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李乐东:做有血性的中国人
avatar
李乐东:做有血性的中国人# Returnee - 海归
m*h
1
他,美国奥克兰大学终身教授、博导,兼任该校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任、美国伍德科克
基金会理事、密歇根美中教育联合会理事等职。他参与发起并成立的伍德科克基金会,
促进了中美双方从政府到民间的各种交往。而由他和奥克兰大学牵头成立的密歇根中国
教育联合会,每年都组织了中美两国中小学教师、学生及行政管理人员的互访活动。他
组织美国人针对贵阳市郊县贫困学生的私人捐款助学项目,使受益的学生平均每年达到
200多人;他倡议奥克兰大学设立的贵州学生奖学金,共资助了30余位贵州人赴美攻读
并获得硕士学位后回贵州高校任教;他在奥克兰大学成立的国际教育交流中心,每年选
派8-10名教师帮助贵州的中学英语教师提高口语能力及课堂英语教学能力;他还在美国
成立“贵州中心”,帮助更多贵州人走出去,把更多的美国人请进来……
走进李乐东博士今年初才在贵阳创办的奥克兰学习中心,会感受到此处与本地别的英语
教育机构有很大的不同——孩子们的学习用书是一本本绘图精美的英文故事书,除了共
同学习的教学书,每个孩子都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个性化学习。而教室的书
架上,除了有李博士从美国带回来的大量适合孩子阅读的各类书籍,也不乏《三字经》
等国学传统启蒙教材。在这儿学习的孩子,除了经常互相展示所学知识,既不参加考级
也不做测试卷,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只是为了将英语作为工具,去自由探知自己感兴
趣的各类知识。
甩掉了应试教育模式的奥克兰学习中心,其实是留美博士李乐东在贵阳“开垦”的一片
教育试验田,旨在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和自我意识。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来学习的
家长,虽然并非已完全摆脱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但他们对中美教育交流大使李乐东
博士的教育理念充满了信任。
“他们相信未来孩子身上将发生可喜的变化。”李乐东说。
李乐东:我与奥克兰大学有不解之缘
李乐东的头上有很多光环,其中多数与美国奥克兰大学有关。
从第一次考取公派出国进修,到后来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以至于成为该校终身教授
、博导,并兼任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任、美国伍德科克基金会理事、密歇根美中教育联
合会理事,他都是以奥克兰大学为起点,一步一步完善了自己对人生的定位。
李乐东的好运似乎始于1977年。媒体上关于他的报道,都会提到这一年。因为恢复高考
,他才有机会进入贵州师范大学外语系,并因为学习英语才有机会到达大洋彼岸从而拉
开了自己人生的华美篇章。
而李乐东认为自己在1977年之前的人生经历其实也非常重要。他从小热爱拉小提琴,有
过当文艺兵的梦想,却因“家庭成分”不好而破灭。从16岁起,他就在云岩区工业局下
属集体所有制的贵阳棉线厂做机修工,直至六年后全国恢复高考。
高考前,李乐东找了老师补习数理化及英语,没想到英语居然考了98分。总分考得很高
的他,被渴求外语人才的贵州师大外语系录取,又在4年后留校任教。
1987年,李乐东考取省里的公派留学。他选择了美国奥克兰大学。
位于密歇根州的奥克兰大学是从该州最好的州立大学中独立出来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吸
引李乐东的不仅是校园里的旖旎风光,密歇根州的教育水平也在全美排位前列,有很多
著名的实验都在该州大学校园内完成。而位于汽车城底特律北面、处于五大湖区的奥克
兰地区,还是全美排名第三的富裕地区。李乐东钟情于这里良好的人文环境以及由此带
来的安全感。
作为贵州省首批派出的留学生,李乐东在奥克兰大学进修的时间原本只有一年,不料,
就在这一年里,由于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的大力支持,奥克兰大学成为第一所与贵
州教育界正式签订长期合作交流协议的美国大学。在贵州外事办兼职的李乐东有机会认
识了到贵州考察访问的奥克兰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并争取到了攻读语言教学艺术硕士学
位的机会。
做有血性的中国人
李乐东之后在奥克兰大学“硕而博”的学位攻读过程看似很顺利,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1989年,李乐东硕士毕业后面临了一次两难的选择。当时美国政府对中国人发放绿卡的
政策变得很宽松,李乐东本可以轻松领取绿卡在当地居住,他却与妻子毅然回国了。原
本因向往蔚蓝色文化而出国的他,此时有了文化回归的想法。
1989年至1990年,回到贵阳继续做大学老师的李乐东,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海归”,
受到了媒体的热捧,他每天在贵阳电视台《每日一句》英语教学栏目上镜,并在教学节
目中与学生现场互动,效果非常好。
这两年,李乐东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对中美文化的差异有了新的认识,在调整好心态后
,1991年他继续赴美国奥克兰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之后,他再也没有更改过学术研究
的方向。
尽管拿到美国绿卡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李乐东至今都不习惯别人称自己是“华人”,
一直坚持不加入美国籍的他,喜欢正正规规地称自己是“中国人”。
喜欢教育,或许源于家族血统
从学习外语起步,到最终将教育学确定为终身研究方向,李乐东将原因归结为自己的家
族血统。
李乐东的父亲是科研人员,母亲也曾做过教师。而他的祖上更是将中国近代教育从私塾
教育转变为公办教育的奠基人——晚清名臣、京师大学堂创办人之一、贵州名人李端棻
。作为李端棻的玄孙,李乐东直到1987年第一次出国时才听姑妈说起家族的自豪,而之
前他父亲给他讲家族史时,只说到爷爷辈。这一切当然与“文革”强调的“家庭成分论
”给李家人造成的伤害有关。
知道李端棻是自己的曾曾爷爷后,李乐东开始对李端棻研究感兴趣。他的一位表姐夫是
贵大的教授,后来成为众多写李端棻传的作者之一。李乐东多次和他探讨李端棻的人生
经历,了解家族史。直至后来去美国选择研究教育,李乐东认为,对研究教育学有兴趣
,源于这个东西本来就在自己身体里流淌的血液中。
数字时代,教育要让孩子更“思学”
李乐东兴趣爱好很广泛,在美国奥克兰大学任教多年,他除了热心公益事业,承担中美
两地的民间友好往来的沟通工作,最大的兴趣仍然在研究现代教育的发展变化趋势方面。
他告诉记者,自己以前做中美比较教育研究,而现在的研究方向则与基础教育有关——
“如何把人教育成有文化的人”,这其中侧重于对智力开发教育的研究。
李乐东从去年开始侧重于研究数字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模式。他认为,数字时代的到来将
引起人们难以想象的教育变革,因为生活在这个时代里的孩子,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思维
方式都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比如传统的学习要从文字开始,而现在的孩子们通过链
接网上的信息和图像,可以在文字学习之前就开始接受各种知识,这种非线性的学习方
式,对传统的学习方式具有极大的挑战。
而在信息时代,所有的科技手段都可以通过网络得以实现,所以,李乐东认为现代教育
要重视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认真研究网上的文字和图像,探索新的教育模式。
“现在很多孩子懂的东西,老师未必懂。而老师教的东西,孩子不一定想学,现在时代
变化太快了。我关注老师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
李乐东还深入贵州农村,看到了农村将来能够运用无线网络的发展教育的趋势。“如果
4G时代到来,实现了多维功能的教学就能更加有趣了。”但李乐东也认为,电子时代取
代不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教育方式,如何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对文化感兴趣的李乐东,还关心如何将中西方传世哲学等文化内容注入教学中。他认为
电子时代的教育,最终需要一个引线。只有实现文化交融,世界才会和谐,他相信以后
运用电子技术进行文化教育是大方向,看教育发展趋势要看全球的共性问题。
创新教学新模式,开发新思维
在贵阳奥克兰学习中心的文化墙上,贴着两行字“学国际文化,做世界公民”。
李乐东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思学,与学校之外吸引他们的东西很多有关。所以他想通过外
语教学新模式,开发一些新思维。
“外语是工具不是学科,我们必须根据孩子的兴趣来提高他的语言能力,而不是让每个
人学一样的东西。学外语不能依赖‘死’的资料,而需要‘活’的环境。”李乐东强调
孩子学习的目的是具有“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意识”,培养创造性,而考级
、考试等方式只会伤害到大多数人,因为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
在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李乐东认为音乐、美术、体育这三个科目,是最能发挥孩子
个性的。只有当孩子的个性可以充分发挥时,他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凸显出来,“自尊、
自信、自我意识”可以在这些学科上进行培养。而家长们一定不要将应试教育深入到家
庭,否则就会苦了孩子。
要有冒险精神,不走传统路
李乐东在奥克兰大学的华人教授中无疑是出类拔萃的。
从1993年,李乐东就一直是伍德科克基金会的常务理事。这个以中美建交后首任驻华大
使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以“重交流,重理解”的理念为宗旨,注重促进中美双方从政府
到民间的各种交往,每年一度的年会,都会邀请到不少社会名流。曾任中国驻美大使的
杨洁篪也曾两次应邀参加了伍德科克基金会。作为基金会成员,李乐东还曾得到过时任
副总理的朱镕基的接见。
跻身美国主流社会,胜任做公益的社会工作,必须具备很强的社交能力和经济基础。李
乐东认为自己的强大社交动力是有社会抱负,同时也将自己的自尊心升华到了民族自尊
心。而他的经济基础来自一边读博士一边与人创办公司,直到1997年他才卖掉公司,做
纯粹的大学教授。
如今回望走过的路,李乐东认为自己赢在有输得起的冒险精神,不喜欢走传统路。比如
他选择自己开公司而不是到餐馆打工,在国外用自己的智慧赚钱。
对家乡的爱,无需言说
在多年的公益事业中,李乐东养成了一种习惯——淡化自己对家乡贫困孩子的资助行为
的宣传,着重宣传那些来贵州进行教育扶贫的美国人。
不过,今年夏天李乐东还是忍不住保留了一条受资助者发来的手机短信。短信告知他,
他资助的一名遵义地区的孩子今年高考考出了总分674分,数学全省单科第一名的好成
绩。李乐东将此事埋在心里高兴了很久,他决定在孩子上清华大学前与其见一面,以进
一步资助孩子上大学所需的费用。
作为奥克兰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任,李乐东从1996年起就开始致力于搭建该大学为
贵州高校培养研究生的平台。而今年,该校已经和贵州省教育厅商议培养博士生事宜,
并将由奥克兰大学出资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机会让给省内的中小学教师。李乐东更计划创
造更多的机会让贵州的孩子参加中美文化交流、以开拓宽阔的视野。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