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e*5
1
观看世界的另一种智慧
无聊的哲学
慢下来,冷静下来,不要担忧,不要慌张,相信生活的过程。这大概就是关于无聊的最
好注解。
文/胡尧熙
每天,一个人至少有三个小时处在无聊的状态中。这是《纽约客》的专栏作家保罗·陶
赫(Paul Tough)的研究成果,他花半年的时间随机采访了1400人,得出了以上结论。
人类无聊的时间接近睡眠时间的一半。如果你把人生当中1/3的时间用来睡觉,那意味
着有将近1/6的时间消耗在了无聊上。我们用8个小时上班,8个小时睡觉,想把剩下的8
个小时过得物尽其用,以为可以杀死无聊,最后发现是在消磨人生。这是不是很让人沮
丧?
无聊
来仔细看看保罗·陶赫的调查数据,有27%的受访者坦承,自己的3个小时无聊时光大部
分花在了思考人生上,尽管每天的思考结果都大致相同,还是无法阻止自己第二天重新
对人生进行评估。另有42%的人把时间贡献给电视,确切一点说是贡献给脱口秀,贡献
给像奥普拉、杰伊·雷诺和柯南·奥布莱恩这样的语言大师,观看脱口秀已经异化成一
种重复的体力劳动,日复一日。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记得一个相同的情节——杰伊·雷
诺在近期的节目中邀请了一名喜欢饲养猴子的动物爱好者上节目,当众把他带来的宠物
猕猴舔了一圈。因为这个画面无聊到极致,所以他们都记得。其余的人中有14%选择了
用游戏打发时间,动用的工具包括iPad、PS3、XBox等,其中PS3玩家最近过得尤其不顺
,索尼的网络服务暂停后,大家无法在网络上寻找游戏伙伴了,只能无聊地在单机游戏
中奋斗。还剩下17%的人,他们是互联网和电话的忠实拥趸,社交网络和YouTube是最常
见的去处。
坦白一点,这几乎不是一份无聊清单,而是一份日常生活指南,把脱口秀替换成《非诚
勿扰》和《天天向上》,把YouTube替换成优酷,这份清单就同样适用于中国人。有聊
生活不尽相同,无聊生活总是殊途同归。保罗·陶赫问了一个哲学问题,因为个人无聊
才会感到生活无聊,还是因为世界本身无聊个体才开始无聊?这个问题他自己也没能解
答。
还有什么是不无聊的?工作看起来很有内涵,但职场专家会告诉你,8小时工作制,有
效的工作时间其实只有两小时,其余的6小时里你多半在麻木地浏览网络或是闲话八卦
。旅行也可能是有积极意义的生活方式,一趟长途旅行,意味着奇遇、巧合、新鲜的人
和事。总之,意味着种种打破生活常规的偶然性和可能性。但很不幸,正常规律是,随
着旅程的延续,兴奋递减,无聊递增。生活当然有积极的一面,但无聊从来都如影随形
,它未必是生活本身,但绝对是一种日常状态。承认吧,你无聊的时间远远不止人生的
1/6。
人类所有的发明,只为了更无聊一点
吉尼斯世界纪录和趣味有关,也和无聊有关,27个法国人用牙签搭建了微型的埃菲尔铁
塔,一个美国人收集了600余双匡威运动鞋,一个古巴人做出了世界上最长的雪茄。吉
尼斯就是无聊大观园,没有想不到,也不存在做不到。但太无聊的纪录连吉尼斯也会望
而生畏,有人注册了互联网时代以来最长的域名,长达70个字符,当域名的主人找到吉
尼斯组委会申请纪录时被婉然拒绝,理由是:曾经不断有神经病宣称自己发现了世界上
最大的数字,要求载入纪录。我们可以无聊,但不能过分。
挪威学者在《无聊的哲学》中说:无聊是现代人的专利,人类的快乐与愤怒是保持不变
的,然而当下人们的无聊感却是与日俱增,世界明显变得越来越无聊。在人类历史的绝
大部分时间,无聊是身份的象征。这话自有道理,我们发现了天然气,发明了电饭煲,
把厨房变成全自动化,腾出了双手,省出了时间,那些凭空多出来的分秒该如何消耗?
人类每被自己的发明解放一次,就离无聊更近一步。
无聊曾经是需要物质作为基础的,英国贵族发明了下午茶,法国贵族觉得为一顿丰盛的
晚餐等待两个小时并不算过分,当其余人都在奔忙时,无聊是他们的专属权利。但现在
,谷歌都在搭建1G带宽的跨海网络电缆了,无聊的成本越来越低,蔓延至社会的各个角
落,已经不再有排他性——坐长途飞机的商务人士会感到百无聊赖,挤在地铁上的上班
族也觉得拥堵的生活实在乏善可陈,只有无聊感是没有阶级性的。
看看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克是怎样实践无聊的,这位为苹果立下奇功
的人最喜欢的事情是用电烙铁复制软盘、没事找事计算e值算到小数点后十万位(用电
脑计算要花三天,打印要四个月)。老外的无聊之道总隐约带有科学属性和商业属性,
要么就像英国人那样研究下午茶该吃什么,开化出全新的休闲生活。中国人的无聊则异
化为生活本身,你问问自己为什么每天上网16个小时,是为了消除无聊还是不由自主的
惯性使然?
看世界的新方式
地球为什么不是方的,太阳为什么总从东方升起?这些问题的答案彰显生活的常识和文
明的进步,但到历史上追溯一下,它们都曾经无聊过。人在无聊当中发现细节,进而追
问,改变生活,大家都是这么无聊过来的。
日本人发明了地铁瞌睡安全帽、面条冷却专用扇,无聊至极却别有趣味,美国天文学家
金格里奇花费数十年精力查探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有无读者,只为了证明这并非是
一本“无人读过的书”。美国商业内幕网于2011年4月评出了美国九大商业创意。其中
年份最近的两个,一是2008年由乔尔·科姆发明的iPhone“放屁”程序,可播放26种不
同的放屁声音,目前下载次数超过60万次(每次下载费用0.99英镑);一是由一对情侣
创办的“我可以吃汉堡(I Can Has Cheez Burger)”网站,该网站以上传动物搞笑图
片为卖点,2007年以2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点击数每月超过3500万。网站为这一评选
所加的按语是这么说的:它们看似荒诞无聊,却能奇迹致富。正如安迪·沃霍尔所说,
“我喜欢无聊的东西,我喜欢一样的可以被不断地重复的事”。“你必须煞有介事地处
理毫无意义。从无意义中创造意义。”
人类的文明进程无非是把无聊变成有聊,把问题变成答案。
纽约市公共图书馆里印着一行字:慢下来,冷静下来,不要担忧,不要慌张,相信生活
的过程。这大概就是关于无聊的最好注解。
无聊当然不能解决问题,但它却是观察世界的另一种方式和智慧。所以,完全不用担心
,你只是无聊了一点,但并不蛋疼。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