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图全网疯传,摄影师本人回应
今年4月,成都摄影师刘波惊讶地发现,自己拍的一组镜头突然火了。
刘波将镜头对准一位捡食垃圾的老人,记录下了一个触动人心的场景。很快,这张照片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广泛关注,播放量接近千万。
“看哭了,这世界真的有很多过得苦的人仍在坚强地生活”“希望多一点热度,让更多人看到,帮帮老人家”“最见不得老人如此”……网络上,无数人关心着这位老人。
同样放不下心的刘波,后来又到街头找到了老人,并跟着到他的家中看望。“当我问他还有几个亲人的时候,90岁的老人家哭得像小孩一样。我一般泪点比较高,但也控制不住自己,当场落泪了。我觉得老人太可怜了。”刘波唏嘘道。
生活中,人们总会被许多美好的品质、真挚的情感所打动,并不断被其鼓舞。我们采访了几位普通人,一起聊了聊他们对于生活的那些热爱,还有记录的那些美好。
01
分享世界的感动
在刘波拍摄的那组镜头中,衣衫褴褛的老人先是蹲在路边的垃圾桶翻拣垃圾,当他看到垃圾袋里有一盒别人没喝完的牛奶,慢慢拿起、插上吸管喝了起来。
拍完照以后,刘波把老人的故事分享给更多人。原来,老人家今年90多岁,一直靠捡拾垃圾为生。“命苦的嘛!”说起自己的故事,老人忍不住愁眉。老人失去两个女儿已将近二十多年,如今卖些垃圾废品,要给六旬儿子还房贷。
刘波与老人的合照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感人的后续。
在许多爱心网友的倡议下,刘波组建了一个爱心群。天南海北的人都想要帮助老人,爱心群的群友自动自愿参与众筹,每个月募捐约两千多块钱来帮助老人。
他们聚在一起,还决定继续帮助更多的人。刘波通过联系政府有关渠道,又帮助了几位留守儿童。善心,继续接力发热。
这是一个分享感动、传递温暖的故事。它让人想要去记录种种珍贵时刻,去拥抱人与人之间互相温暖的善意,想要让美好永远陪伴下去。
刘波的主页,还分享了他在成都街头记录的许多瞬间。他曾拍过白天修车、晚上做代驾的小哥,拍过靠唱歌自食其力的盲人小伙,也拍过为小家努力奋斗的甜蜜夫妻……从成都金牛区的火车北站,到马鞍路、曹家巷,街头巷尾都留下过刘波的足迹。
刘波从2019年开始摄影,那时的他想要在生活中找到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为自己迷茫的生活找到锚点,而摄影,这个能用一瞬间捕捉美好的艺术,成为了刘波下定决心想要坚持的爱好。
刘波开始专注于拍摄人文纪实题材,用相机捕捉着人间烟火和平凡故事。大量的街拍作品自然需要一定空间存储,有时候进行视频剪辑,光一个工程文件就需要10多个G。刘波还乐意经常和同行交流,聊着聊着就想拿出作品分享。这种时候,随身携带一个硬盘也并不现实。
“对我们摄影师来说,用网盘来存储这些东西是非常方便的。”刘波说,他将全部的摄影作品、视频都放在百度网盘里。他从2017年开始成为百度网盘超级会员,其中有过半的空间专门用以存储摄像相关的资料。如此一来,刘波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作品拿出来和朋友交流,或者迅速地找到好的素材拿出来用。
百度网盘强大的存储功能,满足了刘波存放海量摄影作品的需求,解决了存储的后顾之忧,他才能够更自在、更方便地跟人们分享自己的作品,让摄影的力量传递得更远。
“对我来说,摄影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去发现一些生活中的美好。传递也是一种力量。当我拍好某种东西,我觉得需要让更多人看到,希望能让一些年轻人感受到一点冲击,当他们在某一天面对困难的时候,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张照片,能重新对生活有一个认知。”刘波在对摄影的热爱中找寻着更多有价值的东西,“我想把一些爱心传递下去,让身边这些朋友都参与进来,去帮助我们身边所需要帮助的人。”
百度网盘帮助刘波去实现他的目标,有了这样一个方便的工具,刘波能够时时刻刻随心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传递这个世界美好的一面。
02
记录自我成长
和多数Z世代一样,19岁的大一女生茶橘也成长于被数字科技包围的环境。茶橘热爱记录自己每天生活,她更善于运用数字化工具来复盘自己的成长历程。
“我出生的年代使得我从小学起就有手机,对我来讲,我看到有用的信息可能就会截图,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拍大量的照片去记录下一些事情,有的时候我会录制一些视频或者录音来记录我的一部分生活……我用这些东西把我每天的生活记录下来,它们是我几个月或者说几年来对过去的生活进行复盘的一种途径。”
因此,茶橘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照片、视频、音频需要保存。对于茶橘来说,这些资料记录了她一路以来的成长。她的手机容量从256G升级到了512级,但也远远不够。大概两三个月,茶橘手机的空间便会被各种数字记录填满。而每几个月就要拷贝一次全部资料,也非常麻烦。
大概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茶橘开始使用各种网盘产品,她觉得百度网盘用起来更加顺手,便一直使用至今。茶橘有两个百度网盘账号,均是超级会员,两个号都有将近10T的资料。
原本茶橘只是定期上传资料,直到有一次,茶橘不小心将手机摔得变形了,最后也不能维修,导致那两三天的数据没有存。对于她来说,除了那几天失去的记录,她可以精确复盘出过去五年的每一天,“那是连续的日常中断掉的几天,我会觉得很难受”。
从此,茶橘每天都开着百度网盘的自动备份。谨慎的她会在手机内存满的时候,再去检查网盘里的备份是否正常,在确认之后才会去手机上删除。
过去的日子以数字的形式一点一滴地被保存在网盘中,茶橘能够从中看到自己一点点不停成长的细节。譬如,在初三的暑假,茶橘萌生了对于哲学、逻辑学的兴趣,于是她看了一些相关书籍,了解了经验论、唯理论,后来又去学习符号逻辑。“在此之后,我自身的逻辑水平比初中的时候有明显的提升,现在我也能从种种方式回顾出当时我是如何一步步提升自身的逻辑能力的。”
多年下来,茶橘已经是一个百度网盘的重度使用用户。她每天只需花一点时间,让百度网盘在后台运行,就能将大量的文件存储到云端。
如果没有百度网盘,备份生活记录无疑会变成一件无比繁琐的事情,对于茶橘来说也会形成阻碍。没有轻松简单的方式,茶橘或许就不会坚持备份,也没有办法去定期回顾过去,可能就失去了一个很好的、令自己获得成长的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百度网盘的作用无可取代。
茶橘觉得,每天读的书、做的事情,都在塑造着自己。“我的朋友们都经常说,可能觉得我的成长速度很快。我知道这主要就来源于我会经常复盘自己过去的各种想法、生活方式,然后去修正。这是通过百度网盘来实现的,目前来看,没有找到能够替代它的工具。”
03
陪伴人生美好
霍丹阳从2015年便开始使用百度网盘,当时他还在上高中,网盘很自然成为他存储各种学习资料的常用工具。2018年,大学毕业的霍丹阳从长春来到北京找工作,那时的网盘便成为了他职场上的好帮手。
后来,百度网盘慢慢融入了他的生活。
霍丹阳的专业是计算机,在毕业之后,他觉得自身水平不够,便专门到北京的培训班学习了一年。那时,互联网行业势头正酣,吸纳了大量心向往之的毕业生。等到霍丹阳从培训班出来,才深刻感觉到市场竞争的激烈。
那时,霍丹阳每天都要投上几十家简历,每周面试五六家。最终,他在一家教培机构找到了少儿编程讲师的工作。虽然与霍丹阳最初的设想不同,但这份工作给了他在北京留下的机会。
霍丹阳住在昌平区,工作地点在朝阳。于是每天上午七点多,他从家里出发,先公交车到13号线,然后转到10号线,再倒到6号线,这才到工作地点,耗时一个半小时。虽然每天往返通勤要花三个小时,但霍丹阳并不觉得疲惫。
在这位“佛系青年”的回忆中,那一年的记忆是充满快乐与朝气的。当讲师的时候,常常需要在每节课拍下孩子们上课的照片,或者录下视频,在课后分享给学生家长们。为了不压缩文件质量,霍丹阳每天都使用网盘上传、分享文件。如今,四年时光过去,他的百度网盘里还存着一些学生的上课资料。
有时候,霍丹阳会回顾一下过去的照片。一看到照片上的学生们,他甚至还能回想起他们在当时上课回答问题时的声音。霍丹阳还记得一个比较内向的女孩子,在平时不怎么爱说话,但是每次点到回答问题,她却能积极、严谨地给出答案,令霍丹阳印象深刻。这些都是那一段日子里留下的生活碎片,他没舍得删掉。
有时打开应用的时候,某张照片会被推到霍丹阳的眼前,他就忍不住会感慨当时竟然还这样做过。看到以前上课的学生们,他也会遐想,如今孩子们在学什么了?
霍丹阳现在也每天使用百度网盘,他还有一个个人习惯,身为东北人的他会在睡前点开网盘里的二人转作品,设置好定时关闭,随后安心让二人转的声音陪伴他入眠。
在干不太用脑但是非常繁琐的工作时,百度网盘用户糯米团子便会戴上蓝牙耳机,使用听书功能,让喜欢的电子书变成陪伴的声音。就像听歌一样,听书也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她干起活来便没有那么烦躁。
网盘里,快乐的时刻还有很多。糯米团子的网盘里一直放着她在2018年去印度尼西亚的潜水胜地美娜多旅游时的照片。她在当地呆了一周,满目是湛蓝的海水和洁净的天空,“那里真是太美了,看到照片就会很开心”。
瑶阿瑶则将百度网盘当成一个储物柜,里面放着她过往的生活,放着她对已故亲人的思念,放着年轻时无畏的勇气。瑶阿瑶说,自己大学时从没有出省过,也没有坐过火车,但在2018年的时候,她突然有了某种叛逆,买了一张从山东潍坊到广东深圳的火车票。
26个小时的旅程,横跨过大半个中国,坐着硬座的瑶阿瑶并不觉得难熬。她的动力是喜欢的歌手薛之谦的演唱会。“第一次长途跋涉去见一个喜欢的人,一路上没有难熬,只有憧憬!”瑶阿瑶感慨,想起来,才觉得那是真是年轻。
对偶像的热爱,对摄影的热爱,对奋斗生活的热爱……每一种热爱,都带给人们力量,生出勇气与信心,努力地成为更好的自己。
2012年,百度网盘发布,如今已陪伴用户走过十年时间。目前,百度网盘拥有8亿用户,每日新增照片存储量达10亿张。十年的岁月里,百度网盘陪着用户一步步成长,守护他们所珍藏的东西。
有了网盘的陪伴,人们能够继续存放每一个日子里的独特碎片,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记录每一份热爱。而那些令人迷恋的事物将不再轻易消逝,那些生活的美好也可以永远陪伴着我们。
- End -
推广资讯
作者 | 阿 雾
编辑 | 姜苏仁
统筹 | 杨园园
排版 | 静 山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