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浑沌的乡愁 -- 胡言乱语兼评《江城》#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x*n
1 楼
一直觉得乡愁这玩意儿对我来说是很陌生的。首先要定义故乡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什
么是故乡,出生之地?成长之地?呆得最久的地方?恰好,对我而言这三个地方都不相
同。故乡都不知道,从何愁起?其次,我总以为乡愁里面的怀恋不过是些化了装的“得
不到”和“已失去”,实话讲,如果有盏阿拉伯神灯能够立即把我送回我的出生成长之
地,并让那里再度成为我的家乡,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双膝着地求大神放我一马的。
没有乡愁,不是说对故乡以及故乡的过去没有感情,而是比单纯的怀念恋旧要复杂深厚
得多的感情。我的童年和少年,基本是和四川农村农民水乳交融地过来的。我严格意义
上讲不是农民的孩子,也从来没有在真正的“乡村”居住过,但是农民是我的亲人,朋
友,师长,救命恩人,记忆里的路人甲乙丙丁,带我下河沟挖黄鳝的小姐姐,以及放狗
追我的小恶棍们。他们跟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群一样,有好有坏,有可怜有可恶,有天真
有世故,只不过他们的好和坏,可怜和可恶,天真和世故,我看得特别真切,记得特别
鲜明。
我母亲大学毕业就被“分配”到乡村中学教书,严格讲应该是一个乡镇中学,解放前法
国人办的,口碑在当地还算不错,早年那个学校的女学生曾经被乡下人围观,因为剪了
齐耳短发,算得是蛮前卫的知识青年。我在那个中学渡过了我的童年,小学三年级的时
候,母亲总算换了工作全家“进城”,我记得搬家前母亲脸上的疲惫以及喜悦,“总算
可以用自来水了”,她说 – 乡镇中学没有自来水,喝水要到食堂旁的水井里去挑,洗
衣服要去镇边上的小河 -- 写到这儿,想起母亲挑着扁担从食堂的斜坡颤巍巍地走下来
的情景,真是恍若昨日 – 那时候的她比现在的我年轻瘦弱不少。
我的童年是很不愉快的,物资匮乏倒不是最大的问题,因为这些都有我无所不能的老娘
操心,我没饿着过,从现在的体型看,似乎还有点营养过剩。转学前在乡镇上的小学,
是同学眼里的“城头人”,他们都不喜欢我,虽然我穿得比他们还破,口袋里甚至没有
乡下孩子常吃的红薯干,炒玉米之类的零食。转学后成了“新同学”, 立即被起了若
干外号,最终最顺口的那个保留到高中毕业。一帮坏小子跟在我身后扯我头发,学我说
话,他们说我说话的声音“太好玩了”,一直跟到家,他们笑了一路,而我 则哭了一
路 -- 前 几天微信上联系到老同学,他们说其实小时候好多男孩子暗恋你的,我心想
暗恋个屁,那个时候我恨不得杀了他们。进城后的挫败让我老想起故乡,更准确地说,
在此之前的“那个地方”,那个没有自来水的乡镇中学,不是我的出生地,不让过去的
我快乐却让现在的我自卑的地方,这样复杂的情绪,不是怀恋,不是解脱,不是念旧,
就是我的乡愁,贯穿我的成长,伴随我走南闯北,飘洋过海,至到如今。
我一直认为读书观影听音乐都是很“私人的事情”,跟吃喝拉撒睡(两种意义上的睡)
差不多,所以我喜欢看那种个人体验式的评论,然而当我试图用关于乡愁的唠叨来解释
我对江城以及有些支教日记与之类似的关于当地人的描写的微妙的反感的时候,却觉得
格外的吃力,不过至少,我觉得两者间是有那么一点关系的。在我看来,不管江城的作
者多么放低身段,如何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多么细致入微,多少悲天悯人,“外来人”
和参观者的身份和视角,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恰好,他笔下的江城,离我长大的地
方的距离并不远,风土人情很接近,所以我能看得一面柔情万种,一面不以为然。
书老早之前看完,以及看过芝麻的评论,说句不中听的话,窃以为江城作者和他所诟病
的大山,以及被芝麻妹妹称作写给外国人看的西洋镜的Amy Tan和林语堂们之间,其实
不存在本质的区别,不过是不同风格而已,内核里仍然是各种想当然的归类分层和一厢
情愿的遥远乡愁式的粉饰美化。看书时很久以前的事了,就拿芝麻妹妹引用得几段来说
说。
比如被他称为奇妙和招人喜欢的小男孩的招风耳,他一定没有在四川阴冷的冬天裸露招
风耳的有趣经验,以及我感打赌他耳朵上从来没长过又痒又痛的通红艳丽的冻 疮,但
凡他或者他的亲人有过这样的经历,我相信他说不出这么有幽默感的话来。以及杂技团
的描写,一边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拿姿作态的所谓体察参与,一边不忘 了展览自己对
低俗的“表演”的“豪不避忌”,如果真的是那么不“大惊小怪”,和当地人浑然一体
,哪来“避忌”一说,何须特特地津津有味地描述展露下体的女演员。
我也不喜欢他关于中国人“公然的好奇心”的描述,小人之心地觉得不过是他也带着公
然的好奇心在观看中国人而已。我宁可他像我认识多年的一个“中国通”朋友一样,对
那些围着他观看的小屁孩大喝一声“看个锤子啊!”无他,我不喜欢看马戏,也不喜欢
自己的亲人朋友当作马戏被别人看,我比较欣赏直接简单,如果看了, 也不要用那种
故作欣赏的态度和“优雅”之类的词汇来糊弄我,猎奇就是猎奇,装什么不分彼此,谁
要跟你不分彼此?如果真的都是自己人,不管那个文化里,只要 不是神经病,这种瞪
着别人看的公然的好奇心,都挺让人反感的吧。
以及所谓细腻,温良谦恭的文笔,在我看来却是让我不耐烦地遮遮掩掩和自我标榜,拿
他跟贾樟柯比太糟塌小贾了,更不要说他用自己所谓的政治立场来和同流合污的大山划
清界限了,按同流合污的程度,他跟大山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额外说一句,大
山也很公知的,微薄上没少为底层人民呐喊,还时常忧心中国教育而发出“救救孩子”
之类的呼声。当然最让我反感的是他对 “浑浑噩噩的群众”的那种田园诗式的赞颂,
特别像我这样,本来就是浑浑噩噩中的一员,很敏感地感觉这种描述有多少居高临下,
故作天真,不是不像穿着彪马去救灾的韩寒的,当然,韩寒的Pose远不如有极高新闻职
业素养的美国记者文青摆得那么专业。
最后不得不说说与之相对的他对“医生,领导”之类的“特权人物”展现出的憎恶。以
前学社会学的时候,有个理论就是人的行为和心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社会网 络。
所以我想,如果他跟我一样,在他的社会网络的一度空间内,既有做过邓小平秘书的长
辈,又有乡下靠拾荒打发时间赚取零花钱的老姑姑,会不会还那么心安理得地维持“群
众和知识分子并非水乳交融,你我不分,两者并非水乳交融”的世界观。对美国比较流
行的文化研究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媒体和学者对美国文化的认 知有从melting pot到
salad bowl的变化,而在中国,不管多天真的中国人,都难把自己所处的社会背景描绘
成界限分明的“色拉碗”,因为事实上,除非极端偏远的地区,中国社会就是如一锅卤
煮火烧一样那么浑沌不堪敌我难分。
因 为这种浑沌,因为身处这种浑沌之中,我既不喜欢他对一个阶层刻意的赞美,更不
喜欢他对另一个阶层的妖魔化,当然,他这么客观中允的作者不会妖魔化谁的,这些妖
魔化都是我这双看什么都是猪下水的恶毒的眼睛看出来的,因为在我眼里,中国的所谓
阶层之说,本来就是个模糊不清的概念,社会学家拿它来做课题是一回事,写作者拿它
当作客观现实来写又是另一回事,我不好说写作者写得不好,至少,我可以说,我真的
不喜欢。
么是故乡,出生之地?成长之地?呆得最久的地方?恰好,对我而言这三个地方都不相
同。故乡都不知道,从何愁起?其次,我总以为乡愁里面的怀恋不过是些化了装的“得
不到”和“已失去”,实话讲,如果有盏阿拉伯神灯能够立即把我送回我的出生成长之
地,并让那里再度成为我的家乡,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双膝着地求大神放我一马的。
没有乡愁,不是说对故乡以及故乡的过去没有感情,而是比单纯的怀念恋旧要复杂深厚
得多的感情。我的童年和少年,基本是和四川农村农民水乳交融地过来的。我严格意义
上讲不是农民的孩子,也从来没有在真正的“乡村”居住过,但是农民是我的亲人,朋
友,师长,救命恩人,记忆里的路人甲乙丙丁,带我下河沟挖黄鳝的小姐姐,以及放狗
追我的小恶棍们。他们跟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群一样,有好有坏,有可怜有可恶,有天真
有世故,只不过他们的好和坏,可怜和可恶,天真和世故,我看得特别真切,记得特别
鲜明。
我母亲大学毕业就被“分配”到乡村中学教书,严格讲应该是一个乡镇中学,解放前法
国人办的,口碑在当地还算不错,早年那个学校的女学生曾经被乡下人围观,因为剪了
齐耳短发,算得是蛮前卫的知识青年。我在那个中学渡过了我的童年,小学三年级的时
候,母亲总算换了工作全家“进城”,我记得搬家前母亲脸上的疲惫以及喜悦,“总算
可以用自来水了”,她说 – 乡镇中学没有自来水,喝水要到食堂旁的水井里去挑,洗
衣服要去镇边上的小河 -- 写到这儿,想起母亲挑着扁担从食堂的斜坡颤巍巍地走下来
的情景,真是恍若昨日 – 那时候的她比现在的我年轻瘦弱不少。
我的童年是很不愉快的,物资匮乏倒不是最大的问题,因为这些都有我无所不能的老娘
操心,我没饿着过,从现在的体型看,似乎还有点营养过剩。转学前在乡镇上的小学,
是同学眼里的“城头人”,他们都不喜欢我,虽然我穿得比他们还破,口袋里甚至没有
乡下孩子常吃的红薯干,炒玉米之类的零食。转学后成了“新同学”, 立即被起了若
干外号,最终最顺口的那个保留到高中毕业。一帮坏小子跟在我身后扯我头发,学我说
话,他们说我说话的声音“太好玩了”,一直跟到家,他们笑了一路,而我 则哭了一
路 -- 前 几天微信上联系到老同学,他们说其实小时候好多男孩子暗恋你的,我心想
暗恋个屁,那个时候我恨不得杀了他们。进城后的挫败让我老想起故乡,更准确地说,
在此之前的“那个地方”,那个没有自来水的乡镇中学,不是我的出生地,不让过去的
我快乐却让现在的我自卑的地方,这样复杂的情绪,不是怀恋,不是解脱,不是念旧,
就是我的乡愁,贯穿我的成长,伴随我走南闯北,飘洋过海,至到如今。
我一直认为读书观影听音乐都是很“私人的事情”,跟吃喝拉撒睡(两种意义上的睡)
差不多,所以我喜欢看那种个人体验式的评论,然而当我试图用关于乡愁的唠叨来解释
我对江城以及有些支教日记与之类似的关于当地人的描写的微妙的反感的时候,却觉得
格外的吃力,不过至少,我觉得两者间是有那么一点关系的。在我看来,不管江城的作
者多么放低身段,如何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多么细致入微,多少悲天悯人,“外来人”
和参观者的身份和视角,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恰好,他笔下的江城,离我长大的地
方的距离并不远,风土人情很接近,所以我能看得一面柔情万种,一面不以为然。
书老早之前看完,以及看过芝麻的评论,说句不中听的话,窃以为江城作者和他所诟病
的大山,以及被芝麻妹妹称作写给外国人看的西洋镜的Amy Tan和林语堂们之间,其实
不存在本质的区别,不过是不同风格而已,内核里仍然是各种想当然的归类分层和一厢
情愿的遥远乡愁式的粉饰美化。看书时很久以前的事了,就拿芝麻妹妹引用得几段来说
说。
比如被他称为奇妙和招人喜欢的小男孩的招风耳,他一定没有在四川阴冷的冬天裸露招
风耳的有趣经验,以及我感打赌他耳朵上从来没长过又痒又痛的通红艳丽的冻 疮,但
凡他或者他的亲人有过这样的经历,我相信他说不出这么有幽默感的话来。以及杂技团
的描写,一边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拿姿作态的所谓体察参与,一边不忘 了展览自己对
低俗的“表演”的“豪不避忌”,如果真的是那么不“大惊小怪”,和当地人浑然一体
,哪来“避忌”一说,何须特特地津津有味地描述展露下体的女演员。
我也不喜欢他关于中国人“公然的好奇心”的描述,小人之心地觉得不过是他也带着公
然的好奇心在观看中国人而已。我宁可他像我认识多年的一个“中国通”朋友一样,对
那些围着他观看的小屁孩大喝一声“看个锤子啊!”无他,我不喜欢看马戏,也不喜欢
自己的亲人朋友当作马戏被别人看,我比较欣赏直接简单,如果看了, 也不要用那种
故作欣赏的态度和“优雅”之类的词汇来糊弄我,猎奇就是猎奇,装什么不分彼此,谁
要跟你不分彼此?如果真的都是自己人,不管那个文化里,只要 不是神经病,这种瞪
着别人看的公然的好奇心,都挺让人反感的吧。
以及所谓细腻,温良谦恭的文笔,在我看来却是让我不耐烦地遮遮掩掩和自我标榜,拿
他跟贾樟柯比太糟塌小贾了,更不要说他用自己所谓的政治立场来和同流合污的大山划
清界限了,按同流合污的程度,他跟大山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额外说一句,大
山也很公知的,微薄上没少为底层人民呐喊,还时常忧心中国教育而发出“救救孩子”
之类的呼声。当然最让我反感的是他对 “浑浑噩噩的群众”的那种田园诗式的赞颂,
特别像我这样,本来就是浑浑噩噩中的一员,很敏感地感觉这种描述有多少居高临下,
故作天真,不是不像穿着彪马去救灾的韩寒的,当然,韩寒的Pose远不如有极高新闻职
业素养的美国记者文青摆得那么专业。
最后不得不说说与之相对的他对“医生,领导”之类的“特权人物”展现出的憎恶。以
前学社会学的时候,有个理论就是人的行为和心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社会网 络。
所以我想,如果他跟我一样,在他的社会网络的一度空间内,既有做过邓小平秘书的长
辈,又有乡下靠拾荒打发时间赚取零花钱的老姑姑,会不会还那么心安理得地维持“群
众和知识分子并非水乳交融,你我不分,两者并非水乳交融”的世界观。对美国比较流
行的文化研究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媒体和学者对美国文化的认 知有从melting pot到
salad bowl的变化,而在中国,不管多天真的中国人,都难把自己所处的社会背景描绘
成界限分明的“色拉碗”,因为事实上,除非极端偏远的地区,中国社会就是如一锅卤
煮火烧一样那么浑沌不堪敌我难分。
因 为这种浑沌,因为身处这种浑沌之中,我既不喜欢他对一个阶层刻意的赞美,更不
喜欢他对另一个阶层的妖魔化,当然,他这么客观中允的作者不会妖魔化谁的,这些妖
魔化都是我这双看什么都是猪下水的恶毒的眼睛看出来的,因为在我眼里,中国的所谓
阶层之说,本来就是个模糊不清的概念,社会学家拿它来做课题是一回事,写作者拿它
当作客观现实来写又是另一回事,我不好说写作者写得不好,至少,我可以说,我真的
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