妇的行为。据《
第一财经》报道,胡霁认为富豪关注科研是好事,陈天桥有超越大多数中国富人的科研
视野和追求,是纯粹的慈善,值得鼓励。
更有科学家表示,中国的科研机构应该反思,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家会选择国外的大学或
科研机构。
作为这一事件的核心人物,陈天桥夫妇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捐赠行为?陈天桥夫妇计划投
入10亿美元支持脑科学研究,除了已经捐赠的1.15亿美元,接下来,他们会如何做?是
否会支持中国的研究机构?
12月13日,《知识分子》与盛大集团取得了联系,公关总监郑思敏女士代表陈天桥与雒
芊芊回应了相关问题。
与此同时,加州理工学院也向《知识分子》介绍了他们劝募的做法。
陈天桥为何选择加州理工学院首捐
?陈天桥夫妇捐赠加州理工学院1.15亿美元,支持神经科学的交叉研究
Q:《洛杉矶时报》12月6日的报道说,你是看到加州理工学院神经科学教授Richard And
ersen的团队帮助一位瘫痪病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意识控制一个机械手臂的视频后,决定与
Andersen教授会面,并捐款给加州理工学院的。请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当时你已经
在准备支持脑科学研究了吗?考察的结果如何?据报道,你曾经就脑科学研究和很多学
校或研究机构交流过,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最后为什么会
选择加州理工学院作为第一个捐赠的对象?加州理工学院是什么地方打动了你?
A:那次访问是在2015年6月,属于我们花了两年多筹备和考察的一个例子。在两年多的
时间里,我们会晤了很多该领域的科学家,并和他们所在的大学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不
过在此之前我们就已经初步确定了脑科学研究的大方向。
虽然在此之前我们就已经确定了脑科学研究的大方向,但是这些访谈加深了我们的兴趣
、建立了我们的信心、也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资助的重点研究领域和资助方式。
接下来的一年多,我们具体化了这些想法,并通过和各个学校的紧密磋商,并最终在日
前做出了选择加州理工作为第一个合作伙伴的决定。当前,我们还在和其他学校就各自
的合作方案进行讨论磋商,包括国内的研究机构。
加州理工作为全球知名的科学和工程研究机构,在脑科学领域有着强大的研究实力和悠
久的历史,我们对加州理工的研究能力一直是很钦佩。
Q:国内有评论认为,你选择了历史悠久的加州理工学院,而不是处于上升期的国内机构
进行捐赠,可能看得不够长远。对此你作何评价?
A:脑科学是一项投入巨大,而挑战也是巨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脑科学研究是全人类
的研究,需要极其深入的跨国和跨学科的协作。我们希望通过促进中国科学家和国际研
究者的合作,共同在这个人类面临的重大科学课题上实现突破。
实际上国内的研究机构一直是我们讨论的对象之一,我们目前正在积极和进行密切的沟
通中。
通过这些协作,中国的科学家和机构也将获益于与国际上先进的研究成果和科学家的交
流。
Q: 据微信公号"秦朔朋友圈"发表的对你的访谈,你计划捐款10亿美元在脑科学研究。为
什么会产生支持脑科学研究的想法?选择支持机构,你会考虑哪些因素?未来你会考虑
国内的研究机构吗?你如何看待国内机构的脑科学研究前景?
A:十七年前我们创立第一个游戏式虚拟社区,五年后就已经有千万人同时在线,十七年
的商业运营让我们积累了财富,积累了对世界的认知,也积累了迷思,比如为什么虚拟
世界的种种虚拟成就或痛苦会如同真实世界一样深刻地影响每个参与者,甚至促使其做
出种种匪夷所思的决定等等。对于这些迷思,过去这么多年我们试图从哲学、宗教、科
学多个角度来解释,但思考的结果往往是带来更多的迷惑。
这些问题既重大、严肃又充满无尽的想象空间。它吸引我们如同回到十七年前创业之初
一样,从零开始研究各个可投入的社会领域,从零开始构画各种发展策略。所幸的是,
我们比起十七年前拥有更多智慧而坦诚的朋友和师长。他们鼓励并支持我们以最大的勇
气和最坚定的信念来继续探寻上述我们包括所有人都迷惑的问题。因此我们把这个理想
定义为--全力支持人类在对大脑认知领域的无尽探索。
脑科学作为人类现有知识体系里最为复杂而困难的课题之一,既充满魅力又让人望而却
步。我们深知支持脑科学研究的决定将带来两个必然的挑战:巨大的付出和漫长的等待
。对于前者,我们的回答是:全力以赴,对于后者,我们的回答是:永不止步。
脑科学是一项投入巨大,而挑战也是巨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脑科学研究是全人类的
研究,需要极其深入的跨国和跨学科的协作。
中国的科学研究机构正在成为全球科学研究领域迅速崛起的力量,中国科学家和研究人
员的素质也让世界科学研究界十分瞩目。参与和支持中国脑科学研究在国际上取得成就
和突破也是一直以来我们在思考和进行深度沟通的领域。
我们已经在与多家中国顶级脑科学研究机构在接触,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和媒体
分享与更多研究机构的合作计划。
为了促进中国研究人员与国际上的交流,我们还在考虑设立一个资助全球华人、博士后
和助理教授的项目,长期支持上百名研究人员,加强华人科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
加州理工学院如何做募捐
?在加州理工学院神经科学教授Richard Andersen团队的帮助下,一位四肢瘫痪的病人终
于独立依靠自己意识控制的一只机械手臂,喝到了一口冰啤。Credit:Caltech, Keck
Medicine of USC, Rancho Los Amigos National Rehabilitation Center
在所有的讨论中,有一个问题令人深思。类似陈天桥这样的慈善家已经存在了捐赠的想
法,作为一个潜在的受捐机构,是否也做好了准备?也就是说,面对潜在的捐赠对象,
一个机构是如何鼓励募捐的?以及,科学家应该如何说服捐赠者投资自己的研究领域?
加州理工学院创建于1891年,与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批现代大学成立时间相似。加州理工
学院历史上产生过35位诺奖得主,是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其规模较小,有大约1000
名本科生、1250名研究生,生师比大约为3:1,"与一些更加庞大的机构相比,(加州理
工学院)能够为她的支持者提供一个更加精简高效的结构。"加州理工学院的发言人Ste
ve Ritea在给《知识分子》的回复中说。
事实上,作为一所私立大学,加州理工学院一向有着成熟的募捐体系。Ritea介绍说,加
州理工学院的发展与研究所关系部门(Development and Institute Relations)负责与
捐赠者和潜在的捐赠者合作,建立一个良好的支持环境,"使资金资源与学校的愿望相匹
配,所有的支持者都能够充分参与,享有知情权,为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和教育的卓越发
展尽心尽责"。
2015年5月22日,加州理工学院神经科学教授Richard Andersen和同事关于脑机协作的一
篇论文在《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与此同时,与这一研究相关的一个视频被上传
至互联网--Andersen和同事帮助了一个四肢瘫痪的男子利用自己的想法控制一只机械手
臂。
"陈天桥最初是受到Andersen这一工作的鼓舞前往加州理工学院,了解Andersen的研究和
整个加州理工学院的。"Ritea在回复中说,"我们就加州理工学院的使命、目标、历史和
独特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交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关系得到加强,于是有
了这个捐赠。"
Ritea介绍,陈天桥的这笔捐赠将使得加州理工学院加强在神经科学这一重要领域的研究
,实现真正的跨学科研究。"陈天桥与雒芊芊神经科学研究所将使全校的神经科学家、生
物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计算机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共同协作,理解大脑
功能背后的基础原理。"Ritea说。
科学家如何与外界沟通
?陈天桥-雒芊芊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David J. Anderson。来源:Caltech
加州理工学院Seymour Benzer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研究员David J.
Anderson,是加州理工学院新成立的陈天桥-雒芊芊神经科学研究所的首任所长。2003
年,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G·阿伦(Paul G. Allen)投入1 亿美元作为种子基金,在
西雅图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医学研究机构艾伦脑科学研究所(the Allan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s),Anderson是当时最大的说客之一,现在也是该研究所的科学顾问团
队成员。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认为,研究机构要吸引投资,有钱人确实愿意捐赠
是前提,大学有吸引捐款的传统和规矩是保障,而科学家的研究成就和沟通技巧则是最
终的决定因素。
"他(David)的演讲能力是我见过最强的,没有之一。"王立铭说。王立铭是David J.
Anderson的博士研究生,2011年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
在陈天桥夫妇决定捐赠加州理工学院的过程中,尽管David J. Anderson教授没有参与,
但他还是与《知识分子》分享了他的沟通技巧。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尝试使用外行也能理解的比喻来解释科学概念。同时,尊重他们
的智慧、教育背景和成就。"Anderson在邮件中回复说,"需要让沟通对象感到没有什么
问题太'愚蠢'或简单,同时满足他们对于自然的好奇心,理解自然的渴望。"
他同时认为,在一对一的交流中,需要有直观的判断,能够感觉到交谈的人是如何考虑
科学概念的,并善于发挥他们的智力优势。 "最后,你需要说明你为何因自己的工作而
激动。如果你能够传达出你对研究的真正热情与兴奋,这种热情与兴奋是能够感染其他
人的。"Anderson说,"换句话说,(交流)需要一些情商(EQ),而不仅仅是智商(IQ
)。"
+
事件回顾
2016年12月6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宣布,慈善家陈天桥和雒芊芊向加州理工学院捐赠1
.15亿美元,为加州理工学院神经科学的交叉研究提供持续的支持。
据介绍,加州理工学院将创建一个以陈天桥和雒芊芊夫妇命名的神经科学研究所,重点
探索和理解大脑在各个尺度的结构与功能。捐赠资金将在加州理工学院的领导下,用于
资助新的研究方向等活动,或支持有潜力的青年教职工和学者。同时,作为加州理工学
院神经科学计划的一部分,加州理工学院将为陈天桥-雒芊芊神经科学研究所建造一个2
亿美元的生物科学综合大楼,并配备全球最先进的研究设施。该大楼也以陈天桥夫妇命
名。加州理工学院官网称,"这一新的计划旨在加深我们对大脑的理解,这个最强大的生
物和化学计算机,在最基本的水平是如何运转,如何因为疾病或衰老而出现故障的"。
陈天桥-雒芊芊神经科学研究所由五个交叉研究中心组成,包括由陈天桥夫妇资助建立的
陈雒脑机界面中心、陈雒社会与决策神经科学中心、陈雒系统神经科学中心、分子与细
胞神经科学中心,以及已经存在的加州理工脑成像中心。加州理工学院Seymour Benzer
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研究员David J. Anderson是陈天桥-雒芊芊神
经科学研究所的首任所长,上文提到的Richard Andersen教授担任陈雒脑机界面中心主
任。在陈天桥-雒芊芊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大脑过程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创造新设备
与新方法的研究人员将在一起合作,"揭示大脑工作的一般性原理,回答先前无法回答的
问题"。
avatar
V*8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lassicalMusic 讨论区 】
发信人: xixixixi (因病坠楼身亡,不得转世), 信区: ClassicalMusic
标 题: Re: 世界钢琴巨匠拉莎路贝尔曼先生执意选用珠江钢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9 05:56:25 2011, 美东)
俄罗素老毛子,肯定挑最便宜的买。
我认识一俄罗斯院士,最喜欢的饭馆是burger king.
avatar
j*u
3
似乎特别强调支持年轻科学家,这个要赞一下。看看以后有没有机会也申请这个经费。
不把钱直接给中国的那些个大佬们分猪肉,也难怪有些人很生气。
独家回应:陈天桥与加州理工的1亿美元
Original 2016-12-14 陈晓雪 知识分子
?陈天桥夫妇,来源:Caltech官网
撰文 | 陈晓雪
责编 | 李晓明
● ● ●
12月6日,中国企业家、盛大集团创始人陈天桥和雒芊芊捐赠1.15亿美元(大约相当于7
.91亿人民币)用于支持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脑科学交叉研究的消息传来,在中国科学界引
起震动。
以北京大学教授饶毅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认为,陈天桥夫妇选择在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研
究都历史悠久的加州理工学院支持脑研究,而不是上升期的中国,是典型的错误。
以上海科技大学教授胡霁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则表示强烈支持陈天桥夫妇的行为。据《
第一财经》报道,胡霁认为富豪关注科研是好事,陈天桥有超越大多数中国富人的科研
视野和追求,是纯粹的慈善,值得鼓励。
更有科学家表示,中国的科研机构应该反思,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家会选择国外的大学或
科研机构。
作为这一事件的核心人物,陈天桥夫妇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捐赠行为?陈天桥夫妇计划投
入10亿美元支持脑科学研究,除了已经捐赠的1.15亿美元,接下来,他们会如何做?是
否会支持中国的研究机构?
12月13日,《知识分子》与盛大集团取得了联系,公关总监郑思敏女士代表陈天桥与雒
芊芊回应了相关问题。
与此同时,加州理工学院也向《知识分子》介绍了他们劝募的做法。
陈天桥为何选择加州理工学院首捐
?陈天桥夫妇捐赠加州理工学院1.15亿美元,支持神经科学的交叉研究
Q:《洛杉矶时报》12月6日的报道说,你是看到加州理工学院神经科学教授Richard And
ersen的团队帮助一位瘫痪病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意识控制一个机械手臂的视频后,决定与
Andersen教授会面,并捐款给加州理工学院的。请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当时你已经
在准备支持脑科学研究了吗?考察的结果如何?据报道,你曾经就脑科学研究和很多学
校或研究机构交流过,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最后为什么会
选择加州理工学院作为第一个捐赠的对象?加州理工学院是什么地方打动了你?
A:那次访问是在2015年6月,属于我们花了两年多筹备和考察的一个例子。在两年多的
时间里,我们会晤了很多该领域的科学家,并和他们所在的大学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不
过在此之前我们就已经初步确定了脑科学研究的大方向。
虽然在此之前我们就已经确定了脑科学研究的大方向,但是这些访谈加深了我们的兴趣
、建立了我们的信心、也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资助的重点研究领域和资助方式。
接下来的一年多,我们具体化了这些想法,并通过和各个学校的紧密磋商,并最终在日
前做出了选择加州理工作为第一个合作伙伴的决定。当前,我们还在和其他学校就各自
的合作方案进行讨论磋商,包括国内的研究机构。
加州理工作为全球知名的科学和工程研究机构,在脑科学领域有着强大的研究实力和悠
久的历史,我们对加州理工的研究能力一直是很钦佩。
Q:国内有评论认为,你选择了历史悠久的加州理工学院,而不是处于上升期的国内机构
进行捐赠,可能看得不够长远。对此你作何评价?
A:脑科学是一项投入巨大,而挑战也是巨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脑科学研究是全人类
的研究,需要极其深入的跨国和跨学科的协作。我们希望通过促进中国科学家和国际研
究者的合作,共同在这个人类面临的重大科学课题上实现突破。
实际上国内的研究机构一直是我们讨论的对象之一,我们目前正在积极和进行密切的沟
通中。
通过这些协作,中国的科学家和机构也将获益于与国际上先进的研究成果和科学家的交
流。
Q: 据微信公号"秦朔朋友圈"发表的对你的访谈,你计划捐款10亿美元在脑科学研究。为
什么会产生支持脑科学研究的想法?选择支持机构,你会考虑哪些因素?未来你会考虑
国内的研究机构吗?你如何看待国内机构的脑科学研究前景?
A:十七年前我们创立第一个游戏式虚拟社区,五年后就已经有千万人同时在线,十七年
的商业运营让我们积累了财富,积累了对世界的认知,也积累了迷思,比如为什么虚拟
世界的种种虚拟成就或痛苦会如同真实世界一样深刻地影响每个参与者,甚至促使其做
出种种匪夷所思的决定等等。对于这些迷思,过去这么多年我们试图从哲学、宗教、科
学多个角度来解释,但思考的结果往往是带来更多的迷惑。
这些问题既重大、严肃又充满无尽的想象空间。它吸引我们如同回到十七年前创业之初
一样,从零开始研究各个可投入的社会领域,从零开始构画各种发展策略。所幸的是,
我们比起十七年前拥有更多智慧而坦诚的朋友和师长。他们鼓励并支持我们以最大的勇
气和最坚定的信念来继续探寻上述我们包括所有人都迷惑的问题。因此我们把这个理想
定义为--全力支持人类在对大脑认知领域的无尽探索。
脑科学作为人类现有知识体系里最为复杂而困难的课题之一,既充满魅力又让人望而却
步。我们深知支持脑科学研究的决定将带来两个必然的挑战:巨大的付出和漫长的等待
。对于前者,我们的回答是:全力以赴,对于后者,我们的回答是:永不止步。
脑科学是一项投入巨大,而挑战也是巨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脑科学研究是全人类的
研究,需要极其深入的跨国和跨学科的协作。
中国的科学研究机构正在成为全球科学研究领域迅速崛起的力量,中国科学家和研究人
员的素质也让世界科学研究界十分瞩目。参与和支持中国脑科学研究在国际上取得成就
和突破也是一直以来我们在思考和进行深度沟通的领域。
我们已经在与多家中国顶级脑科学研究机构在接触,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和媒体
分享与更多研究机构的合作计划。
为了促进中国研究人员与国际上的交流,我们还在考虑设立一个资助全球华人、博士后
和助理教授的项目,长期支持上百名研究人员,加强华人科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
加州理工学院如何做募捐
?在加州理工学院神经科学教授Richard Andersen团队的帮助下,一位四肢瘫痪的病人终
于独立依靠自己意识控制的一只机械手臂,喝到了一口冰啤。Credit:Caltech, Keck
Medicine of USC, Rancho Los Amigos National Rehabilitation Center
在所有的讨论中,有一个问题令人深思。类似陈天桥这样的慈善家已经存在了捐赠的想
法,作为一个潜在的受捐机构,是否也做好了准备?也就是说,面对潜在的捐赠对象,
一个机构是如何鼓励募捐的?以及,科学家应该如何说服捐赠者投资自己的研究领域?
加州理工学院创建于1891年,与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批现代大学成立时间相似。加州理工
学院历史上产生过35位诺奖得主,是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其规模较小,有大约1000
名本科生、1250名研究生,生师比大约为3:1,"与一些更加庞大的机构相比,(加州理
工学院)能够为她的支持者提供一个更加精简高效的结构。"加州理工学院的发言人Ste
ve Ritea在给《知识分子》的回复中说。
事实上,作为一所私立大学,加州理工学院一向有着成熟的募捐体系。Ritea介绍说,加
州理工学院的发展与研究所关系部门(Development and Institute Relations)负责与
捐赠者和潜在的捐赠者合作,建立一个良好的支持环境,"使资金资源与学校的愿望相匹
配,所有的支持者都能够充分参与,享有知情权,为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和教育的卓越发
展尽心尽责"。
2015年5月22日,加州理工学院神经科学教授Richard Andersen和同事关于脑机协作的一
篇论文在《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与此同时,与这一研究相关的一个视频被上传
至互联网--Andersen和同事帮助了一个四肢瘫痪的男子利用自己的想法控制一只机械手
臂。
"陈天桥最初是受到Andersen这一工作的鼓舞前往加州理工学院,了解Andersen的研究和
整个加州理工学院的。"Ritea在回复中说,"我们就加州理工学院的使命、目标、历史和
独特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交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关系得到加强,于是有
了这个捐赠。"
Ritea介绍,陈天桥的这笔捐赠将使得加州理工学院加强在神经科学这一重要领域的研究
,实现真正的跨学科研究。"陈天桥与雒芊芊神经科学研究所将使全校的神经科学家、生
物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计算机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共同协作,理解大脑
功能背后的基础原理。"Ritea说。
科学家如何与外界沟通
?陈天桥-雒芊芊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David J. Anderson。来源:Caltech
加州理工学院Seymour Benzer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研究员David J.
Anderson,是加州理工学院新成立的陈天桥-雒芊芊神经科学研究所的首任所长。2003
年,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G·阿伦(Paul G. Allen)投入1 亿美元作为种子基金,在
西雅图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医学研究机构艾伦脑科学研究所(the Allan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s),Anderson是当时最大的说客之一,现在也是该研究所的科学顾问团
队成员。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认为,研究机构要吸引投资,有钱人确实愿意捐赠
是前提,大学有吸引捐款的传统和规矩是保障,而科学家的研究成就和沟通技巧则是最
终的决定因素。
"他(David)的演讲能力是我见过最强的,没有之一。"王立铭说。王立铭是David J.
Anderson的博士研究生,2011年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
在陈天桥夫妇决定捐赠加州理工学院的过程中,尽管David J. Anderson教授没有参与,
但他还是与《知识分子》分享了他的沟通技巧。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尝试使用外行也能理解的比喻来解释科学概念。同时,尊重他们
的智慧、教育背景和成就。"Anderson在邮件中回复说,"需要让沟通对象感到没有什么
问题太'愚蠢'或简单,同时满足他们对于自然的好奇心,理解自然的渴望。"
他同时认为,在一对一的交流中,需要有直观的判断,能够感觉到交谈的人是如何考虑
科学概念的,并善于发挥他们的智力优势。 "最后,你需要说明你为何因自己的工作而
激动。如果你能够传达出你对研究的真正热情与兴奋,这种热情与兴奋是能够感染其他
人的。"Anderson说,"换句话说,(交流)需要一些情商(EQ),而不仅仅是智商(IQ
)。"
+
事件回顾
2016年12月6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宣布,慈善家陈天桥和雒芊芊向加州理工学院捐赠1
.15亿美元,为加州理工学院神经科学的交叉研究提供持续的支持。
据介绍,加州理工学院将创建一个以陈天桥和雒芊芊夫妇命名的神经科学研究所,重点
探索和理解大脑在各个尺度的结构与功能。捐赠资金将在加州理工学院的领导下,用于
资助新的研究方向等活动,或支持有潜力的青年教职工和学者。同时,作为加州理工学
院神经科学计划的一部分,加州理工学院将为陈天桥-雒芊芊神经科学研究所建造一个2
亿美元的生物科学综合大楼,并配备全球最先进的研究设施。该大楼也以陈天桥夫妇命
名。加州理工学院官网称,"这一新的计划旨在加深我们对大脑的理解,这个最强大的生
物和化学计算机,在最基本的水平是如何运转,如何因为疾病或衰老而出现故障的"。
陈天桥-雒芊芊神经科学研究所由五个交叉研究中心组成,包括由陈天桥夫妇资助建立的
陈雒脑机界面中心、陈雒社会与决策神经科学中心、陈雒系统神经科学中心、分子与细
胞神经科学中心,以及已经存在的加州理工脑成像中心。加州理工学院Seymour Benzer
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研究员David J. Anderson是陈天桥-雒芊芊神
经科学研究所的首任所长,上文提到的Richard Andersen教授担任陈雒脑机界面中心主
任。在陈天桥-雒芊芊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大脑过程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创造新设备
与新方法的研究人员将在一起合作,"揭示大脑工作的一般性原理,回答先前无法回答的
问题"。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