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200多年前的一个英国人就看透了中国 (转载)
avatar
200多年前的一个英国人就看透了中国 (转载)# Reader - 书香世家
w*h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boycott (haha),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200多年前的一个英国人就看透了中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19 19:17:50 2011, 美东)
上午12:05(19 小时前)200多年前的一个英国人就看透了中国从 人人都是艺术家 作
者:梁萧“中国人没有宗教,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做官。”
这是200年前英国公使马戛尔尼说的一句话,这是令人振聋发聩的一句话,其意义胜过
无数研究中国人煌煌巨著的总和。
闲来无事读闲书,近期看了一些关于英国使团第一次觐见乾隆的趣闻,联想到当下的中
国,联想到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拆迁、高房价、高物价、跨省、上访、抢尸、李
刚,不由得生出无数感慨,且看今日之中国,谁之胜景,谁之天下?
【1】
乾隆仅仅为了自己的面子就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说劳民伤财太轻,简直是祸国殃民。
当时的中国正值”乾隆盛世”,中国人是好面子的,乾隆帝更是好面子的。对这次英国
人的来访,乾隆皇帝不但在接待工作上做了精心准备。
皇帝确定的接待工作方针是,一要隆重热烈,照顾好外国友人的衣食住行,保证他们的
心情愉快。二是利用这个机会,充分展示中国的富庶强大。
据估算,英国人一行使北京花费了五十多万两白银,即十七万三千多镑白银。折成今天
的币值,为一亿零三百八十万元人民币。这其中当然不包括皇帝赏赐的礼品,这些礼品
价值要远远高于此数。
【2】
英国人对于”乾隆盛世”的感受。
1、
盛世下极端贫困的中国人。
当时正处于所谓的”乾隆盛世”,而当时中国百姓的真实生活如何呢?对此英国人也有
详细记载。马可•波罗惊叹中国是“尘世可以想见的最繁华的地方”。十八世纪
末来到中国的英国人却惊讶地发现,与黄金遍地的传说相反,中国的大部分普通人都生
活在穷困之中。
中国官员送来的食物过多,并且“有些猪和家禽已经在路上碰撞而死”,所以英国人把
一些死猪死鸡从“狮子号”上扔下了大海。岸上看热闹的中国人一见,争先恐后跳下海
,去捞这些英国人的弃物。“但中国人马上把它们捞起来,洗干净后腌在盐里”。
官员贯彻皇帝旨意,在一切环节中全力展示帝国的富强。但这一旨意毕竟没有被每一位
普通百姓所领会,他们关心自己的胃更甚于国家的尊严,这个细节一下子暴露了中国的
尴尬。
事实上,在登陆中国后,英国使团一再震惊的,是繁华表象下的贫穷。
中国人一向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乐于以任何食物为食,即使是腐烂了的也不放过。
还有随处可见的弃婴。道路两旁、河道中央、垃圾堆上,随时都有可能露出一只苍白的
小手。弃婴在基督教国家中是不可饶恕的大罪,但是中国人却视为平常。很明显,这是
人口压力和贫困所致。
2、
比经济上的贫困更令英国人惊讶的,是政治上的贫困。
“中国官员对于吃饭真是过于奢侈了。他们每天吃几顿饭,每顿都有荤菜许多道。”与
底层的普遍贫困强烈对照的,则是上层社会生活的豪奢。虽然底层社会中很少发现脸色
红润的人,但政府高官中却不乏胖人,这些达官贵人们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吃。
英国人在中国所见到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所经过
的地方以及河的两岸,大多数房子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也有很少一些高大、油漆装饰
的房子,可能是富有者的住所。很少看到中等人家的房子。在其他国家里,富有者和赤
贫之间,还有着许多不同等级的中等人家。”
英国人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贫富差距之大,是他们见过的国家中最厉害的。“中国有
一句名言:‘富者甲第连云,贫者无立锥之地’……但这句话在其他国家并不适用。”
英国人说:“中国没有中间阶层,这个阶层的人,因拥有财富和独立的观念,在自己的
国度里举足轻重;他们的影响力和利益是不可能被朝廷视而不见的。事实上,中国只有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英国人很容易地了解到,在中国,所有的富人几乎同时都是权力的所有者。也就是说,
中国人的财富积累主要是靠权力来豪夺。中国的专制是超经济的,经济永远屈居于政治
之下,也就是说,财富永远受权力的支配,一旦没有权力做靠山,财富也很容易化为乌
有。“在中国,穷而无告的人处在官吏的淫威之下,他们没有任何诉苦伸冤的机会。”
对于中国人来说,“做官便譬如他的宗教”。
在中国法律中,个人财产权却屈居政治权力之下。英国人研究了中国法律后得出结论说
:“中国所有的有关财产的法律确实都不足以给人们那种安全感和稳定感,而恰恰只有
安全感和稳定感才能使人乐于聚积财产。对权势的忧惧也许使他们对那些小康视而不见
,但是那些大富却实难逃脱他人的巧取豪夺……执法机构和执法方式如此不合理,以至
于执法官员有权凌驾于法律之上,使得对善与恶的评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法官员的
个人道德品质。”
英国公使马戛尔尼说,是专制主义摧毁了中国人的财产安全,从而摧毁了所有刺激中国
进步的因素。进步只有当一个人确信不受干扰地享有自己的劳动果实时才能发生。但是
,在中国“首先考虑的总是皇帝的利益”,因为“任何财产违反了他的主张是得不到保
障的”。马戛尔尼不否认中国存在着大土地产业,但他认为它们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如
“高利盘削和官职馈礼”所获取的。它们是贸易或侵吞的短暂的积聚,而不是土地贵族
或绅士的产业。他写道:“在中国确切地讲没有世袭贵族。”
3、
中国人精神文化上的极端贫困让人震惊
在那些推崇中国政治的欧洲学者们的著作中,中国社会的和平、稳定、井井有条一直是
他们赞美的重点。他们认为,这说明中国是民权、人道所主宰的理性王国。“人类智慧
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组织”。
然而,与中国官员的交往,却让英国人看清了这个帝国维持秩序的基本手段,那就是王
权、专职和严苛的礼法。
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北上天津的途中,英国人在山东登州府短暂停留。登州知府闻讯
前来拜访,“知府带来了许多随从人员,其中有一个人在知府问到他话的时候,立刻跪
下来回答,这给英国人一个很大惊异。知府安然接受这种礼貌,似乎他们之间一向是这
样讲话,这给英国人更大的惊异。”更让英国人无法接受的是中国官场的另一项规矩:
在任何场合,上级都可能打下级的板子。
被扒掉裤子当众打屁股,对英国绅士来讲,是无法想象也无法容忍的耻辱。然而英国人
却发现,中国人对此却司空见惯。
英国人说:“在任何场合,只要他们(中国官员)认为恰当,就以父权的名义,立即用
板子处罚,无需预审或调查。”
【3】
世界对中国的重新认识
1、偷奸耍滑成性
在英国人到过中国以前,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基本上是正面的。中国人被认为是“全
世界最聪明最礼貌的一个民族”。莱布尼茨说:“他们服从长上,尊敬老人,无论子女
如何长大,其尊敬两亲犹如宗教,从不作粗暴语,尤其使我们惊奇的,中国农夫与婢仆
之辈,日常谈话或隔日会面之时,彼此非常客气,其殷勤程度胜过欧洲所有贵族……”
歌德说:“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道德。”伏尔泰通过《中
国孤儿》这样表达他对中国人的看法:“我们的国朝是建立在父权与伦常的信义之上的
,是建立在正义、荣誉和守约的信义之上的。孝顺忠信礼义廉耻是我们立国的大本。”
与传教士所描述大相径庭,那些伺候他们的中国人给英国人留下了这种印象:“撒谎、
奸诈,偷得快,悔得也快,而且毫不脸红。”“他们一有机会就偷,但一经别人指出就
马上说出窝藏赃物的地方。有一次吃饭时,我们的厨师就曾想厚颜无耻地欺骗我们。他
给我们上两只鸡,每只鸡都少一条腿。当我们向他指出一只鸡应有两条腿时,他便笑着
把少的鸡腿送来了。”
2、
官本位
英国人注意到,在没有官员的场合,中国人的表情十分正常。一旦有官员出现,立刻就
变了:“中国普通老百姓外表非常拘谨,这是他们长期处在铁的政权统治之下自然产生
出来的。在他们私下生活中,他们也是非常活泼愉快的。但一见了官,就马上变成了另
一个人。”
英国人说,“这些事例再清楚不过地昭示了中国人自夸的道德品格中的巨大缺陷。不过
就像先前说过的,其错当在于政治制度,而不在于民族的天性或者气质。”“就现政权
(满清)而言,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其高压手段完全驯服了这个民族,并按自己的模式
塑造了这个民族的性格。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完全由朝廷的意识形态所左右,几乎完
全处在朝廷的控制之下。”
3、
专制
英国人认为,中国人缺乏自尊心,是因为政府从来没有把百姓当成成年人来看待,而是
当成了儿童和奴隶。“在这样的国度里,人人都有可能变成奴隶,人人都有可能因官府
中最低级官员的一点头而挨板子,还要被迫亲吻打他的板子、鞭子或类似的玩意,跪倒
在地上,为麻烦了官府来教育自己而谢罪。于是荣誉观和尊严感就无处可寻了……人的
尊严的概念巧妙地消灭于无形。”
马戛尔尼对中国政权的结论更广为人知:“这个政府正如它目前的存在状况,严格地说
是一小撮鞑靼人对亿万汉人的专制统治。”这种专制统治有着灾难性的影响。“自从北
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
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成为半野蛮人。”
英国人回国之后,西方人的中国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中国从天上掉到地下,从文
明变成野蛮,从光明变为阴暗。
【4】
黑格尔对中国的结论让人害怕又脸红
作为一个严肃的学者,黑格尔仔细阅读了当时他所搜集到的全部有关中国的文字,得出
了以下结论。
黑格尔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是分阶段的。他认为,中亚文化代表了人类文化的少年时
期,人类文明最早在那里发源。希腊文化则是青年,表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罗马文化
是壮年,而日耳曼文化是成熟理性的老年。
那么,中国文化是什么呢?黑格尔说,是幼年。中国人在官府面前的逆来顺受给了黑格
尔极深的印象。黑格尔认为,造成中国的落后的原因是中国人内在精神的黑暗,中国是
一片还没有被人类精神之光照亮的土地,在那里,理性与自由的太阳还没有升起,人还
没有摆脱原始的、自然的愚昧状态。“凡是属于精神的东西……都离它很远”。
在《历史哲学》中黑格尔得出这样结论,这是一个彻底的、奇特的、最具东方性的东方
国家。“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 ‘家庭孝敬’
。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在家庭之内,他们不
是人格,因为他们在里面生活的那个团结的单位,乃是血统关系和天然义务。在国家之
内,他们一样缺少独立人格;因为国家内大家长的关系最为显著,皇帝犹如严父,为政
府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一切部门。”因此,中国是一个只属于空间的帝国。
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读这些的时候我不得不把“乾隆盛世”真实与当下联系起来,想
必“乾隆盛世”在国人和乾隆看来也是“和谐社会”吧。
参加过中国盛会的外国人是不是在表面赞扬中国的同时,暗地里发出和英国使团一样的
感慨呢?
上海大火和北京大火都在冥冥之中警告我们:脱离现实的过度奢靡和炫耀必将遭天谴和
报应。乾隆、慈禧等无数的超级败家已经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现在,这个名单还在
不断扩大。
重复看了无数上演的历史大戏后,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的结论:
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
可能从中产生。千百年来在广阔的土地上重复庄严的毁灭,而又在本质上毫无变化。
源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6279e50100rcs3.html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