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西安观兵马俑记
avatar

西安观兵马俑记

饭后钟声
1楼
今天八一。
avatar
饭后钟声
2楼


avatar
饭后钟声
3楼
杜甫有诗:“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avatar
饭后钟声
4楼
一夜隧道,迷迷糊糊被运出川。从陕西小车站上来的人,皮肤有晒痕,面相憨实,没有川人那种精明悠闲劲儿。显然是出门打工的陕西农民。火车晚点,9点才到西安南。一出站,发现是一大片很空旷的地方,简直不像个火车站。有公交车,出租车也在热情揽客。查查导航,发现价格相仿,于是搭了车,奔最近的一个地铁站。真是买错票了,不该买到西安南的。
avatar
饭后钟声
5楼
地铁站人很少,郊区。上车坐几站地,人还是很少,按说9点多正是出行高峰期,看上去比成都地铁生意清淡。
avatar
饭后钟声
6楼
中途在西安倒车,只有10个小时的空儿。翻旅游攻略,去各著名景点动辄几小时的车程,估计哪儿都去不成,兵马俑、华清池、骊山和华山都没得看,顶多在市中心随便走走,看看大雁塔和大明宫遗址,再去大唐不夜城看看网红不倒翁小姐姐。
入川时,瞥一眼临潼夜景,灯光闪烁,像个繁华城市,记得有评书说起伍子胥参加临潼斗宝会,拿到十八国公正明辅的荣誉头衔,心向往之,白想。以西安之大,旅游景点之多,我能做的却只是在街上逛逛,吃碗米皮,啃个肉夹馍,简直像入宝山而空手出来,怎不叫人怅然神伤!
avatar
饭后钟声
7楼


avatar
饭后钟声
8楼
于是,我就坐在小店里啃肉夹馍,吃米皮了。
avatar
饭后钟声
9楼


avatar
饭后钟声
10楼
吃饱饭,感觉腿似乎有劲儿了,背着包包出来,开始找大雁塔。巧遇一位出租车司机,谈好价钱,包车拉我们去看兵马俑。查查打滴滴车的价钱,250元左右,另外还得付来回的高速路过路费,加起来比这位出租车师傅要的价略低,但不是包车,那就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万一回来时喊不到车,可咋回来,不能图贱买老牛。
avatar
饭后钟声
11楼
事实证明,选择正确。这位司机师傅开车极稳,一点儿不晕车,服务又好,到景区后,又步行走很远,帮忙买票,介绍注意事项,平安送进景区。
avatar
饭后钟声
12楼
写的像流水账呢!感觉写西安游记,我的语言干巴的,没有半点灵气,就像被抽掉水的大山,光秃秃,只剩下黄土和石头,没了花鸟和绿树草丛。
西安本地的朋友高兄一路电话微信帮忙安排行程,还抱歉说自己没在西安,出差在外,无法亲自导游。感谢高兄盛情,稍微缓解了点远行到陌生城市的紧张感。可能我喜欢的是美好的自然风景,对秦始皇这样的霸气帝王有几分排斥,心里总有点不顺溜。
avatar
饭后钟声
13楼


avatar
饭后钟声
14楼


avatar
饭后钟声
15楼


avatar
饭后钟声
16楼


avatar
饭后钟声
17楼


avatar
饭后钟声
18楼


avatar
饭后钟声
19楼
先看了铜车马那个展厅,灯光极暗,人在里面走动,像游走在古墓里,影影绰绰的;接着看了那些稀奇古怪木头雕琢的艺术品,茶台啦,茶墩子啦,大小木头工艺品;最后临出门,去楼上看了玉器展,精美润泽的玉雕,咱一件也买不起,离远远的欣赏欣赏,稳稳当当走路,生怕摔跤碰到,随便一件工艺品都是以万论价的,把我论斤卖给展览馆都不够一件的价钱。
avatar
饭后钟声
20楼
想想难过,进来前俺的司机师傅还叮嘱过,你们外地人,别乱买纪念品。
avatar
饭后钟声
21楼
兵马俑看不懂我,我也看不懂兵马俑。显然他们是泥捏又烧制过的,据说当时做一个真人这么高的俑需要2个月时间,不知道李斯和章邯他们咋监工的。莫非先得去征民工?农闲时,管事儿的拿个小锣,在街上摇啊摇,或者敲敲木头梆子,喊:“都出来了!官爷们发肉夹馍呢!
avatar
饭后钟声
22楼
小民一个个从各自的小泥巴草房里出来,男女老少都有,看看果然抬个大簸箩,里面很多香喷喷的肉夹馍,一人拿一个,开吃!吃完,当官的说,“有一个大工程需要做,男人们谁跟我去呀?肉夹馍管饱,还有羊肉汤喝。工钱一天三毛!”
avatar
饭后钟声
23楼
就这么忽悠了一批壮年男人,去运土捏泥巴人。毕竟这是个手艺活儿,需要一定的技术,不是相当于大秦国国美、央美毕业的雕塑专业学生,也得是类似山东蓝翔毕业的会开老式木牛流马那样古旧挖掘机的技术工人。没有思想只会机械搬砖的奴隶做不出这么伟大的艺术品。
avatar
饭后钟声
24楼
雨从都江堰追到了西安,不时滴答一阵儿。走累了,就找个地方坐下休息。别人似乎都不知疲倦,围着跪射俑在拍照。展览大厅的灯光暗暗的,坑边上有几个发光的显示屏,在展示一些俑的信息。比较喜欢那个牵马俑,特意转到后面,看到马尾巴的部位有一个黑窟窿,里面塞着长长细细的一根泥马尾巴!
avatar
饭后钟声
25楼
最先看到的是二号坑,阵势虽宏大,可挖掘出来的部分很少,大多是一道道土墙,里面夹着略低于土墙的沟,那黄土应该是藏着兵马俑之类文物的。又有许多人俑和马俑的断臂残肢,其中有一匹马前半身没有,后半身有一个屁股露在承重墙外,看得我替考古人员发愁,这可咋办噢!按说间隔着兵马俑坑道的那些承重墙是不能挖开的,可不挖开,整个马出不来。看了修复工作的进度,一时释然。修复工作人员是拿个小手术刀、小刷子和离子水工作的,清理个小碎片都得好几个工作日,轮到挖那半匹马,大约得几十、几百年后呢!看看坑里那些集中在大厅后部正在修复的人俑,有挂着牌子的,有打着支架的,有的脸上缺一块,有的身上缺几块,有的包着塑料布,像极一个个伤兵。考古修复工作属于慢工出细活,不能心急。我们去的时候,没看到坑里有工作人员,可能他们在休息吧!按说他们上班时间应该跟对游人开放的时间一致,不可能等游人都走了,大黑夜才穿着软底鞋,下坑去扇个小电扇粘贴那些兵马俑。大半夜的,厅又大,万一有一个俑像《古今大战秦俑情》里那样活过来了,多吓人噢!
avatar
饭后钟声
26楼
看过二号坑接着看三号坑,最后向回走,绕一大圈进一号坑的大厅。坑里特意留了个位置,注明当年打井发现兵马俑的位置,这个挖井的农民也跟着兵马俑得以留名。
我似乎不喜欢这里,记得邯郸博物馆展览过一些墓里陪葬的小泥人,只有一巴掌多高,像孩子们的玩具,就那么摆开,放了一大长桌子。
avatar
饭后钟声
27楼
这里都是真人一样大,一排排列队站在坑里,看上去都很精神,大睁着俩眼睛,梳着不同形状的发髻,站的笔直。面部表情没有大悲大喜的类型,看上去很安静,像是真人站在队列里一般。大多数俑都是健壮型的,有个别的看上去较瘦,骨架纤细,像个没发育完全的少年。
我想,在做俑的阶段,应该有模特的,有可能先对着列好队的真人捏个小小的泥巴人,然后再排好队,脸朝前的,脸朝外的,牵着马的,将军俑,普通俑,做姿势射箭的……像房地产做的缩微模型图那样。
avatar
饭后钟声
28楼
这样就不用让那些军人模特整天站着等了。只是我的猜想,没有看到缩微版的小人呢!可能那些做草稿的纯粹就是泥巴,用完就毁掉混进泥土里,再无踪影。
avatar
饭后钟声
29楼
阴阴暗暗的大展厅,再壮观的兵马俑军阵,给我的感觉也不舒服。他们这些人里,明显没有后勤保障部门的人,个头儿也很整齐划一,像仪仗队,却没举着着仪仗队的那些金瓜斧钺旗帜回避牌等礼仪用品。秦地艰苦,秦人受苦受累惯了,他们打仗时,或许带个小米干饭团子就是一顿饭,煮点儿带壳小麦也是一顿饭,装几个梨就是水。而其他六国的军士,吃大米的,或许需要有汤有菜才能咽下饭。吃面食的更麻烦,行军打仗光炊事班就得比秦军多用好几个人。
avatar
饭后钟声
30楼
一种压迫感,让我几乎无法呼吸。那些面部表情细微的人俑,一个个应该都是久经沙场的军士,他们有简单轻便的披甲,但大多都直接梳个发髻,没有头盔。冷兵器时代,都是需要盔甲的,穿戴这么少,那是很拼命呢!
avatar
饭后钟声
31楼
看样子,他们已经习惯了秦国的酷法和奖励机制,一切都那么云淡风轻。这些军士千人千面,但没有敦煌壁画里那些人表情动作有趣,单看一个,也没有腾腾的杀气,就是那么默默站着,像在等待检阅。
avatar
饭后钟声
32楼
雨还在下。心疼这120块钱的门票钱,又去二号坑大厅转悠了一圈,出了景区,却迷路了,没看到来时见的那个高大的秦始皇雕像。许多卖纪念品和小吃的亭子间,买了羊肉串,还是饿。拉我们过来的司机师傅步行好远过来接,跟着他走,上车,回市区。
到大雁塔附近,看了看那个塔尖尖,没有产生一点儿想庙的念头。随便找个地方吃了碗浆水面,酸酸的,搭地铁去了火车站。车站正在装修,开车前一小时才让进。外面坐着许多人,我们也坐在蜿蜒壮观的古城墙下的石头台阶上,有几个打工的外地人正在打电话抱怨同伴,“看你那个身份证,跟电脑上的名字同名不同字,这是咋办的?”
还有个背小布包,里面装着些很长的烂纸的瘦男人到处跟人说他手机掉了,想借10块钱。旁边的一位大姐嘴巴很利索,“我们手机也掉了,身上也没带钱。”那人才讪讪地走开。
西安,我曾经那么向往的地方,看上去仿古建筑那么美好!连一把黄土都那么有历史感,却让我感觉如此压抑。估计是跟秦始皇有关吧!那些人俑模特的真实身份应该是军人,烧成陶俑,经过烈火的洗礼,得以留存千年,按说他们该藏在地宫里的,被挖出来展览,想必出乎秦国君臣们的意料,他们不是属于人间的。
avatar
饭后钟声
33楼
全文终。抽空整理润色一下。
avatar
饭后钟声
34楼
我想我是不喜欢兵马俑的。
avatar
饭后钟声
35楼
见到一个比喻,“人当了一回兵,就像土烧成了陶,即便破成碎片,每个颗粒依然坚硬,依然散发着特殊的光彩。而土,就算是捏成形,涂上炫丽的色彩,一旦受挤压,又会回归松散。这其间的差距,就是一场火的淬炼。”
杜甫有诗:“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一夜隧道,稀里糊涂被运出川,到西安南站下车,打车直接奔地铁站,办健康码一码通上车,郊区,人少。坐几站地再看,地铁上人还是很少,按说9点多正是出行高峰期,不该这样,看上去远比成都地铁生意清淡。
在西安倒车,有10个小时的空儿。朋友们都说西安是个文化古城,城墙和碑林都值得一看,碑林里有颜真卿的多宝塔碑,还有昭陵六骏尚存的四骏。翻旅游攻略,去各著名景点动辄几小时的车程,同伴晕车,坐不了长途客车,估计兵马俑、华清池、骊山和华山都没得看,顶多在市中心随便走走,吃点喝点,再看看大雁塔和大明宫遗址。
入川时,瞥一眼西安和临潼夜景,灯光闪烁,参差十万人家,像个繁华城市,记得有评书说伍子胥参加临潼斗宝会,拿到十八国公正明辅的荣誉头衔,心向往之,可去不成,也想看看泾水流、渭水流。想想以西安之大,旅游景点之多,我能做的只是在街上逛逛,入宝山而空手出来,怎不叫人怅然神伤!唯美食可以抚慰伤感的灵魂,于是,我就坐在小店里啃肉夹馍,吃米皮,好歹落个肚子圆。
吃饱饭,腿似乎有劲儿了,背着包包出来,找大雁塔。巧遇一位出租车司机,谈好价钱,答应包车拉我们去看兵马俑。查查打滴滴车的价位,250元左右,另外还得付来回的高速过路费,加起来虽比这位出租车师傅要的价略低,但不是包车,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万一回城时找不到车,可咋回来?还得定旅馆住一夜,不能图贱买老牛。事实证明,我们选择正确。这位司机师傅开车极稳,一点儿不晕车,服务又好,到景区后,又介绍注意事项,带我们步行很远,买门票,还给同伴买半价票,省下60块钱,平安送进景区。
西安的高兄一路电话微信帮忙安排行程,感谢他的盛情,稍微缓解了初到陌生城市的紧张感。可能我喜欢美好的自然风景,对秦始皇这样的霸气帝王有几分排斥,看的又是陪葬的兵马俑,心里总有点不顺溜,边看边想着早点离开。
先看铜车马展,灯光极暗,人走动,像游走在古墓里,影影绰绰的;接着看稀奇古怪木头雕琢的艺术品,黄花梨的茶台啦,茶墩子啦,大小木头工艺品和雕像;临出门,去楼上看了玉器展,精美润泽的玉雕,咱一件也买不起,离远远的欣赏欣赏,稳稳当当走路,生怕摔跤碰到,随便一件工艺品都是成千上万的,几十万的也有,把我论斤卖给展览馆都不够一件的价钱。想想难过,进来前俺的司机师傅还叮嘱过,你们外地人,别乱买纪念品。看咱像能买得起那么贵玉器的人吗?
兵马俑看不懂我,我也看不懂兵马俑。
显然他们是用泥捏又烧制过的,据说当时做一个真人这么高的俑需要2个月时间,不知道李斯和章邯他们咋监工的。莫非先得去征民工?农闲时,管事儿的拿个小镗镗锣,敲啊敲,或者敲敲木头梆子,喊:“都出来了!官爷们发肉夹馍呢!小民一个个从各自的小泥巴草房里出来,男女老少都有,看看果然抬个大簸箩,香喷喷的肉夹馍,一人拿一个,开吃!吃完,当官的说,“有一个大工程需要做,男人们谁跟我去呀?肉夹馍管饱,还有羊肉汤喝。工钱一天三毛!”
就这么忽悠了一批壮年男人,去运土捏泥巴人。毕竟这是个手艺活儿,需要培训,得有一定的技术和审美能力,不是相当于大秦国国美、央美毕业的雕塑专业学生,也得是类似山东蓝翔毕业的会开老式木牛流马那样古旧挖掘机的技术工人。
没有思想只会机械搬砖的奴隶做不出这么伟大的艺术品。
不对呀,那时估计还没白吉馍。吃点小米饭,打个野兔子已经不错了。葡萄、西瓜、辣椒都没有,大米估计产量不高,轮不到老百姓吃。想不出来他们拿啥好东西忽悠工匠们去干活儿的。
全凭猜想,觉得工匠们应该有点啥盼头,比较乐意做这工作,还没意识到几十年的泥巴捏下来,最后会让自己陪葬在墓园。西安这么缺水的地方,天天和泥,一身污垢,天热天冷,下雨下雪的,穿着麻袋片一样的衣裳,手裂脚烂的,不能洗澡。吃的又差,咸菜加小米饭或没去皮儿的麦饭,每天梗着脖子吞咽下肚,人活着都难,心情不愉快,哪里能做出好艺术品呢?
雨从都江堰追到了西安,不时滴答一阵儿。
走累了,就找个地方坐下休息。别人似乎都不知疲倦,围着跪射俑在拍照。这个射箭俑,导游说是镇馆之宝,他单独在一个大玻璃柜子里住着,做工精细,一根根头发丝都显,背后的红油彩还没褪尽。
展览大厅的灯光暗暗的,坑边上有几个发光的显示屏,在展示一些关于景区和俑的信息。比较喜欢那个牵马俑,特意转到后面,看到马尾巴的部位有一个黑窟窿,里面塞着长长细细的一根泥马尾巴!
最先去的是二号坑展厅,阵势虽宏大,可挖掘出来的部分很少,大多是一道道土墙,里面夹着略低于土墙的沟,那黄土里应该是藏着兵马俑之类文物的。又有许多人俑和马俑的断臂残肢,其中有一匹马前半身藏在墙里看不到,后半身和一个屁股露在承重墙外,看得我替考古人员发愁,这可咋办噢!按说间隔着兵马俑坑道的承重墙是不能挖开的,可不挖开,整个马出不来。
上网搜了修复工作的流程,一时释然。原来修复工作人员是拿个小手术刀、小刷子和离子水工作的,清理个小碎片都得好几个工作日,轮到挖那半匹马,大约得几十或几百年以后呢!看看那些集中在大厅后部正在修复的人俑,挂着牌子,打着支架,有的脸上缺一块,有的身上缺几块,有的包着塑料布,像极一个个伤兵。
考古修复工作得慢工出细活,心急不得。我们去的时候,没看到坑里有工作人员,可能他们在休息吧!按说他们上班时间应该跟游人的时间一致,不可能等游人都走了,大黑夜才穿着软底鞋,下土坑去扇个小电扇粘贴刷补那些兵马俑。大半夜的,厅又大,万一某个俑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活过来了,多吓人噢!
看过二号坑看三号坑,最后向回走,绕一大圈进一号坑的大厅。坑里特意留了个标记,注明当年打井发现兵马俑的位置,这个挖井的故事也跟着兵马俑得以留名。
我似乎不喜欢这里,记得邯郸博物馆展览过一些墓里陪葬的小泥人,只有一巴掌多高,像孩子们的玩具,好几百个,就那么摆开,放满一大长桌子。
这里的兵和马俑跟真的一样大,兵士们一排排列队站在坑里,看上去都很精神,大睁着俩眼睛,梳着不同形状的发髻,站的笔直。面部表情没有大悲大喜的,看上去似乎很安静,真人站在队列里一般。大多数俑都是健壮型的,个别看上去较瘦,骨架纤细,像个没发育完全的少年,他也那么站着,在一号厅的西边坑里。
我想,做俑时,应该有模特的,有可能先对着列好队的军人们,先捏许多小小的泥巴人,然后再排好队,脸朝前的,脸朝外的,牵着马的,将军俑,普通俑,做姿势射箭的……像房地产做的缩微楼房模型图那样。这样就不用让那些军人模特整天站着等了。只是我的猜想,没有看到缩微版的小人呢!可能那些做草稿的纯粹就是泥巴,用完就毁掉混进泥土里,再无踪影。
阴阴暗暗的大展厅,再壮观的兵马俑军阵,给我的感觉也不舒服。这些军士千人千面,但没有敦煌壁画里那些人表情动作有趣,单看一个,也没有腾腾的杀气,就是那么默默站着,像在等待检阅。这些人里,明显没有后勤保障部门的。个头儿整齐划一,像仪仗队,却没举着着仪仗队的那些金瓜斧钺旗帜回避牌等礼仪用品。
秦地艰苦,秦人受苦受累惯了,他们打仗时,或许带个小米干饭团子就是一顿饭,煮点儿带壳小麦也是一顿饭,装几个梨就是水。而其他六国的军士,吃大米的,需要有汤有菜才能咽下饭。吃面食的更麻烦,行军打仗光炊事班就得比秦军多用好几个人。
一种压迫感,让我几乎无法呼吸。那些面部表情细微的人俑,一个个应该都是久经沙场杀人不眨眼的军士,他们有简单轻便的披甲,但大多都直接梳个发髻,没有头盔。冷兵器时代,都是需要盔甲的,穿戴这么少,上战场那是很拼命呢!
看样子,他们已经习惯了秦国的酷法和奖励机制,一切都那么云淡风轻。他们为秦始皇打下了锦绣江山,统一了六国,让六国的人也像他们一样过着逼仄的日子,过着苦难的日常的生活,受着暴君的迫害和压榨,类似于为虎作伥。土烧成了陶,破成碎片,依然在地宫里保护着秦始皇,展示他的威严于千古之后。
雨还在下。心疼门票钱,又去二号坑大厅转悠了一圈。出了景区,却迷路了,没看到来时那个高大的秦始皇雕像。只见许多卖纪念品和小吃的亭子间,买了羊肉串,还是饿。拉我们过来的司机师傅步行很远过来接,跟着他走,上车,回市区。
到大雁塔附近,看了看那个塔尖尖,没产生一点儿想进庙的念头。随便找个地方吃了碗浆水面,酸酸的,搭地铁去了火车站。
车站正在装修,开车前一小时才让进。外面坐着许多人,我们也坐在蜿蜒壮观的古城墙下的白石头台阶上,有几个打工的外地人正在打电话抱怨同伴,“看你那个身份证,跟电脑上的名儿不同字,这是咋办的?”
一个背小布包,里面装着些很长的烂纸卷的瘦男人到处跟人说他手机掉了,想借10块钱。旁边的一位大姐嘴巴很利索,“我们手机也掉了,身上也没带钱。”那人才讪讪地走开。
西安,我曾经那么向往的地方,看上去仿古建筑那么美好!街道那么宽广,连一把黄土都那么有历史感,却让我感觉如此压抑。估计是跟秦始皇有关吧!那些军人的形象被烧成陶俑,经过烈火的洗礼,得以留存千年,按说他们该藏在地宫里的,被挖出来展览,想必页出乎秦国君臣们的意料,他们不是属于人间的。
全文终,写于2020年8月2日
avatar
饭后钟声
36楼

有个比喻,“人当了一回兵,就像土烧成了陶,即便破成碎片,每个颗粒依然坚硬,依然散发着特殊的光彩。而土,就算是捏成形,涂上炫丽的色彩,一旦受挤压,又会回归松散。这其间的差距,就是一场火的淬炼。”
杜甫有诗:“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一夜隧道,稀里糊涂被运出川,到西安南站下车,打车直接奔地铁站,办健康码一码通上车,郊区,人少。坐几站地再看,地铁上人还是很少,按说9点多正是出行高峰期,不该这样,看上去远比成都地铁生意清淡。
在西安倒车,有10个小时的空儿。朋友们都说西安是个文化古城,城墙和碑林都值得一看,碑林里有颜真卿的多宝塔碑,还有昭陵六骏尚存的四骏。翻旅游攻略,去各著名景点动辄几小时的车程,同伴晕车,坐不了长途客车,估计兵马俑、华清池、骊山和华山都没得看,顶多在市中心随便走走,吃点喝点,再看看大雁塔和大明宫遗址。
入川时,瞥一眼西安和临潼夜景,灯光闪烁,参差十万人家,古都繁华,记得有评书说伍子胥参加临潼斗宝会,拿到十八国公正明辅的荣誉头衔,心向往之;也想看看泾水流、渭水流,泾渭分明,可都去不成。想想以西安之大,旅游景点之多,我能做的只是在街上逛逛,入宝山而空回,怎不叫人怅然神伤!唯美食可以抚慰伤感的灵魂,于是,我坐在小店里啃肉夹馍,吃米皮,好歹落个肚子圆。
吃饱饭,腿似乎有劲儿了,背着包包出来,找大雁塔。巧遇一位出租车司机,谈好价钱,答应包车拉我们去看兵马俑。查查打滴滴车的价位,250元左右,另外还得付来回的高速过路费,加起来虽比这位出租车师傅要的价略低,但不是包车,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万一回城时找不到车,可咋回来?还得定旅馆住一夜,不能图贱买老牛。事实证明,我们选择正确。这位司机师傅开车极稳,一点儿不晕车,服务又好,到景区后,又介绍注意事项,带我们步行很远,买门票,还给同伴买半价票,省下60块钱,平安送进景区。
西安的高兄一路电话微信帮忙安排行程,感谢他的盛情,稍微缓解了初到陌生城市的紧张感。可能我喜欢美好的自然风景,对秦始皇这样的霸气帝王有几分排斥,看的又是陪葬的兵马俑,心里总有点不顺溜,边看边想着早点离开。
先看铜车马展,灯光极暗,人走动,像游走在古墓里,影影绰绰的;接着看稀奇古怪木头雕琢的艺术品,黄花梨的茶台啦,茶墩子啦,大小木头工艺品和雕像;临出门,去楼上看了玉器展,精美润泽的玉雕,咱一件也买不起,离远远欣赏欣赏,稳稳当当走路,生怕摔跤碰到,随便一件工艺品都是成千上万的,几十万的也有,把我论斤卖给展览馆都不够一件的价钱。想想难过,进来前俺的司机师傅还叮嘱过,你们外地人,别乱买纪念品。看咱像能买得起那么贵玉器的人吗?
兵马俑看不懂我,我也看不懂兵马俑。
显然他们是用泥捏又烧制过的,据说当时做一个真人这么高的俑需要2个月时间,不知道李斯和章邯他们咋监工的。莫非先得去征民工?农闲时,管事儿的拿个小镗镗锣,敲啊敲,或者敲敲木头梆子,喊:“都出来了!官爷们发肉夹馍呢!小民一个个从各自的小泥巴草房里出来,男女老少都有,看看果然抬个大簸箩,香喷喷的肉夹馍,一人拿一个,开吃!吃完,当官的说,“有一个大工程需要做,男人们谁跟我去呀?肉夹馍管饱,还有羊肉汤喝。工钱一天三毛!”
就这么忽悠了一批壮年男人,去运土捏泥巴人。毕竟这是个手艺活儿,需要培训,得有一定的技术和审美能力,不是相当于大秦国国美、央美毕业的雕塑专业学生,也得是类似山东蓝翔毕业的会开老式木牛流马那样古旧挖掘机的技术工人。
没有思想只会机械搬砖的奴隶做不出这么伟大的艺术品。
不对呀,那时估计还没白吉馍夹肉。吃点小米饭,打个野兔子已经不错了。葡萄、西瓜、辣椒、玉米、白菜都没有,大米估计产量不高,轮不到老百姓吃。想不出来他们拿啥好东西忽悠工匠们去干活儿的。
全凭猜想,觉得工匠们应该有点啥盼头,比较乐意做这工作,还没意识到几十年的泥巴捏下来,最后会让自己陪葬在墓园。西安这么缺水的地方,天天和泥,一身污垢,天热天冷,下雨下雪的,穿着麻袋片一样的衣裳,冬天一件老羊皮袄,手裂脚烂的,不能洗澡。吃的又差,咸菜酱加小米饭或没去皮儿的麦饭,每天梗着脖子吞咽下肚,人活着都难,心情不愉快,哪能做出好艺术品呢?
雨从都江堰追到了西安,不时滴答一阵儿。
走累了,找个地方坐下休息。别人似乎都不知疲倦,围着跪射俑在拍照。这个射箭俑,导游说是镇馆之宝,他单独在一个大玻璃柜子里住着,做工精细,一根根头发丝都显,背后的红油彩还没褪尽。
展览大厅的灯光暗暗的,坑边上有几个发光的显示屏,在展示一些关于景区和俑的信息。比较喜欢那个牵马俑,特意转到后面,看到马尾巴的部位有一个黑窟窿,里面塞着长长细细的一根泥马尾巴!
最先去的是二号坑展厅,阵势虽宏大,可挖掘出来的部分很少,大多是一道道土墙,里面夹着略低于土墙的沟,那黄土里应该是藏着兵马俑之类文物的。又有许多人俑和马俑的断臂残肢,其中有一匹马前半身藏在墙里看不到,后半身和一个屁股露在承重墙外,看得我替考古人员发愁,这可咋办噢!按说间隔着兵马俑坑道的承重墙是不能挖开的,可不挖开,整个马出不来。
上网搜了修复工作的流程,一时释然。原来工作人员是拿个小手术刀、小刷子和离子水修复的,清理个一小碎片都得好几个工作日,轮到挖那半匹马,大约得几十或几百年以后呢!看看那些集中在大厅后部正在修复的人俑,挂着牌子,打着支架,有的脸上缺一块,有的身上缺几块,有的包着塑料布,像极一个个伤兵。
考古修复工作得慢工出细活,心急不得。我们去的时候,没看到坑里有工作人员,可能他们在休息吧!按说他们上班时间应该跟游人的时间一致,不可能等游人都走了,大黑夜才穿着软底鞋,下土坑去扇个小电扇粘贴刷补那些兵马俑。大半夜的,厅又大,万一某个俑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活过来了,多吓人噢!
看过二号坑看三号坑,最后向回走,绕一大圈进一号坑的大厅。坑里特意留了个标记,注明当年打井发现兵马俑的位置,这个挖井的故事也跟着兵马俑得以留名。
我似乎不喜欢这里,记得邯郸博物馆展览过一些墓里陪葬的小泥人,只有一巴掌多高,像孩子们的玩具,好几百个,就那么摆开,放满一大长桌子。
西安的兵马俑跟真的一样比例,兵士们一排排站在坑里,看上去都很精神,大睁着俩眼睛,梳着不同形状的发髻,站的笔直。面部表情没有大悲大喜的,看上去似乎很安静,真人站队列一般。大多数俑都是健壮型的,个别看上去较瘦,骨架纤细,像个没发育完全的少年,他也那么站着,在一号厅的西边坑里。
盘泥条、做泥人模型、烧制、上油彩,那时做一个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我想,做俑时,应该有模特的,有可能先对着列好队的军人们,捏许多小小的泥巴人,然后再排好队,脸朝前的,脸朝外的,牵着马的,将军俑,士兵俑,做姿势射箭的……像房地产做的缩微楼房模型图那样。这样就不用让那些军人模特整天站着等了。只是我的猜想,没有看到缩微版的小人呢!可能那些做草稿的纯粹就是泥巴,用完就毁掉混进泥土里,再无踪影。
阴阴暗暗的大展厅,再壮观的兵马俑军阵,给我的感觉也不舒服。这些军士千人千面,但没有敦煌壁画里那些人表情动作有趣,单看一个,也没有腾腾的杀气,就是那么默默站着,像在等待检阅。这些人里,明显没有后勤保障部门的。个头儿整齐划一,像仪仗队,却没举着着仪仗队的那些金瓜斧钺旗帜回避牌等礼仪用品。
秦地艰苦,秦人受苦受累惯了,他们打仗时,或许带个小米干饭团子就是一顿饭,煮点儿带壳小麦也是一顿饭,装几个梨就是水。而其他六国的军士,吃大米的,需要有汤有菜才能咽下饭。吃面食的更麻烦,行军打仗光炊事班就得比秦军多用好几个人。
一种压迫感,让我几乎无法呼吸。那些面部表情细微的人俑,一个个的原型应该都是久经沙场杀人不眨眼的军士,他们有简单轻便的披甲,但大多都直接梳个发髻,没有头盔。冷兵器时代,都是需要盔甲的,穿戴这么少,头部难避刀剑,青铜箭能射穿甲胄,上战场那是很拼命呢!
看样子,他们已经习惯了秦国的酷法和奖励机制,一切都看的那么云淡风轻。他们为秦始皇打下了锦绣江山,统一了六国,让六国的人也像他们一样过着逼仄的日子,过着苦难生活,服徭役、修陵墓、垒长城,交租纳税,受着暴君的迫害和压榨,类似于为虎作伥。土烧成了陶,破成碎片,依然在地宫里保护着秦始皇,展示他的威严于千古之后。
雨还在下。
心疼门票钱,又去二号坑大厅转悠了一圈。出景区,却迷路了,没看到来时那个高大的秦始皇雕像。只见许多卖纪念品和小吃的亭子间,买了羊肉串,还是饿。拉我们过来的司机师傅步行很远过来接,跟着他走,上车,回市区。
到大雁塔附近,看了看那个塔尖尖,没产生一点儿想进庙的念头。唐僧师徒的雕像在广场上立着,随便找个地方吃了碗浆水面,酸酸的,搭地铁去了火车站。
车站正在装修,开车前一小时才让进。外面坐着许多人,我们也坐在蜿蜒壮观的古城墙下的白石头台阶上,有几个打工的外地人正在打电话抱怨同伴,“看你那个身份证,跟电脑上的名儿不同字,这是咋办的?”
一个背小布包,里面装着些很长的烂纸卷的瘦男人到处跟人说他手机掉了,想借10块钱。旁边的一位大姐嘴巴很利索,“我们手机也掉了,身上也没带钱。”那人才讪讪地走开。
西安,我曾经那么向往的地方,看上去仿古建筑那么美好!街道那么宽广,连一把黄土都那么有历史感,却让我感觉如此压抑。估计是跟秦始皇有关吧!那些军人的形象被烧成陶俑,经过烈火的洗礼,得以留存千年,按说他们该藏在地宫里的,被挖出来展览,想必也出乎秦国君臣们的意料,他们不是属于人间的。
avatar
饭后钟声
37楼
一直处于修改状态,总算结束。
avatar
饭后钟声
38楼
看样子,他们已经习惯了秦国的酷法和奖励机制,像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把给秦王打江山、维护帝王的铁腕统治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忘记了自己出身是乡村农家的子弟兵,“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他们为秦始皇打下锦绣江山,统一了六国,让六国的人也像他们和他们的父老乡亲一样过着逼仄的日子,苦难生活,服徭役、修陵墓、垒长城,交租纳税,受着暴君的迫害和压榨,类似于为虎作伥。土烧成了陶,破成碎片,依然在地宫里保护着秦始皇,展示他的威严于千古之后。
avatar
饭后钟声
39楼
西安观兵马俑记(最终版)
杜甫有诗:“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一夜隧道,稀里糊涂被运出川,到西安南站下车,打车直接奔地铁站,办健康码一码通上车,郊区,人少。坐几站地再看,地铁上人还是很少,按说9点多正是出行高峰期,不该这样,看上去远比成都地铁生意清淡。
在西安倒车,有10个小时的空儿。朋友们都说西安是个文化古城,城墙和碑林都值得一看,碑林里有颜真卿的多宝塔碑,还有昭陵六骏尚存的四骏。翻旅游攻略,去各著名景点动辄几小时的车程,同伴晕车,坐不了长途客车,估计兵马俑、华清池、骊山和华山都没得看,顶多在市中心随便走走,吃点喝点,再看看大雁塔和大明宫遗址。
入川时,瞥一眼西安和临潼夜景,灯光闪烁,参差十万人家,古都繁华,记得有评书说伍子胥参加临潼斗宝会,拿到十八国公正明辅的荣誉头衔,心向往之;也想看看泾水流、渭水流,泾渭分明,可都去不成。想想以西安之大,旅游景点之多,我能做的只是在街上逛逛,入宝山而空回,怎不叫人怅然神伤!唯美食可以抚慰伤感的灵魂,于是,我坐在小店里啃肉夹馍,吃米皮,好歹落个肚子圆。
吃饱饭,腿似乎有劲儿了,背着包包出来,找大雁塔。巧遇一位出租车司机,谈好价钱,答应包车拉我们去看兵马俑。查查打滴滴车的价位,250元左右,另外还得付来回的高速过路费,加起来虽比这位出租车师傅要的价略低,但不是包车,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万一回城时找不到车,可咋回来?还得定旅馆住一夜,不能图贱买老牛。事实证明,我们选择正确。这位司机师傅开车极稳,一点儿不晕车,服务又好,到景区后,又介绍注意事项,带我们步行很远,买门票,还给同伴买半价票,省下60块钱,平安送进景区。
西安的高兄一路电话微信帮忙安排行程,感谢他的盛情,稍微缓解了初到陌生城市的紧张感。可能我喜欢美好的自然风景,对秦始皇这样的霸气帝王有几分排斥,看的又是陪葬的兵马俑,心里总有点不顺溜,边看边想着早点离开。
先看铜车马展,灯光极暗,人走动,像游走在古墓里,影影绰绰的;接着看稀奇古怪木头雕琢的艺术品,黄花梨的茶台啦,茶墩子啦,大小木头工艺品和雕像;临出门,去楼上看了玉器展,精美润泽的玉雕,咱一件也买不起,离远远欣赏欣赏,稳稳当当走路,生怕摔跤碰到,随便一件工艺品都是成千上万的,几十万的也有,把我论斤卖给展览馆都不够一件的价钱。想想难过,进来前俺的司机师傅还叮嘱过,你们外地人,别乱买纪念品。看咱像能买得起那么贵玉器的人吗?
兵马俑看不懂我,我也看不懂兵马俑。
显然他们是用泥捏又烧制过的,据说当时做一个真人这么高的俑需要2个月时间,不知道李斯和章邯他们咋监工的。莫非先得去征民工?农闲时,管事儿的拿个小镗镗锣,敲啊敲,或者敲敲木头梆子,喊:“都出来了!官爷们发肉夹馍呢!小民一个个从各自的小泥巴草房里出来,男女老少都有,看看果然抬个大簸箩,香喷喷的肉夹馍,一人拿一个,开吃!吃完,当官的说,“有一个大工程需要做,男人们谁跟我去呀?肉夹馍管饱,还有羊肉汤喝。工钱一天三毛!”
就这么忽悠了一批壮年男人,去运土捏泥巴人。毕竟这是个手艺活儿,需要培训,得有一定的技术和审美能力,不是相当于大秦国国美、央美毕业的雕塑专业学生,也得是类似山东蓝翔毕业的会开老式木牛流马那样古旧挖掘机的技术工人。
没有思想只会机械搬砖的奴隶做不出这么伟大的艺术品。
不对呀,那时估计还没白吉馍夹肉。吃点小米饭,打个野兔子已经不错了。葡萄、西瓜、辣椒、玉米、白菜都没有,大米估计产量不高,轮不到老百姓吃。想不出来他们拿啥好东西忽悠工匠们去干活儿的。
全凭猜想,觉得工匠们应该有点啥盼头,比较乐意做这工作,还没意识到几十年的泥巴捏下来,最后会让自己陪葬在墓园。西安这么缺水的地方,天天和泥,一身污垢,天热天冷,下雨下雪的,穿着麻袋片一样的衣裳,冬天一件老羊皮袄,手裂脚烂的,不能洗澡。吃的又差,咸菜酱加小米饭或没去皮儿的麦饭,每天梗着脖子吞咽下肚,人活着都难,心情不愉快,哪能做出好艺术品呢?
雨从都江堰追到了西安,不时滴答一阵儿。
走累了,找个地方坐下休息。别人似乎都不知疲倦,围着跪射俑在拍照。这个射箭俑,导游说是镇馆之宝,他单独在一个大玻璃柜子里住着,做工精细,一根根头发丝都显,背后的红油彩还没褪尽。
展览大厅的灯光暗暗的,坑边上有几个发光的显示屏,在展示一些关于景区和俑的信息。比较喜欢那个牵马俑,特意转到后面,看到马尾巴的部位有一个黑窟窿,里面塞着长长细细的一根泥马尾巴!
最先去的是二号坑展厅,阵势虽宏大,可挖掘出来的部分很少,大多是一道道土墙,里面夹着略低于土墙的沟,那黄土里应该是藏着兵马俑之类文物的。又有许多人俑和马俑的断臂残肢,其中有一匹马前半身藏在墙里看不到,后半身和一个屁股露在承重墙外,看得我替考古人员发愁,这可咋办噢!按说间隔着兵马俑坑道的承重墙是不能挖开的,可不挖开,整个马出不来。
上网搜了修复工作的流程,一时释然。原来工作人员是拿个小手术刀、小刷子和离子水修复的,清理个一小碎片都得好几个工作日,轮到挖那半匹马,大约得几十或几百年以后呢!看看那些集中在大厅后部正在修复的人俑,挂着牌子,打着支架,有的脸上缺一块,有的身上缺几块,有的包着塑料布,像极一个个伤兵。
考古修复工作得慢工出细活,心急不得。我们去的时候,没看到坑里有工作人员,可能他们在休息吧!按说他们上班时间应该跟游人的时间一致,不可能等游人都走了,大黑夜才穿着软底鞋,下土坑去扇个小电扇粘贴刷补那些兵马俑。大半夜的,厅又大,万一某个俑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活过来了,多吓人噢!
看过二号坑看三号坑,最后向回走,绕一大圈进一号坑的大厅。坑里特意留了个标记,注明当年打井发现兵马俑的位置,这个挖井的故事也跟着兵马俑得以留名。
我似乎不喜欢这里,记得邯郸博物馆展览过一些墓里陪葬的小泥人,只有一巴掌多高,像孩子们的玩具,好几百个,就那么摆开,放满一大长桌子。
西安的兵马俑跟真的一样比例,兵士们一排排站在坑里,看上去都很精神,大睁着俩眼睛,梳着不同形状的发髻,站的笔直。面部表情没有大悲大喜的,看上去似乎很安静,真人站队列一般。大多数俑都是健壮型的,个别看上去较瘦,骨架纤细,像个没发育完全的少年,他也那么站着,在一号厅的西边坑里。
盘泥条、做泥人模型、烧制、上油彩,那时做一个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我想,做俑时,应该有模特的,有可能先对着列好队的军人们,捏许多小小的泥巴人,然后再排好队,脸朝前的,脸朝外的,牵着马的,将军俑,士兵俑,做姿势射箭的……像房地产做的缩微楼房模型图那样。这样就不用让那些军人模特整天站着等了。只是我的猜想,没有看到缩微版的小人呢!可能那些做草稿的纯粹就是泥巴,用完就毁掉混进泥土里,再无踪影。
阴阴暗暗的大展厅,再壮观的兵马俑军阵,给我的感觉也不舒服。这些军士千人千面,但没有敦煌壁画里那些人表情动作有趣,单看一个,也没有腾腾的杀气,就是那么默默站着,像在等待检阅。这些人里,明显没有后勤保障部门的。个头儿整齐划一,像仪仗队,却没举着着仪仗队的那些金瓜斧钺旗帜回避牌等礼仪用品。
秦地艰苦,秦人受苦受累惯了,他们打仗时,或许带点炒米、小米干饭团子就是一顿饭,煮点儿带壳小麦也是一顿饭,装几个梨就是水。而其他六国的军士,吃大米的,需要有汤有菜才能咽下饭。吃面食的更麻烦,行军打仗光炊事班就得比秦军多用好几个人。
一种压迫感,让我几乎无法呼吸。那些面部表情细微的人俑,一个个的原型应该都是久经沙场杀人不眨眼的军士,他们有简单轻便的披甲,但大多都直接梳个发髻,没有头盔。冷兵器时代,都是需要盔甲的,穿戴这么少,头部难避刀剑,青铜箭能射穿甲胄,上战场那是很拼命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死后名。”
看样子,他们已经习惯了秦国的酷法和奖励机制,像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把给秦王打江山、维护帝王的铁腕统治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忘了自己出身乡村农家的子弟兵,“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他们为秦始皇打下锦绣江山,统一了六国,让六国的人也像他们和他们的父老乡亲一样过着逼仄的日子,苦难生活,服徭役、修陵墓、垒长城,交租纳税,受着暴君的迫害和压榨,类似于为虎作伥。土烧成了陶,破成碎片,依然在地宫里保护着秦始皇,展示他的威严于千古之后。
雨还在下。心疼门票钱,又去二号坑大厅转悠了一圈。出景区,却迷路了,没看到来时那个高大的秦始皇雕像。只见许多卖纪念品和小吃的亭子间,买了羊肉串,还是饿。拉我们过来的司机师傅步行很远过来接,跟着他走,上车,回市区。
到大雁塔附近,看了看那个塔尖尖,没产生一点儿想进庙的念头。唐僧师徒的雕像在广场上立着,随便找个地方吃了碗浆水面,酸酸的,搭地铁去了火车站。
车站正在装修,开车前一小时才让进。外面坐着许多人,我们也坐在蜿蜒壮观的古城墙下的白石头台阶上,有几个打工的外地人正在打电话抱怨同伴,“看你那个身份证,跟电脑上的名儿不同字,这是咋办的?”
一个背小布包,里面装着些很长的烂纸卷的瘦男人到处跟人说他手机掉了,想借10块钱。旁边的一位大姐嘴巴很利索,“我们手机也掉了,身上也没带钱。”那人才讪讪地走开。
西安,我曾经那么向往的地方,看上去仿古建筑那么美好,街道那么宽广,连一把黄土都那么有历史感,却让我感觉如此压抑。估计是跟秦始皇有关吧!那些军人的形象被烧成陶俑,经过烈火的洗礼,得以留存千年,按说他们该藏在地宫里的,被挖出来展览,想必也出乎秦国君臣们的意料,他们不是属于人间的。
全文终 写于2020年8月2日,微信公众号:维扬之水szp
avatar
饭后钟声
40楼
总算改好,完美!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