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官
防失联,请喜欢江宁知府的朋友们关注一下小号“织造短评”,一些旧文会陆续刊登在这里,感谢支持!
正文
清朝采取了一种混合式的官员选拔模式——科举为主、士族为辅、皇家世袭、商人捐纳。
1、科举
据统计,从入关第二年(1645年)首次开科取士到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考试,两百六十年间大清一共录取了26849名进士,平均一年100人。
考虑到通常情况下三年一会试,故每科进士大概是300人左右。
会试与殿试算一套考试,因为殿试只对通过会试的考生定名次,没有落榜者。
殿试结束就有了一甲、二甲、三甲之分,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是直接授官的,入选翰林院,其他的二甲、三甲则要再经过一次“朝考”。
待进士们经历完朝考后,一般分两条路线:
第一条为管培生路线,少数精英留在京城从翰林院开始仕途,俗称“点翰林”。
翰林院庶吉士品级不高,只有七品,但角色类似于今天的中央选调生——重点培养的角色。
他们会被分配到京城各重要部门进行工作实习,有时还会被某些军机大臣、尚书侍郎等选为门生。
庶吉士实习三年后会由吏部统一安排各种实缺,相当于中管干部,因此提拔的非常快。
第二条为正常分配路线,绝大多数进士直接分到六部做主事或赴外地任职。
考中进士的标准配置为处级干部——七品或从七品,可由于官场僧多粥少,很多到地方的新科进士分不到知县这种正七品实缺。
有的给州府里的通判打打副手;有的弄个“候补知县”;还有的考中时年龄已不小,随便给安排个闲职养老了事。
总之,考中进士直接授实缺知县,这种情况在清朝是比较少见的。
2、知府
经常有朋友问笔者“江宁知府”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其实只是一个巧合,它随手取自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刘墉外放的第一个官职。
文章一开始提到过,清朝的官员选拔分科举、士族等多种模式,那么刘墉属于哪种情况呢?
他有点算士族,通过科举正规渠道入仕的士族。
刘墉家族是世代为官的,祖父刘棨在康熙年间官至四川布政使(省长),父亲刘统勋是乾隆年间的首席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
从政中早期,父亲始终是刘墉最坚实的后盾。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连你爹都提携不动你,那别人应该更没戏了;与其到外面巴结领导,不如多跟着家族里的长辈学习。
刘墉考中进士后,先后担任了安徽学政、江苏学政、太原知府、冀宁道台等职务。
省学政又称提督学政,小说《儒林外史》中范进考中了进士,就被钦点为山东学政。
看起来古代学政的职责与今天的省教育厅厅长比较像,但不要忘了,今天无论考上清华还是北大都不会给官做的,而古代的科举直接对应着官员选拔。
因此学政在清代的地位很高,是正三品,地位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省委组织部长兼省教育工委书记。
3、地方
清代的地方官制分三级——省、府、县。
省一级的官员主要有巡抚、布政使、按察使、提督学政等。
清代的巡抚标配官阶为从二品(挂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个别高配正二品(挂兵部右侍郎衔),由于督察院副都御史俗称御史中丞,故习惯称巡抚为中丞大人,又可称为抚军、抚台。
一省在巡抚之下,班子成员主要有这些人:
布政使(省长),从二品
按察使(纪委、政法委),正三品
提督学政(组织、教育),正三品
布政使下面有各个“道”,相当于今天省府的厅局;还有一些“道”是作为省政府的外派专员,到各府县指导工作。
道的行政级别介于省和府之间,多为正四品,称为“道台”。
李鸿章当年前往江西建昌大营投奔曾国藩时,其身份就是福建的道台。
道台在清朝是作为省政府的外派专员,有点像今天的虚职巡视员;由于手中没有实权,所以清朝官场的绝大多数官员都愿意当知府,而不愿意当道台。
与省府县不同,道台连个固定衙门都没有;通常是上下受欺,左右来气,遇到下属出事还得被问责,远不如知府坐镇一方来得实在。
历史上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却没有“三年清道台”的说法。
清代知府的权力很大,像是一个缩小版的巡抚,在一个地市中,知府的两个主要帮手是同知(正五品)和通判(正六品)。
尽管当知府很爽,但很多时候有抱负的官员却不得不暂时委身做个道台。
因为通常情况下,清代知府(从四品)要先升道台(正四品)或盐运史(从三品),才能再升按察使(正三品),知府直升按察使属于比较罕见的官场破格提拔。
4、织造
清代有三个织造处: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
之所以大家知道江宁织造这个岗位,而对其他俩比较陌生,主要是因为曹雪芹的关系。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曹頫曾三代世袭这一职位,时间跨度长达六十多年。
按照现代人的观念来看,江宁织造有点像个央企,专门为宫中供应织品绸缎。
江宁织造的主官部门非常厉害,是正二品的内务府。
内务府是清代国家机构中职官人数最多、机构组织最为庞大的衙门,编员超过户部是十倍。
内务府总管大臣通常是皇帝的心腹,在朝中地位显赫,而江宁织造就是由内务府派员担任的,衔名为江宁织造郎中,官阶正五品。
按照品级,江宁织造(正五品)比江宁知府(从四品)还低了那么一点点,不过在实际的官场上,江宁织造可以吊打江宁知府。
清朝很长一段时间里,同驻南京的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面对江宁织造时都会以“平礼代之”。
因为这是一个可以直达天听的皇差,还兼具着代表皇帝监视地方官员的职责。
江宁织造除了是清代“最优质央企”“京城派出机构”和“江南情报总监”外,还具有皇帝行宫的功能。
康熙、乾隆都曾把江宁织造府作为南巡的行宫,所以织造府历来修建的极尽奢华。
清代江宁织造的辉煌延续了很多年,直到太平天国把南京翻了个底朝天,江宁织造府才走向没落。
5、上任
自古至今,职权的任命需要有上一级的背书。
假如A君是一名大清的新任知府,他会从京城吏部那拿到一份委任状和一份身份证明(合称“官凭”),然后千里迢迢到地方上去报到。
清朝对于知府的任免控制非常严格,需要吏部提交给军机处,军机处草拟后给皇帝审批。
近水楼台先得月。
作为地方肥缺,朝廷往往会优先从考核优异的京官中选拔知府,而省里的巡抚大人只在个别情况下拥有“提名推荐权”。
为了避任人唯亲、培植私人势力的嫌,巡抚大人通常都会由着京城派人,巡抚只会任命自己权责范围内的官员,比如知县这一层级。
在新任知府A君拿着官凭报到前,京城吏部会把任命程序存档同时给地方督抚发文。
A君的官凭和地方督抚收到的文一印证,便可以走马上任了。
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官员的任免制度不像今天这样完善,其中最明显的区别是“没有上级陪同”。
现在主要领导干部上任的时候通常都会有上级组织部门官员到场宣布人事变动,
而古代官员常常是单独拿着官凭赴任,有的会带几个贴身家丁。
这样偶尔就会出现像唐僧父亲赴任江州刺史途中被强盗杀害,强盗冒任刺史的情况。
6、正一品
有清一代,正一品的文官只有太师、太傅、太保和殿阁大学士。
太师、太傅、太保是古时候的“三公”,更多是一种崇高的荣誉职位,在世时被授予的极少。
这极少数的人中,有大家熟悉的鳌拜(太师)、年羹尧(太保)等影视剧热门人物。
乾隆年之后,基本不会再给大臣授三公的职位,即使像李鸿章这种咖位的人物,也是在身后才被追授太傅。
既然提到李鸿章,下面就聊聊影视剧中他常被称呼的一个头衔——中堂。
中堂是宰相的意思,放眼朝廷最多两三人能有此称呼。
由于明清两朝没有设置宰相,官场中便称呼实际上地位、功能最接近宰相的人为“中堂大人”。
虽说是地下组织部给授予的头衔,但规矩却一样不能少。
以清朝为例,必须得是内阁大学士兼领班军机大臣,方能被大家称为中堂。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清楚,李鸿章是疆臣出身,全盛时期的头衔是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属于身份最为尊崇的正一品地方官,并非京城的军机大臣。
清朝正一品大学士标配六人,即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
这其中“殿”高于“阁”,再考虑到保和殿大学士长期空置,文华殿实际上是殿阁大学士之首;乾隆年间,和珅便是以文华殿大学士的名分长期兼任领班军机大臣。
当然,李鸿章之所以凭借疆臣的身份被称中堂,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在晚清官场中的名望与地位。
除此之外,李鸿章北洋大臣的职位其实是京官,编制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面。
总理衙门在晚清的地位与军机处平行,早期的一把手是恭亲王奕訢,后期的一把手是庆亲王奕劻。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一世英名付诸东流,走上了游历各国的躺平路线。
而他的政治对手翁同龢则凭借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的身份,成为炙手可热的军机大臣。
不过很可惜,翁师傅只是协办大学士,从一品,故没有人称他为“翁中堂”。
参考阅读:《官场小故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