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读书]伯克的悖论(Z)# Reader - 书香世家
w*h
1
[读书]伯克的悖论
陆建德
英国政论家、散文大师爱德蒙·伯克(1729—1797)逝世二百多年了。1998年商务印书馆出
版了伯克的代表作《法国革命论》(何兆武等译)。纪念伯克,首先想到两个悖论。一个有
关伯克的美学思想与法国革命的联系,一个涉及当代美国保守主义的特点。
伯克在长篇论文《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1757)里将恐怖或惊惧视为崇高(the
subhine)的心理内容:
凡是能以某些方式适宜于引起苦痛或危险观念的事物,即凡是能以某种方式令人恐怖的,
涉及可恐怖的对象的,或是类似恐怖那样发挥作用的事物,就是崇高的一个来源。(朱光
潜译文)法国革命的爆发似乎演示了这一美学思想。罗拜尔的油画《摧毁巴士底狱》形象
地表现了源起于恐怖的崇高。画中巴士底狱的外墙犹如悬崖绝壁,整个建筑阴森可怖,然
而又有一种哥特式的奇伟。据记载,巴士底狱的最高处不过22米,但是画家有意将前景中
的观望者画得很小,后面那正在被革命群众从顶部拆毁的专制体制象征就显得庞大无比,
几乎与天上的乌云连成一片。作品成功地激发了观赏者的崇高感,同时还传递了重要信息
:只有民众身上超自然的力量才能征服这巨魔。人们自然
avatar
j*y
2
This is good.



















黎的理想主义者所提倡的“人权”普世适用,法国的今天就是英国的明天。伯克早在80年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读书]伯克的悖论
: 陆建德
: 英国政论家、散文大师爱德蒙·伯克(1729—1797)逝世二百多年了。1998年商务印书馆出
: 版了伯克的代表作《法国革命论》(何兆武等译)。纪念伯克,首先想到两个悖论。一个有
: 关伯克的美学思想与法国革命的联系,一个涉及当代美国保守主义的特点。
: 伯克在长篇论文《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1757)里将恐怖或惊惧视为崇高(the
: subhine)的心理内容:
: 凡是能以某些方式适宜于引起苦痛或危险观念的事物,即凡是能以某种方式令人恐怖的,
: 涉及可恐怖的对象的,或是类似恐怖那样发挥作用的事物,就是崇高的一个来源。(朱光
: 潜译文)法国革命的爆发似乎演示了这一美学思想。罗拜尔的油画《摧毁巴士底狱》形象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