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鲁迅为啥喜欢萧红了:《手》#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wh
1 楼
文学课上学了萧红的一个短篇《手》,编者说写于1936年,是萧红作品中艺术水平最高
的一篇(附全文链接):
http://book.kanunu.org/book3/8047/175923.html
来自农村染坊的女孩王亚明有一双青蓝黑紫色的手,这和她的口音一起,遭到城里师生
的嘲笑和排挤。无论她怎样憨厚忍让、刻苦努力,终究敌不过人间的不平、贫穷的残酷
和无边的冷漠。
而故事的第一人称“我”则是个冷眼的旁观者——萧红没有像众多热情洋溢的左翼作家
那样深情讴歌或激烈批判,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世态炎凉。“我”在周日的早晨和读书的
王亚明打个招呼;“我”告诉王亚明学校的会客室不收钱,可她的农民父亲看到会客室
里的茶壶茶碗仍不敢进去;同学们都不肯和她同屋,“我”也没有站出来,只看着她在
过道里铺床铺,看着舍监讥讽她的黑被子;冬天的早晨,校役不给她开门,一看到“我
”立刻换作恭敬的态度;“我”借给她看辛克莱的小说《屠场》,她读到没钱看病的女
工马利亚昏倒在雪地上,眼泪滚滚而下;王亚明终被开除,在新雪初霁的早晨跟着父亲
离开学校:
“雪地好象碎玻璃似的,越远那闪光就越刚强。我一直看到那远处的雪地刺痛了我的眼
睛。”
这结句也刺痛了我的心。萧红以整篇的抑,烘托出最后简短的一扬。
这样的冷眼也正是鲁迅的冷眼,鲁迅写孔乙己、祥林嫂、范爱农等悲惨的小人物同样毫
不滥情,以冷漠、甚至敌视的外表包住那“忍看朋辈成新鬼”的流血的心。无怪乎鲁迅
横眉冷对那些高叫“我流血了!”的诗人作家,而一读萧红便引为知己。正好《金瓶梅
》课上的老师也提起郓哥儿这样从小失母、卖梨养父的底层童工如果搁在五四作家的笔
下,会被渲染得如何悲惨世界。当然《金瓶梅》又和萧红、鲁迅完全不同,人道主义不
在《金瓶梅》的思考范围之中。总结概括这种写作诀窍:憋住,别泄……
再回头说说萧红。她的文字画面感强,在画面中有分寸地注入主观心理,融合得恰到好
处。擅长通过对话来展现心理。缺陷在我看来也很明显,动态描写不明确,人物似乎没
什么具体行动,故事情节少有推进,从头到尾滞留在单一的精神状态之中。我顺着上面
那个链接看了另一篇《牛车上》,比《手》更少进展;《后花园》、《马伯乐》没怎么
看下去。另外,《手》也脱不了左翼文学非黑即白的模式,校长、舍监、同学、校役皆为
清一色的反面形象;更人道主义的当推老舍。
有趣的是,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也曾写过文革时带着一双染色的手下乡的经历: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AINAN/18465.html
他说不知道为什么,黑、紫、蓝、绿等深色最后烙染到掌纹里的,一律是一种古怪的蓝
——这是什么化学反应?老师的文革回忆是暖色的,他说人生中总有几盏灯,温暖着他
的心。萧红则是冷色和孤独的。为人为友,积极乐观都是正面的态度;萧红的凄凉早夭
似乎也诉说着人生的悲剧一种。但作为文字,你觉得哪篇更感人?
的一篇(附全文链接):
http://book.kanunu.org/book3/8047/175923.html
来自农村染坊的女孩王亚明有一双青蓝黑紫色的手,这和她的口音一起,遭到城里师生
的嘲笑和排挤。无论她怎样憨厚忍让、刻苦努力,终究敌不过人间的不平、贫穷的残酷
和无边的冷漠。
而故事的第一人称“我”则是个冷眼的旁观者——萧红没有像众多热情洋溢的左翼作家
那样深情讴歌或激烈批判,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世态炎凉。“我”在周日的早晨和读书的
王亚明打个招呼;“我”告诉王亚明学校的会客室不收钱,可她的农民父亲看到会客室
里的茶壶茶碗仍不敢进去;同学们都不肯和她同屋,“我”也没有站出来,只看着她在
过道里铺床铺,看着舍监讥讽她的黑被子;冬天的早晨,校役不给她开门,一看到“我
”立刻换作恭敬的态度;“我”借给她看辛克莱的小说《屠场》,她读到没钱看病的女
工马利亚昏倒在雪地上,眼泪滚滚而下;王亚明终被开除,在新雪初霁的早晨跟着父亲
离开学校:
“雪地好象碎玻璃似的,越远那闪光就越刚强。我一直看到那远处的雪地刺痛了我的眼
睛。”
这结句也刺痛了我的心。萧红以整篇的抑,烘托出最后简短的一扬。
这样的冷眼也正是鲁迅的冷眼,鲁迅写孔乙己、祥林嫂、范爱农等悲惨的小人物同样毫
不滥情,以冷漠、甚至敌视的外表包住那“忍看朋辈成新鬼”的流血的心。无怪乎鲁迅
横眉冷对那些高叫“我流血了!”的诗人作家,而一读萧红便引为知己。正好《金瓶梅
》课上的老师也提起郓哥儿这样从小失母、卖梨养父的底层童工如果搁在五四作家的笔
下,会被渲染得如何悲惨世界。当然《金瓶梅》又和萧红、鲁迅完全不同,人道主义不
在《金瓶梅》的思考范围之中。总结概括这种写作诀窍:憋住,别泄……
再回头说说萧红。她的文字画面感强,在画面中有分寸地注入主观心理,融合得恰到好
处。擅长通过对话来展现心理。缺陷在我看来也很明显,动态描写不明确,人物似乎没
什么具体行动,故事情节少有推进,从头到尾滞留在单一的精神状态之中。我顺着上面
那个链接看了另一篇《牛车上》,比《手》更少进展;《后花园》、《马伯乐》没怎么
看下去。另外,《手》也脱不了左翼文学非黑即白的模式,校长、舍监、同学、校役皆为
清一色的反面形象;更人道主义的当推老舍。
有趣的是,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也曾写过文革时带着一双染色的手下乡的经历: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AINAN/18465.html
他说不知道为什么,黑、紫、蓝、绿等深色最后烙染到掌纹里的,一律是一种古怪的蓝
——这是什么化学反应?老师的文革回忆是暖色的,他说人生中总有几盏灯,温暖着他
的心。萧红则是冷色和孤独的。为人为友,积极乐观都是正面的态度;萧红的凄凉早夭
似乎也诉说着人生的悲剧一种。但作为文字,你觉得哪篇更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