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国为何最终接了日本首相的亲笔信?(转)
avatar
中国为何最终接了日本首相的亲笔信?(转)#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m*3
1
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节目访谈(2012-08-31)
鉴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死硬,中国设了一扇软软的门,任日本副外相山口壮来撞。
他撞不开,却也没有疼痛让你嗷嗷乱叫。中国之所以接下信,就是不希望把中日关系紧
张的弦,给绷断了。但中国是否看信,要问即将访华的希拉里:有必要拆开这封信吗?
主持人:马上连线资深评论员陈冰先生。陈先生,日本首相野田的亲笔信,为何拖延了
3天才交出去?
陈冰:这是中国用软门对壮汉,这扇门就在那里,可日本外相山口壮,就是怎么撞也撞
不开。进一步比较,如果说韩国对日本首相亲笔信采取的是“粗暴的拒绝”,那么中国
采取的是“儒雅的拒绝”,日本没法从外交礼仪上提出意见,只能是自吞苦果。山口壮
在出访前,没有像野田致信韩国总统李明博一样,信没到,信的内容已经公布了,而是
小心翼翼地讲出中心思想,就是“求和”,强调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但是日本真想和中
国和好吗?不是,只是想利用中国的和善,来抹掉与韩国、俄罗斯碰出的一鼻子灰。看
看,他们一会儿修改法律,一会儿通过对中国保钓的谴责案,一会儿犹又在搞什么军演
,演练如何撤出岛民,仿佛在宣誓,“钓鱼岛,是属于日本的”。那点小九九,中国一
目了然。所以就给山口壮一扇软软的门,你撞,但你撞不开,却也没有疼痛让你嗷嗷乱
叫。直到拖了再拖,山口壮拖延了回国的时间,拖到今天才收了信,但看不看,还没讲
。中国的“拖信”,拖延接信,比韩国的直截了当的“退信”,更加高明。日本现在肯
定还在忐忑呢。
主持人:山口壮的行程为何一波三折?山口壮是日本外务省的鸽派,为何也出师不利?
陈冰:山口壮是鸽派,但他所服务的政府,在对待钓鱼岛问题上是鹰派。最主要的原因
是,中国要治一治野田政府的口是心非,嘴软手硬,要迫使日本拿出实际行动,来真正
缓和中日紧张关系。山口壮到达北京后,前国务委员、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唐家璇提出了
“三要三不要”的原则,警告日本不要在钓鱼岛问题上步入“死胡同”。中方对钓鱼岛
的立场,也被日本媒体解读为“三不原则”,即不登岛、不在岛上进行任何资源或环境
的调查、不在岛上建任何建筑。但是日本无动于衷,没有回应,山口壮在回答记者提问
时,还以“中方没说过”来搪塞。那么,山口壮只能是碰一个又一个钉子,先是说到北
京就转交野田的信,没送出去。后来又说中国副外长傅莹会见他时转信,傅莹不接。他
想见中国外长杨洁篪,见不到。最后才把信交给国务委员戴秉国。山口壮在中国遭遇的
一波三折,是给日本政府看的,旨在告诉日本政府,你不实在,你玩花招,中日关系就
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东撞西撞找不到出路。
主持人:那么中国为何最终要接下这封信?
陈冰:昨天的节目中我讲了,中日关系的弦,已经绷到最大限度了,再稍稍用力,就会
绷断。中国之所以接下信,就是不希望把中日关系紧张的弦,给绷断了。既显示大国气
度,又给中日关系修复留下空间和时间,让日本冷静下来。什么时候日本能为中日友好
出点实际的力,对钓鱼岛的态度端正一点,那中国领导人才看这封信,在来写回信。如
果你日本什么也不做,那野田的信,就摆在那里,不打开。中国接信的另一个因素,我
想是在为希拉里准备了一个问号,她将在4号到5号访问北京。这封信,就是一个问号,
中国会问希拉里,要不要打开扫一眼。如果打开,那美国首先得承认钓鱼岛,即便承认
中日争端岛屿,而不是像国务院发言人纽兰那样,从皱巴巴的小册子上翻出一个“尖阁
列岛”。我相信,中国不会忙着看信、回信,而会问希拉里女士:有必要拆开这封信吗?
主持人:在日本副外相山口壮茫然不知所措的同时,中国在高规格接待德国总理默克尔
,买了空中客车,还答应帮助解决欧债危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
陈冰:第一个客观因素是,默克尔是德国最高行政长官,而山口壮只是日本外务省的一
个副长官,级别相差太大。根据外交对等原则,副外长傅莹会见副外相山口壮,已经符
合外交礼仪。国务委员戴秉国会见山口壮,已经算很给面子了。不过我想,之所以中国
给默克尔那么高的接待规格,除了两国战略利益的考虑,除了德国正在把中国视为除西
方盟国以外的最重要的经济和政治伙伴外,也是给日本一场现场课。看看人家德国,敢
于承认和反省战争历史,因此就能涅槃重生,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新国家,而你日本呢?
连钓鱼岛有争议都不敢承认,连战争历史都不敢承认,那你山口壮只好先呆在旅馆里歇
着吧。当然,中国和德国没有领土争端,这也是能够相互合作、取长补短的重要因素。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