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从DC回来了,大城市的交通真是不敢恭维啊。# pets - 心有所宠
f*w
1 楼
为确保供应安全的绿色食品,特供农产品基地应运而生。
那个叫“海关大棚”的地方
两米多高的围墙和铁栅栏环绕四周,五名保安把守……如果不是当地居民的提醒,
很难找到这个名叫“海关大棚”的地方,更难以知道这是一个专供北京海关的蔬菜基地
。“海关大棚”全称是“北京海关蔬菜基地暨乡村俱乐部”,占地两百余亩,其位于北
京市顺义区李桥镇王家场。
知情人士透露,基地已与北京海关合作十多年,这里出产的瓜菜只供给北京海关。
每周一、三、五早上北京海关的厢式货车来基地拉菜,一次拉过去的蔬菜最少也有数千
斤。“海关大棚”只是众多政府特供食品基地中的一例,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在顺义
有特供蔬菜基地的不仅是北京海关。而全国各省级政府的一些部门都有特供食品基地。
“北京海关蔬菜基地暨乡村俱乐部”戒备森严。 (南方周末记者 吕宗恕/图)
这些特供食品堪称真正的绿色食品,其首要强调“安全”。2011年5月1日,南方周
末记者进入到戒备森严的“海关大棚”。
从“海关大棚”大门口进入,绕过花坛,可以看到一座外观酷似别墅的接待大厅。
透过落地玻璃大窗,近处是一口鱼塘,远处绿色满目,果园里桃树、梨树已经挂果。
基地里六十四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每座大棚入口处其实就是一间工人房,里面有
简易床铺和凳子。墙上挂着一张“蔬菜生产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的告示板,技术提供
方是顺义区种植业服务中心标准化办公室。
东西两组大棚之间各有一条南北向的排水沟,中间是一条能通行中型货车的水泥路
,供平时运输蔬菜之用。除个别工人来自东北外,其他都是当地村民。通常,一个工人
负责照料四座大棚,只要人不在,大棚一定上锁。
业界曾一直流传菜农从来不吃自己种的大棚菜,原因是这些菜是农药灌出来的,化
肥催出来的。而在“海关大棚”,工人们拍着胸脯保证——肯定没问题,“都是我们自
己种的,绝对放心!”
南方周末记者看到,“海关大棚”的采摘工人随手从瓜藤上摘下一条还挂着花蒂的
黄瓜,不用水洗,甚至连毛刺也不用处理,就直接咬了起来。
为了杜绝化学污染,种植所需肥料几乎一色鸡猪牛羊粪有机肥,即使打农药也是生
物农药,且格外注重采摘安全期,“未过安全期的,哪怕烂在地里也不会采摘”。“种
的都是绿色、无公害的大路菜。”该基地一位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所谓大路菜是指
黄瓜、茄子、西红柿、笋瓜、豆角、圆白菜、空心菜、油菜等普遍食用的蔬菜。“我们
种什么,他们(北京海关)就要什么。”
“保安全、保质量、保及时、保秘密”
知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位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巨山农场是国家高级官员的瓜
果蔬菜主要供应地。
巨山农场隶属于首都农业集团,位于首都环境保护区的西山脚下,西邻八大处公园
,北倚香山,东望玉泉山。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无公害污染,经农业部和北京市环境
监测中心对农场生态环境监测,农场水质、大气、土壤的质量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优级标
准。
一位浸淫特菜生产多年的知情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除了政府机关食堂外,一些官
员家里吃的蔬菜瓜果也来自顺义区顺沿特菜基地。
据了解,该基地是北京市有机蔬菜种植的典范,不仅国家标准委员会授予该基地“
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且国家高层也曾到此视察。
上述人士透露,他们生产的蔬菜每周向外边送一次,一共14个品类,约几十斤,其
中有十种大路菜,比如黄瓜、豆角、茄子、西红柿、笋瓜、圆白菜、空心菜、油菜,还
有三四种只有在高级西餐厅或酒店里见到的“特菜”,如小樱桃、黄秋葵、宝塔菜花、
紫甘蓝。“迄今为止,该基地产品未检出任何问题。”上述人士说,为了保证产品质量
,农业部调派陕西、山东等其他省份的检测机构到基地交叉检测,而区县农业、质检等
部门隔三差五地取样化验,确保不出任何闪失。
另外,基地里所有蔬菜档案跟人口管理一样详细。“何时下种,谁育的苗,哪天定
植,谁打的农药,打了多久,采摘安全期是哪天,谁采摘等等,一一记录在案,以备查
询。”
南方周末记者所拿到的一份《特需农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年度考核表》显示,生产
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环节中,“任何一个关键控制点不合格,即取消其特需资
格”。
为方便“特供”农产品质量监管,2002年9月,北京市农委增设直接管理“特供”
生产的北京市特需农产品服务中心,级别相当于正处级。各区县农委主要负责人被指定
为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区县“特供”农产品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做到“保
安全、保质量、保及时、保秘密”。
特供产品更是施行淘汰制度。2004年7月5日,北京市农委专门下发《北京市特需农
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该办法第八条说,市特需中心对特需
农产品的生产单位实行动态管理,组织专家每年对特需农产品的生产单位进行考核,对
连续两次考核未达标单位取消其特需农产品供应资格。
虽然特供产品要求严格,但受访菜农仍希望能被选中。“一旦入选,既是荣誉,也
是资本,日后的产品不愁销路。”
那个叫“海关大棚”的地方
两米多高的围墙和铁栅栏环绕四周,五名保安把守……如果不是当地居民的提醒,
很难找到这个名叫“海关大棚”的地方,更难以知道这是一个专供北京海关的蔬菜基地
。“海关大棚”全称是“北京海关蔬菜基地暨乡村俱乐部”,占地两百余亩,其位于北
京市顺义区李桥镇王家场。
知情人士透露,基地已与北京海关合作十多年,这里出产的瓜菜只供给北京海关。
每周一、三、五早上北京海关的厢式货车来基地拉菜,一次拉过去的蔬菜最少也有数千
斤。“海关大棚”只是众多政府特供食品基地中的一例,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在顺义
有特供蔬菜基地的不仅是北京海关。而全国各省级政府的一些部门都有特供食品基地。
“北京海关蔬菜基地暨乡村俱乐部”戒备森严。 (南方周末记者 吕宗恕/图)
这些特供食品堪称真正的绿色食品,其首要强调“安全”。2011年5月1日,南方周
末记者进入到戒备森严的“海关大棚”。
从“海关大棚”大门口进入,绕过花坛,可以看到一座外观酷似别墅的接待大厅。
透过落地玻璃大窗,近处是一口鱼塘,远处绿色满目,果园里桃树、梨树已经挂果。
基地里六十四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每座大棚入口处其实就是一间工人房,里面有
简易床铺和凳子。墙上挂着一张“蔬菜生产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的告示板,技术提供
方是顺义区种植业服务中心标准化办公室。
东西两组大棚之间各有一条南北向的排水沟,中间是一条能通行中型货车的水泥路
,供平时运输蔬菜之用。除个别工人来自东北外,其他都是当地村民。通常,一个工人
负责照料四座大棚,只要人不在,大棚一定上锁。
业界曾一直流传菜农从来不吃自己种的大棚菜,原因是这些菜是农药灌出来的,化
肥催出来的。而在“海关大棚”,工人们拍着胸脯保证——肯定没问题,“都是我们自
己种的,绝对放心!”
南方周末记者看到,“海关大棚”的采摘工人随手从瓜藤上摘下一条还挂着花蒂的
黄瓜,不用水洗,甚至连毛刺也不用处理,就直接咬了起来。
为了杜绝化学污染,种植所需肥料几乎一色鸡猪牛羊粪有机肥,即使打农药也是生
物农药,且格外注重采摘安全期,“未过安全期的,哪怕烂在地里也不会采摘”。“种
的都是绿色、无公害的大路菜。”该基地一位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所谓大路菜是指
黄瓜、茄子、西红柿、笋瓜、豆角、圆白菜、空心菜、油菜等普遍食用的蔬菜。“我们
种什么,他们(北京海关)就要什么。”
“保安全、保质量、保及时、保秘密”
知情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位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巨山农场是国家高级官员的瓜
果蔬菜主要供应地。
巨山农场隶属于首都农业集团,位于首都环境保护区的西山脚下,西邻八大处公园
,北倚香山,东望玉泉山。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无公害污染,经农业部和北京市环境
监测中心对农场生态环境监测,农场水质、大气、土壤的质量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优级标
准。
一位浸淫特菜生产多年的知情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除了政府机关食堂外,一些官
员家里吃的蔬菜瓜果也来自顺义区顺沿特菜基地。
据了解,该基地是北京市有机蔬菜种植的典范,不仅国家标准委员会授予该基地“
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且国家高层也曾到此视察。
上述人士透露,他们生产的蔬菜每周向外边送一次,一共14个品类,约几十斤,其
中有十种大路菜,比如黄瓜、豆角、茄子、西红柿、笋瓜、圆白菜、空心菜、油菜,还
有三四种只有在高级西餐厅或酒店里见到的“特菜”,如小樱桃、黄秋葵、宝塔菜花、
紫甘蓝。“迄今为止,该基地产品未检出任何问题。”上述人士说,为了保证产品质量
,农业部调派陕西、山东等其他省份的检测机构到基地交叉检测,而区县农业、质检等
部门隔三差五地取样化验,确保不出任何闪失。
另外,基地里所有蔬菜档案跟人口管理一样详细。“何时下种,谁育的苗,哪天定
植,谁打的农药,打了多久,采摘安全期是哪天,谁采摘等等,一一记录在案,以备查
询。”
南方周末记者所拿到的一份《特需农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年度考核表》显示,生产
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环节中,“任何一个关键控制点不合格,即取消其特需资
格”。
为方便“特供”农产品质量监管,2002年9月,北京市农委增设直接管理“特供”
生产的北京市特需农产品服务中心,级别相当于正处级。各区县农委主要负责人被指定
为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区县“特供”农产品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做到“保
安全、保质量、保及时、保秘密”。
特供产品更是施行淘汰制度。2004年7月5日,北京市农委专门下发《北京市特需农
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该办法第八条说,市特需中心对特需
农产品的生产单位实行动态管理,组织专家每年对特需农产品的生产单位进行考核,对
连续两次考核未达标单位取消其特需农产品供应资格。
虽然特供产品要求严格,但受访菜农仍希望能被选中。“一旦入选,既是荣誉,也
是资本,日后的产品不愁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