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精神家园在哪里?#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t*t
1 楼
看到国家开始要文化建设了,毁坏一个文化容易,建设一个文化又谈何容易。文化的核
心应该是"是非之心”。不同的“是非之心”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其中很重要的我们
有一个什么样精神家园,让内心深处平静,面对不可克服的困难和灾难可以说服自己接受
这也许是一个很不合事宜的问题,肯定被不少人说成“幼稚”和“装x".不过,我似乎
从很小的时候,就一直在寻找中,就像一个怀着乡愁,苦苦寻找家园的游子一样,在寻
找我的精神家园。一个可以让我的内心深处平静,妥贴,安宁,不要老是在争扎的精神
家园
如果要我用两个字来形容当今的社会和个人,我想到的是两个字“颓废”。人们要么不
相信有道德,要么不惧怕道德,不相信有某种圣洁和神圣的存在--那种在任何情况和时
间下,不能有利没利,独处还是一起,永远不可以违背的东西。没有什么可以让人从心
底深处敬畏的东西或人。所以,社会不能给我一个现成的精神家园
现在,嘲讽神圣的圣洁的东西,已经变成了一种时尚。一个文学作品,如果没有那种对
神圣的东西的嘲讽,似乎就是作者很幼稚,不深刻。于是,打着真小人的作家名人等等
可以公开地堂而皇子的说着侮辱女性的话而洋洋自得,名为“真性情”,否则就是装X.
这一种社会风气,大概首先是从文学界开始的,代表大概是王朔的“痞子文学”--其基
本点就是嘲弄一切神圣的东西,不相信一切美的与好的。这股潮流大概也是拜当时多年
的政治环境所赐,尤其文革。一夜醒了,人们发现,原来所有宣传的“伟大,光荣,正
确”的东西都是假的,受骗了。 王朔的文章迎合了人们对当时的不满,写出了当时的
共鸣--不要再用神圣的,革命的,伟大的名义来骗我们了,一切都是假的。
那么,现在呢?拜邓的“黑猫白猫”所赐,当然更没有什么圣洁的东西了。
那么,我们这个没有宗教传统的民族,有让一切人,不管多凶残的人,尽管他们的行为
仍然有可能违背这个东西或人,但从内心深处还是敬畏的东西或人吗?我读到大概是唐
君毅回忆的一个故事。他说在四川一个少数民族,至今(大约民国时期)还是基本上处
于原始状态。唐遇到一个这个民族的识字的人告诉他,大约100多年前,基督教向他们
这个还原始的民族传教时,必须假称是诸葛亮的兄弟,传的教才有人听。唐说,听到这
个故事,他“心里永存感激”。
那么,诸葛先生是用什么打动了那个野蛮的民族,打动了2千年还被当作“神圣”一般
的对待呢?我们还能找回这个失去的,但可以这个具有“永恒人性”的东西吗?这个永
恒的人性,既然能让野蛮的民族认同,认同那么久,一定是基于人的生命中最深处的,
类似于宗教般的东西。虽然,我也不清楚是什么。是“善”吗?梁漱溟说,孔家学说,
没有像宗教靠 “威胁” 和”利诱” 来让人相信,全靠其“厚重清明”。 我深有同感
。诸葛亮是儒家的吗?
我第一次,是读到沈从文的文章,看到一句“山川日月之秀美,爱与不忍,是我不忍堕
落,不敢堕落”。从此,我认定了沈是一个像曹雪芹一般的作家,我读完了几乎他所有
的书和通信,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蔡元培在100年前,就替没有宗教的中国,和将来也可能宗教会消失的西方国家担忧,
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看法。
我不相信,任何人,不管是富裕的还是贫穷,聪明或不那么聪明的,真的可以没有精神
家园就可以过一种又美又好的生活。
我识想的我们的精神家园应该是,美和善。能够具备欣赏“美”的能力,就会始终保持
一颗柔嫩善感的心,对生活始终保持像儿童般的热情,并能够培植自己的“善”。而“
善”又能培植自己的审美。缺乏对美的欣赏,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缺
乏热情和欣赏,会变得“麻木不仁”。
什么是“美”?就是能让人超脱自己由身体和外在的刺激(如名利)引发的“欲望”。
人,能在多大程度上,超越这些欲望,那么获得的美感,人生真趣味,和幸福就会有多
大。
心应该是"是非之心”。不同的“是非之心”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其中很重要的我们
有一个什么样精神家园,让内心深处平静,面对不可克服的困难和灾难可以说服自己接受
这也许是一个很不合事宜的问题,肯定被不少人说成“幼稚”和“装x".不过,我似乎
从很小的时候,就一直在寻找中,就像一个怀着乡愁,苦苦寻找家园的游子一样,在寻
找我的精神家园。一个可以让我的内心深处平静,妥贴,安宁,不要老是在争扎的精神
家园
如果要我用两个字来形容当今的社会和个人,我想到的是两个字“颓废”。人们要么不
相信有道德,要么不惧怕道德,不相信有某种圣洁和神圣的存在--那种在任何情况和时
间下,不能有利没利,独处还是一起,永远不可以违背的东西。没有什么可以让人从心
底深处敬畏的东西或人。所以,社会不能给我一个现成的精神家园
现在,嘲讽神圣的圣洁的东西,已经变成了一种时尚。一个文学作品,如果没有那种对
神圣的东西的嘲讽,似乎就是作者很幼稚,不深刻。于是,打着真小人的作家名人等等
可以公开地堂而皇子的说着侮辱女性的话而洋洋自得,名为“真性情”,否则就是装X.
这一种社会风气,大概首先是从文学界开始的,代表大概是王朔的“痞子文学”--其基
本点就是嘲弄一切神圣的东西,不相信一切美的与好的。这股潮流大概也是拜当时多年
的政治环境所赐,尤其文革。一夜醒了,人们发现,原来所有宣传的“伟大,光荣,正
确”的东西都是假的,受骗了。 王朔的文章迎合了人们对当时的不满,写出了当时的
共鸣--不要再用神圣的,革命的,伟大的名义来骗我们了,一切都是假的。
那么,现在呢?拜邓的“黑猫白猫”所赐,当然更没有什么圣洁的东西了。
那么,我们这个没有宗教传统的民族,有让一切人,不管多凶残的人,尽管他们的行为
仍然有可能违背这个东西或人,但从内心深处还是敬畏的东西或人吗?我读到大概是唐
君毅回忆的一个故事。他说在四川一个少数民族,至今(大约民国时期)还是基本上处
于原始状态。唐遇到一个这个民族的识字的人告诉他,大约100多年前,基督教向他们
这个还原始的民族传教时,必须假称是诸葛亮的兄弟,传的教才有人听。唐说,听到这
个故事,他“心里永存感激”。
那么,诸葛先生是用什么打动了那个野蛮的民族,打动了2千年还被当作“神圣”一般
的对待呢?我们还能找回这个失去的,但可以这个具有“永恒人性”的东西吗?这个永
恒的人性,既然能让野蛮的民族认同,认同那么久,一定是基于人的生命中最深处的,
类似于宗教般的东西。虽然,我也不清楚是什么。是“善”吗?梁漱溟说,孔家学说,
没有像宗教靠 “威胁” 和”利诱” 来让人相信,全靠其“厚重清明”。 我深有同感
。诸葛亮是儒家的吗?
我第一次,是读到沈从文的文章,看到一句“山川日月之秀美,爱与不忍,是我不忍堕
落,不敢堕落”。从此,我认定了沈是一个像曹雪芹一般的作家,我读完了几乎他所有
的书和通信,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蔡元培在100年前,就替没有宗教的中国,和将来也可能宗教会消失的西方国家担忧,
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看法。
我不相信,任何人,不管是富裕的还是贫穷,聪明或不那么聪明的,真的可以没有精神
家园就可以过一种又美又好的生活。
我识想的我们的精神家园应该是,美和善。能够具备欣赏“美”的能力,就会始终保持
一颗柔嫩善感的心,对生活始终保持像儿童般的热情,并能够培植自己的“善”。而“
善”又能培植自己的审美。缺乏对美的欣赏,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缺
乏热情和欣赏,会变得“麻木不仁”。
什么是“美”?就是能让人超脱自己由身体和外在的刺激(如名利)引发的“欲望”。
人,能在多大程度上,超越这些欲望,那么获得的美感,人生真趣味,和幸福就会有多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