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TomTom red light ovi 文件
avatar
TomTom red light ovi 文件# PDA - 掌中宝
o*a
1
小弟想作美西地區跳蚤市場生意
我本身有很多貨源
(如戶外家具 汽車零件 手電動工具 衛浴廚具..........等)
目前只是想先了解一下經營成本約需要多少
我在網路查到不少訊息
但我本身並沒有實際在當地考察或深入了解
所以想請網上了解的朋友協助一下
目前我在佛州有個朋友有意配合
他是說當地有一種類似託管的市場
不知道LA當地是否也有類似的地方
或是在當地有興趣一起作類似小買賣的朋友也歡迎和我討論
可以發站內信也可以發郵件給我2********[email protected]
如果您願意留連絡方式
我可以用網路電話直接與您談談更好
(我不在美國 我人在台北)
感謝大家幫忙!!
avatar
p*8
2
如题,小女刚到美国4个月,F-1。明年1-4月有个校外的Internship,是paid的,CPT肯
定是申请不了。我需要
换签证类型么?或者是延长I-20的日期?在哪里可以办理?美国还是回国?
很急,这两天就要决定下来!求大虾帮助!!!
avatar
d*r
3
【此篇文章是由自动发信系统所张贴】
⊙ 博彩开启于:Wed Sep 15 23:27:40 2010 类别:多选
⊙ 主题:WCG星际项目冠军竞猜
⊙ 博彩题目描述:
三个国手算一个选项吧
【选项如下】
(1) Flash
(2) Jaedong
(3) Kal
(4) 国手91, Lx, 雷车
(5) 其他路人
(6) 天枪。。。
avatar
j*e
4
刚开始学,发现无论是左手还是右手都有个问题。中指和无名指弯曲的时候第二关节还
算能分开一点,但是指尖几乎就是挨着的。1品爬格子很成问题,6弦还行,1弦的时候
中指和无名指几乎就是挨着的。所以按弦的时候中指和无名指都都没法垂直按,各自是
斜向不同方向的。。。话说这个是手的构造问题么?有这种问题,中指和无名指的扩展
能练出来么?书上基本都是说中指和无名指要基本垂直十指和小指可以稍微斜点。
avatar
A*8
5
应该有吧?是不是叫书局?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不知道古人什么时候开始不用手抄本的
avatar
s*1
6
最新的什么地方有下载?
avatar
a*g
7
哦怕

【在 o******a 的大作中提到】
: 小弟想作美西地區跳蚤市場生意
: 我本身有很多貨源
: (如戶外家具 汽車零件 手電動工具 衛浴廚具..........等)
: 目前只是想先了解一下經營成本約需要多少
: 我在網路查到不少訊息
: 但我本身並沒有實際在當地考察或深入了解
: 所以想請網上了解的朋友協助一下
: 目前我在佛州有個朋友有意配合
: 他是說當地有一種類似託管的市場
: 不知道LA當地是否也有類似的地方

avatar
l*g
8
从5品开始爬格子,初学者要注意手型。去找个好点youtube看看. 这种叫chromatic
scale practice。
avatar
O*y
9
没有书店印出来的书往哪里卖?
一个好奇的题外话:为什么到了近代书肆改叫书店了?新华书肆,起码读起来就不那么
琅琅上口,不是文化人读不出来,那才叫品位。
avatar
S*r
10
这个是啥子东东
avatar
j*e
11
谢谢回复,还有一个问题 比如从1弦到6弦的时候 后面的大拇指位置也相应移动么?还
是就一直顶在中间的位置。因为如果拇指不动的话到6弦必然要手腕向外,但是书上和
网上都说上臂和手腕基本要是直的

【在 l*******g 的大作中提到】
: 从5品开始爬格子,初学者要注意手型。去找个好点youtube看看. 这种叫chromatic
: scale practice。

avatar
A*8
12
你的意思是說古代的書店教書肆?
我原來的問題並不完全是說古代有沒有書店,其實應該可以想到清代一定有書店了。我
的問題其實是說古代什麽時候開始有書店的?書店是從什麽時候發展起來的,比如説哪
個朝代?然後就是古代多少人會去買書,多少人會比較偏好于抄書?古代的書店是什麽
樣子的?
我不知道現存的最早的商業化的彫版是哪個朝代的?有沒有人能介紹一些這方面的書籍
呢?

【在 O*********y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书店印出来的书往哪里卖?
: 一个好奇的题外话:为什么到了近代书肆改叫书店了?新华书肆,起码读起来就不那么
: 琅琅上口,不是文化人读不出来,那才叫品位。

avatar
l*g
13
这是为什么我让你找youtube看,如果你看中国人写的书可以直接扔了。
大拇指是一个辅助的作用,你现在手指没有独立性所以大拇指要用力,正确的是除非
bar chord否则大拇指尽量少发力。
在1到6弦的切换中,两种手法,古典和摇滚都需要大拇指做调整。古典讲究的大拇指作
为指点,转手腕,这时候大拇指的支点要低,而且要松。摇滚的手法讲究大拇指的弧形
转动,但是要点也是要松。

【在 j*******e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回复,还有一个问题 比如从1弦到6弦的时候 后面的大拇指位置也相应移动么?还
: 是就一直顶在中间的位置。因为如果拇指不动的话到6弦必然要手腕向外,但是书上和
: 网上都说上臂和手腕基本要是直的

avatar
l*f
14
宋朝有,东京梦华录里提过

【在 A*******8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意思是說古代的書店教書肆?
: 我原來的問題並不完全是說古代有沒有書店,其實應該可以想到清代一定有書店了。我
: 的問題其實是說古代什麽時候開始有書店的?書店是從什麽時候發展起來的,比如説哪
: 個朝代?然後就是古代多少人會去買書,多少人會比較偏好于抄書?古代的書店是什麽
: 樣子的?
: 我不知道現存的最早的商業化的彫版是哪個朝代的?有沒有人能介紹一些這方面的書籍
: 呢?

avatar
j*e
15
我书看的是nord和parkening的,不过书上都没有详细的left hand posture。youtube上
有啥推荐的视频么?因为看了一些视频,很多人的左手手型也不consistent。你写的我
觉得挺清楚的,谢谢。

【在 l*******g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为什么我让你找youtube看,如果你看中国人写的书可以直接扔了。
: 大拇指是一个辅助的作用,你现在手指没有独立性所以大拇指要用力,正确的是除非
: bar chord否则大拇指尽量少发力。
: 在1到6弦的切换中,两种手法,古典和摇滚都需要大拇指做调整。古典讲究的大拇指作
: 为指点,转手腕,这时候大拇指的支点要低,而且要松。摇滚的手法讲究大拇指的弧形
: 转动,但是要点也是要松。

avatar
l*r
16
是喔。。。
瞎梦乱说,是不是比较商业化的印刷到宋代才比较普遍?
之前,应该抄书比较多,洛阳纸贵什么的,有钱人会雇人来抄吧,不知道有没有专门抄
书来卖的。。。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宋朝有,东京梦华录里提过
avatar
l*f
17
我也觉得是唉
一个是话本小说,闲人消遣,还有科举,读书人要买参考书嘛,嘿嘿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喔。。。
: 瞎梦乱说,是不是比较商业化的印刷到宋代才比较普遍?
: 之前,应该抄书比较多,洛阳纸贵什么的,有钱人会雇人来抄吧,不知道有没有专门抄
: 书来卖的。。。

avatar
l*r
18
哈哈,不知道有没有像盐茶一样官卖,书引什么的。配套产业也要垄断!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觉得是唉
: 一个是话本小说,闲人消遣,还有科举,读书人要买参考书嘛,嘿嘿

avatar
A*8
19
太好了,有没有具体的引文?书里有没有描述当时书店的情况?比如说是不是就是一个
柜台后面摆一个书架,上面有印号的线装书?然后谁来买都问一声有没有某本书就可以
了?
另外好像没有听说古代有什么出版社之类的?是不是连图书业也是前店后厂?后面是出
版社前面是书店?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宋朝有,东京梦华录里提过
avatar
c*r
20
读读儒林外史吧,特别是第十四回马纯上的故事,第十八回匡超人的故事,虽然着墨不
多,但看了以后对于明清时代的书店也会产生一个大体印象。有关写书和出版的东西,
一处是第八回,另一处是第二十八,二十九回。前者是自费出版并赠书,属于花钱买名
气的;后者虽然存在诈骗因素,且出资方也主要是图个名声,但在一定程度上或许马马
虎虎仍可以算作商业行为。
另外,有关书摊的只言片语可以参考第四十二回汤家兄弟赶考的故事。不过,此回文字
纯属少儿不宜。:)

【在 A*******8 的大作中提到】
: 太好了,有没有具体的引文?书里有没有描述当时书店的情况?比如说是不是就是一个
: 柜台后面摆一个书架,上面有印号的线装书?然后谁来买都问一声有没有某本书就可以
: 了?
: 另外好像没有听说古代有什么出版社之类的?是不是连图书业也是前店后厂?后面是出
: 版社前面是书店?

avatar
D*6
21
酒肆茶肆不也都改名了。。。估计书肆也是一样的。

【在 O*********y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书店印出来的书往哪里卖?
: 一个好奇的题外话:为什么到了近代书肆改叫书店了?新华书肆,起码读起来就不那么
: 琅琅上口,不是文化人读不出来,那才叫品位。

avatar
l*f
22
东京梦华录对书店提的很简略,作者更感兴趣酒楼妓馆 :P
寺东门大街,皆是幞头,腰带,书籍,冠朵铺席,丁家素茶。
另外想起容斋随笔里有这么一段小序,
是书先已成十六卷,淳熙十四年八月在禁林日,入侍至尊寿皇圣帝清闲之燕,圣语忽云
:“近见甚斋随笔。”迈竦而对曰:“是臣所著《容斋随笔》,无足采者。”上曰:“
■有好议论。”迈起谢,退而询之,乃婺女所刻,贾人贩鬻于书坊中,贵人买以入,遂
尘乙览。书生遭遇,可谓至荣。

【在 A*******8 的大作中提到】
: 太好了,有没有具体的引文?书里有没有描述当时书店的情况?比如说是不是就是一个
: 柜台后面摆一个书架,上面有印号的线装书?然后谁来买都问一声有没有某本书就可以
: 了?
: 另外好像没有听说古代有什么出版社之类的?是不是连图书业也是前店后厂?后面是出
: 版社前面是书店?

avatar
l*f
23
nod nod
桃花扇里还有一个书肆主人蔡益所,在三山街开铺子。。。

【在 c**r 的大作中提到】
: 读读儒林外史吧,特别是第十四回马纯上的故事,第十八回匡超人的故事,虽然着墨不
: 多,但看了以后对于明清时代的书店也会产生一个大体印象。有关写书和出版的东西,
: 一处是第八回,另一处是第二十八,二十九回。前者是自费出版并赠书,属于花钱买名
: 气的;后者虽然存在诈骗因素,且出资方也主要是图个名声,但在一定程度上或许马马
: 虎虎仍可以算作商业行为。
: 另外,有关书摊的只言片语可以参考第四十二回汤家兄弟赶考的故事。不过,此回文字
: 纯属少儿不宜。:)

avatar
A*8
24
牛人啊,非常感谢!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东京梦华录对书店提的很简略,作者更感兴趣酒楼妓馆 :P
: 寺东门大街,皆是幞头,腰带,书籍,冠朵铺席,丁家素茶。
: 另外想起容斋随笔里有这么一段小序,
: 是书先已成十六卷,淳熙十四年八月在禁林日,入侍至尊寿皇圣帝清闲之燕,圣语忽云
: :“近见甚斋随笔。”迈竦而对曰:“是臣所著《容斋随笔》,无足采者。”上曰:“
: ■有好议论。”迈起谢,退而询之,乃婺女所刻,贾人贩鬻于书坊中,贵人买以入,遂
: 尘乙览。书生遭遇,可谓至荣。

avatar
O*y
25
不是说以前叫书肆么?所以你百度一下书肆就可以了。
http://baike.baidu.com/view/1345906.htm

【在 A*******8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意思是說古代的書店教書肆?
: 我原來的問題並不完全是說古代有沒有書店,其實應該可以想到清代一定有書店了。我
: 的問題其實是說古代什麽時候開始有書店的?書店是從什麽時候發展起來的,比如説哪
: 個朝代?然後就是古代多少人會去買書,多少人會比較偏好于抄書?古代的書店是什麽
: 樣子的?
: 我不知道現存的最早的商業化的彫版是哪個朝代的?有沒有人能介紹一些這方面的書籍
: 呢?

avatar
A*8
26
非常感谢,这个就是我想要的答案。看了这篇文章,来摘要一下:
“书肆一词,最早始于汉代。”
不过我觉得这个时候的书店可能还是以手抄书和石碑拓片为主,因为雕版印刷术直道隋
朝才出现。
“它即刻书又卖书”
估计当时的书店都是前店后厂,自己抄书,然后卖给别人。
“《后汉书•王充传》: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
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看来有一些书摊儿和书店,可以随便阅览。跟现在的书摊儿书店差不多。
“杨雄在其所著《法言•吾子》中说,“好书,而不要诸仲尼,书肆也”,最早
提书肆这一名词。”
从这个言论来看,儒家经典的著作还是自己抄,不重要的书才去书店买。
从历史上来看,中文书的手抄本一直延续着,即使在出版业很发达的近代,好像手抄本
也不少见,而且很多现存的估计版本都是手抄本。

【在 O*********y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说以前叫书肆么?所以你百度一下书肆就可以了。
: http://baike.baidu.com/view/1345906.htm

avatar
A*8
27
其实问这个问题主要是上课的时候有学生问我中国古代的书是不是手抄的,要是书太长
,怎么抄得过来?比如字典什么的?我当时就随便说了一下,古代有印刷术,你可以去
买印刷的书,不一定非得抄。
不过现在看来,古人抄书的功力还是很厉害的,书再长也不怕,都可以抄。不过话又说
回来了,中国古代的书大部分不长,主要是字大,其实儒家经典都可以很快抄一遍的。
avatar
T*r
28
其实古代的印刷术出现的没那么早
是唐朝的金刚经吧?还有宋版书为什么那么值钱呢?
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才真正让印刷成为术
另外古代为什么要讲究言简意赅呢?
为了抄书方便大概也是一个原因。

【在 A*******8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问这个问题主要是上课的时候有学生问我中国古代的书是不是手抄的,要是书太长
: ,怎么抄得过来?比如字典什么的?我当时就随便说了一下,古代有印刷术,你可以去
: 买印刷的书,不一定非得抄。
: 不过现在看来,古人抄书的功力还是很厉害的,书再长也不怕,都可以抄。不过话又说
: 回来了,中国古代的书大部分不长,主要是字大,其实儒家经典都可以很快抄一遍的。

avatar
l*r
29
印象中读过文章说活字印刷很久(是不是到了明清)都没有得到普及,不知是不是技术
的原因。。。金属活字好像是被韩国claim的了,据说是有实例的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古代的印刷术出现的没那么早
: 是唐朝的金刚经吧?还有宋版书为什么那么值钱呢?
: 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才真正让印刷成为术
: 另外古代为什么要讲究言简意赅呢?
: 为了抄书方便大概也是一个原因。

avatar
A*8
30
雕版印刷的雏形估计唐朝以前就有了,活字印刷估计要晚很多 。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古代的印刷术出现的没那么早
: 是唐朝的金刚经吧?还有宋版书为什么那么值钱呢?
: 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才真正让印刷成为术
: 另外古代为什么要讲究言简意赅呢?
: 为了抄书方便大概也是一个原因。

avatar
A*8
31
这个普及问题倒是很值得研究。大概是中国人觉得儒家经典不应该商业化买卖,而且读
书人都喜欢自己多抄几遍,不仅练字,而且还帮助理解记忆,何乐而不为呢?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印象中读过文章说活字印刷很久(是不是到了明清)都没有得到普及,不知是不是技术
: 的原因。。。金属活字好像是被韩国claim的了,据说是有实例的

avatar
l*f
32
考据考据,书林清话这么写的
书有刻板之始
书有刻本,世皆以为始于五代冯道。其实唐僖宗中和年间已有之。据唐柳比《家
训序》(诸书称引多作《柳比训序》,无家字。此殿本《薛五代史·唐书明宗纪》注
引。)云:“中和三年癸卯夏,銮舆在蜀之三年也。余为中书舍人。旬休,阅书于重城
之东南。其书多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又有字书小学。率雕板印纸,浸
染不可晓。”是为书有刻板之始。先六世祖宋少保公《石林燕语》(八)云:“世言雕
板印书始冯道,此不然。但监本《五经》板,道为之尔。柳比《训序》言其在蜀时,
尝阅书肆。云字书小学,率雕板印纸。则唐固有之矣,但恐不如今之工。”此虽节载《
训序》之文,固信以为唐有刻板书之证。特当时所刻印者,非经典四部及有用之书,故
世人不甚称述耳。宋朱翌《猗觉寮杂记》云:“雕印文字,唐以前无之。唐末益州始有
墨版,后唐方镂《九经》。悉收人间所收经史,以镂板为正。见《两朝国史》。”据朱
氏亦谓刻板实始于唐矣。近日本岛田翰撰《雕板渊源考》,(所撰《古文旧书考》之一
。)据《颜氏家训》称“江南书本”,谓书本之为言,乃对墨板而言之。又据陆深《河
汾燕闲录》引隋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板”之语,谓雕板兴于六朝
。然陆氏此语本隋费长房《三宝记》,其文本曰“废像遗经,悉令雕撰”,意谓废像则
重雕,遗经则重撰耳。阮吾山《茶馀客话》,亦误以雕像为雕板。而岛田翰必欲傅合陆
说,遂谓陆氏明人,逮见旧本,必以雕撰为雕板。不思经可雕板,废像亦可雕板乎?岛
田翰又历引《颜氏家训》“江南书本”;《玉烛宝典》引《字训》解瀹字曰“皆依书本
”;宋晁公武《古文尚书训诂传》引隋刘炫《尚书述议》曰“四奥既宅,今书本奥
皆作奥”:谓“书本”是墨板,为北齐以前有刻板之证。上虞罗振玉作《鸣沙山石室
秘录记》,于雕本《一切如来尊胜陀罗尼经》下,亦从其说。吾以为谓雕板始于唐,不
独如前所举唐柳比《训序》,可为确证。唐元微之为白居易《长庆集》作序,有“缮
写模勒卖于市井”之语,司空图《一鸣集》九载有《为东都敬爱寺讲律僧惠确化募雕
刻律疏》,可见唐时刻板书之大行,更在僖宗以前矣。若以诸书称本,定为墨版之证,
则刘向《别传》“校雠者一人持本”,后汉章帝赐黄香《淮南子》、《孟子》各一本,
亦得谓墨板始于两汉乎?岛田氏谓在北齐以前,其所援据止诸书称本之词,陆氏误字之
语,则吾未敢附和也。
○刻板盛于五代
雕板肇祖于唐,而盛行于五代。薛《五代史·唐书明宗纪》:“长兴三年二月辛未
,中书奏请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板,从之。”(宋王溥《五代会要》八经籍云
:“后唐长兴三年二月,中书门下奏请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板。敕令国子监集
博士儒徒,将西京《石经》本,各以所业本经句度钞写注出,子细看读。然后顾召能雕
字匠人,各部随帙刻印板,广颁天下。如诸色人要写经书,并须依所印敕本,不得更便
杂本交错。其年四月,敕差太子宾客马缟、太常丞陈观、太常博士段、路船、尚书屯
田员外郎田敏,充详勘官。兼委国子监于诸色选人中召能书人,端楷写出,旋付匠人雕
刻。每日五纸,与减一选。如无选,可减等第,据与改转官资。”)又《汉书·隐帝纪
》:“乾元年五月己酉朔,国子监奏《周礼》、《仪礼》、《公羊》、《谷梁》四经
未有印板,欲集学官考校雕造,从之。”(《五代会要》云:“汉乾元年闰五月,国
子监奏,见在雕印板《九经》内,有《周礼》、《仪礼》、《公羊》、《谷梁》四经未
有印本,今欲集学官校勘四经文字镂板,从之。”)宋王溥《五代会要》卷八(经籍)
:“周广顺六年六月,尚书左丞兼判国子监事田敏,进印板《九经书》、《五经文字》
、《九经字样》各二部,一百三十册。”(按:《会要》所采多《薛史》,此亦《薛史
·周本纪》文,今本《薛史》辑自《永乐大典》,原文本多残缺,故《会要》所引周汉
事亦较《薛史》为详,或亦《薛史》原文也。王应麟《玉海》引《中兴书目》云:“《
字样》一卷,开成丁巳岁唐元度撰,大历十年司业张参纂成《五经文字》,以类相从。
开成中,翰林待诏唐元度加《九经字样》,补所不载。晋开运末,祭酒田敏合二者为一
编。后周广顺三年,田敏进印板《九经书》、《五经文字样》各二部。”按:应麟所记
与《会要》微有不同。《会要》言田敏所进为《五经文字》、《九经字样》,而应麟谓
田敏合二者为一编。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九经字样》一卷,往宰南城,
出谒。有持故纸鬻于道者,得此书。乃古京本,五代开运丙午所刻也,遂为家藏书籍之
最古者。”是振孙所见旧刻《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各自为书,未尝合编也。应
麟称引,与《会要》、《书录》皆不符,非《中兴书目》之误,即所见为流俗本也。)
“显德二年二月,中书门下奏国子监祭酒尹拙状称:‘准敕校勘《经典释文》三十卷,
雕造印板,欲请兵部尚书张昭、太常卿田敏同校勘。’敕其《经典释文》已经本监官员
校勘外,宜差张昭、田敏详校。”(按:显德二年,周世宗即位之二年也。疑亦《薛史
》旧文。)当五代兵戈俶扰,禅代朝露之际,而其君若臣,犹能崇尚经典,刻板印行,
不得谓非盛美事也。夫上有好者,下必有甚。其时士大夫之好事者,如《宋史·毋守素
传》云:“毋昭裔在成都,令门人勾中正、孙逢吉书《文选》、《初学记》、《白氏六
帖》镂版,守素赍至中朝,行于世。”其嘉惠士林,固有足多者。至自刻己集,如《薛
史·和凝传》云:“平生为文章,长于短歌艳曲,尤好声誉。有集百卷,自篆于版,模
印数百帙,分惠于人焉。”又贯休《禅月集》,有王衍乾德五年昙域后序,称“检寻藁
草及暗记忆者,约一千首,雕刻成部”。可见其时刻板风行,举之甚易。故上自公卿,
下至方外,皆得刻其私集,流播一时。今和凝仅传《宫词》、(《宋朝类苑》(殿本薛
史本传?⒁?:和鲁公凝有艳词一编,名《香奁集》,凝后贵,乃嫁其名为韩。今世传
韩《香奁集》,乃凝所为也。凝生平著述,分为《演纶》、《游艺》、《孝悌》、《
疑狱》、《香奁》、《籝金》六集。自为《游艺集序》云:“予有《香奁》、《籝金》
二集,不行于世。”凝在政府避议论,讳其名。又欲后人知,故于《游艺集序》实之。
此凝之意也。《疑狱集》(四卷。《四库全书·法家类》著录云:“五代和凝与其子{
}同撰。……陈振孙《书录解题》称:《疑狱》三卷,上卷为凝书,中下二卷为{
}所续。今本四卷,疑后人所分。”而贯休《禅月集》,乃裒然有二十卷传世,则固
有幸有不幸也。若其时诸书刻本,自来未闻藏书家收藏。光绪庚子,甘肃敦煌县鸣沙山
石室出《唐韵》、《切韵》二种,为五代细书小板刊本。(载罗振玉《鸣沙山石室秘录
》。)惜为法人伯希和所收,今已入巴黎图书馆。吾国失此环宝,岂非守土者之过欤?
http://www.guoxue123.com/biji/qing/slqh/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古代的印刷术出现的没那么早
: 是唐朝的金刚经吧?还有宋版书为什么那么值钱呢?
: 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才真正让印刷成为术
: 另外古代为什么要讲究言简意赅呢?
: 为了抄书方便大概也是一个原因。

avatar
l*r
33
这方面的因素很小吧。。。

【在 A*******8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普及问题倒是很值得研究。大概是中国人觉得儒家经典不应该商业化买卖,而且读
: 书人都喜欢自己多抄几遍,不仅练字,而且还帮助理解记忆,何乐而不为呢?

avatar
A*8
34
粗略看了一下,根据这个说法,唐代晚期到五代的时候雕版印刷开始流行。但是唐代早
一些时候估计就出现了。至于南北朝和随朝的时候是否有雕版印刷,应该还没有确切的
记载,所谓有记载,也都是误读,不足为证。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考据考据,书林清话这么写的
: 书有刻板之始
: 书有刻本,世皆以为始于五代冯道。其实唐僖宗中和年间已有之。据唐柳比《家
: 训序》(诸书称引多作《柳比训序》,无家字。此殿本《薛五代史·唐书明宗纪》注
: 引。)云:“中和三年癸卯夏,銮舆在蜀之三年也。余为中书舍人。旬休,阅书于重城
: 之东南。其书多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又有字书小学。率雕板印纸,浸
: 染不可晓。”是为书有刻板之始。先六世祖宋少保公《石林燕语》(八)云:“世言雕
: 板印书始冯道,此不然。但监本《五经》板,道为之尔。柳比《训序》言其在蜀时,
: 尝阅书肆。云字书小学,率雕板印纸。则唐固有之矣,但恐不如今之工。”此虽节载《
: 训序》之文,固信以为唐有刻板书之证。特当时所刻印者,非经典四部及有用之书,故

avatar
c*r
35
说得好。你说北宋东京梦华录,我想起了南宋临安梦粱录。《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日本
藏本卷尾有“中瓦子张家印”几个字,按照王国维的说法,这个“中瓦子张家”,可能
就是《梦粱录》卷十三所谓的“保佑坊前。。。张官人诸史子文籍铺”。早年的中学课
本当中提到过鲁迅就《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成书年代的一段公案,作为主要证据之一
的“中瓦子张家”也应当或多或少地印象于相应时代的中学生们的记忆当中。也许现在
的课本里面早已把这段删了。:)
另外《梦粱录》卷九--即描述杭州城内官僚机构设置的那一卷--当中,有如下两段记载
(中间的省略号意在表明这两段不是连续的):
国子监,在纪家桥太学之侧,设祭酒、司业、丞、簿等官,专掌天子之学校,训导生员
之职。总掌国子太学事务,生员出入规矩,考课试遵训导,天子视学,皇太子齿胄,则
讲议释奠等礼也。监厅绘《鲁国图》。东西为丞簿位,后有书库官位。中为堂,绘《三
礼图》于壁,用至道故事。有圃亭,扁曰芳润,丞钱闻诗扁以隶古。书板库在中门内。
。。。。。。
造会纸局,在赤山湖滨。先造于徽城,次成都,以“蜀纸”起解。后因路远而弗给,诏
杭州置局于九曲池,遂徙。于今安溪亦有局,仍委都司官属提领。但工役经定额,见役
者日以一千二百人耳。交引库,在太府寺门内。专印造茶盐钞引,遂请丞簿佥押。
前一段提到了从属于国子监的“书板库”,显然同印刷有关;后一段不但详述纸张,还
提到了“印造茶盐钞引”,这也意味着官方运作的大规模印刷工作--尽管印的不是书。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东京梦华录对书店提的很简略,作者更感兴趣酒楼妓馆 :P
: 寺东门大街,皆是幞头,腰带,书籍,冠朵铺席,丁家素茶。
: 另外想起容斋随笔里有这么一段小序,
: 是书先已成十六卷,淳熙十四年八月在禁林日,入侍至尊寿皇圣帝清闲之燕,圣语忽云
: :“近见甚斋随笔。”迈竦而对曰:“是臣所著《容斋随笔》,无足采者。”上曰:“
: ■有好议论。”迈起谢,退而询之,乃婺女所刻,贾人贩鬻于书坊中,贵人买以入,遂
: 尘乙览。书生遭遇,可谓至荣。

avatar
l*r
36
这个中学课文我咋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呢?

【在 c**r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得好。你说北宋东京梦华录,我想起了南宋临安梦粱录。《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日本
: 藏本卷尾有“中瓦子张家印”几个字,按照王国维的说法,这个“中瓦子张家”,可能
: 就是《梦粱录》卷十三所谓的“保佑坊前。。。张官人诸史子文籍铺”。早年的中学课
: 本当中提到过鲁迅就《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成书年代的一段公案,作为主要证据之一
: 的“中瓦子张家”也应当或多或少地印象于相应时代的中学生们的记忆当中。也许现在
: 的课本里面早已把这段删了。:)
: 另外《梦粱录》卷九--即描述杭州城内官僚机构设置的那一卷--当中,有如下两段记载
: (中间的省略号意在表明这两段不是连续的):
: 国子监,在纪家桥太学之侧,设祭酒、司业、丞、簿等官,专掌天子之学校,训导生员
: 之职。总掌国子太学事务,生员出入规矩,考课试遵训导,天子视学,皇太子齿胄,则

avatar
wh
37
赞摘要点评。手抄本多,各种各样的版本就多。

【在 A*******8 的大作中提到】
: 非常感谢,这个就是我想要的答案。看了这篇文章,来摘要一下:
: “书肆一词,最早始于汉代。”
: 不过我觉得这个时候的书店可能还是以手抄书和石碑拓片为主,因为雕版印刷术直道隋
: 朝才出现。
: “它即刻书又卖书”
: 估计当时的书店都是前店后厂,自己抄书,然后卖给别人。
: “《后汉书•王充传》: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
: 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 看来有一些书摊儿和书店,可以随便阅览。跟现在的书摊儿书店差不多。
: “杨雄在其所著《法言•吾子》中说,“好书,而不要诸仲尼,书肆也”,最早

avatar
wh
38
上中国文学/文化课吗?

【在 A*******8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问这个问题主要是上课的时候有学生问我中国古代的书是不是手抄的,要是书太长
: ,怎么抄得过来?比如字典什么的?我当时就随便说了一下,古代有印刷术,你可以去
: 买印刷的书,不一定非得抄。
: 不过现在看来,古人抄书的功力还是很厉害的,书再长也不怕,都可以抄。不过话又说
: 回来了,中国古代的书大部分不长,主要是字大,其实儒家经典都可以很快抄一遍的。

avatar
wh
39
赞,你们看书好多啊。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考据考据,书林清话这么写的
: 书有刻板之始
: 书有刻本,世皆以为始于五代冯道。其实唐僖宗中和年间已有之。据唐柳比《家
: 训序》(诸书称引多作《柳比训序》,无家字。此殿本《薛五代史·唐书明宗纪》注
: 引。)云:“中和三年癸卯夏,銮舆在蜀之三年也。余为中书舍人。旬休,阅书于重城
: 之东南。其书多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又有字书小学。率雕板印纸,浸
: 染不可晓。”是为书有刻板之始。先六世祖宋少保公《石林燕语》(八)云:“世言雕
: 板印书始冯道,此不然。但监本《五经》板,道为之尔。柳比《训序》言其在蜀时,
: 尝阅书肆。云字书小学,率雕板印纸。则唐固有之矣,但恐不如今之工。”此虽节载《
: 训序》之文,固信以为唐有刻板书之证。特当时所刻印者,非经典四部及有用之书,故

avatar
wh
40
我也记得说西游记成书的那篇课文,是不是义理考据词章这课。当时看题目就很头疼,
看考据也很头晕,完全不记得中瓦子张家了。你们真厉害!

【在 c**r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得好。你说北宋东京梦华录,我想起了南宋临安梦粱录。《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日本
: 藏本卷尾有“中瓦子张家印”几个字,按照王国维的说法,这个“中瓦子张家”,可能
: 就是《梦粱录》卷十三所谓的“保佑坊前。。。张官人诸史子文籍铺”。早年的中学课
: 本当中提到过鲁迅就《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成书年代的一段公案,作为主要证据之一
: 的“中瓦子张家”也应当或多或少地印象于相应时代的中学生们的记忆当中。也许现在
: 的课本里面早已把这段删了。:)
: 另外《梦粱录》卷九--即描述杭州城内官僚机构设置的那一卷--当中,有如下两段记载
: (中间的省略号意在表明这两段不是连续的):
: 国子监,在纪家桥太学之侧,设祭酒、司业、丞、簿等官,专掌天子之学校,训导生员
: 之职。总掌国子太学事务,生员出入规矩,考课试遵训导,天子视学,皇太子齿胄,则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