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国际杂志,为成都做过什么
2016 年,《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出炉,这份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带领的宜居城市研究小组发布。
当时成都“竟然”没有入选前十名,现在看来有些不可思议。
毕竟,如今的成都和“宜居城市”更像是关联词。提及成都,脑海中是茶馆、咖啡、时髦青年还有兴盛的小众文化。它似乎远离大都市焦虑症——尽管在社交媒体的放大镜下仍有“失真”的地方,但造访过成都的我们,很难否认成都是一座宜居的城市。
成都正在一一满足宜居城市的关键词,良好的城市规划、居民与经营友好的政策、公共空间的设计以及城市夜晚的活力等等。
这也许就是 2016 年与现在的不同,我们越发清楚地知道宜居城市该符合哪些具体的标准,而不单再是以空泛的概念作为衡量。
● 上图:今年的宜居城市名单在 Monocle 155 期公布
● 下图:2007 年 7/8月 刊首次公布宜居城市名单
成都更具国际眼光,也可能是更早意识到那些标准的城市。2019 年,推动“宜居城市标准”发展的倡导者、每年都会评选全球宜居城市的国际杂志 Monocle 来到成都,举办“品质生活论坛”(Monocle Cities Series Conference)。那是 Monocle 首次在亚洲城市举办高级别的会议。
● Monocle 为成都制作的吉祥物“Dufu”在当年的论坛亮相
● 论坛承办方《每日经济新闻》为论坛制作的海报
同年,杂志发布成都别册 The Chengdu Top Twenty Five。在 Monocle 中,还有 Six of The Best: 144 hours in chengdu、 Soaring Ahead: chengdu uncovered 两个系列,它们详尽地介绍了成都作为一座中国城市的方方面面。
● 两个系列的封面
在 Monocle 的网站上搜索成都,会发现早在 2005 年 5 月 13 日的文章《欢迎来成都》(Welcome to Chengdu)中,杂志就用”大胆、鲜活、有趣”这三个关键词概括了这座城市,并夸赞成都人在生活上懂得何时加速与减速。
除此之外,还能在 Monocle 网站上找到为成都制作的视频。
● “This is Chengdu”视频
在当年那一届“品质生活论坛”的现场,Monocle 做了一份活动手册,有一页写着 Monocle 如何理解城市:
我们关注一座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全球化的野心,同时也关注城市更细节,更柔软的改变,这一部分才是城市之所以成为家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一间好的店铺可以改变街区氛围,一个设计得好的公园可以让人们享受公共空间和乐于分享。宜居城市可以被概括为三个词:健康、好客、人性化。
● Monocle 推荐过的成都远洋太古里
在末尾,Monocle 表示相信成都正成为这样的城市并有可能会做得更好。
几乎每一座拥有旅游资源的城市都在通过各式各样的媒体塑造自身的形象,这一点不需要再佐证。至于 Monocle 为什么会为成都付出这么多?你当然不会收到一个确切的答复。但研究媒体和城市的关系,或许能帮我们认识一个美好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二者是如何互相起作用的。
● Monocle 第 154 期中原本定于今年举办的成都大运会相关内容
成都在 Monocle 当中的露出意味着什么?Monocle 又为成都带去了什么样的思路?一本杂志可以对城市建设产生哪些影响?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翻开 Monocle 一探究竟。
健康:
建公园
● Monocle 以插画展现成都公园的悠闲
为什么成都是一座宜居的城市?
因为成都有很多公园和绿道,这是一个简单但有效的答案。
城市公园和可骑行的绿道是 Monocle 评定宜居城市的重要标准,今年入选宜居城市的第一名哥本哈根,骑自行车通勤的人超过 60%,第二名苏黎世则有 72 个公园。
也就是说在 Monocle 推动的宜居城市评选准则里,全球所有城市都会在公园数量和质量上有所较量,这还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得分点。
● 公园城市也出现在This is Chengdu视频中
Monocle 在推荐词中重复多次成都有很多公园或者直接指出数量众多的公园让成都成为宜居城市,此外,Monocle 推荐的三十多处成都打卡地中公园出现了五次,重复频率之高足见 Monocle 对于成都公园的重视。
宜居作为全球城市追求的目标,当 Monocle 在报道中借以公园的建设将成都置于宜居城市之列,当宜居城市的“评委”给成都的公园打到高分,相信所有人都会好奇这座城市是怎样的?成都的公园是怎样的?
● 在 Monocle 的相关报道中,成都的公园多次被提及
在公园推荐单上,Monocle 给出了极具说服力的五个公园,推荐的公园分别是望江楼公园、浣花溪公园、锦城公园、天府芙蓉园、青龙湖湿地公园,其实上了推荐名单的鹤鸣茶社亦位于人民公园内,人民公园也应该算入其中。加上人民公园,望江楼公园、浣花溪公园都是成都的老牌公园,在满足人们散步、麻将、划船、观景等基础需求外,这些公园还有深厚的人文历史背景,例如修建于 1911 年的人民公园内有保路运动广场,望江楼公园内有多处与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相关的古迹,浣花溪公园则因临近杜甫草堂,以杜甫为文化主题背景。
● Monocle介绍成都公园时也会推荐茶馆文化
另外三个公园则是新派公园的代表,锦城公园、天府芙蓉园、青龙湖湿地公园,皆作为城市的生态区打造,它们是成都环城生态公园的一部分,这个项目将成都的公园串联起来,每个公园的绿道配合其他城市绿道加起来是 100 公里的一级绿道,人们可以顺着它们完成绕城骑行,这个“大公园”除了串联起成都市内的多个公园还有熊猫基地二期等景点,游玩、休闲两不误。
© 成都商报
● 成都环城生态公园路线
一边是符合当下期待的生态公园,一边是以茶馆为代表,拥有丰富本土文化的人文公园,随着这些公园的推荐,Monocle 将成都边走向国际边继承传统文化的城市形象慢慢描绘出来。
生动:
商业惊喜与在地生长
商业对于成都来说,不只是交易与数据,而是真正作为在地生活的一部分,为居民的日常动线提供多样选择,甚至制造惊喜。
当然可以先看数据——大众点评上突破 7000 的咖啡馆数量、Monocle 也提到过的近千亿欧元的零售销售额、仅次于上海北京的各类首店引进量——这些数字,足以确立成都新消费重镇的地位。
● This is Chengdu 视频的第一点就讲到了成都的商业
但数据无法体现的“生动”,才是成都在商业上最吸引人的部分。从纷至沓来的奢侈品旗舰店、设计与人文兼具的新店、再到深巷难寻的苍蝇馆子......不同类型的店铺都在成都找到了可以扎根的社区。
在 Monocle 的 Six of The Best: 144 hours in chengdu 系列中,就提到了爱马仕创立的奢侈品牌“上下”、以个人风格为傲的买手店 Hug 和把第二家店选址成都的意大利皮具品牌 Valextra。
● 在 Monocle 的一系列配图中有非常明确的成都远洋太古里景象
Monocle 也说,老城中心的成都远洋太古里是不可不去的一站。
它不仅是初来者想要快速体验消费氛围的首选,更是本地人日常生活的目的地之一。拥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原因,是成都远洋太古里并未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传统的购物中心,而是想要通过对品牌的“精选”、对公共空间的营造以及对文化艺术的表达,为成都及成都人提供一种在地生活方式的新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当人们来到成都远洋太古里,可以收获很多“消费以外”的体验。
比如,如果此刻前往,会看到漫广场用如波浪般起伏的金银立柱和川西风格的瓦片,建构出一片现代与传统之美交织、充满诗意与秋意的抽象森林。
日间,水池中的秋天折射出波光;夜幕下,更强烈的色彩变换书写着成都这座城市独特的活力。
这是 10 月 18 日落成的大型公共艺术装置《共融之境》。漫步在此,从不同角度望向这座“森林”,会发现它与周边建筑形成了一种呼应,有关自然与建筑、远方与在地、过去与未来。
它也是开启为期一月余的“大成之美”秋季主题活动的序幕。
一场免费的国际级展览不可少。在成都远洋太古里这样的时尚核心地带,展览的主题也恰如其分——包袋。
携手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英国 V&A 博物馆)呈现的“包里包外”(Bags: Inside Out)亚洲巡回展览,选择在此上演内地的收官之作。它以研究视角探索包袋这一标志性配饰,从十六世纪一直讲述到了社交媒体时代。
事实上,这样丰富的场所营造和文化表达,在成都远洋太古里一直保持着高频的更新,让哪怕是常来此地的居民也能收获惊喜感。作为成都生活方式中无法被忽略的一个截面,成都远洋太古里所能提供的,已经是一份融合了商业、文化、艺术和城市风格的独特在地体验。
让精准的全球视野和柔软的本地传统相结合——这是成都远洋太古里贯穿始终的运营理念,也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氛围可以一直呈现出“向上”之感的关健。
好客:
酒店与城市体验
对于国内的游客,成都的好客似乎不再需要解释,光是热辣的火锅就能说明一切,但面向国际时又该如何解释成都的好客?
精致的酒店体验是 Monocle 对好客的重要定义,除此之外,游客在城市的多层次体验,从深厚的历史文化到新的旅行体验,如何让游客留下才是好客之道的具体展现。
● 在成都系列中,Monocle 特意将酒店与好客单独列了出来
在酒店推荐上,Monocle 的选择之一是博舍。
在博舍,踏过有三百年历史的大门,穿过西南特色的园林美景,在具有摩登风情的市中心体验四合院。从博舍也可以很方便地走上成都街头,寻找到地道的川味。
将东方和西方文化、现代与传统融合得很好不单是博舍的上榜理由,也是 Monocle 给出的成都好客的国际化版本。
● 在Monocle的文章中,配上了表达成都博舍(上图)与 Niccolo(下图)的特点的两幅配图
茶馆和鸡尾酒吧、三星堆遗址和国际品牌扎堆的成都远洋太古里以及一家新式川菜的入选,其实都是 Monocle 在推荐成都的多元文化,城市生活的丰富层次,不同人群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合适的去处,得到恰当的招待。
按照 Monocle 的推荐,游客可以选择体验当地文化之旅也可以来一场舒适的轻旅行,可以去喝茶、吃火锅、逛成都博物馆、参观三星堆遗址,也可以在成都找到美味的法式餐厅,先锋的买手店以及专注当代艺术的艺术空间。成都的包容与多元得到更生动的诠释。
Monocle 在去年专门提及成都周边的滑雪场,阅读者会发现在冰雪运动兴起前成都周边已有设施完善的滑雪场可供选择,让人知道成都对于休闲娱乐空间的打造有超前视角。
成都好客、包容、多元的形象在 Monocle 精心挑选的推荐地点中完成,无论来自哪里,谁看了能不喜欢成都呢?
人性化:
优秀的城市管理能力
人性化是 Monocle 一系列宜居城市评选标准的核心,从工资并非越高越好,物价低却是标准之一就能看出来,这背后正是 Monocle 对城市人性化的理解,Monocle 对城市的管理能力提出更多的要求,而非针对居民。例如挤压行人步行空间的踏板车过多会成为失分点、法规和罚款过于严格、禁烟令执行混乱、不够友好的银行系统等等都会被扣分。
● Monocle 在今年的 7/8 月刊中评选出 25 个全球宜居城市,对于宜居城市的评选有相当细致的标准
这就是为什么不是旅游范畴的理由会出现在 Monocle 对成都的介绍里面:友好的创业政策、优秀的大学、能够承办一系列国际赛事、轨道交通枢纽的发展、有发展野心的城市......Monocle 不单在推荐成都的旅游业,而是让人们看到成都有优秀的城市管理能力,它正在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人性化的宜居城市。
跟着 Monocle 一起了解成都,你也许会好奇 Monocle 如何与成都互动。顺着 Monocle 的成都之旅推荐名单,我们找到了法式餐厅 Rainy & Winy 的主理人骞月、买手店 Hug 的主理人 vk、千高原艺术空间的品牌运营刘佳,问询答案。
❶
Rainy & Winy
Monocle 和成都都是把 Lifestyle 做得很极致
Rainy & Winy 开在成都新型商圈的北广场,并且拥有比较特别的气质。比起常见的空间设计,这是很女性、很柔美的一家店,店内有一整面墙都是艺术家龙荻现场绘制的画,花了四天三晚才完成,描绘的是纽约的雨天。
© Rainy & Winy
© Rainy & Winy
在与 Monocle 亚太区主编 James 的交流中,骞月觉得是成都的在地文化打动了 Monocle。
“那个时候成都邀请 Monocle 来做第一期成都 City Guide,他们很喜欢成都,有很浓厚的在地文化和惬意的生活氛围,没有过分地要去和海外的文化建立联系,包括成都人本身的状态就是当地人该有的状态,只是这个城市不断涌现新的事物发生,成都在本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结合上平衡得很好,但同时年轻一代从外向内回归带回了很多新的创意,买手店、餐饮、文化演出,所以杂志这个板块做到了现在。”
根据开 Rainy & Winy 的体验,骞月也认可成都的开放与包容。
“这里的容错率很高,你有一个新的 idea,比如餐的风味,你都愿意去说那我试一段时间好了,你怎么知道有些人会喜欢或者不喜欢。没有那么多犹豫的点,而是你觉得可能客人的包容性会给到你很多惊喜,就是放手一试。”
© Rainy & Winy
与一线城市相比,成都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也让餐饮从业者愿意在这里尝试新东西。
“成都早几年运营成本相对来说没有北上广那么高,会花一定成本去试验自己喜欢的东西,可能一个是人的态度,一个是店想要尝试的风格,这些他都有预算去试验。到了这两年,很多还是会看得更国际一点,会想把国外好的东西带回来 ,至少模式带回来,然后结合一些本土的文化。”
加之政府和社会都愿意去扶持新型零售,比如 Rainy & Winy 所在的园区就非常鼓励骞月做一些新鲜的尝试。Rainy & Winy 有一个独立空间,一直在做 pop up,还有和一些艺术家有合作,包括和设计美学品牌 SoftServe 也有联名,目前正在和设计师品牌 flor callejera 做 pop up 活动,独立空间的设置正是因为园区更希望每间店铺是复合型空间,同时具备多种属性。
© Rainy & Winy
“我们是复合型的空间,当时就是园区也希望每家店都有零售的功能性,鼓励去做创新,对我们的限制性不高”。
在餐厅主理人的身份之外,骞月更像一个城市观察家,她自己就是 Monocle 的忠实读者,有很多 Monocle 的城市旅行指南,更觉得每个地方的生活习惯奠定了你能做出什么样的商业。关于成都慢生活的核心包容与开放,她认为最关键的因素其实是成都人。
“Monocle 和成都都是把 Lifestyle 做得很极致,成都人则奠定了这个城市的基调,其实成都人三个字代表了一切,他们真的是很独有的气质,有一些小暧昧、小慵懒在里面。”
❷
Hug
Monocle 大概喜欢成都轻松的生活氛围和真诚的人
Hug 是一间拥有国际化视角的买手店,旨在从时装角度介绍将东西方文化相融的国际设计师品牌,目前在成都、阿那亚、深圳都有店铺。在 Hug 的主理人 vk 看来,Monocle 喜欢成都轻松的生活氛围和真诚的人,而 Hug 打动 Monocle 的地方则是对这个世界有一些共同的认知,她相信同种属性事物或人之间本身就具有天然吸引力。
© Hug
vk 还在读书时就会留意 Monocle,每次坐国际航线也会习惯性带一本 Monocle 上飞机。后来她接受过两次 Monocle 的采访报道,并且在一次独自的海外旅行中碰到了 Monocle 的商店,立刻生出非常亲切熟悉的感觉。
Monocle 不单成为 vk 与城市有关的记忆,对于城市与店铺的关系,vk 的理念也与 Monocle 很相似,Monocle 相信一间好的店铺可以改变街区的氛围,进一步改变城市的氛围,与城市产生真正的关联,而 vk 希望通过 Hug 与这座城市互动。
成都远洋太古里带动了周围的商铺发展,而对于 Hug 来说,更实际的一点就是人流量的提升,让店铺可以被更多人“偶遇”,开启一段新故事。
© Hug
“因为自己是成都人,生活在这里,了解这里的人们的需求和穿着习惯。我很喜欢这座城市,也希望自己给这座城市带来一点改变,注入一些新的东西,所以选择了用服装来向这个城市表达 Hug 对世界的认知,让世界看到成都的 Hug。”
“Hug 现在两家店都在城市的心脏位置,需要我们综合能力很强。但是同时这里也是城市文化的中心,可以与全国的客人进行交流,我喜欢打开的状态。”
在“离开一线城市,逃向成都”的风越刮越大的时候,对于成都的理解,vk 更倾向理性一点,包容是当然的,但成都也有逃不开的时候。人们觉得成都的生活安逸精致,也许是这里的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的确更多一点,更努力地保持对于生活的新鲜感。
© Hug
“在成都做买手店挺快乐同时也随时面临着压力,比如当下的社会环境的不可控,成都也逃不过。学会了见招拆招的灵活态度,好在这个城市的客人足够包容。”
比起在成都街头走一走,vk 推荐骑自行车穿梭在夜晚的成都街道,会发现成都的另一面,宁静却充满生命力的城市。
❸
千高原艺术空间
成都新旧融合的艺术氛围打动着 Monocle
千高原艺术空间是一间专注于当代艺术的画廊,创立于 2007 年,一直代表成都的艺术空间活跃在国内和国际上,近年来一直着力推广国内年轻的艺术家。
● 千高原艺术空间外景图
Monocle 认为在千高原你可以感受到成都新旧融合的艺术氛围。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知名成都画家何多苓、知名成都摄影师冯立等人的作品,也可以看到毕蓉蓉、陈秋林、陈萧伊这一批新生代艺术家作品,在新旧交融中展现出成都对于艺术也是同样的包罗万象。
● 庞茂琨个展“观看,凝视与在场性”,2021
成都人对于艺术的接纳和审美是一直提高的,这是刘佳的观察,无论是对于展览的理解还是艺术内容本身的认知都比千高原刚刚成立的时候好多了。
● 陈秋林个展“弱水”,2021
“千高原成立十五年以来,我们能很明显地感受到随着成都日渐成为市场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的新兴城市,大家对当代艺术的接纳程度与兴趣日益提升。不论从文化艺术传播还是艺术交易市场的角度来看,成都现在都是一个值得被选择和期待的城市,成都在当代艺术这个领域正在茁壮成长,未来可期。”
● ART021 艺术博览会,千高原艺术空间展位,2021
随着越来越多美术馆、博物馆进入成都,明显可以感觉到成都南边的艺术氛围日渐浓厚,刘佳觉得新型街区是原因之一。
“这是一个开放的街区,区域以古建筑风格打造,片区内有大家喜爱的各种美食店,也有成都市井气的代表‘坝坝茶’,同时还有时尚潮流的买手店等品牌,当代艺术出现在这样一个街区会给大家提供颇具趣味的体验感”。
成都对于艺术的热情,刘佳同样觉得是这座城市包容性的侧写,大家日常节奏相对闲适,居住在此的人群往往非常关注生活本身,乐于尝试,对于新事物或者说仪式感的接纳度很高。
● 高度概括成都生活的配图,不过 Monocle 还是强调:谁能不爱大熊猫?
生活在成都的人,当然也会有不少埋怨,但最后再追问一句“你喜欢成都吗?”总是能得到肯定的回答,他们说这里的生活很慢,很惬意,成都宜居标签最有力的说明不是 Monocle 的推荐,而是生活于此的体验。
今年,Monocle 也对“生活体验”这一标准划了重点。
在以往的榜单里,Monocle 制定了很多宜居城市的硬指标,公园数量、文化场所数量、国际航线数量、新建住宅数量以及失业率、就业率等等,这让宜居城市的概念变为一张清晰的城市规划蓝图。
● Monocle会在每个城市下面写清楚失分点和得分点
不过,他们在今年宜居城市评选辞中写到:
“我们依然严格计算就业率、人口数量、基尼系数这些可靠的数据,可是我们意识到今年最应该重视的是当地编辑们的生活体验,城市生活应当是一种体验,而不是一堆数据。在这里生活,有时间享受午餐吗?骑车时是否感到便捷?每天都在好天气下生活吗?以及大流行之下,城市会相信他的居民吗?”
2019 年至今,很多人都过着一种必须、必要的生活:生活体验被无限缩小,在城市生活不再是下楼就能买咖啡的便捷,而是过了一关又一关,作为全球领先的生活方式媒体,Monocle 在此时重提生活体验对宜居城市这一“奖项”的重要,会为成都带来新的灵感,亦可成为所有城市的参照。
监制:乌云
撰文:小梦00版式:Andy
和马岩松一起逛 MAD 建筑事务所,请大数据推给不爱坐班的人
那些你以为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可能是假的
编辑部的 1000 天挑战,带来一份“旧的”物质清单
被做成 Emoji 的那朵蘑菇,是最有文化的一种蘑菇
再不读书,你拿什么抵抗现实 |阅读推荐
常看常新的旅行、媒体观察和日常随笔。前往京东、当当等网站搜索“乌云装扮者”,就能找到这两本书。
Jetlag Books 创办于北京三里屯,是以“分享世界资讯、美和创意”为宗旨的独立书店,亦是创造美和趣味的文化创意机构。
关于人文、旅行、审美的微博杂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