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吴乃龙:无线电爱好者的1989(一)zt
avatar
吴乃龙:无线电爱好者的1989(一)zt#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j*n
1
这篇写得有意思, 待续的我就不转了, 有兴趣的自己去跟踪吧
http://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314
1989年我正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电子工程系)雷达教研室(信号检测与处理教研室)
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我要讲讲两位无线电爱好者在这年的经历,算是我们大学玩无线电
的续篇。
1989年5月13日,北京的学生们开始绝食。5月17日,我在北京大学校园里,遇到地球物
理系的W老师。W老师对我说:游行多一人少一人无所谓,还不如去帮学生搞好广播台。
我当时心想,W老师的话还真有道理。其实,出于无线电爱好者的本能,我早就注意到
了北大学生的广播台。这个广播台叫做“自由论坛广播台”,设在“工”字形的28楼二
层的东北角(“工”字的上部一横的右半段),紧挨着举世闻名的北大三角地的南端。
想当年文化革命中,我在北大“井冈山”广播台当机务;广播台就在28楼四层的西北角
。想不到,时隔20多年,学生广播台也建在28楼,还离当年的广播台这么近。这28楼,
还真是个风水宝地。
我是历史悠久的无线电爱好者,中学大学都玩无线电;大学毕业后,在一个县广播站工
作过6年半,终日跟扩音机打交道。不必进去看,我就知道学生广播台技术有问题。安
装在南校门顶上的25瓦大喇叭,没有变压器,距离广播台约300米,线路用的是本来用
于室内照明电路的细电线。线路上功率损耗很大,喇叭声音自然小。挂在28楼旁边电线
杆上朝向三角地的大喇叭,离广播台很近,但是声音也小。这就不是线路损耗的问题了
。可以肯定,扩音机本身有问题,或者输出接线也有问题。听着堂堂大喇叭发出的啾啾
唧唧的小声音,我感到难受。这是无线电爱好者的特异功能,与广播内容无关。我不禁
纳闷,难道北大就没有无线电爱好者?无线电系的学生呢?老师呢?唉,还得我这个老
将亲自出马。
现在言归正传。听了W老师的话,第二天5月18日,我一人空手去了28楼二层,推开活页
门,进了东北角的楼道。右手边,有两个房间。第二个房间靠近朝东开的楼道窗户,房
门上写着: “这是宿舍,不是广播台,请勿入内”。(很久以后才知道,当年流传的复
印报纸,如当天的香港“文汇报”,其“原件”就是用这个房间里的FAX机器接收的。
)左手边,也有两个房间,像是办公室。一张桌子在楼道里紧挨窗台,桌上放着两台扩
音机,还有一个话筒(麦克风)。我从左手边一个房间叫出一位学生,对他说:我以前是
地球物理系的学生,现在来帮你们搞广播台。学生没有任何怀疑和犹豫,就让我去检查
扩音机,而他则去继续干他自己的事。从外表看,这两台扩音机显得很粗糙,机箱前面
板上有话筒和拾音(唱机)插孔,后面板上有两个输出接线柱,连接着许多凌乱的电线
。扩音机没有明确的标识,更没有说明书。我还注意到,话筒线原有一个插头,又加了
一个插头。两个插头分别插入两台扩音机的话筒插孔。话筒分路不是好方法,使用很不
方便。显然,广播台的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猜测录音机输出也是分成两路插入两
台扩音机的拾音插孔。我准备改动。但是我没有带工具和零件,没有更多的事情可做,
就对学生说:我回去拿工具、零件,明天再来。后来才知道,这位学生,名叫周健,广
西人,台长兼播音员。
回到家里,我用两个碳膜电阻做了一个分压器,分压比为几十分之一。分压器的输出接
到一个话筒插头上。使用时,要把分压器的输入端接到一台扩音机的输出端,在分压器
的输出端取得零点几伏的信号。再把话筒插头插入第二台扩音机的拾音插孔。这样,第
二台扩音机就得到了大小适当的输入信号(拾音灵敏度约为0.1伏)。第二台扩音机的
拾音音量一经调好,就不需要变动。话筒或录音机,则只须接入第一台扩音机,只需要
调节第一台扩音机的音量,使用很方便。
第二天5月19日上午,我带了一些工具,零件,一个小万用表,一个12.5瓦线间变压器
,来到广播台。和学生打了一声招呼,就开始干了起来。28楼东边电线杆上朝东的12.5
瓦8欧小喇叭,和其它25瓦16欧大喇叭一样,直接接在扩音器输出端。这显然是不正确
的。因此,我把带来的线间变压器接入这个小喇叭的线路中,把输出电压降低到一半。
然后,我用在家里做好的分压器把两台扩音机连接起来。把话筒的附加插头拆了,使话
筒引线恢复原样。并告诉周健,以后只要把话筒插头插入一台扩音机并调节音量。
做完这两件事后,我打开一台扩音机的机箱检查。发现功率放大电路是无变压器OTL,
而且还是无电容OCL。功率放大晶体管有散热器。这是定压输出扩音机,输出功率估计
为50到100瓦。令我大惑不解的是,一个阻值十几欧姆的方柱形陶瓷电阻串联在输出电
路中。我修理过许多扩音机,这是头一次见到。我只能猜测,这个电阻是用来作外线路
短路保护用的。毫无疑问,这个电阻损耗太多的功率,这就是喇叭声音小的扩音机内部
原因了。但是我当时不明白,怎么会用这种原始的方法来实现输出短路保护呢?既然是
作保护用的,我不敢贸然把这个电阻从输出电路中去掉。经过仔细思考,我想出一个自
认为安全的解决方法,准备找零件实施。至此,我有了使每个喇叭都得到尽可能大的功
率的方案。
1.改进扩音机的输出短路保护电路,消除功率损耗。我家里有所需要的零件和工具。
2.对远距离传输,改用高压,以减少线路损耗。为此,我必须用成对的线间变压器,在
扩音机输出端升压,在喇叭端降压,有如电力的远距离传输。
3.在扩音机输出端正确连接各路喇叭线路。
我自己只有一个12.5瓦的线间变压器,已经用上了。大喇叭用的25瓦线间变压器,要到
商店去买。我到位于海淀南大街的海淀百货商场五金交电柜台,只买到两个25瓦的线间
变压器,回到广播台报了销。为了更多的线间变压器,我向地球物理系的教师王书仁求
援。王老师是当年和我一起玩无线电的大学同班同学。1970年毕业时,我被分配到一个
偏僻的山区小县城。王同学则留校任教,教无线电课,是一位无线电专家。多年来,我
们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我找到王老师,讲了情况,他也没有线间变压器。但是他答应
和我一起干,约好第二天上午某时在28楼广播台见面。
5月20日上午,我们如约到达广播台。王老师带了一个大万用表,我带了一些零件和工
具。我们一起又把扩音机的输出电路研究了一遍。然后,我开始改动两台扩音机的输出
短路保护电路,王老师则和周健说话聊天。
我把那个串联在输出电路中的十几欧姆方柱形陶瓷电阻取下,换上一个瓷管可变线绕电
阻,固定在10欧姆的位置,再用一段3安培的快速保险丝把10欧姆电阻短路。这样,正
常情况下,串联电阻为零,没有功率消耗。一旦外线路发生短路,保险丝快速烧断,10
欧姆电阻串联接入电路,其保护作用和改动前差不多。这只是我的合理设计,不可能在
现场做实验。谢天谢地,在后来的使用中,从未发生外线路短路。
从周健同学口中我们得知,广播台曾因外线路短路而烧坏过扩音机。在此之前,广播台
的一位同学在人民大学听到广播声音特别好,就去人大广播台打听,得知是四通公司为
他们安装的广播系统。于是,周健根据这个线索,去四通公司,说明情况,要买人大那
样的扩音机。四通公司没有成品扩音机了,只好赶紧组装了两台,送给北大广播台。临
时赶制,有些粗糙。为了防止外线路短路而烧坏扩音机,加了那个保护电阻。(证实了
我先前的猜测。)
扩音机本身的问题解决后,我和王老师商定,后面的第一步是整顿现有的广播网,第二
步是扩大广播网。
第一步,整顿现有的广播网。
我只记得3路喇叭的详细情况。第一个是挂在28楼旁边电线杆上朝向三角地的25瓦大喇
叭。28楼是离三角地最近的一个学生宿舍。广播台紧挨三角地的南端,喇叭线路很短,
喇叭端不需要变压器。只要解决扩音机的问题,喇叭声音就会正常。
这个大喇叭最为重要。这个三角地带,是北大学生宿舍区和教学区之间最重要的交通要
道,是北大集中张贴各种布告的地方。1989年,这里是学生活动中心。所有重要活动如
游行,绝食的发起都在这里。三角地天天人头攒动,名闻世界。“三角地”得名于该地
被道路围成的一个近似等腰三角形,大概是底边5米、高7米。三角形内是土地面,有几
颗小松树。三角形被佈告栏包围,其上贴满各种佈告,大、小字报。这个三角地,从
1964年入学起,我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从没见人嫌它脏,嫌它乱。可是,据说是为了
整治环境,存在了几十年的佈告栏已在几年前在一夜之间被拆除了。昔日的三角地已经
消失。但是,当年三角地的形象和精神,永存于老北大人的心中。
第二个是安装在南校门顶上,向南对着海淀大马路的25瓦大喇叭。这个大喇叭也很重要
。南校门是北大学生进出用得最多的校门。每次游行,学生们都是在大饭厅(如今的“
大讲堂”)通往南校门几百米长的马路上集合,从南校门出去。校门口经常聚集着大量
的人群听广播,看热闹。外国记者在马路南面架起照相机、摄像机,整天对着南校门,
生怕漏了什么。那些日子,南校门两边柱子上还贴着送别绝食学生的对联:风萧萧兮易
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南校门距离广播台约300米,喇叭端必须安装降压变压器,
和扩音机输出端的升压变压器相配合。我带着变压器和工具,和一位广播台的学生,顺
着校门侧面的墙爬到门顶平台上。变压器安装完毕后爬了下来。这时候,我看到王老师
。于是,我们俩一起又爬到校门顶平台上,检查了一遍。确认接线无误后,爬了下来。
第三个是挂在28楼东边电线杆上朝东的12.5瓦小喇叭。三角地挤拥时,人们就会到28楼
东面的空地上听广播。这个喇叭离广播台很近,喇叭端不需要变压器。我已经在扩音器
输出端安装了降压变压器取得正常电压,只要解决扩音机的问题,喇叭声音就会正常。
最后,要在扩音机输出端正确连接各路喇叭线路,正确分配功率给各个喇叭。这个问题
有点复杂,要计算一下。第一个大喇叭25瓦16欧,额定电压20伏。第二个也是大喇叭25
瓦,用一个升压变压器(电压比1 : 6)与喇叭端的降压变压器(电压比6 : 1)相配合
,仍然是16欧,20伏。第三个小喇叭12.5瓦8欧,额定电压10伏。已经安装了一个降压
变压器,这一路的等效阻抗为32欧,等效额定电压为20伏。三路都要求20伏,可以并联
在一起,总阻抗6.4欧,总功率62.5瓦。这3个重要喇叭合用第一台扩音机,是重点维护
对象。我把话筒音量调整到输出电压接近20伏,告诉学生,不要随便调音量旋钮,只要
开、关扩音机就行了。其余的次要喇叭,包括28楼西面的喇叭,以及后来加装的喇叭,
就合用第二台扩音机。
解决了扩音机问题,整顿了广播网,面貌焕然一新,喇叭声音大得多了,人们不用再挤
到喇叭跟前听广播了。您要知道,广播对同学们和老师们是多么的重要。在那些日子里
,全校师生的心和广播台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倾听广播的每一条新闻,特别是广播发
出的每一个通知。但是,位于海淀大马路南面、对着南校门的居民楼里的人,却找到学
生抱怨说,原来广播声音大小正好,现在太大了,没法睡觉了。于是,广播台的学生把
南校门顶上的大喇叭转了方向,变成顺着马路而不再正对居民楼。
第二步,扩大广播网。
这主要是添加喇叭和拉电线。我和王老师,加上一位学生,在位于三角地东面的16楼北
面的一棵树上安了一个25瓦大喇叭,向北朝着邻近的柿子林以及大饭厅。那时我还年轻
,不用梯子,能徒手沿树爬上爬下。而今呢,廉颇老矣,不能饭了。我还和一位学生,
扛着梯子,到28楼南面,在电线杆上安了一个25瓦大喇叭,向西南方向朝着32和35两座
宿舍楼。这些喇叭最远的离广播台将近100米,没有用变压器,因为在学校附近商店里
买不到变压器。音量受些影响,也只能如此。
至此,一切步入正轨。只要广播喇叭声音正常,就没有我们的事。我和王老师只是偶尔
去广播台看一看,各自行动。我还不放心,就对广播台学生说:我不能一天24小时都待
在这里;万一扩音机、喇叭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到我在清华的家里找我。学生拿出一
个本子,就是北大学生用的最普通的作业本。学生翻了本子的前几页,上面都写有东西
。于是,直接翻到最后一页,我在这个空白页上写下了我的姓名以及地址:清华大学西
8楼2门401。但是,学生没有到家找过我。
5月28日,我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跑了半个北京城。正赶上全球华人大游行,有的道
路挤拥得很。我逛了许多电器商店,只买回来3个线间变压器,一个25瓦,两个12.5瓦
。回到广播台报了销。我用这3个变压器把两路远处喇叭线路改成高压输送。变压器的
额定功率不够,凑合能用,没有出故障。在此前后,周健告诉我们,他要回家。于是,
一位名叫顾欣的学生接管广播台,成为台长。但是过了一个星期左右,周健又回来了,
说是到了北京站,可是火车不通。此后,广播台又由周健管理。
6月10日晚上10点多,天下着毛毛雨。我站在靠近大饭厅柿子林东边的人行道上,和许
多人在一起,静静地听着学生广播。周健哽咽着宣布广播台停播,说完一声再见,广播
嘎然停止。完了,一切都完了。我情不自禁,黯然泪下。过了几秒钟,只听从喇叭传来
喀喇一声,接着,周健带着哭声,又说了一声再见,广播再次停止。周围死一般的寂静
,人群渐渐散去。我推起自行车,拖着沉重的步伐,在夜幕中,慢慢地往回家的路走去。
(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