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亲历者讲述:记录一次被集中隔离的经历

亲历者讲述:记录一次被集中隔离的经历

时事新闻

因为不想人挤人,我一直不喜欢在假期出门。
但今年真的感觉很累,国庆假期来临时,我是有想过出去放松一下,但后面想想可能会因为疫情遇到的各种意外,最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选择呆在家中。
假期的前两天,朋友圈看到一些外出的朋友被隔离在外,还庆幸自己没出去。不曾想到,10月4号早上下楼取外卖,发现单元楼的大门被人用铁丝缠死了。

问了一下门口的工作人员,说是小区有人核酸阳性,所以都不能出去了。
深圳今年一直间断有阳性病例,现在我们小区出现了阳性病例,我不奇怪,不让出门了我也不奇怪,毕竟今年都已经经历过2次居家隔离了。
但整个单元楼的唯一出口被铁丝缠死封住,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做法只是以前在网上看到过。
我记得国庆前一天国家联防办刚说过集中或居家隔离时不得采取外锁门方式,我也知道这种堵塞、封闭安全出口做法是违反消防法的。
我觉得这种事不应该发生在深圳这样的城市,所以拨打了110反映这个情况,110将问题转给了属地派出所,民警打了我电话说这是临时管控措施,已经去跟领导反馈了,然后就没有了下文,我就在12345再提交了投诉。
到中午我再下楼时,发现铁丝已经拆除了,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和我的电话有关,但铁丝被拆了门能打开了,我还是觉得有些欣慰。
到了下午,小区所有的楼都用红色的水马围了起来,我也知道自己小区成了中风险区。

这些也没有影响我的心态,因为心理有预期,现在家里也多了一只猫,觉得看看书、看看电影,撸撸猫7天很快就能过去。
心态有点变化的是晚上快11点的时候,有人来敲门让做核酸,我当然也知道防疫资源有限等等,但这个时间点在自己的家里都可能被强行喊起,还是让人没有安全感。
但我并不知道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到了10月5号,晚上11点多,不知道是街道办还是社区的人打来电话,通知我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让我准备一下出去集中隔离。
我知道当时小区唯一的病例是物业保安,我平时基本和保安没交流,以医学常识来理解说我是密切接触者很离奇,就问我们判密接的标准是什么?我是因为有什么接触而被判为密接?
我也跟他们说如果要来拉我,最好提供一下相关依据,他们说提供不了,他们只是按疾控提供的名单执行,只知道我在出入小区时和保安有交集,他们联系好酒店就来拉人,让我等通知。同时我也收到了下面这条短信。

于是,虽然马上后半夜了,我也只能默默等待指示,等到快2点还没有新的消息,我以为过了这个点应该是明天的事了,自己也困得不行了就睡了。
没睡多久在敲门声中醒来,我一看时间已经是凌晨3点了。都这个时间了还来拉人,我很生气,开始不想去开门,他们就不停地敲,声音越越来越大,我担心吓到孩子,就还是去开了。
我问他们为什么一定要这个时间来拉人,即便是他们所说的2号有所谓的“交集”,现在已经是6号了,过去我这4天我核酸都是核酸阴性,我家人核酸也都是阴性,我真有传播风险的概率有多大?哪怕我真的就是有传播风险的密接者,我现在也是在居家隔离状态,让我安心在家睡这一觉明天早上去隔离,会造成什么社会危害?
同时我继续表达我之前在电话里说的那两个问题:我们判密接的标准是什么?判定我为密接的依据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之前用铁丝绞死楼道门的事被我报警投诉过,也可能是之前电话沟通时感觉到了,街道和社区的人大概已经知道我是一个很难搞的对象。

CDT编者按:视频请至原文观看
来转运我的人对这一点应该做了比较充足的思想准备,也能看出他全程在尽量保持尊重和耐心,包括允许我录像。
他反复强调他的任务就是在接到通知的4小时内把我转运走,避免疫情扩散。对我要求他提供疾控的沟通申诉渠道,我要先确认我被判为密接是合理的这个诉求则各种回避和转移。
他要求我马上跟他们走,我希望先和疾控沟通确认判我为密接是合规的。
他要求我先跟他们走再去申诉,我说如果我不是密集,你把我和密接者一起转运了我就真成了密接,更不可能不被隔离了,他说不会,他保证一个人一辆车。
期间他给了我一个所谓的疾控电话,但打过去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复核申诉渠道,而是一个阳性申报渠道。
沟通持续了近1个小时,他显然也失去了耐心,威胁说要让警察过来了,考虑到孩子在家,我也不想进一步升级,在他承诺1-2小时内提供疾控申诉渠道后,答应跟他们先下楼。
然后他们提供了N95和防护面罩+两套隔离服,一套是大白,一套是那种普通的一次性蓝色隔离衣,要我选一套穿上,我选了后者穿好后跟着他们下了楼。
到了小区门口,有几个待转运的人在等着,后面又陆陆续续来了一些人,过了一会来了一辆中巴车,司机也是穿着大白戴着防护面罩裹得严严实实。我也知道所谓的一个人一辆车只是他诓我下楼的谎言。
临上车的时候,和我沟通转运的人让我记一个电话找她沟通,我一看就是那个在电话里说“他这个鬼人…”的那位,我也知道他所谓的1-2小时内提供疾控沟通渠道也是另一个谎言。
我知道这时再去争取什么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也很疲倦了,也就没想再说什么。等我们这些“密接者”陆续上了车,车子就在深夜里上路了。

戴着防护罩,即便是戴着N95口罩,呼吸一会后面罩上也有水雾,我真担心司机会不会看不清路况。

好在路不远,我们很快就到了隔离酒店,同样全副武装防护的工作人员把我们行李消杀后,就办理了入住,开始了集中隔离的生活。

平心而论,相比于网上看到的那些集中隔离场所,这里的隔离条件算很不错的,是宾馆的单间,每天到了饭点就有人敲门把饭菜送上门。由于之前已经在家隔离过几天,完成了剩余需要集中隔离的那4天,就把我送回家继续完成居家隔离了。
回顾整个过程,我觉得主要有两点不合理。
一、判定密接的标准和缘由完全不清楚,且申诉不畅。
1.没有有实际意义的申诉渠道
判为密接将承受的是7+3的隔离,即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这样的人身自由限制对谁的工作和生活都是一个很大的影响。所以背后密接判定有清晰标准及认定理由,以及有相关申诉渠道对被判定的人很重要。
但整个过程从接到电话通知到执行转运,是没有有意义的沟通渠道和时间的,问来执行转运的街道或社区的人他们也没有,虽然明面上“粤省事”上有红码的申诉,但不管是你是通过哪个渠道去提交申诉,一天内能和相关部门沟通上都算快的。
比如我10月4号通过12345投诉了铁丝绞死大门的事,到了8号社区才来电话跟我沟通反馈。我后面是6号白天通过12345去申诉密接判定的事,也是8号才收到疾控的反馈电话。
而一旦你被判密接,转运的人4小时内就要把你转运走,公开的申诉渠道根本改变不了你要被强制集中隔离这个结果,等申诉有反馈了,你已经是处于被集中隔离这个既定事实,而且和其它密接者密接了,更不可能放出来。
2、我认为对我的密接判定不合理
就我自己被判定为密接这件事,和疾控的两次沟通(另一次是通过街道办联系的),他们后面给的理由,都是说我因为在2号晚上在小区出入口和患者有近距离交集且没有戴口罩,参考防控指南“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做了判定。

我们来读一下防控方案(第九版)附件5对“密接者”的定义以及详细的9条判定原则。


读了这些判定标准和原则,像我这种情况肯定不应该判为密接。
比如说第6条细则里,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环境的餐厅里经过患者身边,前面都要加一个“频繁”才符合标准,也没有区分什么戴没戴口罩,我这种在户外这样通风良好的开放环境下,在患者身边经过1次都判为密接,不是扩大是什么?
而且,以“是否戴口罩”来作为判定为“是否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也肯定是不符合国家这个方案的精神,理由如下:
1.)密接判定的细化原则1-9,没有一条有把是否戴口罩作为判定的考量因素。2.)方案附件一里的《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也是提倡科学戴口罩,没有要求在这种户外场景戴口罩。

福田疾控的人第一次和我沟通时说:你没有戴口罩和病例有交集100%感染,我问她100%感染的依据在哪里?
我知道我们“幸福福田”的公众号推送过没戴口罩导致传播的案例宣传,这些案例都是在户外没戴口罩吗?我们的专家又是怎么确认这些案例都是因为没戴口罩而导致的传播呢?戴了口罩还被感染的案例又有多少呢?
福田疾控的专家们自己也可以想几个问题:
1.)如果你们认为戴口罩就属于采取了有效防护的人员,那密接判定细则里1-8的这些情形,比如直接照顾患者的人,你们是否会因为这个人戴了口罩而不把他当作密接?
2.)户外非人员密集处,已经是通风条件最好,病毒滴度最低,也是人类被呼吸道疾病传染风险最小的场景,如果这种场景都需要戴口罩,那就没有不需要戴口罩的场景了,你们自己这3年是不是随时随地,包括在办公室都是随时戴着口罩?如果是的话还请你们彼此监督一下。
3.)如果戴普通口罩新冠的防护都非常有效,那我们防疫人员戴着N95+防护罩+防护服是不是过度防护?
4.)如果戴普通口罩对新冠防护的效果那么好,那为什么同样戴着口罩,同为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甲流今年夏天为什么也还流行了?
5.)我们福田满大街的口罩纠察队,口罩佩戴率全国应该也无出其右,为什么我们福田的疫情在深圳也还总是高发区域?
我在小区出入口这种户外场景,没戴口罩,既符合国家发布的《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

也符合防控指南第九版的《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的要求,以此为据判定我为密接肯定是不合规的。而且,我们福田区组织口罩纠察队,志愿者满大街巡查要求路人佩戴口罩是不合理的,也无科学依据的防疫加码。

CDT编者按:视频请至原文观看
二、凌晨3点来拉人转运
贵州那件事才过去不到一个月,我是很难理解那天为什么还一定要凌晨3点来转运,当天一起被转移的还有两三岁的孩子,
按转运人员的说法,我是10月2号和病例“有交集”,10月6号来转运我的凌晨,已经过去的4天我核酸都是阴性,我家人核酸阴性也都阴性,而且我已经处于居家隔离状态,我有传播风险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哪怕真的要拉去集中隔离,让我在家里安心睡个觉第二天上午再去隔离,能有多大的社会危害呢?
这些意思我也跟那天来转运我的人也说了,他的说法就是你被判定为密接,他的任务就是在接到通知后4小时内把我转运走,避免疫情扩散。
密接的转运时间有标准吗?后面后查了一下防控指南第九版,里面是有的,写的是8小时内。如果是按8小时执行,肯定不需要凌晨3点把我带走。
至于为什么他说4小时,他们自己一定要3点来敲门,我想应该也不是他们自己的意愿,毕竟这个时间他们自己也很辛苦。
开始我想,可能防疫是一个整个整个行政系统最重要的工作,随时有人可能因为这个事而丢了职位,指南里也说“应隔尽隔,应隔快隔”,所以到了基层执行的时间就变成能多早就多早,也就不会管是午夜还是中午,也不会管你是在吃饭还是睡觉了。
后面在隔离结束被送回来的车上,问了一下其它批次被转运过去的人,也都是在凌晨被转运的,我想不会这么巧我们都是卡在4小时内又都恰好都到了凌晨,是不是有其它考量我就不得而知了。
从防疫至上的角度,或者有其它考量想这样做当然没有问题,但这样做的另一面是,当一个人因为成为密集就会随时随地被带走,不管是你是大人还是孩子还是老人,哪怕你是凌晨3、4点在自己家里睡觉,都可能会被带走。那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安全感也是没有的,毕竟这个病毒传染性这么强,谁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密接者呢?
三、防疫随意加码为什么不好?
不管是强制路人戴口罩,还是没戴口罩有交集就判密接强制隔离,还是判密接就4小时内拉走,哪怕是凌晨。对这些加码措施我进行投诉时,福田疾控的工作人员第二次和我沟通时说,“国家的标准只是兜底的”,听起来加码是名正言顺且上不封顶,国家要求的“九不准”按我们福田的标准大概是怠于防疫。
防疫这么重要,多加点码有什么不好?我觉得不讲科学的随意加码,不但对防疫没有帮助,反而会适得其反。
比如说,像我这种只是在户外和病例身边走过的情况,因为被感染风险极小,所以按国家的防控指南我这种情况本不需要当作密接,肯定不需要集中隔离。
加码把我当作密接后,把我送宾馆隔离个几天,一天住宿+伙食的成本至少200块吧?如果每个人都是隔离7天,就1400,再加上3个人来转运我的成本,运输成本,隔离酒店的后勤支持人员的成本,还在我身上的钱保守算都要2000块。
而我们小区这一个病例就集中隔离几十人,很多也是和我一样就是因为出入小区闸口时没戴口罩而被拉过来的,包括那两个孩子的妈妈,仅我们小区这一起疫情这样扩大隔离范围增加的成本就远不止几万块吧。全年深圳多少疫情,因此多隔离了多少人,多付出了多少成本?
再加上把这些本来没什么风险的人做这样的转运、集中隔离,反而增加疫情风险,是不是进一步增加防疫成本?万一像贵州那样出了交通事故,造成的危害、成本是不是更大?
还有这种无根据的扩大隔离,以及半夜上门拉人对全体居民基本安全感的破坏,从而对防疫产生的恐惧心理,对大家防疫措施接受度的影响,进而进一步增加的防疫成本,这些是不是成本?无意义消耗防疫资源,是不是让疾病控制更困难?
再比如,因为户外传播风险很低,国家本没有要求大家在户外戴口罩,我们福田硬是要自己加码强制大家在路上也都戴上,背后宣传资源浪费了多少?这些防疫纠察队、志愿者的人力成本花了多少冤枉钱?还有远超防控指南标准的每天24小时核酸,背后的成本是怎样?

防疫的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因为疫情的影响,各种经营活动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企业经营不好,财政收入就下降,这些无依据的加码还进一步限制大家的消费和经营活动,财政收入就进一步下降。
我们深圳财政情况还是非常好吗?我所知道的是很多医生、老师、公务员都降薪了,这些从大家口袋里省出来的钱,拨给我们防疫部门,结果我们的防疫部门浪费在这些无意义的加码措施上,一方面对被加码管控的人造成了不便,另一方面也是浪费纳税人的钱,并且对我们所有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利益造成了损害。
而且,本可以白天做的事一定加码要凌晨去做,让大家半夜在家睡觉都需要担心,产生了对防疫的恐惧心理。当一个防疫政策执行后让所有人都失去了最基本的安全感,成为所有人的恐惧来源,这样的防疫被人接受、被人配合的可能性是不是会越来越小,是不是也会导致防疫成本进一步上升?
对这次经历我的个人感想
就这次经历对我个人而言,虽然没有遭受什么经济损失,但心理上的影响肯定是有的。
这几年为了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巨大不确定性,我一直在给自己寻找更多的确定性,哪怕是一些很小很小的。
比如这次国庆假期,因为担心出去碰到疫情导致的各种意外,所以放弃了出去的念头,比如为了缓解焦虑情绪开始养这只猫。
但你试图抓住的这些小小的确定性给自己一点小小的保护时,总有新的不确定性来把你努力构筑的保护壳击碎。
比如我放弃出行选择呆在家,结果家被封控了,我安慰自己封在家比封在外面强,紧接着又被要求凌晨坐上一辆不知开往何处的中巴去集中隔离。
你每一次试图留一点点期望给自己一点安慰,最后现实都会把那点期望击碎。最后你可能会想,也许就不应该对生活抱有任何期望,才不会再失望。所以我被集中隔离后,也不敢庆幸家里只有我一个人被集中隔离了,不用去担心如何安置猫。
经历过这几年的种种巨大不确定性,我想有这种感受的肯定不止我一个人。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在我决定跟他们下楼的那一刻,我就知道结果已经不可能改变,但后面还一直努力通过各种公开的正规渠道去申诉去较真,原因是相信深圳是一个一线城市,还有人会愿意讲道理,讲法规,我对这个城市还抱有期望。
包括现在记录并分享这个过程,即便知道可能被删掉,也还是希望我们的防疫是依法依规的。疫情已经让大家那么难了,依法依规给大家多留一点确定性,让我们生活、工作在福田能更安心一点点,依法依规也能让疾控工作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当下还有一些心力,如果有一天心力没有了,对未来也不抱期望了,也就什么都不会说了。
我一个人当然无足轻重,但如果我这样一个有医学专业背景,有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对法律法规还有所了解的人,这样努力去据理力争也是什么都改变不了,那放弃期望的人肯定不会少。
如果哪一天大家都对未来不抱有期望,生活还有继续的必要吗?我们这个城市还会好吗?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wenxuecity
相关阅读
“从座位缝隙看到持枪人士冲进来了”,亲历者讲述俄罗斯恐袭时刻他化妆成老板,我心甘情愿划款……电诈亲历者痛心讲述如何让孩子找到热爱,不再“空心”?听一位有趣的哲学践行者讲述自我探索和发现之旅莫斯科近郊恐袭事件已致逾百人死伤!幸存者讲述惊魂时刻,事发地刚结束大型国际物流展【经济】不健康的快餐黑厨外卖将被集中整治!第一次被榨干 VS 第N次被榨干萨尔曼·拉什迪出版回忆录《刀》,讲述遇袭后的经历与思考江西特大火灾,亲历者发声:40几个大学生,没几个逃出来!负一楼起火,二楼学生为什不跑?南京火灾亲历者,口述逃生时刻7死12伤!购物商场突发砍人案!两名中国留学生一死一伤!亲历者还原悉尼袭击案现场多名澳人亲历台湾强震!讲述可怕瞬间,“感觉火车撞过来了”贾玲刷爆热搜,暴瘦100斤,却被集体抵制了突发!美知名大桥被集装箱货轮撞塌 众多汽车人员落水 宛如灾难片现场港府内地招人被集体反对!一个原因引热议!鬼门关里走了一趟!亚裔男讲述差点死在空中的恐怖经历戴安娜王妃弟弟查尔斯·斯宾塞新书:讲述在学校遭受性虐待经历赶飞机路上收到海啸预警,在日中国公民讲述经历143死!袭击者第一视角视频曝光!中国人亲历恐袭:蹲在座位下同伴遇难!厕所都是遗体!中国留学生回忆恐怖经历巴黎秀场,第一次被中国女星的美图刷屏豆瓣9.0,又一次被央视好片狠狠震撼
原创公众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4世界经济展望-稳而慢分歧中保持坚韧新华三:2024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酒店之家:2024中国酒店投资白皮书祈飞观察&抖音:2024速干衣裤行业趋势洞察报告AI早知道|阿里云全方位支持Llama 3 训练推理;讯飞星火即将发布新版本8点1氪:钟薛高创始人称卖红薯也要还债;华为智界S7:用小米SU7订单可减5000元;12306称任何加速包都不能优先购票量产存储检测设备,德伽存储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早起看早期「诺辉健康」人事探秘:销售与研发并重,愿意从零培养骨干|春季招聘报道今日直播:你觉得孩子在学校被浪费的是时间还是潜力?从接纳自我,到理解别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发展之路雷军回应华为智界“截胡”小米SU7订单;TikTok内部信曝光;理想全线降价;斗鱼创始人兼CEO陈少杰已取保候审|邦早报发力亚洲市场,OpenAI在印度招聘了首位员工;中国人工智能发明专利企业排行榜揭晓,华为、OPPO进入前十丨AIGC日报被夸“太有用了”!小升初回头看,这类书无可替代做对这件事,娃个子蹭蹭长!北欧人的“长高密码”,1分钟就能搞定!家里有个戴眼镜的爸,我是一天也不想让俩娃过这种日子!狂销2亿+的《小屁孩日记》,毛头果果和他们同学都爱疯了,自主阅读和写作一套搞定真正适合小白入门的 Linux 系统书籍Linux 下一个重要目录 “/proc” ,你还不知道作用?Ansible 你快点:Ansible 执行过程分析、异步、效率优化金融行业 | 商业银行替代数据应用综述——为银行找数据系列(一)涉嫌展示患者私处等不良行为,华男医生被解雇与美国公民结婚,无证移民政策或放宽川普法院受审,老婆梅拉尼娅推其$245母亲节项链加州4家酒店跻身全球100家最佳新酒店之列第四届【金势奖·锐品牌大赏】申报指南2024的六大营销趋势现在的广告很懂事了用了 18 个月时间,做 AI 应用从 0 到 200 万用户,从亏损到盈利的全面复盘AI的脉络:非共识时刻的认知价值2024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开展征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