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d*d
1
没人讨论?
是slumdog millionaire的导演拍的,review不错,于是偷空去看了。不算恢宏巨作,
可以算是部精致的小品。
故事是几年前的一个热门新闻,一个人被巨石压住后断臂求生。人的一生虽然有很多年
年月月时时刻刻,真正能铭记在心能有多少,对这个狂热的climber而言,被困谷底的
127小时无疑是永生难忘的。把这127小时压缩到电影的2小时,结果就是作为观众,你
的心时时刻刻都被揪着挫着敲打着。。。画面还OK,不算太血腥,割臂的镜头多半是间
接的,片子更多侧重在深陷荒谷的绝望无助的心理。虽然如此,抱着负责的态度,还是提醒一下,心脏脆弱的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吃饱了没事,觉得生活乏味的时候,应该看看这个片子,看完之后绝对不再有任何抱怨。
回来后google了一下,发现电影是根据主人公的回忆录改编的。又amazon了一下,看到
对此书的review褒贬不一。rate一星二星的,很多是强烈反对主人公极端自大冒险的探
险风格。
对此人,我还是无比的佩服。首先佩服身体好,好像每天都睡觉,每天都能
醒过来;看过有的野外求生的人,为了防止一睡不醒,几天都不睡。再次,他的刀是把
连皮肤都割不破的钝刀!(片中很让国人不好意思的就是他总结的教训就是不要买made
in china的烂刀)。三,他好像一次都没有疼昏过去,神经绝对够粗壮。。。有段割
筋的小细节,那叫一个揪心。四,他在被困4,5天,隔断自己的胳膊后,还能长途
hiking,从谷底走出。。。五,他在断臂之后几年,又攀了很多高峰。。。
somehow,这么疯狂的牛人,让我想起了hurtlocker,想起了social network,。。。
avatar
c*t
2
sigh,看了你的描述,我觉得我心里不够强大,看不得。。。
推荐白菜和suwen去看

是提醒一下,心脏脆弱的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怨。

【在 d*******d 的大作中提到】
: 没人讨论?
: 是slumdog millionaire的导演拍的,review不错,于是偷空去看了。不算恢宏巨作,
: 可以算是部精致的小品。
: 故事是几年前的一个热门新闻,一个人被巨石压住后断臂求生。人的一生虽然有很多年
: 年月月时时刻刻,真正能铭记在心能有多少,对这个狂热的climber而言,被困谷底的
: 127小时无疑是永生难忘的。把这127小时压缩到电影的2小时,结果就是作为观众,你
: 的心时时刻刻都被揪着挫着敲打着。。。画面还OK,不算太血腥,割臂的镜头多半是间
: 接的,片子更多侧重在深陷荒谷的绝望无助的心理。虽然如此,抱着负责的态度,还是提醒一下,心脏脆弱的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 吃饱了没事,觉得生活乏味的时候,应该看看这个片子,看完之后绝对不再有任何抱怨。
: 回来后google了一下,发现电影是根据主人公的回忆录改编的。又amazon了一下,看到

avatar
j*1
3
我也是看了review之后决定不去看的,怕会受不了
哈哈
踏实的金牛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sigh,看了你的描述,我觉得我心里不够强大,看不得。。。
: 推荐白菜和suwen去看
:
: 是提醒一下,心脏脆弱的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 怨。

avatar
wh
4
有点像touching the void不,讲登山的受伤,摔入谷中,co-climber又把绳子切断,
他完全绝望,但最后还是惊人地爬回营地。他快失去知觉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响起一首儿
歌:brown girl in the ring, shalalalala... 看得我很激动,这支歌我也会唱。我
以后临死之前也想想这支歌,说不定就活过来了,呵呵。

是提醒一下,心脏脆弱的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怨。

【在 d*******d 的大作中提到】
: 没人讨论?
: 是slumdog millionaire的导演拍的,review不错,于是偷空去看了。不算恢宏巨作,
: 可以算是部精致的小品。
: 故事是几年前的一个热门新闻,一个人被巨石压住后断臂求生。人的一生虽然有很多年
: 年月月时时刻刻,真正能铭记在心能有多少,对这个狂热的climber而言,被困谷底的
: 127小时无疑是永生难忘的。把这127小时压缩到电影的2小时,结果就是作为观众,你
: 的心时时刻刻都被揪着挫着敲打着。。。画面还OK,不算太血腥,割臂的镜头多半是间
: 接的,片子更多侧重在深陷荒谷的绝望无助的心理。虽然如此,抱着负责的态度,还是提醒一下,心脏脆弱的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 吃饱了没事,觉得生活乏味的时候,应该看看这个片子,看完之后绝对不再有任何抱怨。
: 回来后google了一下,发现电影是根据主人公的回忆录改编的。又amazon了一下,看到

avatar
wh
5
他说的是美国人还是谁?我看touching the void时就觉得是典型的西方individualism
。中国人搞这样极限冒险运动的少。

是提醒一下,心脏脆弱的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怨。

【在 d*******d 的大作中提到】
: 没人讨论?
: 是slumdog millionaire的导演拍的,review不错,于是偷空去看了。不算恢宏巨作,
: 可以算是部精致的小品。
: 故事是几年前的一个热门新闻,一个人被巨石压住后断臂求生。人的一生虽然有很多年
: 年月月时时刻刻,真正能铭记在心能有多少,对这个狂热的climber而言,被困谷底的
: 127小时无疑是永生难忘的。把这127小时压缩到电影的2小时,结果就是作为观众,你
: 的心时时刻刻都被揪着挫着敲打着。。。画面还OK,不算太血腥,割臂的镜头多半是间
: 接的,片子更多侧重在深陷荒谷的绝望无助的心理。虽然如此,抱着负责的态度,还是提醒一下,心脏脆弱的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 吃饱了没事,觉得生活乏味的时候,应该看看这个片子,看完之后绝对不再有任何抱怨。
: 回来后google了一下,发现电影是根据主人公的回忆录改编的。又amazon了一下,看到

avatar
d*d
6
一个review说有两人看电影时候faint了。。。我同意review的观点,就是片子没那么
血腥。。。
但是片子从头到尾一直有悬念。观众都知道牛人最后断臂,所以一直就做好了看这个壮
举的准备,但是牛人很笃定,折腾了3,4天,才开始。所以,我的心理过程就是:
wow,掉下去了,该割了,。。。没割。。。是不是这下该割了。。。还没。。。。割了
? 没割。。。割了? 没割。。。
。。。 。。。
终于开始了。。。what? 刀是钝的。。。断了,只是骨头。。。终于。。。啊?。。。
。。。 。。。
终于!

【在 c*********t 的大作中提到】
: sigh,看了你的描述,我觉得我心里不够强大,看不得。。。
: 推荐白菜和suwen去看
:
: 是提醒一下,心脏脆弱的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 怨。

avatar
d*d
7
没看过touching the void? 好看不?
这种时候,靠的是意志,拼的是体力。生于安乐,死于忧患,没事看看这种电影纪录片
能受受刺激,激发点生命力。。。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有点像touching the void不,讲登山的受伤,摔入谷中,co-climber又把绳子切断,
: 他完全绝望,但最后还是惊人地爬回营地。他快失去知觉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响起一首儿
: 歌:brown girl in the ring, shalalalala... 看得我很激动,这支歌我也会唱。我
: 以后临死之前也想想这支歌,说不定就活过来了,呵呵。
:
: 是提醒一下,心脏脆弱的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 怨。

avatar
d*d
8
you got the point,这个的确是个狂妄自大的老美探险家。。。

individualism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他说的是美国人还是谁?我看touching the void时就觉得是典型的西方individualism
: 。中国人搞这样极限冒险运动的少。
:
: 是提醒一下,心脏脆弱的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 怨。

avatar
T*e
9
中国也有吧
只不过中国的登山运动开展的比较晚
而且以前都是国家赞助的,个人行为比较少

individualism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他说的是美国人还是谁?我看touching the void时就觉得是典型的西方individualism
: 。中国人搞这样极限冒险运动的少。
:
: 是提醒一下,心脏脆弱的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 怨。

avatar
T*e
10
touching the void的意义超过纪实片。影片之所以过了这么多年还会经常被提起,是因
为这部影片(或者说这件事)涉及到了登山届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
登山过程中,队友遇险了,是应该和队友共存亡,哪怕知道,救的结果是和队友一起死
,还是,在尽了人事之后,放弃队友,自己走出去 (当然这个所谓的“尽人事”本身,
也是很有争议性的)?
长久以来登山届比较公认的做法是,在已知遇难队友不太可能被营救,并且营救代价过
大,可能会让营救者也身处险境的情况下,放弃遇难队友从而减少团队的牺牲。 这个做
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被认为是正确决策,而且会被登山届的同僚理解。
但是在touching the void这个影片中,被放弃的人在大家认为存活希望为0的情况下,
竟然奇迹般地活下来,并且最后自己走(爬)了出来,于是传统观念遭到了冲击,很多
人在骂那个放弃队友的人,反倒是,被放弃的那个人,很理解队友当时的处境,站出来
替自己的队友说话。

断,
首儿
。我

【在 d*******d 的大作中提到】
: 没看过touching the void? 好看不?
: 这种时候,靠的是意志,拼的是体力。生于安乐,死于忧患,没事看看这种电影纪录片
: 能受受刺激,激发点生命力。。。

avatar
wh
11
对的,我和领导看完片子也争论了很久。这是个伦理问题了。那个山友完全做了他能做
也应该做的。这种情况下,谁都无法预料之后的转机。
小王子的作者也写过他的同事如何遇难逃生,我转贴以前的帖子:
……
当时的飞行比现在难度大,飞行员常常迫降遇险。作者自己曾在撒哈拉沙漠迫降,几天
没水没食物,甚至把雨衣铺在地上,收集清晨的露珠一小碗,但雨衣的涂料有毒,喝了
这水反而把胆汁也吐了出来。最后幸得阿拉伯商旅相救。
他一个好友,在冬天的安第斯山脉里迫降。结果他空腹走了一个星期走出山来,已完全
没有人形。事后说:“What saves a man is to take a step. Then another step.
It is always the same step, but you have to take it.”
有一度他实在不想撑了,绊倒在地不想起来了。忽然想到,他如果失踪,根据保险规定
,死不见尸,老婆必须等两年才能拿到保险金。如果他走到前面的一块大岩石站着死去
,那么开春后,人们就能看到他的尸体,老婆就能马上拿到保险金。就是这一念,使他
站起身来,走到岩石跟前;然后又不断走下去,直到出山。
孤身一人的勇气,实在不如有家有室的人的勇气。

是因
身,
个做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touching the void的意义超过纪实片。影片之所以过了这么多年还会经常被提起,是因
: 为这部影片(或者说这件事)涉及到了登山届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
: 登山过程中,队友遇险了,是应该和队友共存亡,哪怕知道,救的结果是和队友一起死
: ,还是,在尽了人事之后,放弃队友,自己走出去 (当然这个所谓的“尽人事”本身,
: 也是很有争议性的)?
: 长久以来登山届比较公认的做法是,在已知遇难队友不太可能被营救,并且营救代价过
: 大,可能会让营救者也身处险境的情况下,放弃遇难队友从而减少团队的牺牲。 这个做
: 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被认为是正确决策,而且会被登山届的同僚理解。
: 但是在touching the void这个影片中,被放弃的人在大家认为存活希望为0的情况下,
: 竟然奇迹般地活下来,并且最后自己走(爬)了出来,于是传统观念遭到了冲击,很多

avatar
wh
12
好看,励志,而且不像你这个那么血腥,呵呵。

【在 d*******d 的大作中提到】
: 没看过touching the void? 好看不?
: 这种时候,靠的是意志,拼的是体力。生于安乐,死于忧患,没事看看这种电影纪录片
: 能受受刺激,激发点生命力。。。

avatar
wh
13
嗯是有,好像不如西方人冒险。中国人的传统不是出头冒尖、个人主义式地挑战极限,
一般比较平和,讲究团体协作。个人冒险运动好像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现在也多起来。
touching the void那种登山完全是玩命式的,不是一般的登山,这个心理取向我觉得
在西方最典型。
我刚想起来我奔过攀岩照片,但删掉了,只留下朋友踩绳子过河差点掉水里的好玩照片
,给你看着玩:
http://74.53.4.74/article_t/LeisureTime/88983.html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国也有吧
: 只不过中国的登山运动开展的比较晚
: 而且以前都是国家赞助的,个人行为比较少
:
: individualism

avatar
b*d
14
avatar
w*o
15
看Tralier的时候就很想看了~~~这个weekend一定去
avatar
b*d
16
现在还有上映么?

【在 w********o 的大作中提到】
: 看Tralier的时候就很想看了~~~这个weekend一定去
avatar
O*a
17
我从来都觉得 day by day 的日子才需要生命力```
之所以从来不需要找刺激``` 每天够折腾的了.

【在 d*******d 的大作中提到】
: 没看过touching the void? 好看不?
: 这种时候,靠的是意志,拼的是体力。生于安乐,死于忧患,没事看看这种电影纪录片
: 能受受刺激,激发点生命力。。。

avatar
T*e
18
对,也和文化理念有关
西方比较崇尚个人主义,崇尚冒险
加上,中国前些年搞登山都是国家掏钱,比如说去登哪座山,谁登顶,谁支持,都是事
先安排好的,个人没有太多的灵活性,从一定程度上也扼杀了个人主义。
近年来,随着商业登山的崛起,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强,国内个人登山(商业赞助)
越来越多,玩冒险的已经比以前多很多了。
再奔一次你攀岩的照片?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嗯是有,好像不如西方人冒险。中国人的传统不是出头冒尖、个人主义式地挑战极限,
: 一般比较平和,讲究团体协作。个人冒险运动好像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现在也多起来。
: touching the void那种登山完全是玩命式的,不是一般的登山,这个心理取向我觉得
: 在西方最典型。
: 我刚想起来我奔过攀岩照片,但删掉了,只留下朋友踩绳子过河差点掉水里的好玩照片
: ,给你看着玩:
: http://74.53.4.74/article_t/LeisureTime/88983.html

avatar
d*e
19
也喜欢touching the void,当他们登上山顶的时候,镜头拉远,只有两小黑点在白皑
皑的山顶上,真是让人静默,那种感觉,如若身临其景,真不知道会怎么样,可惜只能
YY下。
另外觉得一个人个性很重要,在陷入险境的时候,自己的决定很重要,主人公知道绳子
被隔断后,那种绝望真是让人揪心,不过幸好他试着自己找出路。而且他之后继续爬山
,膜拜下----这种感觉应该是会上瘾的。
不过我问个很naive的问题,电影是怎么拍的,是事情过后再回到实地拍么?
avatar
wh
20
中国搞的那些漂流,是民间自组的吧?以前听人说去黑龙江漠河那边漂流,但他们组织
得很乱,好像就是为了搞点赞助,一路又出了不少岔,后来没漂成。给我感觉乱乱的。
我们以前在香港一起爬山的同学,后来去爬了梅里雪山,搞得我很失落,要是我一直呆
在香港跟他们混下去,我也能去了,哈哈。
你先奔你的攀岩。我那个极其初级,只攀过那一次。你的5.10级别很高了吧?我都不知道级别还有小数点,我以为就是五六七八级。你受伤是摔下来了么?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也和文化理念有关
: 西方比较崇尚个人主义,崇尚冒险
: 加上,中国前些年搞登山都是国家掏钱,比如说去登哪座山,谁登顶,谁支持,都是事
: 先安排好的,个人没有太多的灵活性,从一定程度上也扼杀了个人主义。
: 近年来,随着商业登山的崛起,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强,国内个人登山(商业赞助)
: 越来越多,玩冒险的已经比以前多很多了。
: 再奔一次你攀岩的照片?

avatar
wh
21
他是意志+体力+运气,很万幸侥幸。千万不要再来一次。
应该是事后拍的吧。我还看过一个national geographic拍的纪录片the story of the
crying camel,哭泣的骆驼,讲母骆驼难产,产后不理不喂幼驼。最后牧民只能举行仪
式,唱蒙古长调,用心理疗法治愈母驼,让她接受自己的孩子。这个似乎也是事后拍的
;但母驼难产啊、大肚子啊、不理小孩啊,这些都很真实,怎么让动物事后表演呢?牧
民也都是普通牧民,不是演员,也表现得很自然真切。我就很糊涂。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也喜欢touching the void,当他们登上山顶的时候,镜头拉远,只有两小黑点在白皑
: 皑的山顶上,真是让人静默,那种感觉,如若身临其景,真不知道会怎么样,可惜只能
: YY下。
: 另外觉得一个人个性很重要,在陷入险境的时候,自己的决定很重要,主人公知道绳子
: 被隔断后,那种绝望真是让人揪心,不过幸好他试着自己找出路。而且他之后继续爬山
: ,膜拜下----这种感觉应该是会上瘾的。
: 不过我问个很naive的问题,电影是怎么拍的,是事情过后再回到实地拍么?

avatar
r*z
22
上映当天就看了,极其失望,可惜13块钱一张票,又溜到别的厅看了部别的才出来。
电影海报,trailer都不错,也冲着slumdog millionaire的导演去看的。但是一开场那
孩子自己开车出去,然后自拍,然后带着两个才认识的女孩子去跳水,我就坐不住了,
但是LD要看完,真是耐着性子熬到结束。
总结一句话整个故事讲这倒霉孩子由于自己的stupidity陷入险境,幸运的是用一只胳
膊换了一条命,由此开始思考并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海报里那句‘every second
counts’,一点都没体现出来,127小时里面他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在自救,回忆碎片衔
接的不流畅,配乐也有够差。搞不懂烂番茄评分为什么那么高。
我跟LD都是hiker,我们对户外的态度是相当的严肃,至少我非常看不惯电影里这孩子
的行为方式,难道非要傻到丢了条胳膊甚至搭上性命才知道‘leave a note’?
此类型电影,我更喜欢touching the void, into thin air...
avatar
T*e
23
漂流和登山不太一样
国家队登山的支援明显比漂流多,相关报道也多
相比之下,漂流的个人行为在中国出现比登山早
梅里雪山? 我听说梅里雪山主峰迄今为止还没有过登顶记录,气候,宗教,种种原因让
过去一百多年来的历次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
而且,从90年代中期,梅里雪山已经被禁止攀登
5.10不算高,现在最高难度都5.15b了。 当然对于我一个业余玩的,觉得已经不错了。
嗯,受伤是一次lead fall,膝盖撞到一块突起的石头上了

知道级别还有小数点,我以为就是五六七八级。你受伤是摔下来了么?
是事
助)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国搞的那些漂流,是民间自组的吧?以前听人说去黑龙江漠河那边漂流,但他们组织
: 得很乱,好像就是为了搞点赞助,一路又出了不少岔,后来没漂成。给我感觉乱乱的。
: 我们以前在香港一起爬山的同学,后来去爬了梅里雪山,搞得我很失落,要是我一直呆
: 在香港跟他们混下去,我也能去了,哈哈。
: 你先奔你的攀岩。我那个极其初级,只攀过那一次。你的5.10级别很高了吧?我都不知道级别还有小数点,我以为就是五六七八级。你受伤是摔下来了么?

avatar
T*e
24
运气占了很大成分,虽然他毅力也不是一般人能及
从绳子被割掉到冰缝里
他醒过来之后,发现自己身处冰缝,上不去,然后赌了一把,继续下降,在下面反倒发
现了一个出口
从冰缝里出来之后,在沟壑纵横的冰川上,一点一点爬出去
这里面每一步,都足够让一个登山者死上几次了,他竟然神奇地一次一次从死神眼下溜
走,也算是奇迹了

the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他是意志+体力+运气,很万幸侥幸。千万不要再来一次。
: 应该是事后拍的吧。我还看过一个national geographic拍的纪录片the story of the
: crying camel,哭泣的骆驼,讲母骆驼难产,产后不理不喂幼驼。最后牧民只能举行仪
: 式,唱蒙古长调,用心理疗法治愈母驼,让她接受自己的孩子。这个似乎也是事后拍的
: ;但母驼难产啊、大肚子啊、不理小孩啊,这些都很真实,怎么让动物事后表演呢?牧
: 民也都是普通牧民,不是演员,也表现得很自然真切。我就很糊涂。

avatar
T*e
25
主要是文化差异
美国人(尤其是根本不hike/climb的美国人),可能还挺崇尚这人
从介绍上看,这个电影的主人公好歹也比 into the wild里的主人公强,那个更。。。
算了,不说了

【在 r*****z 的大作中提到】
: 上映当天就看了,极其失望,可惜13块钱一张票,又溜到别的厅看了部别的才出来。
: 电影海报,trailer都不错,也冲着slumdog millionaire的导演去看的。但是一开场那
: 孩子自己开车出去,然后自拍,然后带着两个才认识的女孩子去跳水,我就坐不住了,
: 但是LD要看完,真是耐着性子熬到结束。
: 总结一句话整个故事讲这倒霉孩子由于自己的stupidity陷入险境,幸运的是用一只胳
: 膊换了一条命,由此开始思考并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海报里那句‘every second
: counts’,一点都没体现出来,127小时里面他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在自救,回忆碎片衔
: 接的不流畅,配乐也有够差。搞不懂烂番茄评分为什么那么高。
: 我跟LD都是hiker,我们对户外的态度是相当的严肃,至少我非常看不惯电影里这孩子
: 的行为方式,难道非要傻到丢了条胳膊甚至搭上性命才知道‘leave a note’?

avatar
O*a
26
那个更 NC, 嗯, 我替你说了, 咔咔咔
OMG 我最近心情太好了啊, 怎么办啊```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主要是文化差异
: 美国人(尤其是根本不hike/climb的美国人),可能还挺崇尚这人
: 从介绍上看,这个电影的主人公好歹也比 into the wild里的主人公强,那个更。。。
: 算了,不说了

avatar
m*i
27
最近国内有个新电影 叫 巅峰记忆 是记录当年北大山鹰社的 山难, 当年的一个女队
员的回忆。应该不错 有人知道哪里能看到吗
avatar
w*k
28
这已经超出人类的范畴,进入高级畜生的级别了。。。
看了你的描述,就和听到小刀刻在玻璃上似的,那个难受啊~~~

是提醒一下,心
脏脆弱的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怨。

【在 d*******d 的大作中提到】
: 没人讨论?
: 是slumdog millionaire的导演拍的,review不错,于是偷空去看了。不算恢宏巨作,
: 可以算是部精致的小品。
: 故事是几年前的一个热门新闻,一个人被巨石压住后断臂求生。人的一生虽然有很多年
: 年月月时时刻刻,真正能铭记在心能有多少,对这个狂热的climber而言,被困谷底的
: 127小时无疑是永生难忘的。把这127小时压缩到电影的2小时,结果就是作为观众,你
: 的心时时刻刻都被揪着挫着敲打着。。。画面还OK,不算太血腥,割臂的镜头多半是间
: 接的,片子更多侧重在深陷荒谷的绝望无助的心理。虽然如此,抱着负责的态度,还是提醒一下,心脏脆弱的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 吃饱了没事,觉得生活乏味的时候,应该看看这个片子,看完之后绝对不再有任何抱怨。
: 回来后google了一下,发现电影是根据主人公的回忆录改编的。又amazon了一下,看到

avatar
s*2
29
据说里面断手的过程很多人看晕了。
不过貌似他违反什么探险规定来着,就是没带手机也没有告诉别人他要去哪里,所以一
定程度上是他自己造成这个悲剧的。人就是不能太自大啊!
avatar
r*z
30
短手拿部分根本没有直接的镜头,只是有两下骨头劈断的声音,这都能看晕真是神啊

【在 s******2 的大作中提到】
: 据说里面断手的过程很多人看晕了。
: 不过貌似他违反什么探险规定来着,就是没带手机也没有告诉别人他要去哪里,所以一
: 定程度上是他自己造成这个悲剧的。人就是不能太自大啊!

avatar
d*d
31
对,这个家伙是很自大,很冒险,不顾安全常规,甚至不负责任,据说,他和伙伴出去
,差点害别人丢了性命,那两个朋友从此不再和他说话。这也是很多人不喜欢他的理由
。很多天才牛人,缺点和优点一样强烈鲜明,甚至彻底就是asshole,我们不能以常规
来期望他们样样出色。
电影开始总归有点铺垫,前后对比一下,显得反差更大。沉思往事立谷底,当时只道是
寻常。生活里经历大波折的时候,开始珍惜过去生活的平静片段,这也是人之常情吧。
片子的确没有免俗,按照有人的说法,有些好莱坞的小把戏。那段talk show就很突兀
,不知道是不是真有其事,要是真有,这哥们可是够有心情。不过,很多深陷绝境的心
情还是能引起共鸣,尤其最后,人有些恍惚,几个并排的镜头展现幻境的时候,半梦半
醒迷迷糊糊的感觉,很感慨cinematography的表现力。

【在 r*****z 的大作中提到】
: 上映当天就看了,极其失望,可惜13块钱一张票,又溜到别的厅看了部别的才出来。
: 电影海报,trailer都不错,也冲着slumdog millionaire的导演去看的。但是一开场那
: 孩子自己开车出去,然后自拍,然后带着两个才认识的女孩子去跳水,我就坐不住了,
: 但是LD要看完,真是耐着性子熬到结束。
: 总结一句话整个故事讲这倒霉孩子由于自己的stupidity陷入险境,幸运的是用一只胳
: 膊换了一条命,由此开始思考并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海报里那句‘every second
: counts’,一点都没体现出来,127小时里面他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在自救,回忆碎片衔
: 接的不流畅,配乐也有够差。搞不懂烂番茄评分为什么那么高。
: 我跟LD都是hiker,我们对户外的态度是相当的严肃,至少我非常看不惯电影里这孩子
: 的行为方式,难道非要傻到丢了条胳膊甚至搭上性命才知道‘leave a note’?

avatar
d*d
32
每天都想想,能有吃有喝,不用拿把钝刀切自己胳膊,生活还是很美好。。。
看多了动物世界之类的,每天去午饭的路上,走在草坪上呼吸点新鲜空气,看看蓝天,
我常常感到很幸运,不用像羚羊一样时刻警惕附近的狮子,不用像狮子一样经常饿着肚
子,不用时刻担心孩子的安危。。。虽然他们比我有更多的时间在草地上享受阳光。

【在 O*****a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从来都觉得 day by day 的日子才需要生命力```
: 之所以从来不需要找刺激``` 每天够折腾的了.

avatar
d*d
33
这哥们实在是铁打的够结实。电影里好像没仔细拍他怎么断骨的。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还有上映么?
avatar
d*d
34
有没有他当时在谷底拍的video?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还有上映么?
avatar
c*t
35
想象的空间很大啊,镜头直接营造的恐怖只是一种吧

【在 r*****z 的大作中提到】
: 短手拿部分根本没有直接的镜头,只是有两下骨头劈断的声音,这都能看晕真是神啊
avatar
wh
36
山鹰社死过几个人?我只知道一个女的。还是刚进校不久。去世后爸妈来学校哭天抢地
,可怜得很。听别人说还出过一次事故,就不知详情了。我知道的那起好像是99年左右
。看过他们的一本书,叫八千米生命高度。刚刚查了一下,去世的是女子登山队的大一
女生周慧霞。好像另外还有一个遇难女生叫李兰。

【在 m***i 的大作中提到】
: 最近国内有个新电影 叫 巅峰记忆 是记录当年北大山鹰社的 山难, 当年的一个女队
: 员的回忆。应该不错 有人知道哪里能看到吗

avatar
wh
37
还有into the wild。

此类型电影,我更喜欢touching the void, into thin air...

【在 r*****z 的大作中提到】
: 上映当天就看了,极其失望,可惜13块钱一张票,又溜到别的厅看了部别的才出来。
: 电影海报,trailer都不错,也冲着slumdog millionaire的导演去看的。但是一开场那
: 孩子自己开车出去,然后自拍,然后带着两个才认识的女孩子去跳水,我就坐不住了,
: 但是LD要看完,真是耐着性子熬到结束。
: 总结一句话整个故事讲这倒霉孩子由于自己的stupidity陷入险境,幸运的是用一只胳
: 膊换了一条命,由此开始思考并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海报里那句‘every second
: counts’,一点都没体现出来,127小时里面他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在自救,回忆碎片衔
: 接的不流畅,配乐也有够差。搞不懂烂番茄评分为什么那么高。
: 我跟LD都是hiker,我们对户外的态度是相当的严肃,至少我非常看不惯电影里这孩子
: 的行为方式,难道非要傻到丢了条胳膊甚至搭上性命才知道‘leave a note’?

avatar
wh
38
lead fall是什么意思?
哇你攀得那么难,离最高难度差不了多少了。
我朋友他们没有登顶。是大转,大概是大转山的意思。给你看他们的路线:澜沧江起步
(梅里正面),暴晒爬升,翻过一个个垭口,去靠近雪山,当天晚露营雪山脚下的冰冷
的溪谷边,D2天翻雪山垭口4470。然后上上下下去怒江边,沿江北上(梅里对面),最
后两天时急行军,不停的攀爬/速降,从4850m 雪山口翻回正面。天黑走出大山,踏上
214滇藏公路。
反正把我羡慕的。上次我给朋友看山西绵山的照片,他又想去爬岷山了。我在这里也贴
过绵山照片:
http://74.53.4.74/article_t/LeisureTime/119125.html
看着险,不知道爬起来如何。

因让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漂流和登山不太一样
: 国家队登山的支援明显比漂流多,相关报道也多
: 相比之下,漂流的个人行为在中国出现比登山早
: 梅里雪山? 我听说梅里雪山主峰迄今为止还没有过登顶记录,气候,宗教,种种原因让
: 过去一百多年来的历次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
: 而且,从90年代中期,梅里雪山已经被禁止攀登
: 5.10不算高,现在最高难度都5.15b了。 当然对于我一个业余玩的,觉得已经不错了。
: 嗯,受伤是一次lead fall,膝盖撞到一块突起的石头上了
:
: 知道级别还有小数点,我以为就是五六七八级。你受伤是摔下来了么?

avatar
wh
39
是。一般人只会尽量往上,不会想到往下,他也算有勇有谋了。也的确运气好,有这么
个出口。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运气占了很大成分,虽然他毅力也不是一般人能及
: 从绳子被割掉到冰缝里
: 他醒过来之后,发现自己身处冰缝,上不去,然后赌了一把,继续下降,在下面反倒发
: 现了一个出口
: 从冰缝里出来之后,在沟壑纵横的冰川上,一点一点爬出去
: 这里面每一步,都足够让一个登山者死上几次了,他竟然神奇地一次一次从死神眼下溜
: 走,也算是奇迹了
:
: the

avatar
wh
40
啊,我也刚说起into the wild. 反正我就觉得西方人更任性一点,个人主义更强。
into the wild我最喜欢的是他临死前写在日记里的最后一句话:happiness is only
real when it's shared. 可惜他悟得太晚。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主要是文化差异
: 美国人(尤其是根本不hike/climb的美国人),可能还挺崇尚这人
: 从介绍上看,这个电影的主人公好歹也比 into the wild里的主人公强,那个更。。。
: 算了,不说了

avatar
wh
41
nc是什么,牛X?

【在 O*****a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个更 NC, 嗯, 我替你说了, 咔咔咔
: OMG 我最近心情太好了啊, 怎么办啊```

avatar
L*k
42
全国冠军。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nc是什么,牛X?
avatar
O*a
43
nc = 脑残``` 好吧我 mean 了, 但真是闲得没事干啊 into the wild 那小子
完全就是 dysfunctional family 宠出来的偏执狂, 完全无法引起我的同情心
你要说职业登山员那种或是以前英国德国世家出来那种考古学探险家也罢了, 人家都组织一个 team 带着当地导游去登山, 有组织有纪律有协作有精神还有研究成果的, 这种白白送死的有啥好歌颂的? 不如去贫困地区搞实业, 不更有挑战性么? 这种就是逃避兼伪英雄主义, 相当无聊.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啊,我也刚说起into the wild. 反正我就觉得西方人更任性一点,个人主义更强。
: into the wild我最喜欢的是他临死前写在日记里的最后一句话:happiness is only
: real when it's shared. 可惜他悟得太晚。

avatar
d*d
44
饱暖思淫欲,老美从小到大,什么也不缺,很多人日子太平淡需要找刺激。。。

组织一个 team 带着当地导游去登山, 有组织有纪律有协作有精神还有研究成果的, 这
种白白送死的有啥好歌颂的? 不如去贫困地区搞实业, 不更有挑战性么? 这种就是逃避
兼伪英雄主义, 相当无聊.

【在 O*****a 的大作中提到】
: nc = 脑残``` 好吧我 mean 了, 但真是闲得没事干啊 into the wild 那小子
: 完全就是 dysfunctional family 宠出来的偏执狂, 完全无法引起我的同情心
: 你要说职业登山员那种或是以前英国德国世家出来那种考古学探险家也罢了, 人家都组织一个 team 带着当地导游去登山, 有组织有纪律有协作有精神还有研究成果的, 这种白白送死的有啥好歌颂的? 不如去贫困地区搞实业, 不更有挑战性么? 这种就是逃避兼伪英雄主义, 相当无聊.

avatar
O*a
45
这个和是不是老美没啥关系```
我也见过很多非常 POSITIVE的 OUTCOME
不过你说的很多人日子平淡找刺激倒是真的```

【在 d*******d 的大作中提到】
: 饱暖思淫欲,老美从小到大,什么也不缺,很多人日子太平淡需要找刺激。。。
:
: 组织一个 team 带着当地导游去登山, 有组织有纪律有协作有精神还有研究成果的, 这
: 种白白送死的有啥好歌颂的? 不如去贫困地区搞实业, 不更有挑战性么? 这种就是逃避
: 兼伪英雄主义, 相当无聊.

avatar
a*7
46
哈哈,差不多,北卡嘛,篮球之神出来的地方,很牛X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nc是什么,牛X?
avatar
d*d
47
或者说,发达国家,衣食无忧的地方,这种人多些?
潜心学术,献爱心搞慈善,工作狂,疯狂冒险等等,共性是都比较专注。有没有意义,positive或negative,见仁见智了。

【在 O*****a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和是不是老美没啥关系```
: 我也见过很多非常 POSITIVE的 OUTCOME
: 不过你说的很多人日子平淡找刺激倒是真的```

avatar
O*a
48
落后贫穷地方也有找刺激的``` ^^ 各地都有啊
是啊, 确实是见仁见智, 我终于明白在电视上比赛吃虫子的节目为啥收视率这么高了```
**广告费啊广告费**
哈哈不扯了, 您原帖蛮好的, 我不歪楼了就. ^^

,positive或negative,见仁见智了。

【在 d*******d 的大作中提到】
: 或者说,发达国家,衣食无忧的地方,这种人多些?
: 潜心学术,献爱心搞慈善,工作狂,疯狂冒险等等,共性是都比较专注。有没有意义,positive或negative,见仁见智了。

avatar
m*e
49
故事写的很好,我是不敢看的。
avatar
T*e
50
山鹰社还是出过一些事情的
我们版的版四国内就是山鹰社的,她知道的更详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山鹰社死过几个人?我只知道一个女的。还是刚进校不久。去世后爸妈来学校哭天抢地
: ,可怜得很。听别人说还出过一次事故,就不知详情了。我知道的那起好像是99年左右
: 。看过他们的一本书,叫八千米生命高度。刚刚查了一下,去世的是女子登山队的大一
: 女生周慧霞。好像另外还有一个遇难女生叫李兰。

avatar
T*e
51
lead fall就是 lead的时候fall了
刚去网上查了一下,国内管lead叫先锋攀,就是先上去的那个
我攀的不算难吧,比我牛的人太多了。不能光看数字,很多人第一次攀,就能攀5.7-5.
8了,当然能follow 5.8和能lead 5.8 还是差了很多
5.10到5.15b看着数字不大,实际上距离是无穷远
嗯,绕着梅里雪山转山应该没被禁,但是登顶是被禁止的,出过太多的事故,还有宗教
因素。
这照片看着真漂亮。 有路的,看着险,爬起来应该没难度。

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lead fall是什么意思?
: 哇你攀得那么难,离最高难度差不了多少了。
: 我朋友他们没有登顶。是大转,大概是大转山的意思。给你看他们的路线:澜沧江起步
: (梅里正面),暴晒爬升,翻过一个个垭口,去靠近雪山,当天晚露营雪山脚下的冰冷
: 的溪谷边,D2天翻雪山垭口4470。然后上上下下去怒江边,沿江北上(梅里对面),最
: 后两天时急行军,不停的攀爬/速降,从4850m 雪山口翻回正面。天黑走出大山,踏上
: 214滇藏公路。
: 反正把我羡慕的。上次我给朋友看山西绵山的照片,他又想去爬岷山了。我在这里也贴
: 过绵山照片:
: http://74.53.4.74/article_t/LeisureTime/119125.html

avatar
T*e
52
也不是不会想到下面,但是,如果下去了就再也上不去了,那大部分人都不会冒险继续下
他是属于没退路了,不下也是死,下了死的可能性很大,但是还有那么一线希望

倒发
下溜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是。一般人只会尽量往上,不会想到往下,他也算有勇有谋了。也的确运气好,有这么
: 个出口。

avatar
T*e
53
嗯,其实就是太自我了
少不更事,觉得自己的想法很酷,很牛,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啊,我也刚说起into the wild. 反正我就觉得西方人更任性一点,个人主义更强。
: into the wild我最喜欢的是他临死前写在日记里的最后一句话:happiness is only
: real when it's shared. 可惜他悟得太晚。

avatar
T*e
54
不算mean,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哈哈
我当时看完这部片子,就觉得真是烂片一个

组织一个 team 带着当地导游去登山, 有组织有纪律有协作有精神还有研究成果的, 这
种白白送死的有啥好歌颂的? 不如去贫困地区搞实业, 不更有挑战性么? 这种就是逃避
兼伪英雄主义, 相当无聊.

【在 O*****a 的大作中提到】
: nc = 脑残``` 好吧我 mean 了, 但真是闲得没事干啊 into the wild 那小子
: 完全就是 dysfunctional family 宠出来的偏执狂, 完全无法引起我的同情心
: 你要说职业登山员那种或是以前英国德国世家出来那种考古学探险家也罢了, 人家都组织一个 team 带着当地导游去登山, 有组织有纪律有协作有精神还有研究成果的, 这种白白送死的有啥好歌颂的? 不如去贫困地区搞实业, 不更有挑战性么? 这种就是逃避兼伪英雄主义, 相当无聊.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