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论语》心得(七)《人生之道》# PsychoAnalysis - 心理分析
j*g
1 楼
序言:【画外音】孔夫子将他的一生概括为“吾十有五,而治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
认为,这种人生的坐标是有代表性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其实人生有生理年龄,有心理
年龄,有社会年龄,真正有效率的生命是让我们也许在二三十岁,就能够提前感悟到四
五十岁的境界。那么“三十而立”立得是什么?“四十不惑”又不惑在何处?“五十知
天命”中的天命指的是什么?什么又叫“六十而耳顺”呢?所谓的“七十从心所欲,不
逾矩”,是不是就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了呢?孔子对人生境界的划分对我们现代人的意
义何在?我们真正能够理解这其中的含义吗?
古往今来光阴之叹是我们看到最多的感叹,这种感叹在《论语》中也不列外,子在川
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话,这句话很含蓄,但是里面有多少沧
桑?刘禹锡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行依旧枕江流。”也就是仓山不老,但是人心中很
多悲怆古往今来川流不息。这就像著名的《春江花月夜》所发出的这种无端之问“江畔
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就
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
认为,这种人生的坐标是有代表性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其实人生有生理年龄,有心理
年龄,有社会年龄,真正有效率的生命是让我们也许在二三十岁,就能够提前感悟到四
五十岁的境界。那么“三十而立”立得是什么?“四十不惑”又不惑在何处?“五十知
天命”中的天命指的是什么?什么又叫“六十而耳顺”呢?所谓的“七十从心所欲,不
逾矩”,是不是就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了呢?孔子对人生境界的划分对我们现代人的意
义何在?我们真正能够理解这其中的含义吗?
古往今来光阴之叹是我们看到最多的感叹,这种感叹在《论语》中也不列外,子在川
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话,这句话很含蓄,但是里面有多少沧
桑?刘禹锡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行依旧枕江流。”也就是仓山不老,但是人心中很
多悲怆古往今来川流不息。这就像著名的《春江花月夜》所发出的这种无端之问“江畔
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