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难者含3位年轻明星! 踩踏惨剧追责应上至死刑? 我们如何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目前,遇难者身份已全部确认,包括56名男性及98名女性。20多岁的遇难者占比最大,为103人,其次分别是30多岁(30人)、10多岁(11人)、40多岁(9人)及1名50多岁的遇难者。另有149人受伤,其中重伤33人,轻伤116人。
今天,更多的事故现场细节被参与者,目击者们陆续公布出来。
看着这些真实情况,隔着屏幕的人们都能感到恐怖与绝望。一旦失去科学的控制与管理,一个个体,哪怕是身高体壮的猛男,都会顷刻间被汹涌人潮吞噬生命。
在失控的人山人海中,生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脆弱。
英国人即便不是世界上最爱凑热闹的人,也是世界上最爱凑热闹的几国人之一。英国也曾经经历过由震惊世界的踩踏惨案带来的黑暗时刻。
无论是足球比赛,还是节日放礼花庆典,音乐节,亦或上街游行,英国大城市里数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聚集的大型活动真的很多。
观看英格兰比赛的球迷们
但自从希尔斯堡踩踏事件(我们后面会重点讲)以来,英国已经33年没有出过类似的重大事故了。
今天我们就这次韩国踩踏事件已经公布的一些细节来对比下英国遇到相同情况会怎么办,深入聊一聊,为的是能够尽量避免此类悲剧再度发生。
1
如遇相同情况,英国怎么应对?
首先,在本次梨泰院踩踏事件中最大的一个实情是:“2公里涌进了10万人”,并且,在如此拥挤的情况下,没有警察或志愿者去疏导及劝阻人群,导致人们一来越聚越多,二来想出都出不去。
其实,韩国当地政府和警局明知这是受疫情影响停办两年后的第一次全面开放办万圣节活动,又是周末,势必会出现超大规模的聚集情况,为什么不做预案,不做安排与引导呢?
这种情况,英国的应对方法是这样:
首先,政府,警局及相关机构会提前做好预案,准备好各种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案,并会提前以很多方式告知民众可能出现的拥堵与人流密集情况。
比如,遇上大型活动了,英国大城市的火车站,地铁站、公交站会有电子告示牌显示开放与关闭时间,出现了什么特殊情况,车次与时间表有何变动之类的。目的是让人们提前做计划,减少走冤枉路与慌乱,拥挤等现象。
以一个多月前的女王葬礼为例,当时英国政府协同各部门已经预估好了英国本土及世界各地将有多少民众来参加葬礼的系列活动,合理安排警力,交通工具,救援设施以及制定排队路线,紧急疏散路线等等预案。
当时伦敦各处不但有足够的警力,志愿者以及各种工具,还有清晰明确的指示牌。
最终,这个共有数百万人次参加,仅瞻仰女王灵柩就排队了数英里的系列活动才得以有序进行。
这其中,每一个排队者还有专属的不同颜色腕带以区分排队的区域与先后次序。
目前有媒体说韩国踩踏事件主因是因为有人发一些涉毒“糖果”导致5,6名青年食用后出现亢奋情绪并疯狂推人,最终酿出惨剧。
但截止发稿,韩国政府和警方没有证实此事。
我们想说的是,即便这个情况是真的,如果韩国政府与警方提前做了预案,哪怕现场有警力及者愿者,这5,6个人也掀不起多大风浪。
再说另一个已被公开的真实情况:
“事故死伤者基本处在约3.2米宽、5.7米长的斜坡段,这大概18平方米的空间内约有300多人。幸存者和目击者称,站在斜坡上的人渐次倒下,被压在下面的人根本无法动弹。”
如果出现同样情况,英国的应对方案是什么呢?
久居英国的小伙伴应该都多少耳闻目染过。
在此类超大规模活动(无论是球赛,过年放礼花,音乐会还是游行或马拉松)举行前,警方都要在涉及的路段与区域里提前设置戒严路段及大批防护栏,为的是按计划进行分片与阻隔,严防人流过度密集(警方或志愿者以手动计数器统计人数)。
那么,像韩国这种人流已经密集,人群已经大规模涌入活动核心区的情况该如何应对呢?
分两步:警方或志愿者一方面停止放行,另一方面从其他出口疏离人群。
另外,在大型集会现场,警方及志愿者都会不停巡逻,有问题就引导,就处理。即便真出现了5,6个青年推搡人的情况,这些坏分子也会被第一时间控制住。
女王葬礼排队人群中有人闹事,被及时控制
重点来了:
一个大型活动结束的时候往往是人员最密集活动(离场)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定要进行有效管理。
警方一般是逐步放行,分区域放行,把人流分开,分到不同的方向与路径。
除了超大型活动的现场管理,平时的安全教育更必不可少。这也许也是韩国所欠缺的。
我们在影视剧里都见到过,无论哪国,但凡发生什么紧急情况,现场的保安,警员或高音喇叭就会大声呼喊或播放:“不要慌,不要乱,有序疏散”等口令。但群众仍然乱作一团。
其实,想做到关键时刻不慌不乱,需要的是长期的安全知识教育与演练。
英国的中小学其实是会重点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以及不定期组织安全疏散演练的,让孩子们从小就明白“不慌不乱”才能避开危险。
英国中小学的一些疏散演练(上半截课突然响警报,不允许提前知情,学生不知道是假警报)
我们在已经公布的梨泰院现场视频中截取了下面这个图。
注意看,在踩踏开始前,有个男子已经意识到了危险而爬到高处。他的做法是正确的。而绝大部分人则根本没意识到危险,直到几分钟后惨剧发生。
从小有了安全意识,长大才能遇事不慌并通过早已了解到的知识去紧急避险。这次韩国踩踏事件的遇难者里,20多岁的占大多数,如果他们从小就接受相关的安全教育并进行过演练,起码有一部分人是完全可以幸存的。
2
踩踏事故后的严厉追责曾让28人被判死刑
这样的踩踏惨案不是第一次发生,而是在世界各地都发生过。但出了惨剧以后,问责与改进才是重中之重,否则悲剧会再次上演。
人类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踩踏事件发生在2015年的沙特麦加,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们在“掷石拒魔”仪式上因过于拥挤而发生混乱,引发踩踏事故。
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为769人,但媒体根据30个国家公布其遇难国民人数的总和得出:死亡人数最少为2177人。
踩踏事故发生当天,国王即下令斩首28名责任人,并于次日执行。被斩的涉事人员被控违反安全规定、不服从命令,致使发生踩踏事故。
如此上至死刑的严厉追责也并不意味着事情翻篇儿,自2016年起,朝圣活动开始前,组织者们会发给参与者们身份辨识手环,上有条码可查询个人资讯,如病历、身分、国籍和在麦加的临时住处等信息。组织者还安排了无人机等设备随时监控现场状况,且有救援设备与人员场外待命。
英国历史上也曾发生过震惊世界的踩踏惨案。
1989年4月15日,在英国谢菲尔德希尔斯堡体育场举行的利物浦队对阵诺丁汉森林队的足总杯半决赛中,由于球场结构问题和组织秩序混乱,致使比赛开始后仍有五千利物浦球迷未能入场。
现场的警方打开大门但并未给予应有的引导,导致这五千多人涌入同一看台,最终酿成严重的踩踏事故,96人丧生,200多人受伤。
然而,与沙特不同,英国这次惨案的问责却来得漫长和坎坷。
由于现场警方的谎言、部分媒体的恶意报道与当局有失公正的处理,希尔斯堡惨案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口水仗和一本二十多年的糊涂账。
3
痛定思痛的英国如果痛改前非
谁是惨案的责任方,这在英国一直是个存在巨大争议的话题。但英国人始终没有放弃探寻真相和追责。
2011年10月17日,英国当局宣布公开这个惨案的所有绝密文件,调查到底。一年后,该调查结果正式出炉,英国人苦等了23年的真相才终于到来。
2016年4月26日,英国高等法院陪审团裁定,惨案发生的原因是南约克郡警方玩忽职守,现场组织、管理和控制不力,导致球迷失控,造成重大死伤,当年遇难的96名球迷被定性为“非法致死”。
当年的遇难者家属早已成为老人,但不忘索求真相
英国的这次调查揭露了警方当年怎样转移责任,把重责强加于利物浦球迷。警方不但失职还篡改了164份调查文件,116份警察的口述资料被标注有重大改动,其中不利于警方的证词均被删改。调查表明,球场安保和疏导工作做形同虚设,基本未给予任何安全有效的逃生通道。
真相大白后,时任英国首相的卡梅伦向希尔斯堡惨案受害者家属道歉:“23年了,那些本该是受害者的利物浦球迷,一直背负着不应有的罪名。调查结果还原了当时真相,利物浦球迷并不是这起惨剧的制造者,我代表英国政府郑重道歉。”
当年涉事的几位警察被起诉,最高的指控为“过失杀人罪”,但最终因司法程序与条文等问题被判无罪。以至于下议院领袖雅各布·里斯-莫格(Jacob Rees-Mogg)称希尔斯堡(Hillsborough)缺乏问责制是“我们有生之年英国治安的最大丑闻”。
不过,在那次惨案之后,英国确实做足了大型集会的安保工作,避免了类似惨剧的再度发生,也算是亡羊补牢了。
言简意赅总结一下:
无论什么地方,出了这样的惨剧应做到以下三步:
1. 追责
2. 改进
3. 教育
惨案后把这三点做好了的地方基本之后都至少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而我们也不会再次因为这类“人为”悲剧看到那一张张陷入绝望的亲人的脸。
愿悲剧不再重演。
------End------
文:土浪漫
英伦大叔(ID:UK07788915668)
转载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图片来源: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英伦大叔”,获取最新最快的英国资讯。
英伦大叔,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致力于传递最新最快的英国新闻与政策解读,
为海外华人提供签证、教育、创业类相关信息
欢迎关注英伦大叔,及旗下各平台帐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