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关于死亡的古典文学课——从《游东山记》开始 (转载)#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wh
1 楼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一堂关于死亡的古典文学课——从《游东山记》开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12 16:49:24 2012, 美东)
这学期古典散文课的倒数第二堂课,我们学明初大学士杨士奇的游记兼悼文《游东山记
》。杨士奇是明初盛行的“台阁体”的代表人,该文体多为歌功颂德,时常空泛平庸,
被其后的“前七子”、“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轮番批斗,最终诞生与之相反的
注重“真我”、“性灵”的晚明小品文,影响直至今世。然而杨士奇的这篇《游东山记
》简约、生动、流畅,从游山玩水之极乐到聚散无常之极悲,写得收敛平稳而令人愈感
其情浓。文笔深厚老到,令人对“台阁体”刮目相看,其顶尖作品远比同时代的传奇、
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更耐读;俗文学有强大的民众基础和生命力,但语言流于浅俗,不
如精炼的文字更让人有阅读的享受。
文中显示的古人的旅游方式似比今人雅致。开篇简述庐陵(江西吉安)同乡蒋隐溪父子
皆为“意度阔略(气度旷达、无所拘泥)”、“深自晦匿”的隐逸之士,“不妄交游,
独与余相得”。用墨省而立意高。暮春一日,三人同往湖北武昌住所附近的东山郊游。
风日和畅,草木灿然。扫石而坐,须臾造访村舍,得遇仙风道骨的老叟,获赠古书——
村舍之描写颇类《桃花源记》,饮酒之老叟亦似陶潜,与开篇的隐逸之气呼应。
午饭时间,他们摘芋艿叶子作盘子,盛放随身携带的肉食——很自然朴素。然后喝酒赋
诗——不会作诗的都不好意思出门玩。又偶遇故交,更畅饮至醉,取琵琶而弹——出游
还要带乐器,这琵琶相当于今天的吉他吧。隐溪的儿子折断竹子挖了几个洞吹奏,作洞
箫声——不仅会奏乐,还会就地取材制乐器。隐溪唱起流行歌曲《苏武慢》,大家醉舞
翩跹,又题写诗句——除了会作诗,还要擅书法。玩这一趟真不容易。
下午他们沿涧水观鱼,大小不一。以包子饵投之,翕然聚——这和灌水一样。戏以小石
掷之,辄尽散不复——灌水亦物极必反,有聚有散。此段引列子,仿庄子(鱼乐),又
类柳宗元之《小石潭记》,也回应开篇的儒道相兼。
黄昏而返,隐溪(时年八十余)指着路边的小山丘说:“这是我造坟的地方。”又指道
旁桃花说:“明年看花时,就在这里找我吧。”作者平白道来,没有一点铺垫,也没有
任何感伤,完全信由读者自行体悟一日尽欢的享乐突转为人生无常的悲栗。这一段和开
头一段我最喜欢,用笔精简,而“意度阔略”。
那年冬天,隐溪去世。本与其子相约次年寒食扫墓,然病不成行。随后又回庐陵老家,
连老友之墓、墓前桃花都不及守诺探望,只来得及去他家住一夜与其子告别,并追忆这
最后一次郊游,“乐无加乎此”,悲亦无加乎此。边写两人边哭,人生聚散靡常、存没
离合(生死、聚散)之感岂能自已。
花白头发的老师说到老人指丘言墓时突然轻声一笑,说她的墓就在学校墓地Grove St
Cemetery里,离那个编字典的Noah Webster的墓很近,只隔一个block。她带朋友去看
墓地,说什么时候看不到她了,就来这里找她。我们听得面露不忍之色,女学生更是眼
睛都湿了。她神秘地笑了笑说你们害怕吗?我一点都不怕呀。她一直觉得this life is
so tiny and short,但又是很重要的体验人生百态的阶段;努力活过的人才能更充分
地享受其后的永恒(experience everything, so that there's more to enjoy when
entering eternity)。就像学会听歌剧的人能享受其美(比如雪叔),不会听的人只
能呼呼大睡(比如我)。说到这里她又哈哈大笑起来。这一刻我对信教的人充满羡慕,
宗教使他们——包括最敏感的文学教授——如此毫无阴影、毫不心虚地坦然笑对死亡。
教授从小随父母信基督教,她说从没害怕过死亡,而是从小充满好奇:那一刻的到来会
是怎样的?会不会有“Am I dead?”的念头,然后会不会叹惜“Sorry I cannot go
back to tell you people what death is like”。她睁圆了眼睛骨碌碌地转,一副天
真好奇的样子。我们不禁跟她一起笑起来,年龄丝毫无损她的纯真。课堂气氛也轻
松起
来,大家聊起各种道听途说的死亡经历。
一个英国朋友说他的朋友身患各种绝症,自言死过三次,开玩笑说“I keep dying”。
他临死的感觉是非常“peaceful”,毫无痛苦或留恋。经历了第一次死亡后,他辞掉了
高薪金融工作,去当老师。
另一个加拿大朋友说她的朋友车祸昏迷,觉得走进一个异常明亮灿烂的屋子,心情无比
舒畅,完全不想离开。他痊愈之后放弃物理学的博士学位,转读神学院。
我前不久也遇到一位中医兼佛教徒,他家里本来没人信教。他十六岁那年,窗外闪电打
雷。他受到大惊吓,突然从床上坐起来,双手合十,口里连连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之
后皈依佛教。这次移民来美,行医是其次,主要想传播佛教。
教授又接着说了个活灵活现的孤儿朋友的故事。他14岁时在喜马拉雅山走失,冻得晕过
去,迷糊中觉得身体渐暖,舒泰无比,自感将死。忽然眼前出现一个全身洁白的美丽神
仙女子,温柔地将他抱在胸前。他醒后发现置身在一教堂内,神父给他喝水喂药。他便
问神父:为何救我的女子无头?听到此处我们惊叫出来,文学教授就是擅长讲故事,这
么精彩的悬念压到最后才亮出。神父说是他抱起冻僵的少年,并告知该教堂供奉的是圣
女凯瑟琳(St Catherine),她是被斩首殉难的……
吃晚饭的时候我跟领导说这些生死故事,领导不可思议地问:“古典文学课就上这些东
西?……”
在网上找到《游东山记》的全文链接:
http://baike.baidu.com/view/2699644.htm?fromTaglist
又发现这篇文章是中学生必读的高考内容。领导哂曰:How shameful...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一堂关于死亡的古典文学课——从《游东山记》开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12 16:49:24 2012, 美东)
这学期古典散文课的倒数第二堂课,我们学明初大学士杨士奇的游记兼悼文《游东山记
》。杨士奇是明初盛行的“台阁体”的代表人,该文体多为歌功颂德,时常空泛平庸,
被其后的“前七子”、“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轮番批斗,最终诞生与之相反的
注重“真我”、“性灵”的晚明小品文,影响直至今世。然而杨士奇的这篇《游东山记
》简约、生动、流畅,从游山玩水之极乐到聚散无常之极悲,写得收敛平稳而令人愈感
其情浓。文笔深厚老到,令人对“台阁体”刮目相看,其顶尖作品远比同时代的传奇、
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更耐读;俗文学有强大的民众基础和生命力,但语言流于浅俗,不
如精炼的文字更让人有阅读的享受。
文中显示的古人的旅游方式似比今人雅致。开篇简述庐陵(江西吉安)同乡蒋隐溪父子
皆为“意度阔略(气度旷达、无所拘泥)”、“深自晦匿”的隐逸之士,“不妄交游,
独与余相得”。用墨省而立意高。暮春一日,三人同往湖北武昌住所附近的东山郊游。
风日和畅,草木灿然。扫石而坐,须臾造访村舍,得遇仙风道骨的老叟,获赠古书——
村舍之描写颇类《桃花源记》,饮酒之老叟亦似陶潜,与开篇的隐逸之气呼应。
午饭时间,他们摘芋艿叶子作盘子,盛放随身携带的肉食——很自然朴素。然后喝酒赋
诗——不会作诗的都不好意思出门玩。又偶遇故交,更畅饮至醉,取琵琶而弹——出游
还要带乐器,这琵琶相当于今天的吉他吧。隐溪的儿子折断竹子挖了几个洞吹奏,作洞
箫声——不仅会奏乐,还会就地取材制乐器。隐溪唱起流行歌曲《苏武慢》,大家醉舞
翩跹,又题写诗句——除了会作诗,还要擅书法。玩这一趟真不容易。
下午他们沿涧水观鱼,大小不一。以包子饵投之,翕然聚——这和灌水一样。戏以小石
掷之,辄尽散不复——灌水亦物极必反,有聚有散。此段引列子,仿庄子(鱼乐),又
类柳宗元之《小石潭记》,也回应开篇的儒道相兼。
黄昏而返,隐溪(时年八十余)指着路边的小山丘说:“这是我造坟的地方。”又指道
旁桃花说:“明年看花时,就在这里找我吧。”作者平白道来,没有一点铺垫,也没有
任何感伤,完全信由读者自行体悟一日尽欢的享乐突转为人生无常的悲栗。这一段和开
头一段我最喜欢,用笔精简,而“意度阔略”。
那年冬天,隐溪去世。本与其子相约次年寒食扫墓,然病不成行。随后又回庐陵老家,
连老友之墓、墓前桃花都不及守诺探望,只来得及去他家住一夜与其子告别,并追忆这
最后一次郊游,“乐无加乎此”,悲亦无加乎此。边写两人边哭,人生聚散靡常、存没
离合(生死、聚散)之感岂能自已。
花白头发的老师说到老人指丘言墓时突然轻声一笑,说她的墓就在学校墓地Grove St
Cemetery里,离那个编字典的Noah Webster的墓很近,只隔一个block。她带朋友去看
墓地,说什么时候看不到她了,就来这里找她。我们听得面露不忍之色,女学生更是眼
睛都湿了。她神秘地笑了笑说你们害怕吗?我一点都不怕呀。她一直觉得this life is
so tiny and short,但又是很重要的体验人生百态的阶段;努力活过的人才能更充分
地享受其后的永恒(experience everything, so that there's more to enjoy when
entering eternity)。就像学会听歌剧的人能享受其美(比如雪叔),不会听的人只
能呼呼大睡(比如我)。说到这里她又哈哈大笑起来。这一刻我对信教的人充满羡慕,
宗教使他们——包括最敏感的文学教授——如此毫无阴影、毫不心虚地坦然笑对死亡。
教授从小随父母信基督教,她说从没害怕过死亡,而是从小充满好奇:那一刻的到来会
是怎样的?会不会有“Am I dead?”的念头,然后会不会叹惜“Sorry I cannot go
back to tell you people what death is like”。她睁圆了眼睛骨碌碌地转,一副天
真好奇的样子。我们不禁跟她一起笑起来,年龄丝毫无损她的纯真。课堂气氛也轻
松起
来,大家聊起各种道听途说的死亡经历。
一个英国朋友说他的朋友身患各种绝症,自言死过三次,开玩笑说“I keep dying”。
他临死的感觉是非常“peaceful”,毫无痛苦或留恋。经历了第一次死亡后,他辞掉了
高薪金融工作,去当老师。
另一个加拿大朋友说她的朋友车祸昏迷,觉得走进一个异常明亮灿烂的屋子,心情无比
舒畅,完全不想离开。他痊愈之后放弃物理学的博士学位,转读神学院。
我前不久也遇到一位中医兼佛教徒,他家里本来没人信教。他十六岁那年,窗外闪电打
雷。他受到大惊吓,突然从床上坐起来,双手合十,口里连连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之
后皈依佛教。这次移民来美,行医是其次,主要想传播佛教。
教授又接着说了个活灵活现的孤儿朋友的故事。他14岁时在喜马拉雅山走失,冻得晕过
去,迷糊中觉得身体渐暖,舒泰无比,自感将死。忽然眼前出现一个全身洁白的美丽神
仙女子,温柔地将他抱在胸前。他醒后发现置身在一教堂内,神父给他喝水喂药。他便
问神父:为何救我的女子无头?听到此处我们惊叫出来,文学教授就是擅长讲故事,这
么精彩的悬念压到最后才亮出。神父说是他抱起冻僵的少年,并告知该教堂供奉的是圣
女凯瑟琳(St Catherine),她是被斩首殉难的……
吃晚饭的时候我跟领导说这些生死故事,领导不可思议地问:“古典文学课就上这些东
西?……”
在网上找到《游东山记》的全文链接:
http://baike.baidu.com/view/2699644.htm?fromTaglist
又发现这篇文章是中学生必读的高考内容。领导哂曰:How shame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