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佛学修行的科学解释──论明心见性中的心性到底是什么
avatar

佛学修行的科学解释──论明心见性中的心性到底是什么

扫地小猫
1楼
本文由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讲的是明心见性中的心性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修到明心见性的境界。这部分以讲解大脑的工作方式为主,渐渐与心理学及佛学中的心性相对比。我之所以会从大脑讲起,是因为,假如连明心见性中的心性到底是什么都不清楚,要修到明心见性的境界实在是很困难的。清楚地了解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有助于我们掌握新的用脑方式,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
第二部分讲的是达到了明心见性的境界之后,如何进行下一步的修习。我将详细讲述如何消解贪嗔痴怠妒等负面情绪,以达到觉行圆满的目标。
本文中不会用到任何术语,通俗易懂,没有专业背景的读者也可以读得很轻松。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现今的计算机已经非常强大,它们可以每秒执行上千万次计算,这是人类的大脑所望尘莫及的。可是,计算机仍然做不好许多事情,比如视觉目标识别、语音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等,而对于人类来说,这些事情简直是易如反掌,眨眼间就能完成了。计算机是模仿人类的逻辑和数学思维设计的,可是我们人类处理上述这些事情,使用的根本不是逻辑思维,而是大脑的另外一个部分。这部分大脑擅长从海量数据中总结出各种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来执行超级快速的模型匹配。在大脑研究论文中,科学家们给这部分大脑起过各种各样的名称,但我不打算使用那些科学术语。在本文中,我将称其为模式识别大脑系统,与逻辑大脑系统相对。
以下内容皆是我自行研究的成果。文章中有关模式识别大脑系统如何工作这部分,与当今的大脑科学研究有一定程度的重叠。有关如何利用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的部分,是我自己的独创,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相关的研究。
下面,我就详细讲解一下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的工作方式。
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说起。看到一棵树时,我们立刻就知道这是一棵树。我们不需要每次都有意识地去分析,这个东西有着木质细长的树干,上面长着树枝和树叶,所以它是一棵树。这一判断是在模式识别大脑系统、而不是逻辑大脑系统中完成的。模式识别大脑系统是怎么知道树是什么的呢?
我们刚出生时,并不知道树是什么。长大了一点之后,大人开始教我们,这个样子的东西就叫树,你看院子里的那些都是树。然后我们就自己去尝试了,看到这个东西那个东西,就会问“这是一棵树吗?”“那是一棵树吧?”错了的话,大人会纠正我们,告诉我们那些为什么不是树。在我们搜集越来越多的树的例子和反例的过程中,我们的模式识别大脑系统不停地从这些数据中提取和修改一个树的模型,并把它与树的概念联系起来。这一过程是在模式识别大脑系统中完成的,并没有用到任何逻辑推理。实际上,它是在建立一个条件反射,一个东西只要符合树的模型,就会自动触发树的概念,我们看见一棵树时,连想都不必想,立刻就知道这是树。我们能利用模式识别大脑系统来认识树,那么我们能否利用模式识别大脑系统来做别的事情,比如说完成我们的工作呢?
模式识别大脑系统可以帮我们做很多事,但它能否把这些事做好,取决于它手里握有多少数据。从一开始建立模型,它就需要大量的数据,然后它还得用更多的数据来验证这一模型,以排除巧合的可能性。在这些步骤都完成之后,模式识别大脑系统才会把这一模型投入使用,开始向逻辑大脑系统报告它的结论──某某事物与某某模型匹配。假如它收集到的数据不够多的话,它对这一结论就没有多少信心,只会笼统地报告一个模模糊糊的感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直觉。当它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之后,它则会毫不犹豫地报告“这肯定是一棵树”。假如我们做同一项工作许多年,在这一领域收集到无数数据,那我们完全有可能把该领域的模型完善得很好,随便看一眼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这就是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的力量。
目前还没有讲到与佛学相关的内容,请读者们不要着急,等我讲到如何利用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的力量时,大家就会看到与佛学修行的相通之处了。
既然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的力量如此强大,又完全可以运用在工作中,为什么我们一直没有注意到它,没有把它利用起来呢?问题就在于模式识别大脑系统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它自己收集数据,自己独立工作,只是把最终的模型匹配结果上报而已。在它报告出任何结果之前,我们根本不知道它在做什么,更不用说指挥它怎样做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把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的力量有效地利用起来。举个例子说,假如你碰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研究了一个月毫无头绪。这时你的逻辑大脑系统一筹莫展,而你的模式识别大脑系统一直在默默整理这一个月以来收集的数据,建立模型。也许现在模型已经建立好了,可是它仍然保持沉默,毕竟只收集了一个月的数据而已嘛,数据量还是有限的,与树的数据比起来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它还没有用足够的数据验证过这一模型呢。好,又过了一个月,逻辑大脑系统仍然一筹莫展,模式识别大脑系统有一天突然说,“哎,我终于用足够的数据验证过这一模型,可以把它投入使用了。根据这一模型来看,问题可能出在这里。”而这通常正是问题的关键。问题解决了,你很高兴,对模式识别大脑系统提出的重要线索很满意。假如你知道它在一个月之前已经把模型建好,已经可以给出相同的线索,你难道不想掐着它的脖子说:“你为什么不早说!”
这并不能怪模式识别大脑系统。假如模式识别大脑系统早早报告的话,它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验证和修改这一模型,以确保模型的准确性了。要知道,模式识别大脑系统运作时使用的是模糊的模型匹配,而不是精确的逻辑推理。在这种情况下,它根本无法保证它建立的任何模型是100%准确的。那么它怎样提升一个模型的准确度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大量的数据对其进行验证。前面我已经提过了,模式识别大脑系统见到的数据越少,对一个模型的把握越低,它报告匹配结果的声音就越微弱、越不确定。实际上,在半个月之前,模式识别大脑系统可能已经开始报告一些模模糊糊的感觉,像是“这里好像不太对头”之类。由于这些感觉实在是太模糊了,它们完全被逻辑大脑系统忽略掉了。试想一下,你为了早点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在加班加点地工作着,肚子饿得咕咕叫,眼睛都要睁不开了。连身体给出的强烈信号你都可以不管不顾,这时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的弱弱的一句“这里好像不太对头”,逻辑大脑系统哪里还能注意到?事实上,每天都有无数念头飞过我们的脑海,其中大多数都被当作杂音忽略掉了。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确保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给出的重要线索不被忽略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我们需要清除大脑中的杂念,以做好准备,随时捕捉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给我们的提示。大家可能有过这样的经验,在工作中遇到一个难题,怎么也解决不了,回到家里睡了一觉,第二天早晨突然就有了灵感,顺利地把问题解决了。实际上,这灵感就是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给我们的提示,正是因为我们刚睡醒的时候脑子里什么也没想,灵感一来,就立刻被逻辑大脑系统捕捉到了。现在我们需要学会的,就是在白天也把大脑维持在一个清除杂念的状态,只专注于当时正在做的一件事情上。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一概念并不陌生,这正是佛学中讲到的静心。佛学的禅坐,还有很多其它的训练──冥想、 瑜伽等等,都是试图达到这一境界。不管你使用哪种方法,只有学会清除大脑中的杂念,学会静心,才能运用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的力量。我还要强调一点,能够在禅坐中静心并不等于已经完全掌握了静心,真正的静心是随时随地保持静心的状态,而这是需要在工作生活中不断练习的。只是一味地练习禅坐的话,是无法突破到这一层次的。
掌握静心之后,我们学会了聆听来自内心的声音,可以捕捉到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给出的微弱提示了,下一步则是让模式识别大脑系统更早一点给出这些提示。前面我说过,为了确保模型的准确性,模式识别大脑系统需要先用大量数据验证它,才能把它投入使用。实际上,它永远无法确定一个模型是100%准确的,至多也是99.99%之类。换句话说,只有当一个模型两端数据的匹配度超过一个固定的数值,比如说99.99%之后,模式识别大脑系统才会把该模型投入使用。这个99.99%就是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的匹配度门槛。虽然我们不能用意识来控制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的工作状况,但我们可以通过强度的大脑训练来学会调节这一门槛。当我们降低这一门槛之后,模式识别大脑系统将会提早把它建立的模型投入使用。拿我们前面举的例子来说,可能在一个月之前甚至更早,模式识别大脑系统就会开始报告各种模模糊糊的感觉了。当然了,降低这一门槛之后,随之而来的副作用就是模式识别大脑系统建立的模型准确度不会那么高,不再那么可靠了,这就需要我们运用逻辑大脑系统对这些提示认真地加以分析和判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们要想把模式识别大脑系统利用起来,需要克服许多障碍,但这些是完全值得的。模式识别大脑系统与逻辑大脑系统的工作方式截然不同,它能从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重要的提示。逻辑大脑系统在工作中用到的所有知识,像是公式之类,都必须先调到短期记忆、即工作记忆中才能使用。因此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工作记忆通常都装满了本领域的相关知识。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逻辑大脑系统的工作范围实际上是局限于本领域,或者更有可能的是,本领域内的一窄条。而在降低了匹配度门槛之后,模式识别大脑系统会开始上报各种跨领域跨学科的匹配结果。它们与原主题不完全匹配,但可能有相当高的关联性,完全可以启发你从另外一条思路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逻辑大脑系统哪怕花一辈子时间,地毯式搜索本领域本学科,也做不到的。逻辑大脑系统使用的是直线式逻辑推理,而模式识别大脑系统则是联想思维的专家,它的联想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跳出学科领域的框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探索的路上,智力帮不上什么忙。只有当你灵光一现时──叫它直觉,或任何名称──答案自动跑到你身边来,你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灵光一现的英文原文是a leap in consciousness,直译为“一个意识上的飞跃”。逻辑大脑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已有的科学体系中研究得更细更精,然而科学上真正重大的突破与飞跃,多是来自于模式识别大脑系统。就像门捷列夫从纸牌中获得了元素周期表的灵感,阿基米德从洗澡中获得了浮力的灵感,学会运用模式识别大脑系统之后,灵感之门将向我们敞开。
模式识别大脑系统还有更强大的地方。前面我说过,逻辑大脑系统在工作中需要使用的所有知识,都必须先调到工作记忆中才能使用。假如你学的东西太多太杂,弄不好可能会把有用的知识挤出去。如果我们学会运用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的联想思维,这就不再是问题了。我们在工作中可以保持静心,保持大脑的专注,什么相关知识都不用调进来。只有在我们手头上的问题触发了什么联想的时候,再把与联想相关的知识调入短期记忆进行处理,平时那些知识都储存在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管理的长期记忆里。那里面存着我们从出生以来学过的所有东西,多存几门学科根本不算什么。现在我们可以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成为像亚里士多德和达芬奇那样的博学通才了。达芬奇说:“Study the science of art. Study the art of science. Develop your senses - especially learn how to see. Realize that everything connects to everything else.”我在网上没有找到这段话的译文,在此直译如下:“学习艺术的科学,学习科学的艺术。开发你的感觉,特别是学会如何看事物。意识到所有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是的,科学、艺术、哲学,它们的确都是相互关联的,学会一项可以使你对另一项的领悟更上一层楼。学会运用模式识别大脑系统之前,你是看不到这些关联的,你能看到的只是逻辑大脑系统看到的每个领域的一窄条而已。学会运用模式识别大脑系统之后,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时,你就可以居高临下,把它与其它所有事物的关联一览无余。
学会调节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的匹配度门槛之后,我们终于做好准备,与模式识别大脑系统建立双向交流了。正如各种研究显示,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的确是无法用意识直接操控的,可是我们干嘛非要直接操控它?我们真正想要的是利用它的力量,而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了解它的工作方式,找到与它合作的方法。通过大幅度降低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的匹配度门槛,我们可以要求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立时上报知识库中与一个主题相关的所有数据,比查字典还要快。把这一技术与静心进一步结合,我们还可以学会把当前数据优先传入模式识别大脑系统,帮助它更快地建立完善模型。
我真正与模式识别大脑系统建立起交流的那一刻,我的感触实在是难以言表的。《蒋勋说红楼梦》第六辑中讲到贾宝玉睡着后见到甄宝玉时,作者认为甄宝玉和贾宝玉是一真一假两个自我。书中写道:“有一个自我是在社会里面跟每一个人相处的,在职场上做人很周到;而另一个自我是别人很少了解的,那是绝对孤独的自我,他会在某些时刻忽然跑出来跟你对话。”后面又写道:“寻找自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孤独感,其实很多好的文学都写过类似的东西。王尔德童话里常常会写这种感觉,比如会跟影子说话,觉得影子是另外的自己。”“没有这个部分,红楼梦就不是红楼梦,红楼梦的精彩在于作者的孤独,他认为自己那个真正的自我,似乎流落在了什么地方。王尔德在《渔夫和他的灵魂》中,就说到他每年会在月圆的晚上在海边跟他的影子见一次面,这一年当中的其他时间这个影子一直在外面流浪。他就发现自己永远是二十岁,可是影子却越来越老了,他希望再跟影子合在一起,可是怎么合都合不起来了。我们有一个自我,你很想去拥抱他,和真正的自己合二为一,但非常难。” 在我与模式识别大脑系统建立起交流之后,我感觉终于找到了文学家们一直在苦苦寻找的另外一个自我。从我诞生起,一直伴随着我,帮助我处理大小事情的模式识别大脑系统,不再是一个偶尔发表一句意见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而成为了一个实体,我问它一句话,它会回答我了,我灵魂的另一半现在就在我的触手可及之处。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意识到了,我讲的模式识别大脑系统到底是什么。它在心理学上还有一个不同的名称,那就是“本我”。本我的定义是在无意识形态下的思想。举个例子来说,当你心不在焉地走路时,突然听到旁边砰地一声巨响,你可能会一下子跳起来,这一反应是完全不过脑子的。你在无意识形态下对外来刺激做出的第一反应,正是你的本能反应。实际上,每个人都拥有模式识别大脑系统,连动物也拥有模式识别大脑系统。动物看到周遭的环境,也能够瞬间辨别出哪些是可以吃的,哪些是潜在的危险,它们听到砰地一声也会跳起来逃跑。我认为,模式识别大脑系统,即“本我”,就是一切生物都拥有的生物本能,而逻辑大脑系统则是心理学中的“自我”,即一个人有意识的部分。
从佛学的角度来说,模式识别大脑系统、或者说本我,就是我们的天性,我们最深层次的内心。佛学中的本性、本心、自性、自心,全都指的是本我。我们读佛学经典,有时会觉得一些术语晦涩难懂,无法理解它们到底说的是什么。实际上,许多佛学中用到的词汇,并不是什么专有名词,真的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明心见性,以字面直译,就是明白自己的本心,看到自己的本性。我认为,明心见性的过程,说的正是与模式识别大脑系统建立交流的过程。模式识别大脑系统每个人都有,有时睡一觉就可能产生灵感,这不等于说所有人都明心见性了。同样的,你在读经时、禅坐时,内心都可能突然若有所悟。你看到生老病死时,内心也可能受到震撼,产生一些感悟,这也不等于你在那一瞬间就明心见性了。刹那间的顿悟,刹那间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与完全的彻悟,与随时随地和自己的内心交流自如,是有很大区别的。我认为,明心见性是一种与本性交流自如的状态。不是说偶尔窥见这种状态的门径就算是明心见性了,只有能够常年保持这种状态,或者至少要随时随地可以进入这种状态,才算完成了明心见性的修习,达到了自觉的境界。
明心见性之后,与模式识别大脑系统一起工作能够使你变得谦卑。前面我说过,许多困惑逻辑大脑系统多时的复杂问题,都是得益于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的一句提示而顺利解决。我与模式识别大脑系统交流得越多,从它那里得益越多,就越叹服于它的强大力量。它并不是永远都对,降低了匹配度门槛之后,它的许多提示真的不沾边,但这一点都不妨碍它在关键时刻给出重要的提示。我曾经怀疑过、忽视过它的提示,没有对其进行认真评估,结果白白浪费了好几天的时间,才发现它一开始说的是对的。这种情况重复几次之后,不管它提出什么看似不着边际的意见,我都会再三认真评估处理。学会了尊重自己的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的意见之后,你也会更好地聆听周遭的意见。所有人的模式识别大脑系统都具备给出重要提示的能力,就算一个人到目前为止没有出过一次有用的主意,并不等于他在关键时刻提出的建议就肯定是没用的,你还是要认真评估、认真处理。与模式识别大脑系统建立交流、一起共事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互相了解、互相沟通、建立尊重、建立信任的团队建设过程。学会了与自己的模式识别大脑系统合作,你也可以更好地与其他人合作。
avatar
扫地小猫
2楼
觉他,顾名思义,就是在自己自觉之后,去教别人自觉。一提起觉他,大家很自然就会想到要有悲悯之心,要愿意去教别人,这部分一目了然,我就不再赘述了。在这里我想讨论一下觉他的方法,也就是怎样成功地教会别人自觉。
我在与本性交流自如之后,回过头去研究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资料,发现有些前人的确达到过同样的境界,我读他们的作品时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这一点。他们在作品中对此境界进行了十分准确的描述,假如他们没有亲身体验过的话,是不可能把细节写得如此活灵活现的。但当我再去看他们几代后的传人的作品时,却感受不到这一点。举个例子来说,就如同师徒同样以“泰山”为题写一篇作文。师父正身处于泰山之上,一边观看景色,一边落笔,每见到一处不同的风景,心里涌起什么样的感受,所有细节都描写得十分准确。而徒弟从未登上过泰山,他对泰山的所有了解都是从师父的讲解中得来的,他的作文就不会写得那么细,师父提到过的地方会着墨多一点,其它地方可能就说得笼统一点。假如连着好几代徒弟都没有登上过泰山,只是听过自己的师父讲泰山是什么样子的,那么细节肯定越来越少,也许到最后作文里只剩下泰山之巅如何雄伟壮观、如何气势磅礴、如何一览众山小之类。假如读者也没登过泰山的话,看徒弟的作文未必能看得出来问题,里面描写的泰山之巅那么壮观,令人心向往之。可是若读者正身处泰山之上,看到师父的作文,他写的景色自己也见过,他写的感受自己也有过,自然会会心一笑。而看到徒弟的作文时,就会觉得一点细节也没有,简直是一堆形容词的堆积,反而会忍不住怀疑,作者真的登上过泰山吗?怎么会把泰山写成这个样子?在我研究历史资料的过程中,看到这种情况一再重演。所以问题来了,既然有人达到过这样的境界,为什么没能把它一代代传承下来,而是历经几代就流失大半了?
我认为这一传承困难的原因,是因为自觉本来已经相当难做到了,又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支撑。当徒弟问师父“明心见性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就算师父已经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了,可以描述出这种境界下的感受,但他也未必能说明白自己到底是如何进入这一境界的,其中原理是什么。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从初窥明心见性的门径,到完全掌握明心见性,再到清楚其中原理,中间有着不短的距离。因为我是在机缘巧合下自行领悟的,所以我有好几年时间尽管渐渐改变了用脑方式,陆续建立起了与本性的交流,但这一切并没有任何理论支撑,仅仅是摸着石头过河而已。在此期间,我曾试图研究其中原理,可灵感实在是太飘忽不定了。在一个月产生不了一两个灵感的情况下,想要弄清楚灵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特定的做法可以促使它产生,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直到后来,我达到了与本性交流自如的境界,这时我在工作中碰到的每一个问题、乃至问题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可能触发灵感,每一天都会产生数个灵感,我终于得以收集到足够的数据,重新对大脑的工作方式进行研究。此时我已经拥有了一个好帮手──极其擅长大规模数据处理的模式识别大脑系统,尽管当时我还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我就这样在工作中慢慢观察研究,终于在模式识别大脑系统的帮助下,渐渐弄明白了“灵感是怎样产生的”、“产生灵感的大脑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使它产生更多灵感的原理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有了理论体系支撑之后,我对本性的了解更加深刻,达到了与它合作无间的境界。现在再来回顾我亲身经历中的每一步,我都能很清楚地知道当时我的大脑工作状态是怎样的,会遇到哪些问题,下一步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途中需要克服什么障碍。假如我早点知道这些的话,我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我觉得,不用说教别人了,想把自觉这件事讲明白,都需要先修到更高的层次。只有升华到理论高度、把与本性交流的每一步全都想得一清二楚之后,才能准确地判断出别人修到了哪一步,卡在了什么地方。在修到这一层次之前想要去觉他,那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拥有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一套完整的修习明心见性的方法之后,才有可能把自觉、把明心见性传承下去。
修行的下一个阶段是觉行圆满。我们修到明心见性,修到与本性交流自如、合作无间的境界,并不等于我们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本性。本性中的贪嗔痴怠妒等五毒仍然存在,它们会不断地出来干扰我们,使我们产生负面的情绪。此时我们显然没有达到觉行圆满的状态,还需要进一步的修行。下面我就说说我是如何在明心见性的状态下,找到消解五毒的方法的。
众所周知,消除五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许我们可以控制住自己不去行恶事,但是我想要做到的是不起恶念,是从根本上杜绝贪嗔痴怠妒念头的产生。我不希望每次一碰到事情,心中先起了贪嗔痴怠妒的念头,再由逻辑大脑系统判断说“这是不好的,我们不应该这样做”,然后强行把这些念头压制下去。有的时候,这些念头十分强烈,就算暂时压制下去,过一会儿还是会冒出来的。我既然已经达到了明心见性的状态,与本性建立了交流,教会了它在工作生活中提出自己的意见,那么我也希望能够逐渐训练它不起恶念,减少我在工作生活中的负面干扰。可是,当我试图训练它消除贪嗔痴怠妒等念头时,本性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些念头都是源自于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本能。既然它们能传承下来,一定是有其价值的。你真的要把这些本能消除掉吗?你认为你的判断比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本能更正确吗?”这一意见直指核心,至关重要,它使我少走了许多弯路。
前面说过,本性不一定总是正确的,所以我们要先确认一下,五毒到底是不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本能呢?让我们来想像这样一种情况,假设有一些人的身上带着五毒,另一些人的身上没有五毒。如果五毒是完全负面的话,那么带着五毒的人应该在自然选择中逐渐被淘汰,最终不复存在才对。可是实际情况如何呢?现今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五毒。不仅这样,当我们试图消除它们的时候,还会遇到很大的困难,绝大多数人都消除不掉,只能带着它们过一辈子。更令人惊讶的是,当我们回过头去观察动物世界时,会发现绝大多数动物身上是没有五毒的。也就是说,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没有五毒的动物,进化成了带着五毒的人类。在上述两组人中,带着五毒的人没有被淘汰掉,而是越来越多,反而是没有五毒的人逐渐消失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认为完全负面的五毒,通过了自然选择的严峻考验,作为被选中的基因保留了下来?当我们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时,就会意识到,五毒背后,也许有着别的什么东西。下面就详细说说我剖析贪嗔痴怠妒所找到的答案。
avatar
扫地小猫
3楼
贪,是来源于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追求,而这种欣赏与追求本身是一件好事。如果一个人没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那么在他眼里万事都差不多,自然犯不着为了追求更美好的事物而付出任何努力。虽然不会起什么贪欲,但这未必是一件好事。举个例子,要是人人都没有欣赏能力的话,我们现在肯定还停留在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原始人吃一口生肉,哦,是这个味道,再吃一口被天火烤熟的肉,嗯,味道不同,但也没觉得比生肉好吃多少,没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嘛。反正都差不多,那自然还是省事重要,以后大家就接着吃生的吧。或者说,原始人发现熟肉比生肉更好吃,但是没有什么干劲来追求美好事物,不好吃也凑合着,那我们肯定和动物一样,现在还在啃生肉呢。正是因为有着对美食的欣赏与追求,让人们花了大心思去研究烹饪,到如今发展出五花八门的烹饪技术,让我们得以享受各种各样的美食。
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追求,怎么变成了五毒中的贪呢?我再举个例子。提到贪,大家会很自然地想到对金钱的贪欲。金钱是不是好东西?自然是好东西。好在哪里?你可以用它买到好吃的东西,漂亮的衣服,可以出门旅游,看到美丽的风景,享受几天悠闲。银行里放一点闲钱,你还可以享受它带给你的安全感。到此为止,这些还都是正面的。假如你就知道积攒金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玩,那么你积攒的金钱不过是存折上的一个数字而已,不会为你带来任何美好的享受。追逐金钱,追逐到最后忘记了追求美好事物的初衷,只记得追逐金钱本身,就会成为金钱的奴隶了。不仅是金钱,追求其它事物也可能出现同样的问题。购物狂买衣服时,只知道不停地买,不停地买,变成为了购物而购物,反而欣赏不到每一件衣服的美。哪怕你只有一件美丽的衣服,但每次把它拿出来穿时,甚至每次在衣柜里看到它时,都能欣赏到它的美,那么它带给你的美好感受,将远远超过购物狂的那一衣柜名牌衣服。在追求美好事物时,如果是我们自己做主导,由我们自己决定,愿意为这追求付出更多的努力,这就是正面的、积极的。如果是非要得到不可,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被它牵着鼻子走,就会被贪欲蒙蔽了双眼,变得不择手段了。
嗔,是一种活力旺盛的表现。碰到不满意的事,我们会生气,那愤怒实际上是在刺激我们行动起来,做点什么来改变让我们不满的现状。形容年轻人年少气盛,有一个词叫“血气方刚”,这不仅点出了他们的激进易怒,同时也点出了他们年轻旺盛的活力,这本来就是一体两面。假如说一个人“连生气的力气都没有了”,那就等于连行动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怎么样都无所谓了。《周易》中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只有行动起来去改变现状,才有变得更好的可能。
这么说来,难道生气是一件好事吗?并不是这样的。愤怒会刺激我们行动起来,当我们决定采取行动之后,继续生气只会把力气白白消耗掉了。更糟糕的是,在气头上,我们会失去判断能力,可能为了出一口气而意气用事,伤人伤己。生气时,如果能够意识到这是一个信号,抓紧时间行动起来,这就是正面的、积极的。如果继续沉湎于愤怒中,被它冲昏了头脑,就变成负面的了。
痴,是一种坚持。人类每前进一小步,都要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付出无数的汗水。爱迪生试验过上千种耐热发光材料和植物纤维,才最终发明了灯泡。假如他失败几次就坚持不住早早放弃的话,是不可能获得最后的成功的。天下没有一条路是一帆风顺的,我一路研究过来,碰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走过许多弯路,假如没有恒心与毅力的话,可能早就放弃了。
坚持是好事,那么什么是坏事呢?爱因斯坦说:“疯狂就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做同一件事,而期待会有不同的结果。”假如爱迪生发明灯泡时,用铁丝做实验失败了,换根铁丝接着做,把铁丝弯成这个形状不行,再把铁丝弯成那个形状,这就不叫坚持,叫愚痴了。这样做下去,就算再做几万次实验,灯泡也发明不出来。坚持,是在每次失败后认真思考失败的原因,调整策略,直到找出成功的方法,而不是犯相同的错误无数次。
怠,即骄傲,实际上是源于对自己的肯定。你发现自己在某方面做得很好,比周围的人都好,觉得很有成就感,这是你对自己的表扬与肯定,是自信的表现。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做到,碰到困难才不会退缩,会迎头而上,努力用自己的能力去克服它。
肯定自己是一件好事,可是任其膨胀,发展到骄傲,就变成负面的了。如果你只看到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很强,就误以为自己每一方面的能力都很强,做什么事情都应当一帆风顺,真正碰到困难时就会受到很大打击,怀疑自己的判断,怀疑自己的能力,乃至怀疑自己的价值,从自负一下子跳到自卑,弄不好整个人都会一蹶不振。就算没有碰到这么极端的情况,骄傲也会使你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样你只会止步不前。
妒,是一种激发我们努力的动力。我们看到别人身上比自己强的地方,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希望变得像别人一样强,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愿意去努力肯定是一件好事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升自己。
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我们有两种选择──提升自己,把自己变得比别人更强,或者在心里希望别人变差,变得比自己还差。前者是积极的努力,后者则是妒忌。 实际上,就算别人出了什么问题变差了,我们也不过是获得了心理上的平衡而已,自己的能力与现状并没有任何变化,看到其它比我们强的人还是会妒忌。假如我们付出了努力去提高自己,就算在努力之后仍然无法超越别人,至少我们的能力增强了,现状改善了,我们的付出已经得到回报了。与别人比较能够激发我们去努力超越自己,但过于纠结比别人强还是比别人差,反而会产生妒忌心理,自己不思努力,却一天到晚盼着周围的人摔跟头了。
藏传佛教有“五毒转五智”的说法,与我对五毒的剖析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也有一定的差异。在此把我的理解作为一种独立的看法提出,以供参考。
我们仔细剖析贪嗔痴怠妒五毒,会发现它们蕴含着对美好的追求、旺盛的活力、坚持、自我肯定、自我提升这些正面的能量。我认为,这些正能量恰恰是帮助人类超越其它动物、进化到今天的力量,它们才是进化过程中被选中的优质基因,而五毒则是它们的极端化表现。这些正能量是如此的重要,它们足以抵消五毒带来的所有负面影响。身上带着五毒的人类,正是借助五毒中蕴含的正能量,而得以超越其它动物,成为世界的主人。
我觉得,去贪去嗔去痴,并不是说要把五毒连同它们蕴含的正能量消灭得一点不剩,那就像倒洗澡水,连澡盆里的孩子也一起倒出去了。试想一下,要是我们修习心性,最后修得看到美丽的事物视若无睹,碰到不满意的事情无动于衷,做事遇到困难就放弃,自己做得好也无所谓,看到别人比自己强也不在乎,那岂不是把心修得像一潭死水,太过消极了?
我认为,面对贪嗔痴怠妒等念头时,应该剥开它们的外衣,看看本性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然后快速采取行动。明心见性之后,我们与本性已经建立了交流。每一次涌起生气的念头时,我们都告诉它,“原来你对现状不满,希望我赶快采取行动呀”,本性是可以从一次次的反馈中学习的,渐渐地,它就不会笼统地报告一个生气的念头了,会具体地说“我对现状不满,希望能赶快采取行动”。久而久之,就能从根本上杜绝五毒念头的产生。做到这一点之后,我们看到美好的事物仍然会起欣赏之心,仍然会努力去追求它们,但不会执着于非要得到、非要拥有更多。碰到不满意的事情会积极地行动起来,努力改变现状,而不会把精力浪费在生气上了。碰到困难时依然会继续努力,想办法克服它,却不会死心眼地在同一个地方不停地撞墙。看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愉快地肯定自己,同时也能看到自己在其它方面的不足,不会盲目自大。看到别人比自己强,会努力提升自己,而不会对其产生任何负面情绪。这样我们充分利用了五毒中蕴含的正能量,又避免了五毒的负面影响,我认为这才是消解五毒的正确方法。
不仅是五毒,我们心中产生的各种强烈情绪,实际上,都是我们的本性在努力告诉我们一些事情。为了避免我们把这些可能非常重要的信息忽略掉,这些情绪极其强烈,强烈到能够打断我们的思路、干扰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地步。大喜大悲同样伤身,任何情绪到了失控的地步总是不好的。学会了剖析五毒,我们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剖析各种情绪,弄清本性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训练它把自己的意见表达清楚,听取这些意见,快速采取行动,本来难以控制的强烈情绪就自然而然地消解了,它们不再是负担,而成了助力。
avatar
扫地小猫
4楼
《藏地密码》第十册中,讲到本我是这样说的:“所谓本我,就是没有经过任何压抑扭曲的人类原始欲望,也可以称作兽欲,比如交配、进食,没有文化、理性和道德的约束,你想想看,人类的交配和进食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本我的塑像,通常都显得凶恶而狰狞。而除了本我之外,便是超我,道家讲出世入世,佛家讲的圆通圆满,都是讲的超我。达到了那种境界,你的一言一行、你的一笑一颦,全都标准而规范,堪称符合各种道德和文明体系,让人仰视,能够生出一种油然向往的情结,所以超我的塑像,便显得庄严、肃穆、大慈大悲。在密修禅宗里,本我和超我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密不可分,他们的佛像,也分为本尊和显圣金尊,代表的就是本我和超我。而夹在其中的,还有一个自我,也就是你们人类本身了,你们既想满足自己的原始欲望,又要接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所以,每个人都游走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而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也无外乎这两种追求,要么向下,堕入地狱,也就是不计约束,达到本我;要么向上,升入天堂,也就是俗称的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抛弃杂念私心,一心向佛。人这一辈子,都在约束和自由自我之间挣扎徘徊,所以他们痛苦,希望得到解脱,这就叫凡心。”
我对这一说法持不同意见。前面我说过,本我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在无意识形态下的思想。我认为,这说的并不是人类的原始欲望,而是一个人的本能反应。从表面上看来,这两种说法并没有多少区别,它们之间最重要的不同就是,原始欲望是一成不变的,而本能反应是可以改变的。说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无外乎两种追求,要么向下不计约束达到本我,要么向上约束自己达到超我,这里面有个前提,就是本我和超我都是固定在那儿的,本我永远原始粗暴,而超我则高高在上。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人类是由动物进化而来,一开始只有最原始的动物本能,只有本我,没有超我。一切道德标准都是后来慢慢建立起来的,这时超我才渐渐从本我中分化出来,与此同时,本我也在缓慢地变化着。举个例子来说,动物都是随地大小便的,可是随着人类的进化,控制大小便的能力也成了人类的本能之一。既然本我是可以改变的,在明心见性之后,我们建立起与本我的交流,这时我们完全可以了解它训练它,逐渐改变自己的本能反应,碰到事情不再产生负面情绪,而是积极地采取行动,最终达到把本我提升为超我的境界。做到这点之后,我们再也不必刻意地约束自我,因为本我即是超我,达到本我即是达到超我。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就是跟随自己的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达到本我。不逾矩,就是不越出规矩,这是达到超我。孔子之所以能同时做到既从心所欲又不逾矩,既达到本我,又达到超我,正是因为他把本我提升到了超我的境界。我觉得,密修禅宗之所以会认为,本我和超我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密不可分,是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从一体中分离出来的,也可以再次合为一体。道家的出世入世,佛家的圆通圆满,并不是通过约束自我、远离本我,而是通过提升本我来完成的。
如果我们把各种感情背后的源头、这些正面的能量综合起来看,它们实际上代表着一种前进的动力,人类这个物种所特有的、不甘于现状、努力奋斗的前进的动力。《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它动物填饱肚子之后,躺下来舒舒服服地休息了,而我们人类的祖先,仍然在这一动力的驱动下,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我在研究藏传佛教的资料时,看到藏传佛教中有九乘佛法,九次第之巅是大圆满教法,即阿底瑜伽。阿底瑜伽的百度百科网页上写道:
这是阿底瑜伽密续的精要,
佛教教诲的最深核心,
空行的生命力,
是全部九乘教诲之终极。
我认为,藏传佛教中的“空行”这一术语,与我说的“明心见性”中的本性是相同的。资料中对空行的各种描述,用于本性都极贴切,“空行”即是空性。空行的生命力,就是我们人类本性中与生俱来的蓬勃向上、努力向前的生命力。我们明心见性之后,再进一步剖析各种情绪、各种行动的动机,不管剖析的是什么,寻根究底到最后,就如同海纳百川一样,都会归结到这空行的生命力上,它就是一切的源头。它本身无善无恶,只是一股强大的动力而已。在它的驱动下,采取积极正面的行动就是善,产生极端的五毒念头就是恶。在恶念产生之后,再试图去压制它,实际上是在与人性的原动力做斗争,就算最终能战胜它,也要花费很大力气。假如从根源上把这一强大的动力疏导向积极的方向,变为己用,那么负面的五毒念头根本就不会产生出来。我认为,按照这个方向修下去,我们最终将不费吹灰之力,心中涌起的都是善念,采取的行动也都是正面的,自然而然就达到觉行圆满的境界了。
最后再多说一句,与本性建立交流不仅是修“心”的必经之路,对修“身”也同样能起到重要作用。明心见性之后,我不仅改变了用脑方式,而且还发现,原先我没办法用意识控制的一些身体机能,像是内分泌、气血运行等等,都可以通过本能来调节。这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只待进一步的发掘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