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版庆】《平凡的世界》之外的感悟,出乎你意料吧
avatar
【版庆】《平凡的世界》之外的感悟,出乎你意料吧#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V*6
1
喜欢《平凡的世界》,记得我曾经写过一个帖子,在陈忠实老师过世时候写的,说《白
鹿原》没《平凡的世界》好看,不过里面有赞成的,也有不赞成的。
书评就是这么来的, 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个方面,甚至和自己经历有关,或者知识层
次,有共鸣的就觉得很好。
所谓感动,其实本质是共鸣。
《平凡的世界》的好,我就不多说了。
说些意料之外的感悟,记得曾经有个作者写陕西作家,说大家那时候都穷,反正混的不
好,那时候路遥也是,获奖的消息传来,可是没车票钱。
做作家是很辛苦的工作。真正的作家,很多是清贫的,那是的贾平凹也是没钱,喝酒就
是吃一点花生。
不过后来贾平凹先生有钱了,是因为写了《废都》。作家有钱,必须也要向现实妥协。
另外路遥先生英年早逝,其实也是和写作太辛苦有关,这简直是拼命的写。成功者需要
很辛苦,但是这样的成功有必要吗,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后来我对自己说,做人不
能太拼命,不能太辛苦。
一切可以慢慢来。
这其实是我看《平凡的世界》最大的感触。
avatar
wh
2
同喜欢平凡的世界,不过老实说拼命写的作品大多是极写实的,很可能少一点文学/艺
术上的提升。抄一段以前写的《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最后想说说作者的心绞痛问题。作者在后记中说,书里的人都有原型,所以她写的时候
很动感情,频繁心绞痛,甚至担心自己的葬礼先于书中的葬礼而举行。编辑催稿犹如“
索命”,最后完稿是把“命”交给了他们。斯诚感人。但太真、太实的作品,实在不是
上品。作者和自己的作品,应该保持一个客观距离,忌讳过多的主观投入。不仅是霍达
,不少更优秀的作家,比如梁晓声等,也有这个通病。当时文学界的指导方针是巴金的
名言“说真话”,说要反省文革中的各种诬陷、捏造,要让文学说真话。中国文学一向
和政治结合得太紧密;这种道德上的“说真话”的要求,怎么能和文学等同起来。文学
就是王尔德说的一个“谎言”,或者钱钟书说的必须用衣服遮盖起来的真理,再或者是
叶芝说的,“truth cannot be told; it can only be embodied”。”

【在 V********6 的大作中提到】
: 喜欢《平凡的世界》,记得我曾经写过一个帖子,在陈忠实老师过世时候写的,说《白
: 鹿原》没《平凡的世界》好看,不过里面有赞成的,也有不赞成的。
: 书评就是这么来的, 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个方面,甚至和自己经历有关,或者知识层
: 次,有共鸣的就觉得很好。
: 所谓感动,其实本质是共鸣。
: 《平凡的世界》的好,我就不多说了。
: 说些意料之外的感悟,记得曾经有个作者写陕西作家,说大家那时候都穷,反正混的不
: 好,那时候路遥也是,获奖的消息传来,可是没车票钱。
: 做作家是很辛苦的工作。真正的作家,很多是清贫的,那是的贾平凹也是没钱,喝酒就
: 是吃一点花生。

avatar
S*0
3
正在听,非常喜欢这部长篇。这样的作品不成比例地少啊。
说到路遥写作的辛苦,作者心里的激情在燃烧,命都顾不上了吧?不过生命虽短暂,作
品却是不朽的。这是文化的生命力量啊!
avatar
j*u
4
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个方面,甚至和自己经历有关,或者知识层次,有共鸣的就觉得很
好。所谓感动,其实本质是共鸣。
+1
我以前的两个同事,一个出身农村的就觉得《篱笆女人狗》最好看,一个做过公务员的
就觉得《一地鸡毛》最好看。
我能欣赏《平凡的世界》,但是我从来没有在农村生活过,所以我无法全身心投入,感
同身受地经历那种阅读时“痛并快乐着”的感觉。相对来说,觉得《白鹿原》更好看。
再而从写作角度来说,更喜欢《尘埃落定》。
但是还要提出,有时候审美有另一种情况叫做"estranged beauty"。比如我看英语书,
不爱看中国人写在中国的经历,更喜欢看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的。比如有一本叫做 A
Constellation of Vital Phenomena,讲的是我一点不知道的车臣的故事,但是非常喜
欢。
还有,2014年普利策奖的最佳小说The Goldfinch,写的故事跟我的生活没有一点关系
,看得我荡气回肠,只能说有的是心理上的共鸣。
avatar
V*6
5

时候
这其实是文青,文青是一种病,病起来不要命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同喜欢平凡的世界,不过老实说拼命写的作品大多是极写实的,很可能少一点文学/艺
: 术上的提升。抄一段以前写的《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 “最后想说说作者的心绞痛问题。作者在后记中说,书里的人都有原型,所以她写的时候
: 很动感情,频繁心绞痛,甚至担心自己的葬礼先于书中的葬礼而举行。编辑催稿犹如“
: 索命”,最后完稿是把“命”交给了他们。斯诚感人。但太真、太实的作品,实在不是
: 上品。作者和自己的作品,应该保持一个客观距离,忌讳过多的主观投入。不仅是霍达
: ,不少更优秀的作家,比如梁晓声等,也有这个通病。当时文学界的指导方针是巴金的
: 名言“说真话”,说要反省文革中的各种诬陷、捏造,要让文学说真话。中国文学一向
: 和政治结合得太紧密;这种道德上的“说真话”的要求,怎么能和文学等同起来。文学
: 就是王尔德说的一个“谎言”,或者钱钟书说的必须用衣服遮盖起来的真理,再或者是

avatar
V*6
6

是的,不过我个人还是觉得不要这么辛苦的好

【在 S******0 的大作中提到】
: 正在听,非常喜欢这部长篇。这样的作品不成比例地少啊。
: 说到路遥写作的辛苦,作者心里的激情在燃烧,命都顾不上了吧?不过生命虽短暂,作
: 品却是不朽的。这是文化的生命力量啊!

avatar
V*6
7

我个人喜欢一地鸡毛

【在 j******u 的大作中提到】
: 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个方面,甚至和自己经历有关,或者知识层次,有共鸣的就觉得很
: 好。所谓感动,其实本质是共鸣。
: +1
: 我以前的两个同事,一个出身农村的就觉得《篱笆女人狗》最好看,一个做过公务员的
: 就觉得《一地鸡毛》最好看。
: 我能欣赏《平凡的世界》,但是我从来没有在农村生活过,所以我无法全身心投入,感
: 同身受地经历那种阅读时“痛并快乐着”的感觉。相对来说,觉得《白鹿原》更好看。
: 再而从写作角度来说,更喜欢《尘埃落定》。
: 但是还要提出,有时候审美有另一种情况叫做"estranged beauty"。比如我看英语书,
: 不爱看中国人写在中国的经历,更喜欢看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的。比如有一本叫做 A

avatar
a*u
8
luyao意淫的太厉害,西北作家的通病,哥的推导师妹都自叹不如。许多年前看到他病
重的时候他的妻子提出离婚,当时还义愤填膺,多年以后,想想他的妻子,倒是生出诸
多感慨。他有个自传,是早晨从中午开始,讲述的是自我奋斗的故事,从外人来看生出
的都是敬仰佩服和敬畏,不过冲身边的人,尤其是老婆的角度来看,这些东西也许很琐
碎甚至让人生厌,外人觉得也许不值得提及,但一点一滴累加起来,也足可以摧毁一个
婚姻。
看看和他类似的几个作家,从张贤良到陈忠实,都一个路数。想要拥有普通人拥有的幸
福,就你妈不要奢望拥有普通人不敢奢望的幸福。

【在 V********6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个人喜欢一地鸡毛

avatar
s*l
9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能看出作者写作时的呕心沥血。也许是第一部写得太辛苦,相比
之下第二部和第三部就显得相对仓促。
avatar
a*u
10
男人的意淫是瞎想吃人说梦,女人的意淫是遐想憧憬人生,这个说法咋样

【在 s****l 的大作中提到】
: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能看出作者写作时的呕心沥血。也许是第一部写得太辛苦,相比
: 之下第二部和第三部就显得相对仓促。

avatar
s*l
11
基本如此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男人的意淫是瞎想吃人说梦,女人的意淫是遐想憧憬人生,这个说法咋样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