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x*o
2
h
avatar
a*i
3
无所谓了,都革命了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本版的PPer最爱看的。
: 和C的24L II比CA和distortion稍差,在光学素质,暗角控制和Bokeh上两者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抗眩光上24L II直接就没测,因为会比较悲剧。
: N的定价还是有根据的,C的带纳米涂层的24L III和35L II估计也快了。
: http://www.photozone.de/nikon_ff/549-nikkorafs2414ff?start=1
: http://www.photozone.de/canon_eos_ff/514-canon24f14mk2ff?start=1

avatar
d*e
4
净老中
avatar
T*r
5
除了暗角,两者半斤八两吧。至于分辨率,考虑到sensor不同,也差不多吧。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本版的PPer最爱看的。
: 和C的24L II比CA和distortion稍差,在光学素质,暗角控制和Bokeh上两者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抗眩光上24L II直接就没测,因为会比较悲剧。
: N的定价还是有根据的,C的带纳米涂层的24L III和35L II估计也快了。
: http://www.photozone.de/nikon_ff/549-nikkorafs2414ff?start=1
: http://www.photozone.de/canon_eos_ff/514-canon24f14mk2ff?start=1

avatar
r*e
6
中国悉尼大学

【在 x****o 的大作中提到】
: h
avatar
D3
7
BOKEH我觉得还是24G的舒服一些,这个也看个人爱好了。
Field quality is same, 用起来没什么大差别,但对PPer不一样,所以这些测试给些
定量的结果。
个人对这个纳米涂层表现还是比较惊异的,对着太阳就可以拍,老一点的头鬼影或眩光
都比较明显。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除了暗角,两者半斤八两吧。至于分辨率,考虑到sensor不同,也差不多吧。
avatar
c*y
8
无数例子都证明了,photozone的分辨率数据不能拿来做比较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BOKEH我觉得还是24G的舒服一些,这个也看个人爱好了。
: Field quality is same, 用起来没什么大差别,但对PPer不一样,所以这些测试给些
: 定量的结果。
: 个人对这个纳米涂层表现还是比较惊异的,对着太阳就可以拍,老一点的头鬼影或眩光
: 都比较明显。

avatar
h*e
9
C的24 II也有类似的纳米涂层。叫做SWC。14 II和24 II上都有。
avatar
D3
10
测绝对分辨率本身就比较困难吧,毕竟是两个系统。
对于任何一家的专业镜头来讲中心分辨率应该都不会有什么明显差距。
但24L II 边缘的表现还是比较让人大跌眼镜的,收到F2.8才比较好,24G在1.4全开边
缘分辩率就和中间过渡区域持平,F2.8以后竟然比中间过渡区还好 (实际使用中也发现和28 1.4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边缘表现),可以说比较变态,
这个实际拍摄中未必有什么影响,但就光学素质上讲完全是差一代的区别,尤其对喜欢抠边角的PPer来讲。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无数例子都证明了,photozone的分辨率数据不能拿来做比较
avatar
D3
11
不说SW和Nano的区别,14II >1800,本版没几个用的吧,价格绝对牛。

【在 h*******e 的大作中提到】
: C的24 II也有类似的纳米涂层。叫做SWC。14 II和24 II上都有。
avatar
h*e
12
可见光波长在400-800 nm之间。
subwavelength就是几十到几百纳米。不知道nikon的这个nano coating的scale是多少
。我的理解应该是差不多。大分子直径大概是这个量级吧。虽然不是做材料这块,目前
没听说过工业上应用广泛的小分子级别的定向排布。实验室里记得这是个热门活。
14 II的价格大约是1700左右吧,二手。我按大概1500左右买到过两支。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说SW和Nano的区别,14II >1800,本版没几个用的吧,价格绝对牛。
avatar
c*y
13
没有说24II好,只是说photozone的结果用来做比较时不靠谱的。
随便翻翻以前的帖子,讨论过很多次了。

现和28 1.4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边缘表现),可以说比较变态,
欢抠边角的PPer来讲。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测绝对分辨率本身就比较困难吧,毕竟是两个系统。
: 对于任何一家的专业镜头来讲中心分辨率应该都不会有什么明显差距。
: 但24L II 边缘的表现还是比较让人大跌眼镜的,收到F2.8才比较好,24G在1.4全开边
: 缘分辩率就和中间过渡区域持平,F2.8以后竟然比中间过渡区还好 (实际使用中也发现和28 1.4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边缘表现),可以说比较变态,
: 这个实际拍摄中未必有什么影响,但就光学素质上讲完全是差一代的区别,尤其对喜欢抠边角的PPer来讲。

avatar
T*r
14
从数字看,24G corner好点,但是边缘分辨率还是比24L II差点。24L II更加“传统”
一些,corner比边缘差点,收到f/2.8以后整体比24G好点。说什么光学素质差一代,
不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现和28 1.4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边缘表现),可以说比较变态,
欢抠边角的PPer来讲。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测绝对分辨率本身就比较困难吧,毕竟是两个系统。
: 对于任何一家的专业镜头来讲中心分辨率应该都不会有什么明显差距。
: 但24L II 边缘的表现还是比较让人大跌眼镜的,收到F2.8才比较好,24G在1.4全开边
: 缘分辩率就和中间过渡区域持平,F2.8以后竟然比中间过渡区还好 (实际使用中也发现和28 1.4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边缘表现),可以说比较变态,
: 这个实际拍摄中未必有什么影响,但就光学素质上讲完全是差一代的区别,尤其对喜欢抠边角的PPer来讲。

avatar
T*r
15
14L II整体素质还是不错的,凭形变控制也值那个价格了。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说SW和Nano的区别,14II >1800,本版没几个用的吧,价格绝对牛。
avatar
x*c
16
嘻嘻,我也在想这个一代到底是咋定义的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从数字看,24G corner好点,但是边缘分辨率还是比24L II差点。24L II更加“传统”
: 一些,corner比边缘差点,收到f/2.8以后整体比24G好点。说什么光学素质差一代,
: 不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
: 现和28 1.4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边缘表现),可以说比较变态,
: 欢抠边角的PPer来讲。

avatar
h*9
17
搞不懂d3怎么看的。纯数字24L就是1.4的corner差一点。考虑到像素差别,2.0及以后
中心边角都是24L强。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从数字看,24G corner好点,但是边缘分辨率还是比24L II差点。24L II更加“传统”
: 一些,corner比边缘差点,收到f/2.8以后整体比24G好点。说什么光学素质差一代,
: 不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
: 现和28 1.4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边缘表现),可以说比较变态,
: 欢抠边角的PPer来讲。

avatar
c*y
18
24G其实是很不错的,不要被photozone所谓的专业数字蒙蔽。

【在 h*****9 的大作中提到】
: 搞不懂d3怎么看的。纯数字24L就是1.4的corner差一点。考虑到像素差别,2.0及以后
: 中心边角都是24L强。

avatar
T*r
19
看Good,Very Good,Excellent这几条线和那几个bar的高度就可以看出谁好谁坏了。

【在 h*****9 的大作中提到】
: 搞不懂d3怎么看的。纯数字24L就是1.4的corner差一点。考虑到像素差别,2.0及以后
: 中心边角都是24L强。

avatar
D3
20
对于N来讲最简单的拿xzp升级来讲,中心分辨率略有提高,边角表现提升,暗角控制更
好一些(当然DZP加了nano coating).
你对C比较熟悉,不如给大家讲讲XB IS 1代II代差别,24L 1代和II代差别,85L 1代
II代差别。

【在 x****c 的大作中提到】
: 嘻嘻,我也在想这个一代到底是咋定义的
avatar
D3
21
纳米材料是颗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才能叫纳米材料,subwavelength按你的逻辑来
讲埃级的也属这个范围了,呵呵。
N的14定变形控制的也相当强(只不过整体光学素质赶不上14-24),二手800左右,我
也玩过两支,但用途实在有限,基本也就是随便拍拍就出掉了。

【在 h*******e 的大作中提到】
: 可见光波长在400-800 nm之间。
: subwavelength就是几十到几百纳米。不知道nikon的这个nano coating的scale是多少
: 。我的理解应该是差不多。大分子直径大概是这个量级吧。虽然不是做材料这块,目前
: 没听说过工业上应用广泛的小分子级别的定向排布。实验室里记得这是个热门活。
: 14 II的价格大约是1700左右吧,二手。我按大概1500左右买到过两支。

avatar
D3
22
这个跟你第一贴直接矛盾了。。而且对于1.4的定焦来讲要F/2.8以后表现好也稍夸张了一些。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从数字看,24G corner好点,但是边缘分辨率还是比24L II差点。24L II更加“传统”
: 一些,corner比边缘差点,收到f/2.8以后整体比24G好点。说什么光学素质差一代,
: 不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
: 现和28 1.4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边缘表现),可以说比较变态,
: 欢抠边角的PPer来讲。

avatar
i*f
23
大灯炮还靠谱。。。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无数例子都证明了,photozone的分辨率数据不能拿来做比较
avatar
T*r
24
f/1.4讲边角也比较夸张。

了一些。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跟你第一贴直接矛盾了。。而且对于1.4的定焦来讲要F/2.8以后表现好也稍夸张了一些。
avatar
c*y
25
你真的认为这个的变形控制相当强?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跟你第一贴直接矛盾了。。而且对于1.4的定焦来讲要F/2.8以后表现好也稍夸张了一些。
avatar
D3
26
看回帖比较有意思,看来没什么对比的必要。
这个头我外出拍人基本只用F1.6和F1.8(习惯了收一点光圈,实际基本只用F1.6),拍景基本是F8左右,对我来说这个头基本就是用大光圈的,就像小胖外出只用F2.2-F2.8一样 (实际基本只用F2.2)。
avatar
D3
27
哇,烂的一塌糊涂,只不过大嘴同学原来的测试5D+16-35完败Canon A150?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真的认为这个的变形控制相当强?
avatar
c*y
28
评价靠谱不靠谱先不说,
就说它给的那个数字:
14-24:
ZF 21
我就想不通中心的这3300 vs 3600是怎么出来的。

【在 i***f 的大作中提到】
: 大灯炮还靠谱。。。
avatar
x*c
29
你说的这些升级的差别都没错
也都可以用在这些佳能的镜头升级上,但起码放在同一机身测试比较出来的。
pz的测试据说同一家都不consistent,这还是比两家。
笼统的说差一代不是很能让C+的信服的。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于N来讲最简单的拿xzp升级来讲,中心分辨率略有提高,边角表现提升,暗角控制更
: 好一些(当然DZP加了nano coating).
: 你对C比较熟悉,不如给大家讲讲XB IS 1代II代差别,24L 1代和II代差别,85L 1代
: II代差别。

avatar
D3
30
看来是1.4, 1.2之类的定焦没必要看边角,F2.8的定变才要考虑这些。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f/1.4讲边角也比较夸张。
:
: 了一些。

avatar
D3
31
不能忘记历史吧,14-24刚出来的时候有人把其和Zeiss 21都接到5D上进行实物测试,
结果同焦段14-24中心和边角都胜出,当时可是传了一阵子的,这个网上应该还能搜得
到,08年初期如果没记错的话。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评价靠谱不靠谱先不说,
: 就说它给的那个数字:
: 14-24:
: ZF 21
: 我就想不通中心的这3300 vs 3600是怎么出来的。

avatar
c*y
32
lol, 你去翻翻我以前发的帖子好了。
5D上,焦都对不精准,能有多可信。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能忘记历史吧,14-24刚出来的时候有人把其和Zeiss 21都接到5D上进行实物测试,
: 结果同焦段14-24中心和边角都胜出,当时可是传了一阵子的,这个网上应该还能搜得
: 到,08年初期如果没记错的话。

avatar
D3
33
所以说没法确定绝对分辨率,而且这个头都是放在自家的机器上使用,即使放在同一机
身上(只有C的了,N的接不了)得出结果意义也不太大。
PZ这个测试感觉用大马三的话还好一点,起码都是两家的顶级机。

【在 x****c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说的这些升级的差别都没错
: 也都可以用在这些佳能的镜头升级上,但起码放在同一机身测试比较出来的。
: pz的测试据说同一家都不consistent,这还是比两家。
: 笼统的说差一代不是很能让C+的信服的。

avatar
T*r
34
我没别的数据,只能用PZ的。
14L II在FF上形变1.7%,比35L的1.5%差一点。N的14D在APS-C上形变2.6%,FF上通常
会更大一些。公认的变形大的16-35L在APS-C上16mm端形变是2.37%,24-105L在APS-C
上24mm端形变是1.8%。结论我想不必多说了吧。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说没法确定绝对分辨率,而且这个头都是放在自家的机器上使用,即使放在同一机
: 身上(只有C的了,N的接不了)得出结果意义也不太大。
: PZ这个测试感觉用大马三的话还好一点,起码都是两家的顶级机。

avatar
T*r
35
为了照顾N粉的情绪,说两者半斤八两居然给你抓住把柄了,看来还是直言,
得罪了N粉划得来。

了一些。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跟你第一贴直接矛盾了。。而且对于1.4的定焦来讲要F/2.8以后表现好也稍夸张了一些。
avatar
T*r
36
本来就是。这f/1.4的边角也就lab里测试测试评价一下有点价值,谁实拍的
时候还要求corner和中心一样清楚啊?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看来是1.4, 1.2之类的定焦没必要看边角,F2.8的定变才要考虑这些。
avatar
D3
37
多谢提供数据,14D我只在D3和D3s上试过,感觉畸变控制还是明显比14-24的14端强一
些。
至于多出的这些畸变控制及分辨率值多少钱就见仁见智了,我对这个定焦基本就使用不
起来。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没别的数据,只能用PZ的。
: 14L II在FF上形变1.7%,比35L的1.5%差一点。N的14D在APS-C上形变2.6%,FF上通常
: 会更大一些。公认的变形大的16-35L在APS-C上16mm端形变是2.37%,24-105L在APS-C
: 上24mm端形变是1.8%。结论我想不必多说了吧。

avatar
D3
38
说我N粉太抬举我了,我只是个实用主义者,而且我指的又不是多少重量。 你第一贴按我的理解是分辨率相比没有绝对意义,因为和sensor有关,然后第二贴就开始大比分辨率。看来咱们讨论的目标不一致。
至于什么得罪不得罪就更可笑了,只是在谈论一个镜头而已,这么引申下去一会就到人身上去了。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了照顾N粉的情绪,说两者半斤八两居然给你抓住把柄了,看来还是直言,
: 得罪了N粉划得来。
:
: 了一些。

avatar
T*r
39
14-24的14mm在FF上形变是3.91%,不过人家边角分辨率太高了,瑕不掩瑜。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提供数据,14D我只在D3和D3s上试过,感觉畸变控制还是明显比14-24的14端强一
: 些。
: 至于多出的这些畸变控制及分辨率值多少钱就见仁见智了,我对这个定焦基本就使用不
: 起来。

avatar
h*e
40
我没听说过这么定义纳米级的。
只要在1000nm以下的 ,理论上说都可以称为纳米。严格一点,500nm以下。
换句话说只要颗粒在大分子/小型分子团级别就可以了。这是一个主要的定义范畴。
在有数据作为支撑之前,说谁的比谁大,是没有太多意义的。
而且谁的大点谁的小点,和技术上最后怎么定,谁控制flare比较好,没有直接关系。
你这个“flare就不必说 ”,肯定是武断就是了。
实际上现在世界上顶尖的实验室技术,也只是实现了10nm这个量级上的排列。这个是没有工业应用的。N的所谓纳米技术,也就是100nm以上。和SWC的差别,就跟IS对VR一样。
另外,至于埃,其实也就是1nm的1/10,并不是绝对的量级差别。我不知道你提埃有什
么意义。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纳米材料是颗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才能叫纳米材料,subwavelength按你的逻辑来
: 讲埃级的也属这个范围了,呵呵。
: N的14定变形控制的也相当强(只不过整体光学素质赶不上14-24),二手800左右,我
: 也玩过两支,但用途实在有限,基本也就是随便拍拍就出掉了。

avatar
i*f
41
又开始学习纳米技术了。感觉这段时间在本版学的东西可以出去开讲座了。。。

没有工业应用的。N的所谓纳米技术,也就是100nm以上。和SWC的差别,就跟IS对VR一
样。

【在 h*******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没听说过这么定义纳米级的。
: 只要在1000nm以下的 ,理论上说都可以称为纳米。严格一点,500nm以下。
: 换句话说只要颗粒在大分子/小型分子团级别就可以了。这是一个主要的定义范畴。
: 在有数据作为支撑之前,说谁的比谁大,是没有太多意义的。
: 而且谁的大点谁的小点,和技术上最后怎么定,谁控制flare比较好,没有直接关系。
: 你这个“flare就不必说 ”,肯定是武断就是了。
: 实际上现在世界上顶尖的实验室技术,也只是实现了10nm这个量级上的排列。这个是没有工业应用的。N的所谓纳米技术,也就是100nm以上。和SWC的差别,就跟IS对VR一样。
: 另外,至于埃,其实也就是1nm的1/10,并不是绝对的量级差别。我不知道你提埃有什
: 么意义。

avatar
D3
42
我说的是纳米材料,不巧的是我还做过一段纳米材料的研究,这东西并不是越小越好,
而且超过100nm的绝对不叫做纳米材料或纳米技术。
N当年推出这个东西来我是第一个跳出来骂尼康忽悠人的(没记错的话应该是06年的105
VR),因为近波段才能发生干涉或者衍射是个简单的物理常识。但是N通过在不同镜面
上进行多层纳米涂层叠加,算是巧妙地解决了眩光和内反射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解决)
,这个在设计上还是有相当难度的,而且不同镜头涂层数和涂层位置都不同,和简单的
光学涂层增加透射率相比来讲难度要大得多。
N当年也展示过无涂层,1层和9层的区别,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Sub-Wavelength是到不了纳米级别的,C只是说"fine structure"。
24G用的10层nano-coating, 是标准的纳米材料。
至于你说的这个“武断”部分正确,因为C的镜头我没试过,但我的老D头和AIS头在逆
光下都有明显的眩光或者鬼影,但24-70,14-24,24 1.4的我都试过基本正对太阳照的
,没有发现这种现象。
最简单的你拿你的L头出去试一下就知道了。

没有工业应用的。N的所谓纳米技术,也就是100nm

【在 h*******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没听说过这么定义纳米级的。
: 只要在1000nm以下的 ,理论上说都可以称为纳米。严格一点,500nm以下。
: 换句话说只要颗粒在大分子/小型分子团级别就可以了。这是一个主要的定义范畴。
: 在有数据作为支撑之前,说谁的比谁大,是没有太多意义的。
: 而且谁的大点谁的小点,和技术上最后怎么定,谁控制flare比较好,没有直接关系。
: 你这个“flare就不必说 ”,肯定是武断就是了。
: 实际上现在世界上顶尖的实验室技术,也只是实现了10nm这个量级上的排列。这个是没有工业应用的。N的所谓纳米技术,也就是100nm以上。和SWC的差别,就跟IS对VR一样。
: 另外,至于埃,其实也就是1nm的1/10,并不是绝对的量级差别。我不知道你提埃有什
: 么意义。

avatar
x5
43
算了,你没搞清楚nano-coating得原理,就不要乱抬杠了
和光刻的精度P关系都没有

没有工业应用的。N的所谓纳米技
术,也就是100nm以上。和SWC的差别,就跟IS对VR一样。

【在 h*******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没听说过这么定义纳米级的。
: 只要在1000nm以下的 ,理论上说都可以称为纳米。严格一点,500nm以下。
: 换句话说只要颗粒在大分子/小型分子团级别就可以了。这是一个主要的定义范畴。
: 在有数据作为支撑之前,说谁的比谁大,是没有太多意义的。
: 而且谁的大点谁的小点,和技术上最后怎么定,谁控制flare比较好,没有直接关系。
: 你这个“flare就不必说 ”,肯定是武断就是了。
: 实际上现在世界上顶尖的实验室技术,也只是实现了10nm这个量级上的排列。这个是没有工业应用的。N的所谓纳米技术,也就是100nm以上。和SWC的差别,就跟IS对VR一样。
: 另外,至于埃,其实也就是1nm的1/10,并不是绝对的量级差别。我不知道你提埃有什
: 么意义。

avatar
P*L
44
看了一下,如果不追求大光圈的话,14-24 和 24-70 的 24mm 都不比 24G 差诶。不得
不再拜一下神头 14-24——变焦头一般长焦端都是弱点,14-24 的 24mm 也是如此之强
……

是比较明显的,抗眩光上24L II直接就没测,因为会比较悲剧。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本版的PPer最爱看的。
: 和C的24L II比CA和distortion稍差,在光学素质,暗角控制和Bokeh上两者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抗眩光上24L II直接就没测,因为会比较悲剧。
: N的定价还是有根据的,C的带纳米涂层的24L III和35L II估计也快了。
: http://www.photozone.de/nikon_ff/549-nikkorafs2414ff?start=1
: http://www.photozone.de/canon_eos_ff/514-canon24f14mk2ff?start=1

avatar
N*D
45
硕大个灯泡,不好才怪

【在 P*******L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一下,如果不追求大光圈的话,14-24 和 24-70 的 24mm 都不比 24G 差诶。不得
: 不再拜一下神头 14-24——变焦头一般长焦端都是弱点,14-24 的 24mm 也是如此之强
: ……
:
: 是比较明显的,抗眩光上24L II直接就没测,因为会比较悲剧。

avatar
m*7
46
LOL fine structure is a STRONG term, if you know what's the origin of that
term. But im sure C is bluffing, so
as N.

105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说的是纳米材料,不巧的是我还做过一段纳米材料的研究,这东西并不是越小越好,
: 而且超过100nm的绝对不叫做纳米材料或纳米技术。
: N当年推出这个东西来我是第一个跳出来骂尼康忽悠人的(没记错的话应该是06年的105
: VR),因为近波段才能发生干涉或者衍射是个简单的物理常识。但是N通过在不同镜面
: 上进行多层纳米涂层叠加,算是巧妙地解决了眩光和内反射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解决)
: ,这个在设计上还是有相当难度的,而且不同镜头涂层数和涂层位置都不同,和简单的
: 光学涂层增加透射率相比来讲难度要大得多。
: N当年也展示过无涂层,1层和9层的区别,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 Sub-Wavelength是到不了纳米级别的,C只是说"fine structure"。
: 24G用的10层nano-coating, 是标准的纳米材料。

avatar
D3
47
有差距的,我无聊的时候就把24G和14-24,24-70在24mm端室内做了下比较,目测中心
锐度的话24G在F1.6以后就超过24-70,F1.8以后就超过14-24.

【在 P*******L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一下,如果不追求大光圈的话,14-24 和 24-70 的 24mm 都不比 24G 差诶。不得
: 不再拜一下神头 14-24——变焦头一般长焦端都是弱点,14-24 的 24mm 也是如此之强
: ……
:
: 是比较明显的,抗眩光上24L II直接就没测,因为会比较悲剧。

avatar
D3
48
Everybody can bluff, Field test is the King.

【在 m****7 的大作中提到】
: LOL fine structure is a STRONG term, if you know what's the origin of that
: term. But im sure C is bluffing, so
: as N.
:
: 105

avatar
c*y
49
mppmzx
非常怀疑,中心能有多大的差别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有差距的,我无聊的时候就把24G和14-24,24-70在24mm端室内做了下比较,目测中心
: 锐度的话24G在F1.6以后就超过24-70,F1.8以后就超过14-24.

avatar
D3
50
那你完全可以当我瞎忽悠,呵呵。我还不至于无聊到把几个月前的测试图留着。
中心有差别,虽然很小但肉眼还是能分辩出来的,只不过24G收光圈和zoom全开比有点
胜之不武。24G 全开时倒是明显比24-70和14-24全开软一些。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mppmzx
: 非常怀疑,中心能有多大的差别

avatar
a*e
51
N的纳米,感觉是用非连续膜来实现低折射率和散射率
颗粒控制在1/10波长的水平上应该就可以了
不过这样的膜物理强度很差,应该只能镜内用

【在 x5 的大作中提到】
: 算了,你没搞清楚nano-coating得原理,就不要乱抬杠了
: 和光刻的精度P关系都没有
:
: 没有工业应用的。N的所谓纳米技
: 术,也就是100nm以上。和SWC的差别,就跟IS对VR一样。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