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2015读书】南方,黑人,Harper Lee
avatar
【2015读书】南方,黑人,Harper Lee#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wh
1
这张照片拍于50年代中期,当时的Harper Lee 30多岁,看起来像不像《To Kill a
Mockingbird》里的假小子Scout?是不是有南方人的热情、耿直、固执和激烈?1960年
,34岁时的Harper Lee以极具争议的知更鸟一书一举成名,此后绝笔,直到今年年初,
HarperCollins出版社突然宣布Lee要出版《杀死一只知更鸟》的续集《Go Set a
Watchman》(设立一个守望者?),引起舆论大哗。
出版商在取得许可和营销广告方面显然做了手脚:这本书不该叫续集,它是知更鸟的初
稿,写的是26岁的Scout从纽约回到Alabama家乡后卷入的种族矛盾漩涡。当时的编辑认
为该处女作几乎称不上是完整的小说,更像是零碎回忆的片段合集;但有些章节——尤
其是小Scout的童年经历——闪耀着强烈的感情和智慧的火花。她因此建议Lee以童年的
Scout为主角,重起炉灶,并在其后的两三年里和她一起不懈地讨论情节、提议、修改
、把关,直到知更鸟的成品出炉——编辑的权力和投入之大,几乎可称为合作者啊。
知更鸟成名后许多商家找Lee约稿,但Lee注重声誉,绝不硬写;编辑也很保护她,不让
她受到压力。半世纪后斗转星移,原出版社被HarperCollins买下;保险箱里的初稿浮
出水面;年近九十的Lee老太身心衰弱,起居事务都由长期陪伴的律师姐姐照料;去年
年底姐姐去世;两个月后HarperCollins通过Lee的律师得到Lee的出版同意信。故交旧
知指控出版商的欺骗手段,州政府立案调查其中猫腻,最终宣布指控没有充分依据。该
书于7月14日如期上市。
亲朋好友是一片拳拳的保护之心;出版商是一腔热热的捞票之血;而围观群众爱的是热
闹。《Go Set a Watchman》在Amazon上打破Harry Potter终结本2007年创下的预订纪
录;上市那天很多书店应读者需求通宵售书。我在Costco买了好几本16块钱的平装本送
给朋友,收到的朋友要么热切地说正想读它,要么惊喜地说没想到知更鸟出续集了,一
定要看。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一路收到不少路人的注目礼,简直让我受宠若惊。我在
孩子的兴趣班教室一角读书,年轻的老师突然大叫一声,吓得我抬头一看,正对上她的
一双明眸,明眸之下的红唇轻启,无比羡艳地问这是那本知更鸟的续集吗……
或许也不只是看热闹。我经常在孩子的兴趣班上遇到一位黑人爸爸,互相彬彬有礼打声
招呼即各自忙忙乎东西,从没有寒暄之外的交流。那天美女老师询问我手中之书后,一
边的黑人爸爸极不寻常地主动搭话,带着礼貌的笑容关心地问我好不好看?我结结巴巴
地说了一通看到一半的感想,觉得有冲击力但失之粗糙和偏激。说完有点心虚,问他是
否看过?他认真地摇摇头说没有,一直想去Barnes & Nobles买一本,正好最近看到书
店有促销活动,手里还有一张优惠卡,打算这就去买。我冲口而说可以去图书馆借呀。
他笑着说他看书慢,估计逾期累计的罚款就抵得上书价了。我也吐槽说看书时间不够,
已经续借了三次……这次我们互说再见时比以前亲切许多。
同样的事还发生在办公室里。我们单位有个来自南方的同事,幽默、热心、也很自守,
没有工作以外的个人接触。这回他经过我办公桌时瞥到这本书,立刻像那位黑人爸爸一
样热情攀谈起来,说他正在看《杀死一只知更鸟》,以前只看过电影,现在想先复习一
下小说,再看这本新出的续集。接着又是一番他问我读感、我问他读感。对他来说,一
切南方的描写都是那么真实亲切。他说南方人对黑人的态度(他不愿意用歧视,政治色
彩太强;觉得attitude这个词更合适)直到现在依然如此,他每次回家都能感觉得到;
这也是他毅然选择离开南方的原因,尽管他那么深爱家乡,又那么讨厌北方人的冷漠。
他从小受不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的差异,记得有一年冬天下课的时候,大家都到外面
玩雪,只有一个黑人同学不能出门玩。他问老师为什么,老师说因为他家穷,买不起手
套,没有手套不能到户外玩。童年的同事放学后一路哭着回家,吓得他妈问他怎么了。
他就是为那个因为贫穷而不能和大家一起玩的同学难过。很久以后他才知道他的妈妈第
二天就送了一副手套给那个黑人同学;很久以后他离开南方、到北方做起公益工作时,
他妈妈说她知道这是最适合他的天性的工作,他从小就是这样的人。
这些事因为一本书而流向了我。一本书可以一下子拉近许多人的距离,是否因为它正面
直击这个社会最敏感、牵系每颗人心的民族冲突。这冲突渊源已久,却并不淡远;如空
气渗入每一根支气管,如地火烧灼每一束神经纤维;既可令陌生人倾盖相交,亦可使亲
人反目、爱人翻脸,正如书中的故事。
对于小说本身,weber写过读后感: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1957507.html
我当时跟贴了看了一半的感想;看完后的想法仍基本一致。Weber的第一个批评是无故
事情节;我更觉得是原编辑说的零碎回忆片段合集,凌乱松散而又自我。Weber的第二
点批评是女主的傲慢;我还是觉得她虽然自以为是,但时时充满痛苦地自我分析、辩论
、反思。行文缓慢、拖沓而沉重,可见作者的严肃、诚挚和思考;而其愤怒得无法控制
的触角更带有青春期的偏激色彩。Weber批的第三点是写作手法拙劣;我也同感粗糙和
粗暴。前面还写得细腻,比如从Atticus的怀表及细小的言行白描,不动声色地交代其
个性、现状、病况,写得含蓄、收敛、不滥情。但越往后就越失控了。因为目睹理想人
格的父亲和种族主义分子同行同坐而强烈呕吐,这还可以算是青春期反应;但黑人嬷嬷
因为孙子开车撞死一个醉鬼而为孙子抱屈,因为律师主人要按法律公正处理就冷然相向
、认之为对黑人不公,摆脸子给主人的女儿看,这太煽情了吧。之后对本村乡下妇女的
各种丑化和轻蔑,对父亲的粗野、粗暴和恶狠狠的粗口,对比父亲更说教的Uncle Jack
的言听计从和归顺……情节设计夸张做作、不合情理,语言又极端和粗俗。
小说真是个粗糙的处女作,但如原编辑所言,充满原始的激情冲击力,和对正义的永恒
的探寻;看完此书,更想看看修改之后的精华本是怎样的了。这(两?)本书的社会影
响力是不是都超过了文学意义:能激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似乎也使人与人之间走得更
近和友好一点,不亦功德乎……
avatar
y*8
2
有时间去找来看看。
新年快乐
avatar
wh
3
谢谢!同祝!

【在 y********8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时间去找来看看。
: 新年快乐

avatar
R*k
4
Like!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同祝!
avatar
wh
5
多谢!新年好!

【在 R******k 的大作中提到】
: Like!
avatar
w*r
6
avatar
wh
7
我话多得让你无语了 :D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赞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