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Z:评余太山关于塞种渊源的论文(10)
avatar
Z:评余太山关于塞种渊源的论文(10)# Thoughts - 思考者
o*e
1

余氏与上述主题有关的尚有《犬方、鬼方与猃狁、匈奴同源说》一文。该文对卜辞所
见“犬方”、“鬼方”作了精细的考证,认为三者为同名异译,其人同源异流;而文献和
金文所见“猃狁”或“玁狁”,既可能是其后裔,也可能是三者之外另一支西迁大人的后
裔。至于匈奴,其名与“玁狁”得视为同名异译,可能是夏末北迁的犬人。余氏曾提出印
欧亦为印欧人之一支,在本文中又进一步加以论证。其实,匈奴是个组成成分很复杂的部
落联盟,自然包括各种种族类型的成员。从考古发现的人骨材料来看,匈奴人具有某种人
种混杂的性质,即蒙古人种成分和欧洲人种成分的混合。前苏联学者认为,匈奴的蒙古人
种因素可能起源于南西伯利亚和中央亚洲地区,其欧罗巴人种因素则可以追溯到乌孙时期
和更早的塞人时期的影响。此外还有三篇论文:《昆吾考》、《义渠考》和《渠搜考》。
此三文搜集资料非常详备,并对这三个古族的渊源一一予以辨考,多发前人之所未发。

以上这些论断都能言之成理,我也无力提出什么补充意见,下面只是稍稍提供一些今
后断续研究的线索,或可略省读者翻检之劳。
一、有些西方学者认为“玁狁”(“猃狁”)就是古典作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