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口述:我在上海方舱当病友大组长

口述:我在上海方舱当病友大组长

社会

在月月接触的人里,没有人比她在隔离点和方舱待的时间更长。从4月中旬被告知感染新冠,到5月上旬转阴出舱,月月先在办公楼隔离点隔离,又在隔离点关闭后不得不被转送到上海市最大的方舱——“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


在进入“四叶草”后,她被两个即将离舱的大哥挑中,成为新一任的组长接班人,负责管理100多个病友。在这20多天的时间里,她对人生百态也有了不同的认识,以下是她的口述:

记者 | 文思敏

编辑 | 倪   妮

口述者 | 月   月

在隔离点和方舱的20多天里,我看到了人生百态,包括一些人的冷漠,以及老年人的可怜处境。
 
4月16日上午,我在家看电影时接到一个电话,是杨浦区疾控中心打来的。他们说,我“阳”了。当时我就觉得很突然,因为我没有任何症状。工作人员只是说,近几天会通知我转运的事情,让我做一下准备。
 
我有一个同事已经转运走,我就问她要带些什么东西。她说一次性内裤、一次性水杯、抽纸、酒精,我马上找了个跑腿小哥帮我去买,东西基本都买到了。晚上,我做了一顿“最后的晚餐”,然后第二天早上6点电话就来了,他们让我当天就走,中午11点,“大白”就会过来。
 
下楼的时候我看到一个邻居老奶奶也要被转运走,她是一个人。我跟邻居还不熟,只是在做核酸的时候碰到过。我在群里问了一下,有没有人认识老奶奶,结果一直没人回复。
 
一开始,我去的是隔离点。排队登记的时候我拍了张老奶奶的照片,发在楼栋群里,10多分钟过后,有一个人回我了,是老奶奶的儿子,他说母亲已经90多岁了。进隔离点要登记领物资,我登记完了看到老奶奶还在登记,就问她是不是要帮忙。“大白”说要登记电话,但老奶奶不知道儿子的电话,自己也没有手机。我在群里问她儿子,结果又一直没回复,所以我把居委会的电话告诉了“大白”。
 
隔离点都是临时的,我当时在的隔离点在一个办公楼里,设施不是很齐全,如果要洗澡,只能打水冲一下,也没有医护配置,但每层楼会有“大白”,不过只是志愿者。分房间的时候,老奶奶分到了十楼,我在十一楼,离得不是很近,照看也不是很方便,但楼层相连,也还能跑楼梯去看一下。
 
我的屋子里一共有24个人,里面也有一个快90岁的老奶奶,年轻人不多,只有两三个。其他的就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女性,还有一个带着19个月大孩子的妈妈。
 
我们的房间里中老年人比较多,他们一般早上5点多就醒了,晚上10点不到就熄灯。早上5点多天已经亮了,办公楼的窗户是落地窗,没有窗帘,天亮之后很难再睡着。所以那段时间,我的作息也非常规律。

在隔离点,吃泡面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进去第三天我发烧了,退烧之后背部和腰部都很痛。本来是每天都要去楼下看老奶奶的,但因为发烧也不是很方便,我就跟她儿子发信息说,等我好一些再去看看。烧退的第二天,她儿子给我打电话说,老奶奶摔倒了,让我去看下情况严不严重。
 
我到了就看到老奶奶斜靠着墙坐着,感觉歪歪倒倒的,跟之前刚进来时坐得很端正不太一样。旁边的病友跟我说,老奶奶刚开始来的时候肯定是很好奇有新鲜感,所以精神状态好,待了几天,床又塌又矮,睡不好,饭很硬也吃不了多少,所以身体快不行了。我就去找“大白”,说有个90多岁的老奶奶不行了,要医生来一下。
 
“大白”让我打墙上的电话,刚开始打不通,打了10分钟后终于接通,我描述了老奶奶的情况,对方说,医生都在隔离医院里,要先联系一下说明情况,然后就挂了。陪老奶奶等医生时,一开始,我跟楼层几个阿姨聊天,老奶奶就在旁边坐着,感觉眼睛都要闭上了,那时候才晚上7点多,我说扶着她去睡觉,老奶奶说不,晚点如果要上厕所不好起来。我说好,那再等等。后来又过了10多分钟,老奶奶的眼睛又闭上了,感觉是要深睡的那种,我就跟病友一起把老奶奶扶到床上睡觉。
 
因为等得太久,我就先上楼了,托老奶奶同一楼层的人帮忙看着她。
 
我们房间的老奶奶,年纪有89岁,感觉比邻居老奶奶情况更严重。她手机的铃声一直在响,而且声音很大,整个房间都能听得很清楚,但她一直没接电话。我一开始以为有人在放歌,直到有个阿姨来提醒老奶奶,说你的手机响了。老奶奶可能没听见,或者没反应过来,她也没有去拿手机。阿姨就直接把手机拿给老奶奶,放在耳边。老奶奶对电话说了几句,就把电话挂了。我感觉应该是没通上话。
 
那天晚上,有医生来给同屋的老奶奶测血糖。
 
这个老奶奶也站不起来,一直在床上。饭是阿姨拿过来的,我猜她应该是老奶奶的亲戚。我看到老奶奶半天也打不开盒饭的盖子,也不知道拿筷子,意识似乎有点模糊。阿姨就把筷子直接放在她手上,如果不递筷子,老奶奶都在用手抓菜。
 
其他病友一直在帮老奶奶打120,但打不通,最后打的110,让警察帮忙叫120。
 
在隔离点需要一直戴着口罩,包括睡觉的时候。老奶奶因为呼吸不是很顺畅,所以睡觉时就把口罩拿开了。旁边离得近的人因为怕被感染就都搬走了,虽然大家都是阳性。老奶奶躺着,有痰只能躺着吐,也没办法翻身。我就看到痰从嘴巴里出来,顺着嘴唇和下巴流下来。老奶奶这时候还有些意识,侧着身子找纸巾擦掉了,然后又在找垃圾桶,没有特别不清醒。最后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把我的垃圾桶拿了过去。老奶奶还跟我说了“谢谢你小姑娘”之类的话。
 
那天晚上熄灯以后,我有点失眠,凌晨一点多也没有睡着。借着落地窗的月光就看到老奶奶起身了。我当时犹豫了下,要不要去扶她,或者叫她的亲戚阿姨起床。然后我看到老奶奶在床上坐了几分钟,我就干脆起来了。
 
我扶老奶奶起身的时候就看到床已经湿了,老奶奶可能已经尿在床上了。老奶奶没有跟我说,可能也是因为自尊心。我跟老奶奶说,我扶你去厕所,老奶奶那个时候裤子有一条腿已经脱掉了,我就让她坐下来穿。一直穿了几分钟还没穿好,我就去叫醒阿姨,然后我就睡觉了。
 
第二天,我感觉老奶奶的情况好了一些。那天下午还是晚上,她就转走了。我下去找10楼的老奶奶,病友也告诉我,在头一天晚上她也被送去了医院,两个人一前一后。
 
我在隔离点待到5月初,一共待了半个月。隔离点的规则是,两天做一次核酸,四天算一个循环。如果要出去需要两连阴。如果不是两连阴,就需要再等四天的循环。
 
在4月底我第一次转阴的时候就在想,肯定五一可以在家过了,结果第二次测又阳了,得重新开始。后来,“大白”告诉我说,隔离点要关闭了,我们都要被送去方舱。
 
转运时的巴士,座位等都被包裹了起来。
 
“大白”说的方舱就是“四叶草”,是最大的那一个。那时候同屋还留在隔离点的只有11个人,而一起转送方舱的只有我和另外一个病友,其他人的上一次检测都是阴性,需要在隔离点再等下一次结果。
 
刚进到“四叶草”,我就觉得好特别,好像一个有密集床位的超市。我被分到B1区,从头走到尾,大概要走一分钟。“大白”让我自己进去挑空床位。有一个上海老阿姨,69岁了,她跟我说,你都走过来了,就睡我旁边吧,我就选了那个床位。
 
方舱也会举行一些小活动,比如“你划我猜”的游戏,奖品是可乐。
 
也是因为这个老阿姨,我被“上线”的两个大哥发展为组长。当时他们可能看到我在帮老年人调试手机,觉得我比较热心。那天很突然,他们已经转阴,第二天就走,所以也急着要找“接班人”。两个大哥一开始让我当小组长,管20个人,要做的就是分饭、统计小组病友的出院和新增入院信息这些事情,我就答应了。
 
没过多久,他俩又过来了,让我当大组长,管B1区的100多个人。我说不行,人太多了。他们说,没事的,每个组有小组长,你就管小组长就可以了。
 
大组长要去拉饭,一拉就是五六箱,我完全搬不动。两个大哥给我找了一个助手,后来又叫了一个女生帮忙。我就这样成了方舱里的大组长。日常就是每天6点不到要起床,跟另外一个女生一起推着推车去固定的地方拉饭。头一天,我们会统计每个组的人数,包括他们要吃什么,比如是选正常餐、回餐、全素还是给糖尿病患者的“糖餐”。因为每天的人都进进出出,所以每天的信息也要重新更新和统计。
 
饭拉到每个小组的门口就要叫小组长出来领饭,分发到每个床位。每天三餐固定的时间到了,我就要去拉饭,其他时间休息,护士那边有什么事也会搭把手,比如帮他们扫核酸码,拧下试管盖之类的。
 
月月每天等待拉饭的地方。组长们用推车装盒饭,再把盒饭运送到各自的病区。
 
我在方舱的那段时间,自己感触比较深的就是,老人真的很可怜。大家的关注点都在孩子身上,忽略了老人。包括那个90多岁的邻居老奶奶,当她被拉去隔离的时候,她的儿子甚至都没有在群里问谁能照看一下。
 
还有在方舱住在我隔壁的老阿姨,她的职业是保姆,之前住在雇主家,所以如果出去的话,雇主家肯定是回不去了,她也没有地方去,就只能把方舱发的床上用品四件套打包带出去,因为她也不知道她最后可以住到哪里。
 
我因为是组长,所以会掌管一些物资,比如泡面之类的。“上线”的两个大哥走之前特意叮嘱,不要每个人都给,因为数量有限,紧急情况再给别人,比如小孩、有人半夜饿了。有几次,几个老年人找我要泡面,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说想吃泡面,可能盒饭吃腻了,我就说不行。其实我很烦这样的情况,拒绝老年人真的很残忍,只是吃个泡面这么简单的事情而已。
 
我发现大家对小孩子的包容心要比老年人多太多。大家可能会对小孩子很宽容,但是对老年人就比较嫌弃。
 
第二个让我比较触动的是,我感觉一些年轻人很冷漠。有一个小组长是个小姑娘,找我要物资和志愿者荣誉证书的时候很积极,但是每次找她发饭,她就像没有听到一样。这个时候,他们组的另外一个女生就接了下来。
 
我在方舱的这段时间里,见到这样的年轻人蛮多的。有两个小组长,他们也是要走了,让我帮忙找一下接班人。我就到他们的组里去看,有几个年轻人在,我问他们愿不愿意做志愿者,承担一下组长的任务,他们就摆手表示拒绝。这些都是年轻力壮的人,你跟他们说当组长,他们甚至都不跟你说话,就是直接摆手。
 
之前在隔离点的时候,每天睡觉前我会回顾一下当天发生了什么,记录一下。但是到方舱以后我就不想写了,那几天我没有写过任何东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每天做的事情太琐碎繁杂,反正就是不想记录了。当然,也不是说在方舱遇到的这些人做了什么特别让人生气的事情,但就是觉得看到人生百态,包括人的冷漠,老年人的处境,这些事情让人很心烦。
 
后面有几天我也很焦躁,因为待的时间太长了,倒不是担心自己出不去,而是真的时间太长了。被转运的人一般平均两周左右就可以出去,也有一周之内就走了的,但我在隔离点和方舱已经住了20多天了。
 

核酸的CT数值达标后,月月收到出院发的贴纸,上面写着5月6号出院。

出舱那天,月月拍下舱内排队的场景。B1区的人员大多从隔离点转运过来,隔离的总时间大部分在半个月以上。每个出舱的队列都有大白领队,到关口各自扫自己的入院二维码,再在门口喷洒消毒。大巴停在广场上,等待当天出院的隔离人员。

5月7日,我总算满足出舱条件了。当时大巴把我们送到转运中转站,然后由另外一个大巴接力,把我们送到小区门口,或者想下车的地方。我想在街上走走,就没有坐到小区门口,在路上走了10多分钟。
 
回到家的那天我非常困,睡了一下午,晚上10点又困了就继续睡。可能到家了,就感到一种全身心的放松。之前在方舱里每天睡5个多小时,白天事情多也不困,意志力也让人不敢睡,怕有人找我。
 
如果要说生活有什么具体改变的话,那就是我以前不喜欢喝水,每天喝不到500毫升,现在就真的会喝很多水,这是在方舱养成的习惯——因为不用吃药,那里的人会建议你多喝水,帮助排毒,会好得快。
 

本文版权归第一财经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常点在看,更及时获取资讯  Yi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行业首家!无人车方舱医院解决方案,破解方舱抗疫难题“阳过的不要!”方舱志愿者求职被拒,流浪街头一个月:新冠治愈者歧视何时休?公证员口述:为什么有的老人,选择将自己托付给“陌生人”?出了方舱,难入家门从喜剧演员到战时领袖一个成人ADHD的自述:我和世界不一样(2)——我的初中时代华人自述:我全家从奥克兰搬到墨尔本,工资翻了4倍……生活细节对比来了!“永久性方舱医院”和ICU,哪个更重要?70岁老人“方舱声音”刷屏,隔离结束再去“一线”上海中高考延期,方舱里这个深夜学习的女孩让我想起一件事!在上海的阳台听一场演唱会方舱医院如何设计得更友好影视民工的方舱手记 | “桃花源十日游”为什么总有人能捡到流浪猫?云游景区、同“屏”健身,“苏大强”方舱里的Wi-Fi就是牛!上海车企复工:走出方舱的工人,已重回生产线姑娘,你在上海送了3000斤大米,一定开上法拉利了吧?上海13岁男孩隔离日记爆火,方舱里却出现了这一幕朋友以为我用tinder约炮,其实我在上面找工作卷死他们!奇瑞QQ新车曝光!网友大呼国产“钢铁侠”……刚从方舱回来,她养了10年的狗被消杀死了句号还是省略号澳洲情侣撒狗粮的视频,竟引起美澳网友大打口水仗!究竟谁错了?不躺平!卫健委主任:中国要建永久方舱!澳洲新冠感染率全球最高!疫情还将恶化!108岁重症出院的爷爷和方舱93岁奶奶,身份都不简单她在方舱跳 swing,他在方舱干一杯|hayami's blog上海历险记:我在浦东机场打地铺的故事我在上海做跑腿,看见城市的个性与秘密封控时期,我在上海的N个出门理由跟上海朋友聊封控生活:抢菜、方舱、社恐和互助超100座方舱建成的背后,锐捷人的每一步、每一人、每一秒都算数!首发丨六一礼物,绘儿乐的创意DIY美术玩具们,让小朋友大展身手职业伴娘口述:我经历过的上百场婚礼加州九天男故事引发的讨论漂木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