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垃圾指责贝志城的互联网救助,信息显示,贝志城19年前已经知#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l*s
1 楼
南方周末1995报道,
19年前,这个贝志城已经知道有人可能质疑,已经串通刘华杰,
1000多封邮件,3000多封邮件来源已经说明。
这个刘华杰是谁,希望方垃圾好好去查查。。。
蔡全清等迅速找人拟好一篇地道网络新闻及公开信。4月10日晚他们
从北大力学系联入Internet,在Internet的新闻网、Usenet和Bitnet
的邮件讨论组中发出求援信。Usenet和Bitnet是Internet的子网。电子
信函发出三小时后便收到世界各地的热情回函。4小时后求救信已传遍美
国,两周后已传遍世界。在随后的十多天里,共收到1000多封Email(到5
月中旬累计共收到3000余封),国外许多著名医学专家根据描述的症状,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很快诊断出是罕见的铊(thallium,81号重金属元素)
中毒,并建议用“普鲁士蓝”解毒。
http://www.csc.pku.edu.cn/art.php?type=1&sid=2830
-------------
(《南方周末》1995年6月9日)
神奇的网上救助
刘华杰
个人机(PC)功能再强,它也只是网上的一个部件。微机处在网络中,
将发挥出强大的、有时竟是意想不到的功能。1995年4月,北京大学力学
系几个本科生成功地利用Internet,为清华大学21岁的朱令同学所患的
奇怪病症进行了确诊——重金属铊中毒。这是大陆首次利用Internet进行
全球医学专家远程会诊。
朱令患病后头发迅速脱落,后来昏迷,中枢性呼吸衰竭,生命危在旦
夕,国内医学专家均无法确诊。朱令的中学同学贝志诚(北大力学系92本
科生)与同宿舍蔡全清商议,决心向Internet求救。
Internet连接了全球无数专家学者,网上办有各种电子杂志和名目繁
多的专题讨论会。只要你的计算机接入Internet,就可以参与其中的活动,
坐在家里,便可与世界一流的学者“面对面”地交流。
蔡全清等迅速找人拟好一篇地道网络新闻及公开信。4月10日晚他们
从北大力学系联入Internet,在Internet的新闻网、Usenet和Bitnet
的邮件讨论组中发出求援信。Usenet和Bitnet是Internet的子网。电子
信函发出三小时后便收到世界各地的热情回函。4小时后求救信已传遍美
国,两周后已传遍世界。在随后的十多天里,共收到1000多封Email(到5
月中旬累计共收到3000余封),国外许多著名医学专家根据描述的症状,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很快诊断出是罕见的铊(thallium,81号重金属元素)
中毒,并建议用“普鲁士蓝”解毒。朱令的父母激动地说:是北大师生,
是Internet救了他女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外的留学生反应十分积极,收到求救信后马向
又向自己所了解的个人以及权威机构转发北京发出的呼救。许多人在信中
写道:“我不是医生,不能提出具体诊断,但我尽我所能向更多的人传达这
个消息,或许能得到具体帮助。”一位叫卡拉(Cara)的美国朋友还用汉语拼
音写道:“在美国,我们都希望你的朋友的健康越来越好。”一位名叫迪伯
恩(Tad Dibbern)的学医的四年级大学生,根据病症进行了分析,提出几种
可能的诊断,但一再表示,“只提供了一些信息,不能当作医嘱,因为我不
是医生,也未见到这个病人”。布里莫尔(David Bullimore)则直接了当认
为:“好象是铊中毒。”经数据库统计分析,发现30%的回函认为可能是铊
中毒。后来证实的确是铊中毒。
这次网上救助活动,只是利用Internet的一个小小的实例,但它给人
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准确描述病症,采用高科技手段,
及时收发、翻译、转达往来信函,这一切都是自发组织起来的,而且做得
井井有条。北京大学力学系师生为此牺牲许多宝贵时间,做了大量信息收
集整理工作,体现了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此举受到国际社会的注意,为
中国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均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通过这个事例,学生们进一步掌握了Internet的运作方式和使用技
巧。
现在是网络的时代,国家应该提出系统的规划,让有关部门充分利用
Internet网上的资源。节省的资金以及获得的效益将是不是几十万元,而
是几百万元甚至更多。高科技社会里各部门都注意保守机密,但许多极其
有价值的信息却是公开的,它们就放在那里,通过一定的技巧把它们取出
来、收集起来、利用起来,就能创造财富。
国内计算机网络普及程度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扭转局面的战略措施
是,首先在大学、科研院所建设局域网络,然后与Internet联网。应及时
向大学生普及网络知识,学生掌握了网络知识,随着学生一批批毕业分配,
用不了几年网络知识就会迅速传播到社会各界,开花结果。
目前一些大医院应当与Internet联网,主动获取大量有价值的资料,
这样有利于疑难病症的快速诊治。
(《南方周末》1995年6月9日)
19年前,这个贝志城已经知道有人可能质疑,已经串通刘华杰,
1000多封邮件,3000多封邮件来源已经说明。
这个刘华杰是谁,希望方垃圾好好去查查。。。
蔡全清等迅速找人拟好一篇地道网络新闻及公开信。4月10日晚他们
从北大力学系联入Internet,在Internet的新闻网、Usenet和Bitnet
的邮件讨论组中发出求援信。Usenet和Bitnet是Internet的子网。电子
信函发出三小时后便收到世界各地的热情回函。4小时后求救信已传遍美
国,两周后已传遍世界。在随后的十多天里,共收到1000多封Email(到5
月中旬累计共收到3000余封),国外许多著名医学专家根据描述的症状,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很快诊断出是罕见的铊(thallium,81号重金属元素)
中毒,并建议用“普鲁士蓝”解毒。
http://www.csc.pku.edu.cn/art.php?type=1&sid=2830
-------------
(《南方周末》1995年6月9日)
神奇的网上救助
刘华杰
个人机(PC)功能再强,它也只是网上的一个部件。微机处在网络中,
将发挥出强大的、有时竟是意想不到的功能。1995年4月,北京大学力学
系几个本科生成功地利用Internet,为清华大学21岁的朱令同学所患的
奇怪病症进行了确诊——重金属铊中毒。这是大陆首次利用Internet进行
全球医学专家远程会诊。
朱令患病后头发迅速脱落,后来昏迷,中枢性呼吸衰竭,生命危在旦
夕,国内医学专家均无法确诊。朱令的中学同学贝志诚(北大力学系92本
科生)与同宿舍蔡全清商议,决心向Internet求救。
Internet连接了全球无数专家学者,网上办有各种电子杂志和名目繁
多的专题讨论会。只要你的计算机接入Internet,就可以参与其中的活动,
坐在家里,便可与世界一流的学者“面对面”地交流。
蔡全清等迅速找人拟好一篇地道网络新闻及公开信。4月10日晚他们
从北大力学系联入Internet,在Internet的新闻网、Usenet和Bitnet
的邮件讨论组中发出求援信。Usenet和Bitnet是Internet的子网。电子
信函发出三小时后便收到世界各地的热情回函。4小时后求救信已传遍美
国,两周后已传遍世界。在随后的十多天里,共收到1000多封Email(到5
月中旬累计共收到3000余封),国外许多著名医学专家根据描述的症状,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很快诊断出是罕见的铊(thallium,81号重金属元素)
中毒,并建议用“普鲁士蓝”解毒。朱令的父母激动地说:是北大师生,
是Internet救了他女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外的留学生反应十分积极,收到求救信后马向
又向自己所了解的个人以及权威机构转发北京发出的呼救。许多人在信中
写道:“我不是医生,不能提出具体诊断,但我尽我所能向更多的人传达这
个消息,或许能得到具体帮助。”一位叫卡拉(Cara)的美国朋友还用汉语拼
音写道:“在美国,我们都希望你的朋友的健康越来越好。”一位名叫迪伯
恩(Tad Dibbern)的学医的四年级大学生,根据病症进行了分析,提出几种
可能的诊断,但一再表示,“只提供了一些信息,不能当作医嘱,因为我不
是医生,也未见到这个病人”。布里莫尔(David Bullimore)则直接了当认
为:“好象是铊中毒。”经数据库统计分析,发现30%的回函认为可能是铊
中毒。后来证实的确是铊中毒。
这次网上救助活动,只是利用Internet的一个小小的实例,但它给人
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准确描述病症,采用高科技手段,
及时收发、翻译、转达往来信函,这一切都是自发组织起来的,而且做得
井井有条。北京大学力学系师生为此牺牲许多宝贵时间,做了大量信息收
集整理工作,体现了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此举受到国际社会的注意,为
中国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均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通过这个事例,学生们进一步掌握了Internet的运作方式和使用技
巧。
现在是网络的时代,国家应该提出系统的规划,让有关部门充分利用
Internet网上的资源。节省的资金以及获得的效益将是不是几十万元,而
是几百万元甚至更多。高科技社会里各部门都注意保守机密,但许多极其
有价值的信息却是公开的,它们就放在那里,通过一定的技巧把它们取出
来、收集起来、利用起来,就能创造财富。
国内计算机网络普及程度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扭转局面的战略措施
是,首先在大学、科研院所建设局域网络,然后与Internet联网。应及时
向大学生普及网络知识,学生掌握了网络知识,随着学生一批批毕业分配,
用不了几年网络知识就会迅速传播到社会各界,开花结果。
目前一些大医院应当与Internet联网,主动获取大量有价值的资料,
这样有利于疑难病症的快速诊治。
(《南方周末》1995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